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1页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2页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3页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4页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 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生物都能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 100米范围内。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

2、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彳§数=目镜彳§数x物镜倍数 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2 .显微镜的使用 步骤:取镜和安放

3、、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3 .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 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 移动;当将玻片往 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 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 变小,视野变亮。 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

4、,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4 .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 9”在视野中是“ 6”)。5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 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6 .判断污点的位置:先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也随着移动,则污点在标本上;如果污点 不动,则污点在镜头上。再转动转换器,若污点消失,则污点在原来的物镜上;若污点仍 在,则污点在目镜上7 .视野中央细胞数目与扩大倍数成反比。例如:目镜10x、物镜10x视野中央细胞数目细胞数目8个,先目镜不变,物镜换为40X,视野中细胞

5、数目为 2个(8/4=2)【巩固练习】(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50倍,1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 应选择的镜头为:A.和 B.和 C.和D.和2 .使用的物镜为10X,目镜为10X,第二次使用的 物镜仍为10X,而目镜成为5X,那么第二次在视 野中看到的物象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比原来大C.细胞数目减少,但细胞比原来大1/2 B.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比原来小1/21/2 D.细胞数目减少,但细胞比原来小1/23 .如果在目镜为5X、物镜为10X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I J /注、/ Jr 帽 S 7 / Mr 如右图所示。那么,在物镜

6、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X,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A. 3 个B. 5 C.7 D.94 . (09山东招生考试题)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 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 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的大小改变5 .显微镜观物像时,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是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右下方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植物细胞:擦、 滴(清水)、撕、展

7、(避免细胞重叠)、盖、染;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舌I、涂(避免细胞重叠)、盖、染(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重复 23次)。a.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4,2,1,3(必考)盖的方法:用镣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平。(目的: 避免产生气泡)五、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必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带甜味、酸味的汁液一一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细胞壁中

8、进入细胞,主要是由细胞膜具较强支持作用的纤维素功能细胞壁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 不停地流动,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提供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液泡 内含细胞液,如西瓜的汁液等水果汁液都是细胞 液考点: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很难进入细胞内部,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施肥后,肥料中含氮的无机盐 控制的。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3)切西瓜流出的红汁水是细胞液,它来自于液泡。【巩固练习】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

9、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 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 B.载玻上 C.物镜上D. 反光镜上2 .与草履虫相比,仙人掌特有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细胞壁3 .小明在切割番茄时,流出很多红色的细胞液,它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A.细胞质B.液泡C.线粒体D.细胞核4 .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A.液泡B. 染色体C.线粒体D.叶绿体小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六、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概念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 ,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 的生长出现了差异,

10、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组织: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 .细胞分裂的过程: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是细胞质分裂。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保持亲代与后代具 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动物和植物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膜分裂、形成的方式不同。3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人皮肤的表皮)、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血液)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西红柿果肉)、保护组织(西红柿皮、苹果皮等)、输导组织(导管、筛管等)、机械组织(一些木纤维,石细胞,如叶脉,花生的果壳)。4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

11、胞分化形成组织。如:一颗小树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巩固练习】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的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A.生长的结果B.分裂的结果 C.分化的结果D.癌变的结果2 .子代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与亲代细胞保持着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根本原因是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复制形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B.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产生了特定的变化,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C.细胞的生长过程中,染色体不发生变化。D.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3.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

12、A.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C.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七、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概念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如:皮肤就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植物有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如:马铃薯、藕等都是茎,甘薯是根,黄花菜、菜花是花。系统:由不同的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如:人体有八大系统: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可 _这样记忆:呼吸运动、消化循环、内分泌尿、神经生殖)。2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器官- 植物体.注意:骨骼肌、

13、叶片都属于器官【巩固练习】1 .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 玄 虚怨。 通2 .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玲、"3飞A.皮肤B.神经名f维 C.肌腱D.唾液腺""3 .下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甲图,你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有细胞壁、液泡(任写一项)(2)图中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的名称是细胞核,的名称是细胞 匹(3)我们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A.经常喝牛奶 B.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参与体育锻炼D.父母的养育4.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属于过程属于 过程

14、八、植物的类群(一)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群植物:有茎叶,无根,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出现输导组织,通过池子繁殖后代。(三类共同点:都不产生种子,生殖过程离不开水。)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3.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A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绿的原因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可以监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植物是苔葬植物。(原因是苔群易受侵害而死亡)C地层中的煤煤煤煤的形成是古代蕨类植物D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植物是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二)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

15、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多细胞的个体没有 根、茎、叶的分化,用抱子繁殖,一般生活的水中。常见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等。作用:藻类植物是浮游动物鱼类的饵料,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90% ,美味食品、提取药物、食品原料、工业材料等。2、苔葬植物: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环境(地面和墙角)一般具有茎和叶,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假根仅起固着作用)常见苔葬植物:葫芦群、地钱、泥炭群、黑群作用:检测空 气污染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出现了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 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体型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抱

