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学设计丹阳市运河中心小学 刘留柱教材简析观书有感是苏教版(国标)第十一册语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2、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
2、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设计理念小小的古诗里,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我认为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更要让他们体会诗的灵魂,学会赏析类似诗的方法,这才是扎实高效。观书有感这首哲理诗,非常含蓄,整首诗的内容和题目看似毫无关系,但又丝丝相连,于是便要寻求一个突破,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象,这个突破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清”,首先,让学生根据读诗的三个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韵味)一遍又一遍地读诗,把28个字的诗读瘦,读成一个字:“清”,接
3、着,围绕“清”,把这首诗读胖,读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所展现在眼前的画面,从中感悟小池塘的水是如何的“清”;然后,紧扣“清”,借助资料,让学生明白“清”的还有诗人明澄的心,从而突破难点;最后,还是抓住“清”,拓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如今生活中的不同用处,让学生体会“清”的更多涵义,从而触摸到这首诗的灵魂,读出韵味,品出内涵。同时,“授之以渔”揭示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并巧妙运用到“话座右铭”的环节中,不仅说出了哲理,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了人文性。最后通过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经典的热衷。设计思路 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教学过
4、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创设意境1、学唱赋得古原草送别2、歌是美的,但歌都是由诗组成的。“诗,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数计的诗人都以一支细腻的笔,在文坛尽领风骚几百年。爱国诗豪情满怀,思乡诗愁绪万千,在这繁花似锦的炫目中,有一类诗以它的平淡、冷静成为那独秀的一枝”(缓缓出示此段话,配上背景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哲理诗。二、深思熟虑潜心析观书有感让我们请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出示诗。1、反复读诗都是读出来的,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书声,请大家放开声音,认认真真地把诗多读几遍,看看大屏幕,你能达到哪个台阶?读完后教师检测。(1)字正腔圆 本诗作者朱熹说过:“凡读书,
5、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2)有板有眼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能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3)有感情 谁能达到第3个台阶?指名读,评价,师:到底什么是有感情?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在于读出诗的味儿。(点击,改成读出韵味)至于到底如何读出诗的韵味,学完这首诗你们自然就会了。2、明诗眼(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清3、细体会浏览全诗,哪句诗描绘了池塘的“清”呢?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自由读读这句诗,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人看到的是一
6、幅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点。(1)一鉴开 理解“鉴”,出示五种解释,让学生选择,镜子,说说为什么选镜子?学生根据上下文回答,师评价:联系上下文也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2)天光云影共徘徊 理解“徘徊”?(来回移动,也可理解成闪耀浮动)读了这首诗,老师也看到了一幅画面,出示诗。配乐朗诵。师:这水多清呀!读第一第二句(3)老师范读,读出诗的韵味。学生读。(4)看着这清如镜的池塘,你一定有个问题想问问小池塘?小池塘为什么会这么清啊?用书上的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你是与天光一起徘徊的白云,你来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你是池塘边玩耍的小孩,你来问:问渠哪得清如许?朱熹也和你们一样,问渠哪得清如许?(指
7、导读好问句)(5)你们明白吗?看来你已经和朱熹一样找到答案了。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该句。4、悟哲理(1)我们聊到现在,都在聊一个小池塘,可是诗的题目却是观书有感,这个小池塘跟书又有什么关系呢?(出示插图)这时候,这个清澈的小池塘在朱熹的眼里,还仅仅是一个小池塘吗?老师通过一个特殊的途径找到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很隐晦,却是诗人朱熹的一段内心独白,也许走进诗人的心里,你会发现点什么。出示(我开始专注眼前的景致了。池中清澈而幽静无比的水,让我驻足良久。我明白,此时我一定是在看自己的心。)结合插图,小组讨论。(原来,这时候这个小池塘在诗人的眼里不再是一个池塘,而是诗人的内心感受,是他
8、象水一样明净的心灵啊。)这时候,他坐在池塘边,手捧书卷,望着这一池清澈的水,他忽然明白了指名学生说。看看这个清啊,诗人用得多好,清的不仅是池塘,还有心灵啊, “吟成一个字,捻断数颈须”,看来古诗的每个字都是那么值得推敲,值得用心去感受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吧!现在你明白诗人为什么题目是观书有感,而整首诗都没有一个书字的原因了吧!学生说。(2)再读这首诗。(3)无独有偶,对于这个读书的道理,也有人有同样的看法,出示名言,让我们也来记住它们,读。(4)其实,古往今来,朱熹的这句诗在岁月的长河里洗涤了这么久,如今也有了更多的意思。出示: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
9、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在这篇文章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指什么?(5)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海茂公司仍然凭着这两句诗发展地蓬蓬勃勃,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在
10、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 (6)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7)小结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入乎其内感受 ,出乎其外分析。指名读,并尝试让学生理解。老师小结:(赏析哲理诗,就要沉进诗里感受其内容,然后找到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8)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三、畅所欲言大胆言我的座右铭哲理诗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现象,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其实,象观书有感这样精彩的哲理诗还有很多,出示句。 这些蕴涵哲理的诗句往往能给人一生的启示,很多名人都把它们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
- 中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缓解课件
- 浙江省2025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9-圆(含答案)
- 广告设计师作品评价试题及答案
- 产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突破技巧试题及答案
- 松下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
- 叉车考试题库分析及答案
- 本溪工勤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安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课件
- 安宁疗护之舒适护理
- 2023年杭州市规划局拱墅规划分局编外人员招考考前自测高频难、易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
- 品牌国际化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 大模型的因果推理与可解释性
-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投稿格式要求
- 大白菜收获机的设计
- 卒中后抑郁(PSD)在中国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管理分析-修改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