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doc_第1页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doc_第2页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doc_第3页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doc_第4页
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An BV时间/min10203040n(C8H10)/mol0.400.300.26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串讲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Ar B V示。计算公式如下:v(B)=

2、qc*- =FT用上式进行某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3)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4)对于可逆反应,通常所计算的是正、逆反应抵消后的总反应速率,当达到平衡时,总反应速率为零。(注:总反应速率也可理解为净速率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深度剖析(1)纯液体和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的 大小发生变

3、化,故影响反应速率。(2)对于固体、液体物质,由于压强改变时对它们的体积影响很小,因而压强对它们浓度的影响可看作不变,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3)升高温度,不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也不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4)用催化剂催化的反应,由于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能达到最大,故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温度的选择还需考虑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5)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弓I起弓I起弓I起恒温时,压缩体积一 一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引起. 引起a,充入气体反应物一一气体反应物侬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反应速

4、率加快。b.充入“惰性”气体一竹巴总压强增大一时2反应物浓度未改变一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一竺口体积增大一'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一 事反应速率减小。z翘组集训n(C8H8)/mol0.000.10n10.160.16当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1 min 1答案v(H2)= 0.14 mol =0.003 5 mol L) 2 LX 20 min失误防范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常见错误:(1)不注意容器的体积;(2)漏写单位或单位写错;(3)忽略有效数字。题组二控制变量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2013安徽理综,28)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

5、有 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04)能将其中的CrzOT转化为Cr3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矶Al 2Fe(SO4)4 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 C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0"脚m实验 编R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储水体积/mL46010305601030560测得实验和溶液中的c20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6、)。(3)实验和的结果表明 ;实验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 v(Cr3+)=mol L1 min1(用代 数式表不)。该课题组又好朝矶Al 2Fe(SO4)4 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假设三:;(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 Al2(SO4)3 24H2。、Al2(SO4)3等。溶液中Cr2OT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4.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 4溶液反应来探究

7、“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的影响”。(1)向酸性KMn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H2c2O4溶液,当溶液中的 KMnO4耗尽后,溶液紫色将褪去。为确 保能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 KMnO 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 n(H2c2。4) : n(KMnO 4)。(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融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 序号反应温 度/CH 2c2O4溶液酸fKMnO 4溶液H2OV/mLc/mol L 1V/mLc/mol L 1V/mL258.00.205.00.0100256.00.205.00.010x表中x=mL ,理由是已知50 C时,浓度c(H2c204)

8、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 画出25 c时c(H2c204)随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思想归纳控制变量思想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以达到明确各因素在实验中的作用和目的。尤其是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时,由于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故 要弄清某个因素的影响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时再进行实验。因此,控制变量思想在这部分体现的较为充分,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考查较多,且多以探究性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点二全面认识化学平衡知识精讲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 “三类标志”、“一角度”(1)本质标志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即vf

9、=v逆。(2)等价标志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等保持不变。对同一物质而言,单位时间内该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的转化浓度和所代表的逆反应的转化浓度相等。对不同物质而言,一种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另一种物质所代表的逆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 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3)特殊标志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若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标志不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相等的可逆 反应,因为这类反应不管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10、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不变的。对于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的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体系中可存在固、液态物质 ),当恒温、恒容时,若反应体系中总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恒温、恒压时,若反应体系中体积不 变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 相等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时压强不变以及恒温、恒压时密度不变等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系温度一定时,则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有色气体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颜色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