16、子繁殖 后代。受精作用离不开水,所以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作用:古代蕨类可形成煤炭 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都非常发达,受精作用不 需要水,生活在干旱的环境。常见植物:松、柏(卷柏除外)、银杏、苏铁等,做药用、食用、观赏。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双受精,受精作用不需要水,生活在各环境中,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常见植物:各种绿色开花植物,提供食物、观赏、能源、工业等。【巩固练习】1、据你所知,下列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是A水绵 B葫芦群 C肾蕨 D水稻2、北宋欧阳修的诗名“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

17、锡的诗名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背”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葬植物 C苔葬植物 D种子植物4、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A生活在水中B有茎、叶的分化 C用抱子繁殖后代D没有真正的根5、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人桃 B松 C高粱 D棉花6、下列植物中,种类最多、适应最台、分布最广的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7、下列有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被着植物B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属于被子植物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广的植物D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不能产生种九

18、、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蒸腾作用一、基本概念:1、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丛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2、好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3、4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氧气和二氧化碳)。一般下表皮多于上表皮。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4、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5、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向上运输(3)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4)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水循环。6 .蒸腾作用的应用:(1)大树底下好乘凉(2)移栽植物

19、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选择阴天 和傍晚、移栽以后要遮阴等,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 物成活。7 .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J散失:约99面于蒸腾作用j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练习:结合右图的叶片结构模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2 栅栏组织 和3海绵组织 合称叶肉,在其中含有大量的 ,所以叶片呈绿色。叶片 面 颜色深,秋天落叶时一般叶片 _面朝上。(2)叶片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由 运来的。(3) 20XX年冬季气温偏高,被称为暖冬。造成全球变暖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它与植物体的生长有密切联系,通过 进 入植物体,其张开和闭合是由 控制的,与5开闭关系密切的

20、物质是.water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必考:“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把叶片中的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见光部分: 对照组。遮光部分:实验组 ;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 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为 什么隔水加热:酒精易燃。当叶片脱至黄白色停止 );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有淀 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 广 结果(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结论):

21、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 用。A 为增加产量,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二氧化碳 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3 .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易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为实验组(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乙装置为对照组(装有清水) 实验现象:两个装置在光下都有气泡产生。甲装置产生的气泡多于乙装置。(两个装置收集到的气体都是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注意:甲装置的碳酸氢钠可以换为

22、氢氧化钠。不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气泡会比清水中产生的气泡更少。4 .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5 .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原因: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能。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A(1)呼吸作用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活细胞的线粒体公式: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 +水+能量(储存能量)(2)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23、如:细胞 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发出去。(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保存蔬菜水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适当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延长保质期(4)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外界条件影 响生产措施温度随温度升高也加强,过局乂减弱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遢_水分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壬_

24、一定浓度内随氧浓度增加而加强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起着能量转化的作 用。2、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 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 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

25、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三、天然的蓄水池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 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分平衡起重要作用。【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条件有光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产物有机物和氧二氧化碳和水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1、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 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植

26、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原料的吸收和产 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巩固练习】1、光合作用的公式给我们提供了农作物增产的思路,以下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思路是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光能利用率D、培育新品种,增加叶绿体含量2、一天,刚从中学退休的奶奶对小明说:考考你,冰箱为什么能够使水果、蔬菜保鲜?小明尝试着用他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后,奶奶满意的笑了。你认为小明说的关键是:冰箱能够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B、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C减少环境中氧气含

27、量,减缓呼吸作用3、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提供()实验专题光合作用相关实验A、食物 B、提供氧气 C、提供能量 D、提供二氧化碳仔细阅读教材63页-71页的相关实验,分析完成下列 问题:(一)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光(和淀粉)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照射:在黑暗处,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目的:进行。实验的唯一变量是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取下叶片: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隔水加热的原因)叶片逐渐由 色变

28、成 色。(酒精的作用是 。)碘液染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滤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结果。(遮光部分的颜色 ,没有遮光的部分的颜色 。原因。)结论:1.绿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2.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巩固练习】1 .若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B.全绿的叶C.不含叶绿体的叶D.有白斑的绿叶2 .图6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A. n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呼吸作用b. n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I是呼吸作用C. n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I是光合作用d.

