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与《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与《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与《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与《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作 家乡的风俗与语文园地一同步练习一、习作家乡的风俗知识选择题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 的四大节日是()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B.春节清明七夕中秋C.春节端午重阳腊八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2.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 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A.放爆竹B.守岁C.贴春联、挂年画D.吃饺子3 .常言道“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凸显出节日内容的丰富多彩。除了观灯、猜灯谜、闹社火、划旱船和吃元宵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下列活动中不在元宵

2、节进行的一项是()A.耍龙灯B.放风筝C.舞狮子D.踩高跷4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丰收年景的6 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5 .傣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是()A.糯米饭B.菜团C.竹筒饭6 .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下面所列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A.农事生产B.宗教信仰C.神话传说D .名人故事7 .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A.元宵8 .麦芽糖

3、C.腊八粥D.饺子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暄暄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 “旧符”指的是()A.画着门神的桃木板8 .窗花C.年画D.门槛9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10.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A.压邪驱鬼B.望子成龙C.祝福健康D.招财进宝二、语文园地一练习1 .填写完整。青青(),()待日晞。()布德泽,万物()。常恐(),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老大徒伤悲!我还知道这首诗中描写好好学习的诗句是:2 .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3 .抄写一首劝诫人们惜时奋进的古诗。5【答案】习作家乡的风俗1-5 DDBAC6-10 BBABA语文园地一1、园中葵朝露阳春生光辉秋节至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少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