11、) 一角度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应N2(g) + 3H2(g)2NH 3(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断裂1 mol N = N键的同日生保 1 mol N三N键断裂1 mol N三N键的同日生成 3 mol H H键断裂1 mol N三N键的同日断裂 6 mol N H键生成1 mol N = N键的同日生成 6 mol N H键2.化学平衡状态移动判断的方法和规律一加条件改变定时网士&原平衡各组分含M保持定平衡破坏也K工K售组分含延发生变化,建立新的平密 出r =胤 各组分含依里 保持新的定(2)两类方法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12、。a.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正v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b.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正v逆,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c.若外界条件改变,虽能引起 v正和v逆变化,但变化后新的v正和v逆仍保持相等,则化学平衡没有发 生移动。通过比较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a.若Qc>K平衡逆向移动;b.若Qc=K平衡不移动;c.若Qc<K平衡正向移动。(3)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的规律一一勒夏特列原理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浓度的影响

13、: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 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的影响: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 方向移动。(4)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问题:若外界条件改变后,无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都无法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则平衡不移动。如对于H2(g)+Br2(g) 2HBr(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不变,外界压强增大或减小时,平衡无论正向或逆向移动都不能减弱压强的改变。所以对于该反应,压强改变,平衡不发生移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不会影

14、响化学平衡。当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一致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如工业合成氨条 件的选择。X题组集训题组一突破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定1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 + 2B(g) C(g) + D(g)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v(C)与v(D)的比值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的总体积C、D的分子数之比为1 : 1A.B.C.D.2 .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H2(g)+l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15、的同时生成n mol HI 一个H 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 I键断裂 百分 1含重 w(HI)=w(l2)反应速率 v(H2) = v(l2)=2v(HI) c(HI) : c(H2) : c(l2) = 2 : 1 : 1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B.C.D.3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俊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

16、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 2v(NH3) = v(CO2)B.密闭容器中 c(NH 3) : c(CO2)=2 : 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失误防范化学平衡标志判断“三关注关注反应条件,是恒容容器,还是恒压容器;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固体生成。题组二化学平衡状态移动方向及结果的判定4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NO2(g)N2O4(g) 由V0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请填空:(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O2,则达到平衡时 NO2的百分含量 (填“增大”、“减

17、小”或“不变”,下同);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N2O4,则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 (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 NO2,则达到平衡时 NO2的百分含量 ;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 N2O4,则达到平衡时 NO2的百分含量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速气,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窗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彳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5 .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 + 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 C(SO3)/C(SO2)SO3(g),达到新平衡后

18、,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8. SO3(g)的转化率D. c2(SO3)/c2(SO2)c(O2)6.(2013重庆理综,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 + 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压强/MPa 积分数1/% 温度 /c-_、1.02.03.081054.0ab915、c75.0d1 000ef83.0bvf 915 C, 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 60% 该反应的 AS>0 K(1 000 C)>K(810 C)A. 4个 方法技巧B. 3个C. 2个D. 1个上述中正确的有对于反应

19、物或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可逆反应而言,在改变物质浓度而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时应遵循或应用下列方法进行分析:在温度、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某种气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衡移动问题:对于aA(g)bB(g) + cC(g)或bB(g) + cC(g) aA(g),当T、V不变时,加入 A、B、C气体,相当于给体系增大压强,但平衡移动的最终结果是由浓度决定。(2)在温度、压强不变的体系中加入某种气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衡移动问题:对于aA(g)bB(g) + cC(g)或bB(g) + cC(g) aA(g),当T、p不变时,加入 A气体,平衡移动的最终结果与原平衡等效,相当于平衡不移动;而加入 B或C,则

20、平衡的移动由浓度决定。考点三识图与绘图!知识精讲1 .识图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解题思路看图像:一看轴(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 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想规律:看清图像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作判断: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2)分析方法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原理相结合。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渐变和突变,分清正、

21、逆反应,从而判断反应特点。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 一时间图像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 一时间图像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曲线对应的温度高、浓度大或压强大。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2 .绘图要领一标:标原点,标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量及单位。二比:比照原图像,画出新图像,并标明。X题组集训题组一识别图像,判断正误1 . (2013安徽理综,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 + CO(g)MgO(s) +

22、CO2(g) + SO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 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yA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C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D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CO的转化率2. (2013福建理综,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 L1的NaHSO3溶? (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