29、n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I是光合作用3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4.认真分析 图 7 所示装置, 回答 问 题和 B. 和 C. 和 D. 和(1)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是: ,该装置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探究实验需要对照实验来增强说服力,则你设计的对照实验装置是(2)乙装置用来验证呼吸作用,则此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如果试验成功丙装置试管中会出现现象.4 4) 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5.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

30、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1) 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 作用的结果。(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 明袋内含有较多的(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 时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能力提升】1. (09年山东省中考)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要使盆 十、动物的类群栽肾蕨生长良好,应如何管理?(A.放在向阳的地方,少

31、浇水)B .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C.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D.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2 .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8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8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 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 A部位里棕褐色,B部 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 .叶绿素和阳光 C .水和阳光 D .水和叶 绿素3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籽粒饱满,瓜果较甜,这是因为()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C.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强烈 4.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 用实验: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

32、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用清水漂洗后 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 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D.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微弱9所示的光合作(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等(请答出两条)措

33、施可以提高产量。(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起重要作用。 热点:“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 和大家分享: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少乘坐汽车;少开空调,少看电视,少玩电脑,随手关 灯,节约用电;少用纸巾,节约用纸,保护森林等。1 .根据动物的身体内是否具有脊笆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 .无脊椎动物共同点是体内不具有脊柱。A.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身体呈圆筒状,体

34、壁仅有两层细胞组成。消化腔有 口无肛门。如:桃花水母、海蟹、海葵、珊瑚虫B.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多数影寄生生活(涡虫除外)如涡虫、血吸虫、绦 虫。C.线形动物:细线状或圆筒状,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如:秀丽隐杆线虫、蛔虫。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蚂喊、沙蚕等运动: 肌肉和刚毛, 呼吸:湿润的体壁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称为蠕虫动物E.节肢动物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呼吸器官为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可分为昆虫纲(家蚕)

35、、甲壳纲(虾蟹)、蛛形纲(蜘蛛)和多足纲(娱蚣)。注意:昆虫的判断依据是成虫具有三对足,两对翅。3.脊椎动物共同点:身体背部具有脊柱。A.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流线型,体表一般有鳞片,用鲤呼吸,用鳍游泳。_ 身体 两侧有感觉器官一一侧线,能够感知水流、测定方向。(3)鲫鱼的各种鳍中,胸鳍和腹鳍主要起维持鱼体平衡的作鱼类利于游泳的特点:(1)减小阻力: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体表分泌黏液。(2)游泳:动力由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鳍具有协调平衡的作用。(3)呼吸:鲤。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鲤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A.取食 B. 呼吸 C. 喝水 D. 平衡

36、身体【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特点。鱼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鲤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过鲤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可 以扩散到鱼鲤中的毛细血管,同时,鲤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扩散到水中,小金鱼的口和鲤 盖不停地交替张合,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完成呼吸。B.鸟类:鸟类:适于飞行。主要特征:身体流线型。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家鸽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家鸽的口中没有牙齿,食物经咽、食管进入嗦囊暂时储存和软化,然后进入肌胃经研磨初步消化,最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没消化的在大肠内形成粪 便,直肠很短经泄殖腔排出体外,有助于减轻家鸽自身的重量。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

37、力。双重呼吸(肺和气囊)为飞行提供充足氧气。家鸽利于飞行的特点:(1)减轻体重:骨薄且中空;无齿、无膀胱,直肠短不储存粪便。(2)减小阻力:流线型;被覆羽毛。(3)飞行器官:翼;胸肌发达,动力充足。(4)能量供给: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双重呼吸,氧气足;二心房二心室,运输能力 强。C.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水中用鲤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体温不恒定。如青蛙、蟾蛛、大蛇D.爬行纲 晰蜴、鳖、蛇、壁虎、龟等 变温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 物。E.哺乳类: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对维持体温的恒定具有重

38、要意义;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家兔的门齿臼齿个有什么特点?这与它的什么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其以植物为食相适应。食肉动物有犬齿(撕裂食物)盲肠特别发达, 适于消化植物纤维4.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恒定,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变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十一:微生物的类群1 .病毒:A.主要特征: 没有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构成;B.生活方式:寄生。C.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2 .细菌:单细胞生物 A.主要特征:无成形的细胞核。 B. 生

39、活方式:寄生和腐生。C.结构:基本结构(共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特殊结构(有的细菌具有)鞭毛运动荚膜保护,耐高温干燥D.形态: 杆状、球状、螺旋状。可根据形态对细菌分类e.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f芽抱是细菌的休眠体3 .真菌:A.类别: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霉菌)等。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制造在利用来制作有机物。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什么是固氮作用?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 气固定下来,转变

40、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 这个过程叫固氮作用。什么是固氮微生物?这样的而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十二、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假设是对实验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一种有根据的猜测。所以 可能与结论不符合。实验是验证假设的途径,包括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的实验可能有多个变量)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即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目的是 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由实验变量引起。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获取事实和证据的途径有观察、调查、实验等;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 是推理和判断。【练习】1.科学探究时,常常需要进行 对照 实验,同时还要选出控制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