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滚动检测(四)(第三八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滚动单独考查)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不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C.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微粒Na+、Mg2+比O2-多一个电子层【解析】选B。(NH2)2CO(尿素)中只含共价键,A项错误;H2O2中含有OO非极性键,B项正确;CO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但CO是
2、非电解质,C项错误;Na+、Mg2+、O2-的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D项错误。2.(2019保定模拟)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解析】选D。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是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的特性,若有Fe3+,则产生氢氧
3、化铁的红褐色沉淀会掩盖Fe(OH)2的白色,所以不可能存在Fe3+,而Mg(OH)2是白色,可能存在Mg2+。【互动探究】(1)该题中若加入NaOH溶液时,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离子的存在情况又将怎样?提示:一定含有Fe3+,Mg2+、Fe2+无法确定。(2)若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溶液中可能含有什么离子?提示:含有Mg2+、Al3+。Mg(OH)2和Al(OH)3均是白色沉淀,但是前者不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者却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3.(滚动单独考查)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
4、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试剂湿润的试纸或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碘水淀粉试纸变蓝碘具有氧化性B浓氨水,生石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氨气为碱性气体CNa2SO3,硫酸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Cu,浓硝酸KI-淀粉试纸变蓝NO2具有氧化性【解析】选D。碘水中的I2与淀粉作用出现蓝色,与I2的氧化性无关,A错误;NH3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NH3是一种碱性气体,B错误;Na2SO3与H2SO4反应产生SO2,SO2使溴水褪色,是SO2具有还原性,C错误;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NO2氧化I-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变蓝,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而不是酸性,D正确。4.(滚动单独考查)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
5、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状态的AD化合物的方法制取单质AB.元素B和C的最高正化合价相等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CDBD.阴离子的还原性:CCl-O2-,C项正确;非金属性:SCl-,D项错误。【加固训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推论合理的是()A.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为碳元素B.若W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是氮元素C.原子半径:ZYX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W【解析】选D。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Z为硫元素,Y为氧元素,X为
6、氮元素,A项错误;若W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W为硅元素,X为碳元素,Y为氮元素,B项错误;由图中位置关系可知,原子半径XY,C项错误;非金属性YXW,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W,D项正确。5.(滚动单独考查)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C.原子半径:ZY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SP,A项错误;非金属性:S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 H3PO4,B项错误;原子半径:PSO,C
7、项错误;非金属性:PSO,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PH3H2S0【解析】选C。中破坏的是非极性键,A错误;中是NH2和H生成NH3,B错误;、三个过程均是能量降低的过程,所以是放热过程,C正确;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是放热反应,因此HCB.T2A,A错误;当压强一定,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故由图象可知,T2T1,B错误;根据=,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总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升温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NO2的体积分数,可采用加热的方法,D正确。12.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
8、色沉淀,25 时,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 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1.3010-5 molL-1。若在5 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 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9100478()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c(K+)c(Cl-)c(I-)c(Ag+)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KCl溶液、黄色沉淀可能转变成白色沉淀【解析】选A。根据已知条件,若在含有KCl和