23、录1055 c间溶液变蓝时间,55 c时未观察到溶液变 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40 C之前与40 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 5.0X 10 5 mol L 1 s 1D.温度高于40 c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题组二 辨别图表、提取信息、综合应用3. 已知 CO2(g) + 3H2(g)CH 30H(l) + H2O(l) AH = 130.9 kJ mol 1(1)现将0.8 mol CO2和2.4 mol H2充入容积为 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24、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当容器内CO2气体体积分数恒定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若其他条件不变,实马测得平衡常数:K(Ti)>K(T2),则T1VT2D.现有该反应的 X、Y两种催化剂,X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 5X 105倍、Y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 8X 106 倍(其他条彳相同),故在生产中应该选择 X为催化剂更合适(2)该反应进行到45 s时达到平衡,此时 CO2的转化率为68.75%。下图1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 25 s内 的反应进程中CO2浓度变化。0.1145o.nos国I时间/5lk(M5 0.0400.0150.005浓

25、曲mdL0 5 10 13 2025 30 33 4045 50 55 SOW TO 时间-田工若反应延续至70 So请在图1中用实线画出25 s至70 s的反应进程曲线。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实验对比法分析改变实验条件对该反应进程的影响,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并采集 反应进程中CO2的浓度变化,在原有反应进程图像上绘制对应的曲线。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 编RCO2起始浓度/mol L 1反应温 度/c反应压强 /kPa是否加入 催化剂A0.030150101否B0.040150101否C0.040250101是但是该小组负责绘制图线的学生未将曲线(虚线)绘制完整(见图2),也忘记了注明每条曲线所对应

26、改变的条件,请把每个实验编号与图2中对应曲线的字母进行连线。实验编号图2中字母AaBbCc1 .化学平衡常数的全面突破(1)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应进行白程度越大,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 且与起始条件有关。 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2)浓度商与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哥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哥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c)。当Qc=K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Qc&l

27、t;K时,说明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Qc>K时,则反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在使用化学平衡常数时应注意: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 常数表达式中,但非水溶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 式中。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因此书写平衡常数 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2 .2014 Wj考命题猜想2014年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仍将延续前几年的命题特点、形式:即在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目中考查化 学平衡常数的书写、计算及影响因素。题组集训题组化

28、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部分,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氧气卜图是某煤化工产业链的、.辄化碳1 +(1)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2 cC0,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H2O(2)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 2H2(g)+ CO(g)CH30H(g),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H = - 90.8 kJ mo1, t C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60。此温度下应10 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H2COCH30H浓度(mol L 1)0.20.10.4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 v(H2)=。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7v逆(填“>”、"V”或“=”)

29、。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平衡常数 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N2(g) + O2(g)=2NO(g) AH = + 180.8 kJ mol ,在温度为、T2时,平衡体系中N0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分析两种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大气固氮工业固氮温度/C272 00025350400450K3.84 X 10 310.15X 1081.8470.5070.152A.常温下

30、,大气固氮很难进行,而工业固氮却能非常容易进行B.模拟大气固氮应用于工业上的意义不大C.工业固氮时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D. 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2.工业上可利用 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 衡常数如下所示:化学反应平衡 常数温度/c500700800 2H2(g) + C0(g)CH30H(g)K12.50.340.15 H2(g) + C02(g)H 20(g) + CO(g)K21.01.702.52 3H 2(g) + C02(g)CH 30H(g) + H20(g)K3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

31、”)反应。(2)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i、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 K3 =(用Ki、K2表示)。(3)500 C时测得反应在某时刻,H2(g)、CO2(g)、CH30H(g)、H2O(g)的浓度(mol L 1)分别为 0.8、0.1、0.3、0.15,则此时v正 v逆(填“>”、"=”或“v”)。(4)反应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1 . 反应 N2O4(g)2NO2(g) AH = + 57 kJ imol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i压卷僧0M的体根分数A.温度:T1>T2>

