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后半期古诗词复习测试题一按要求填空。1 .虞世南蝉一诗中,诗人借蝉抒怀,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的句子是: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2.杜甫孤雁一诗中,“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3.郑谷鹧鸪一诗中,仿佛让人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的句子是: ,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上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马作的卢飞快, 。”是 在破阵子一词中描写的战争场面。(弓如霹雳弦惊,辛弃
2、疾)6.崔颢黄鹤楼中写乡思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鹧鸪一诗中,借人物表现鹧鸪声之哀怨的句子是: ,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8.白居易卖炭翁中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观刈麦中又说:“ , 。”两者都是从心理角度表现劳动者生活带艰辛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9.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最能体现“五月人倍忙”的句子是: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10.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春天来临后梅花高兴的样子的诗句是: , 。描写梅“凌寒独自开”的句子是: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11.陶渊明
3、归田园居(其一)一诗中,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描画美丽的月夜归耕图的句子是: 。(带月荷锄归)写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能表达诗人隐居田园的心愿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表现诗人登楼远眺,看到草木茂盛的景象的诗句是: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4.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5.木兰诗描写木兰奔
4、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6.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7.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8.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9.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0.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21.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 , _。表现
5、莲花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_ _,_ _。(4)爱莲说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莲,花之君子者也(4)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2.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 。”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洁身自好的品格,坚守高尚的节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3. 卜算子·咏梅两首词中写出梅花共同特征的句子是: , 。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24.观刈麦诗
6、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农民辛勤耕作的俗语: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25.破阵子中表现因现实而感慨,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 。(可怜白发生)。使至塞上中与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回答有异曲同
7、工之妙的句子是: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二读古诗词,回答诗词后面的问题。(一)阅读虞世南的蝉,完成下列各题。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蕴含的意思是什么?(虽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远)2.这首诗借蝉抒怀点睛之笔是: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扬)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力,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4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品格高尚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8、5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诗人借蝉这一意象引发议论:任何人,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诗人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里运用比喻,突出强调
9、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句中的诗眼是一“居高”的“高”字,此处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二)、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以下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
10、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8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
11、“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9.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10.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11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 ) B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12.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
13、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三)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3“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这两句深切地写出失群者的心情,显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14尾联写野鸦的用意是什么?这里的“野鸦”象征了什么?结尾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野鸦”象征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四)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
14、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5郑谷的鹧鸪之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中,“雨昏”“花落”点染了怎样的环境?“青草湖”“黄陵庙”这两个意象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于汩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
15、陵山上立祠祭祖,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16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作者借鹧鸪啼声哀怨凄切,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旅思。17“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是紧承上句的“ 啼 ”字而来。句中“乍”“才”两个虚词有什么表达作用?“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五)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18-22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16、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8、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祖国。19、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0、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22.谈谈你对“可怜白发生”依据的理解。表现了
17、诗人想为国效力而终不能的悲愤之情。(六)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3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24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25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触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思乡之情。26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
18、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27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思乡之情? “日暮乡关”:日暮时候最容易引发思乡之情。 “烟波江上”:使人联想到“游子”。(七)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8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D项“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诗中没有体现。)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29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产权归属协议书
- 茶地种植合同协议书
- 配合申报工伤协议书
- 人工费调整补充协议书
- 办公室家具供货协议书
- 邻居旧房拆建协议书
- 集体商铺转让协议书
- 进京车辆租赁协议书
- 菜鸟驿站合伙协议书
- 餐饮海鲜合作协议书
- 八下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GRR表格MSA第四版完整版
- 京沪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 陕西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及模拟题库
- 1KV送配电调试报告
- GB/T 5801-2020滚动轴承机制套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 FZ/T 93029-2016塑料粗纱筒管
-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C(答题卡)
-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指导书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