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补习”教育的误区_第1页
走出“补习”教育的误区_第2页
走出“补习”教育的误区_第3页
走出“补习”教育的误区_第4页
走出“补习”教育的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公文范文走出 “补习 ”教育的误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堂课千元,天价补习班竟爆满?补习班收费十年来水涨船高天价班频频出现( 2 月 13 日解放日报);寒假补习班遍地开花良莠不齐( 2 月 27 日 达州日报 ) ;妈妈,我不想寒假补习:( 2月 25 日信息时报)当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愈来愈大,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然到来。这使得人们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引发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空前关注。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考出一个高分数,好名次,希望考进孩子进名校,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在这种

2、心理愿望的驱使下,使得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也不惜血本。就拿假日“补课 ”来说,从十年前的几元一节,到近几年的几十元一节,再到现在的几百元,家长每年在孩子假日的补课费用都是以数万元计算。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年寒假不到一个月,孩子的补课费竟高达2 万多元,某些所谓的 “一对一辅导”,甚至每节课上千元那么这种“天价补习”真得是 “补超所值 ”吗?首先,我们算一下经济帐。义务教育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2014年分别是910 元和 710 元, 一年去除节假双休,实200 余天,每天按中小学平均元和元,一天按节课计算,每节课每节课也在元左右;孩子寒假补习按2 万元 20天计算,每天就要一千元,一天也按节课计

3、算,每节课要125 元。也就是说,寒假里的一节课要顶在学校里250 节, 如果按金钱的比例换算成学习内容,学校里学一节课哪怕学一个字,学习班上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一节课也应该学习或复习250 个字,如果是做题,学校里如果一节课做一道题,学习班上一节课应做250 道题,如果是分数,按百分计算,学校里每天如果得半分,补习班上一天岂不就要得125分即便是孩子的学习和到商店里买东西一样,钱越多,买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但是,通过这个计算我们也不难看出,补习班的对孩子学习实际功效也不会是平时孩子学习的250 倍,因此,其投入与其收益相去甚远其次,再看一下实际培训情况。教育部明令禁止学校和在编在岗的现

4、任教师不得办补习班,不得参与任何形形式的学生补课。这不言而喻,社会上现在公开办的补习班都不是“正规 ”学校,所有补课的都不是“正式 ”老师。那么无论补习机构宣传的如何天花乱缀,其 “一线教师 ”从何处来?其“经验丰富的名师”从何处聘?所谓的“名师授课”其可信度到底有几何?在学校里,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着规范的管理、对质量结果有着严格的考核,而且是逐年连续的,教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学校要求进行教育教学,触犯了“红线 ”要解聘,会下岗; 我们的辅导机构呢,谁来监督?谁来管理?辅导班是临时的,辅导老师是临时的,学生是临时的,一批补习班换一个地方,一批补习班换一批老师,一批补习班换一批

5、学生,办班老板除了关心 “钱 ”的多少之外,谁会去关心教育教学的实效呢?不要说没有什么机构,就连学生和家长在上完班之后有几个去再追求补课的质量呢?至于有不少辅导班打出的多少多少学生提高了多少成绩,多少多少学生考了第一,不要说没有人去考证,就算是确有其事,难道全是 “补 ”的功效, 学生在学校白白呆了200多天?第三,我们再探讨一下学生本身。学习和搬砖不一样,“锯响就有沫”。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你可以圈住孩子的身,却圈不住孩子的心,你把孩子捆到书桌前,摁到书本里,孩子也不一定就能把书本啃进去,老师讲得再好,那是老师的事,孩子决意不学,你把孔子请来也无济于事。试想,一个班里几十孩子,教师是一样的教

6、师,课堂是一样的课堂,内容是一样的内容,作业是一样的作业,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会了,有的孩子就是学不会呢?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学好,不是忙着投名师,要想着让孩子愿学习,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不要说你一节课花一千块钱,就是花一万块钱,那也只能是让孩子去“打个水漂儿 ”玩玩而已。前几天走亲戚,说起一位家长,孩子刚上一年级,年前考试语文数学都考了九十多分,可是,孩子在班里排名很差,家长着了急,一放假,就请了家教进行辅导,还到书店里买了好几套复习资料,整天不让孩子出门,除了家教老师辅导,家长还要孩子一天要做必套模拟题,先开始几天,孩子还很配合,后来,孩子便在家长给的模拟题上乱画,7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7、将试卷撕烂,家长当然不愿意,于是“棍棒”了孩子春节后,那个孩子不用辅导了,也再不做题了,家长领着去看心理医生去了【反思与结论】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国家早已是计划好了的,之所以学习“这些内容 ”,做 “这些题目 ”,在学校学习“这些时间”早都是很多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并长期实践检验后确定的。孩子在“这些时间”里,绝大多数能 “完成 ”或 “基本完成 ”“ 这些内容 ”, 而孩子只要能“基本完成”“ 这些内容”就会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孩子“优秀 ”固然好,但只要“合格 ”,孩子也就不会输在“起跑线 ”上;孩子为什么要双休?为什么要放假?这不仅是学期的划分问题、孩子学习也需要

8、张驰有度的问题,而是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在学校里学习书本知识,更需要学习家庭、社会、自然、包括情感在内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正所谓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如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唯如是, 孩子才不会成为只会识字的书呆子,只会考试的“应声虫 ”,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一个会创新,能创造的有用之才,而双休、节假就是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里曾记述,正是他的逃学,帮助他打开了世界(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也正是因为这本“大书 ”帮他打开了大师的天窗,让“小书 ”有了用武之地,“电脑很重要,书本很重要,但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袁隆平语)书本里可以培养出大学生,但书本里跑不出刘翔,飞不出航空登月的英雄,也堆不出什么文学大家,唯有高密的那片高梁地,才能滋养出将莫言推上诺贝尔奖台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