32、;T3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C.平衡常数:K(a)>K(c), K(b) = 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专题突破练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 a、b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重:a > bD. 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bvc2.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 mol O2发生反应:_ 催化剂 _ 一,一,一 一一一,一"_ ,一2SO2(g)+02(g)2SO3(g) AH <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33、 0.315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是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2的转化率增大B.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SO2的物质的量是0.7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1.485 mol气体3.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o时间选项反应纵坐标甲乙A相同质量的氨气,在同一容器中发 催化剂生反应:2NH3加热、加压n2+3H2氨气的转化率500 C400 CB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的水反 应H2的质里钠钾

34、C在体积口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之比为 1 : 3 的 N2、H2: N2+催化剂3H 2加热、加压2NH3氨气的浓度活性 高的 催化 剂活性的催 化剂D2 mol SO 2和1 mol O2在相同温度 催化剂下发生反应:2SO2+O2力口热2SO3SO3的物质的量2个大 气压10个 大气 压4. 一定温度时,向 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 + 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t1t2t3t4n(SO3)/mol00.81.41.8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t1

35、s的平均速率 v(O2)=0.4/t mol L 1 s 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 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大于10%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 n(SO3)/n(O2)增大5.如下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n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 A(g)+3B(g)2C(g)AH = 192 kJ mol1。向M、N中,分别通入x mol A和y mol B的混合气体,初始 M、N容积相同,保持 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 N

36、n1 IIA.若平衡时A气体在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则 x 一定等于yB.若x : y=1 : 2,则平衡时,M中的转化率:A>BC.若x : y=1 : 3,当M中放出热量172.8 kJ时,A的转化率为 90%D,若x= 1.2, y=1, N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 2 L,含有C 0.4 mol,再通入0.36 mol A时,v正<v逆6 .已知反应:CO(g) + CuO(s)CO2(g)+Cu(s)和反应:H2(g) + CuO(s)Cu(s)+H2O(g)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i和K2,该温度下反应:CO(g) + 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

37、为 K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的平衡常数c CO2 c Cuc CO c CuOB.反应的平衡常数K=Ki/K2C.对于反应,恒容时,若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始变为正值D.对于反应,恒温恒容时,若增大压强,H2的浓度一定减小7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I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n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Y附体猊分数时间 图D川>0X的转化率减小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 + 3Y(g)2Z(g)B.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

38、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煤生产水煤8.煤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最常见的气化方法为用 气,而当前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为用煤生产CH3OH。已知:CO 2(g) + 3H2(g)=CH 30H(g) + H2O(g)AHi2C0(g) + O2(g)=2CO 2(g) AH22H2(g) + O2(g)=2H 20(g) AH3则反应 CO(g) + 2H2(g)=CH 30H(g)的 AH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口"minTi和T2温

39、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i K2(填“>”、"V”或)。由C0合成甲酉I时,C0在250 C、300 C、350 C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 C。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 250 C、1.3X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 由是。+匚口的平岫转化率域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 .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8. 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 C0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 30H的产率D.某温度下,将2 mol C0和6

40、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0) = 0.2 mol L-1,则C0的转化率为80%(3)一定温度下,向2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H 30H(g),发生反应:CH 30H(g)C0(g) +2H2(g) ,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L0J/hr|f|02x/min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 3OH) =。该温度下,反应CO(g) + 2H2(g) CH 30H(g)的平衡 常数K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时加入 CH30H(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2倍,则(填 序号)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 CH30H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气体的密度9.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2NH3(g)H = - 92.60 kJ mol 1。(1)在绝热、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 + 3H2(g)2NH3(g),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填序号)。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H 3的同时生成3n mol H 2单位时间内生成 6n mol N H键的同日生成 2n mol H H键用N2、H2、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 : 3 : 2混合气体的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