9、KI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首先生成AgI沉淀,反应后剩余n(Ag+)=(0.008-0.005) L0.01 molL-1=310-5 mol,继续生成AgCl沉淀,反应后剩余n(Cl-)=0.005 L0.01 molL-1-310-5 mol=210-5 mol,c(Cl-)=1.5410-3 molL-1,悬浊液中c(Ag+)=1.1010-7molL-1,c(I-)=1.3510-9,混合溶液中n(K+)=110-4 mol,n(N)=0.008 L0.01 molL-1= 8.010-5 mol,则c(K+)c(N),故c(K+)c(N)c(Cl-)c(Ag+)c(I-),A项
10、错误;AgI比AgCl更难溶,先产生的是AgI沉淀,B项正确;AgCl的Ksp的数值为(1.3010-5)2=1.6910-10,C项正确;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 molL-1, Ksp(AgCl)=1.6910-10,当溶液中c(Cl-)=1.39 10-2molL-1时,AgI可转化为AgCl,D项正确。【加固训练】已知Ksp(AgCl)=1.7810-10,Ksp(Ag2CrO4)=2.0010-12。在只含有KCl、K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001 molL-1的AgNO3溶液,当AgCl与Ag2CrO4共存时,测得溶液中Cr的浓度是5.00010-3 m
11、olL-1,此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3610-5 molL-1B.8.9010-6 molL-1C.4.4510-2 molL-1 D.110-5 molL-1【解析】选B。此时溶液中c(Ag+)=2.00010-5 molL-1,故c(Cl-)=8.9010-6 molL-1。13.(2019湖州模拟)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其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体积分数(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9100479
12、()A.b点时,CO的转化率为20%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KbKdD.0到0.5 min反应速率v(CO)=0.3 molL-1min-1【解析】选C。设CO转化量为y mol,I2O5(s)+5CO(g)5CO2(g)+I2(s)起始量/mol20转化量/molyyb点量/mol2-y y根据b点时CO2的体积分数(CO2)=y/2=0.80,得y=1.6 mol,CO的转化率为100%=80%,A错误;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容器内压强恒定,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B错误;由于反应温度不同,且b点比d点时生成物CO2的体
13、积分数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则化学平衡常数:KbKd,C正确;0到0.5 min时:设CO转化量为x mol,I2O5(s)+5CO(g)5CO2(g)+I2(s)起始量/mol 2 0转化量/mol x xa点量/mol 2-x x根据a点时CO2的体积分数(CO2)=0.30,得x=0.6 mol,则从0到0.5 min时的反应速率为v(CO)=0.6 molL-1min-1,D错误。14. (2019信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9100480A.pH=12的NaOH溶液中,c(H+)=10-12 molL-1,稀释为原体积的10倍后c(H+)=molL-1=10-1
14、3 molL-1B.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因生成的CH3COONa水解,pH7C.pH=3的HA酸溶液中c(H+)=10-3 molL-1,稀释为原体积的10倍后pH4D.pH=11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H+)=molL-1【解析】选C。NaOH溶液中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当稀释时,由于混合液中NaOH浓度的变化,对H2O的电离的抑制作用会改变,水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因而将其当成不变的值进行计算是错误的,即A、D错;B项中CH3COOH开始电离出的H+即可将NaOH溶液中和完全,而绝大多数的CH3COOH最初是没
15、电离的,即CH3COOH远远过量,因而混合液呈酸性,B错;C项中HA若为强酸,稀释10倍后pH=4,若为弱酸,稀释10倍后pH”“”或“=”)。提示:。pH=11的NaOH溶液的c(OH-)=1.010-3 molL-1,c(NaOH)=1.010-3 molL-1,pH=3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H)远大于1.010-3 molL-1,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V(CH3COOH)c(N)c(H+)c(OH-)C.若a=2b,则c(N)c(Cl-)c(OH-)c(H+)D.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NH3H2O),则可推出a=b【解析】选B。A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16、c(Cl-)+c(OH-)=c(N)+c(H+),因pH=7,c(H+)=c(OH-),则c(Cl-)=c(N),正确;B项,b=2a,盐酸过量应有c(H+)c(N),错误;C选项,若a=2b,反应后生成N和剩余的NH3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已知相同条件下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的水解程度,则c(N)c(Cl-)c(OH-)c(H+),正确;D选项,如果a=b,完全反应生成NH4Cl,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H+)=c(OH-)+c(NH3H2O),正确。【方法规律】溶液中的等式、不等式问题解题思路(1)在列电荷守恒时,注意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不要简单认为只是各种离子浓度相加。(2)等式考虑守
