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_第1页
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_第2页
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_第3页
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_第4页
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决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727编号:_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审核:_时间:_单位:_原油石油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用户指南:该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过程的方案制定,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在正常运行中起到指导作用,包括确定问题目标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成本计划和可行性分析、实施和跟进。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特 别 警 示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危险性类别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 险 性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

2、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未见原油引起急慢性中毒的报道·原油在分馏、裂解和深加工过程中的产品和中间产品表现出不同的毒性环境影响·会在水面形成油膜层,对水生生物和水禽有很大的危害理化特性·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体。不溶于水·沸点:从常温到500以上·相对密度:0.81.0·闪点:-20100·爆炸极限:1.18.7性 及 用途·主

3、要用于生产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液化气、石脑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等,通过其馏分的高温热解,还用于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个 体 防 护·佩戴全防型滤毒罐·穿简易防化服·戴防化手套·穿防化安全靴应 急 行 动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50m,下风向疏散至少300m。发生大量泄漏时,初始隔离至少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

4、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构筑围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用雾状水稀释泄漏物挥发的气体,禁止用直流水冲击泄漏物·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如果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如果海上或水域发生溢油事故,可布放围油栏引导或遏制溢油,防止溢油扩散,使用撇油器、吸油棉或消油剂清除溢油应 急 行 动火灾扑救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着火罐和临近储罐,直至火灾扑灭·处在火场中的储罐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着火油罐出现沸溢、喷溅前兆时,应立即撤离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