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单元第六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17、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者苍南县巴曹二小陈龙杯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有这样的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3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

3、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导入新课1.壹周立波秀,今天的关键词是“地震”,说起地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家破人亡、惨不忍睹、残垣断壁、触目惊心、伤痕累累)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来读读。(课件1)2.师:地震是残酷的,是无情的,它使多少人伤痕累累,它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那触目惊心的场面让人惨不忍睹。早在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生与死的奇迹。(板书父与子)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使用PPT1

4、导入新课课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二、解读目标师:这节课将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课件2,齐读目标,解读目标)过渡:为了顺利的达成这些目标,老师想请同学放声自读一遍课文,相信在预习和这次复读中,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PPT2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感知课文内容。三、预习反馈,回顾内容1.出示大屏幕,看拼音写词语。集体纠错。(每组的后进学生板演,其他孩子在本子上练习)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回答并板书。过渡:快乐幸福的时刻人人喜欢回味,忧伤悲惨的场面总是不堪回首,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何以感动、启迪我们,让作者如此详细的记叙,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探究点。PPT出示词语能较

5、快地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四、  出示探究点,明确要求(课件出示探究点,男女生分读)PPT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心理活动。五、 高效展示1.(课件出示高效展示要求,明确任务分配)2.展示汇报(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谁先来汇报。(预设)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

6、墟走去。 学生谈感受。(混乱、废墟看出现在情况非常危险,父亲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他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孩子。从冲、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哭知道父亲此时非常的着急,他担心自己的孩子,看得出他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父母学生说感受。师: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分角色来读课文,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读句子,谈感受。(2)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位父亲,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师范读)

7、  (3)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总地挖了36小时,而是不厌其详的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4)是啊,36小时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难熬啊!当我们体会到这点,你又会怎样来读这段文字呢?(缓慢,艰难)齐读3.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4.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读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读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读5.这句承诺,让父亲成

8、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这种信念,让这位父亲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二)、悉心关注儿子,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汇报交流(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在一起”(指名读,谈感受)(2)“不,爸爸.在一起”(指名读,谈感受)(3)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出来。支撑着阿曼达与死神抗争的依旧是(   )。6.7岁的小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凭着对父亲的信赖,顽强地等。一直等了三十八小时,几乎是39小时的生死离别啊!现在终于逃出死神的魔掌。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惊喜,把他们父子俩个创造生命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课件展示画面)我读父

9、亲的话。你们读阿曼达的话。(师生对读13 23)师: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最后一段,享受这幸福的时刻。7.骨肉终于团聚,父子心灵相通,是亲情让他们幸福,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幸福,是爱与被爱让他们如此幸福。汇报探究点二:文中“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和你在一起“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是父亲对儿子爱的承诺,是父亲的精神支柱,是儿子坚持的力量源泉。这句承诺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信赖。)师: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让我们真诚的祝福这对父子(齐读课题)让我们永远

10、记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再读课题)PPT能帮助理解课文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六、  拓展延伸1.师:此情此景,让我想起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个个生命的故事萦绕在我脑海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这位痛失儿子的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2.此时此刻,你对父爱、母爱,你对爱又有哪些新的感悟,请写下来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11、。(学生在音乐中书写心灵感悟并朗读。)师: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燃烧的火炬,照耀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懂得爱,珍藏爱,回报爱并传递爱。并画阶梯式板书。PPT出示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并课件配乐,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的内涵。七、学科班长总结并提出问题是不是放弃的父母都不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PPT出示提问,情感再次升华。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1)核心提问: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表现在哪里?(2)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如有条件,可让学生查阅有关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七:他人评议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1、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如“他挖了小时,小时,小时,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小时?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