17、恒原理,不等式考虑平衡原理。等式一般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相联系,如果给定的不是两个等式,可以把两个守恒式变化形式后做差,加以推导即可。如果给定的是不等式,要先考虑等式,对等式一边加入或减少某离子,即可变成不等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0分)(滚动交汇考查)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将E的单质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18、式为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2)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已知0.4 mol 液态C2A4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C2和液态水,放出327.2 kJ的热量。1 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需吸收44.0 kJ的热量。写出液态C2A4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C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4)BD2与E2D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因为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B为C;A的原子半径最小,A为H;E与A同主族,E为Na;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C为N;A、B
19、、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则D为O。(1)将E的单质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O。(2)HNO3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NH4NO3中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3)0.4 mol N2H4与H2O2反应生成N2和H2O(l)放出327.2 kJ热量,1 mol N2H4与H2O2完全反应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l)H=-818 kJmol-1;根据H2O(l)H2O(g)H=44.0 kJ
20、mol-1,N2H4与H2O2反应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2 kJmol-1。(4)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答案: (1)2Na+2H2O2Na+2OH-+H2H2O(2)NH3+HNO3NH4NO3离子键、共价键(3)N2H4(l)+2H2O2(l)N2(g)+4H2O(g)H=-642 kJmol-1(4)2CO2+2Na2O22Na2CO3+O218.(10分)(滚动交汇考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
21、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纪金榜导学号79100483(1)科学家们提出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可制取甲醇。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 H1=-90 kJmol-1; CO(g)+H2O(g)CO2(g)+H2(g)H2=-41 kJmol-1,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2.5 mol H2在如图图示条件下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H2)=_。反应的平衡常数K=_。下列对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
22、。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B.当3v正(H2)=v逆(CO2)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可使增大(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装置。该电池工作时,OH-向_极移动(填“正”或“负”),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_。以该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电解精炼铜。若粗铜中含锌、银、金等杂质,则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质量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_阴极增加的质量。【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CO2(g)+3H2(g)CH3OH(g)+H
23、2O(g)H=-49 kJmol-1。(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CO2)=(1 mol-0.25 mol)1 L10 min=0.075 molL-1min-1,所以v(H2)=3v(CO2)=0.225 molL-1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c(CO2)=0.25 molL-1,c(CH3OH)=c(H2O)=0.75 molL-1,c(H2)=0.25 molL-1,所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c(CH3OH)=144。对于反应CO2( g )+3H2( g )CH3OH(g)+H2O(g)H=-49 kJmol-1,A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B项,当v正(H
24、2)=3v逆(CO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D项,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增大。(3)燃料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C+6H2O。 该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移动,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由于粗铜中含锌、银、金等杂质,则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质量将大于阴极增加的质量。答案:(1)CO2(g)+3H2(g)CH3OH(g)+H2O(g)H=-49 kJmol-1(2)0.225 molL-1min-1144C、D
25、 (3)负O2+2H2O+4e-4OH-大于【加固训练】环境问题备受全世界关注。化工厂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汽车尾气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已知反应2NO(g)+2CO(g) N2(g)+2CO2(g)H=-113 kJmol-1。为了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在t 时,将2 mol NO与1 mol CO充入1 L 反应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O(g)、CO(g)、N2(g)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1)当15 min达到平衡时,此时NO的转化率为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此条
26、件下反应的K=_(填计算结果,可用化简后的分数值表示)。(3)根据图中2025 min内发生变化的曲线,分析引起该变化的条件可能是_。A.加入催化剂B.降低温度C.缩小容器体积D.增加CO物质的量(4)当15 min达到平衡后,若保持体系温度、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NO、1 mol CO,平衡将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解析】(1)15 min达到平衡时NO转化的浓度为0.4 molL-1,所以NO的转化率为100%=20%。(2)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平衡时NO、CO、N2和CO2的浓度分别为1.6 mol
27、L-1、0.6 molL-1、0.2 molL-1、0.4 molL-1,平衡常数K=。(3)2025 min内N2的浓度缓慢增加,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在20 min改变条件的瞬间N2的浓度不变,因此一定不是压强的改变所致, C错;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还有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对;降低反应温度,B对;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A错。(4)15 min达到平衡后维持温度、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NO、1 mol CO,则在充入NO、CO的瞬间,平衡还没有移动,NO、CO、N2、CO2的浓度分别为3.6 molL-1、1.6 molL-1、0.2 molL-1、0.4 mol
28、L-1,此时Qc=c(C)c(OH-)c(HC)c(H+)。(3)反应BaSO4(s)+CBaCO3(s)+S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若Ksp(BaSO4)为110-10, Ksp(BaCO3)为510-9,则K=0.02。(4)若每次加入1 L 2 molL-1的Na2CO3溶液,能处理BaSO4的物质的量为x mol,BaSO4(s)+CBaCO3(s)+S 2.0-x xK=0.02x=0.039处理次数为5.1;则至少处理6次。答案:(1)8 mol(2)C+H2OHC+OH-c(Na+)c(C)c(OH-)c(HC)c(H+) (3)0.02(4)620.(10分)(2019泉州模拟)
29、硅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矿石;含铜形态为CuCO3Cu(OH)2和CuSiO32H2O,同时含有SiO2、FeCO3、Fe2O3、Al2O3等杂质。以硅孔雀石为原料直接制取硫酸铜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9100485(1)写出步骤中在矿粉中加入30%稀硫酸时,CuSiO32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步骤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步骤中调节溶液pH约为4,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节溶液pH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A.Fe(OH)3B.NH3H2OC.CuOD.NaOH(4)已知常温下,KspAl(OH)3=3.2
30、10-34,测得滤液A中Al3+的浓度为110-2 molL-1,则在滤渣B中_(填“有”或“没有”)Al(OH)3。(5)为充分利用母液,某学生设计两种方案回收铜。甲方案:乙方案: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乙方案中,铜将在_(填“A”或“B”)极析出,为保持乙方案中电流恒定,B极应该使用_(填“铁”或“石墨”)作电极材料。该方案和甲方案相比较,最大的缺点是_。【解析】(1)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2)观察矿粉中成分,能够与双氧水反应的只有二价铁离子,加入双氧水的目的就是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2Fe2+H2O2+2H+2Fe3+2H2O。(3
31、)调节溶液pH约为4,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而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CuO最合适。(4)KspAl(OH)3=c(Al3+)c3(OH-)=3.210-34,已知滤液A中c(Al3+)=110-2 molL-1,则当c3(OH-)3.210-32,所以滤渣B中有Al(OH)3。(5)由电解装置图可知,铜在阴极即A极析出,为保持乙方案中电流恒定,B极应该使用铁作电极材料。比较甲方案和乙方案装置,乙方案最大的缺点就是消耗能源。答案:(1)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2)2Fe2+H2O2+2H+2Fe3+2H2O(3)C(4)有(5)A铁耗能21.(12分)(能力挑战题)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3035404550TiO2xH2O转化率/%92959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元旦活动方案
- 老旧供水管道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老化供水管网重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 国内大循环发展中的关键实施方案
- 广东xx充电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光伏电站光伏区技改项目初步设计(范文参考)
- 供水及排水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 2025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合计4份
- 展览设计方案流程
-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英语含解析
- 《腹泻的临床思维》课件
- DBJT45-003-20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及考核评价标准
- DB31T 1419-2023医疗付费“一件事”应用规范
- Unit1 Greeting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中国染织史》第九章-五代、两宋的染织工艺
- 2024年09月北京北京银行北京地区社会招考(919)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负责人岗位竞聘
- 冰敷在临床工作应用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 T-GXAS 689-2024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风景名胜区选址论证报告编制技术规范
- GB/T 44971-2024土壤硒含量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