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带答案_第1页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带答案_第2页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带答案_第3页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带答案_第4页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寒假作业 练习题一 2016-1-16一、选择题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O O2  4 e  4OH           BFe2+  2e  FeC2H+  2e  H2                  &

2、#160;                DFe3+  e  Fe2+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铜                         

3、;B硫酸钡                            C一水合氨                 D酒精3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4、)A生石灰与水混合  B天然气燃烧   C浓硫酸溶于水    D干冰气化4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5、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 + O2(g) SO2(g) ;H 297.23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1mol S与1mol O2的总能量大于1mol SO2的能量B1mol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C1mol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D形成1mol SO2的化学键释放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S(s) 和1mol O2(g) 的化学键所吸收总能量6A、B、C

6、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 、 两个实验: 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表面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A、B、C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AABC      BBCA        CCAB        DBAC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pH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NaOH、NH3·

7、;H2O、NaCl、AlCl3           BNaOH、NH3·H2O、AlCl3、NaCl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NaNO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B100mL 2mol·L1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

8、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降低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9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Ba2+、NO3、CO32          BAl3+、Cl、OH、SO42     CK+、Mg2+、NO3、SO4

9、2                        DNa+、Fe2+、Cl、NO31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增加某反应物的质量   B使用催化剂  C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 D升高温度11用石墨电极电解下列溶液,阴、阳两极均产生气体且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

10、食盐水   B硫酸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铜溶液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的电离:H2CO3       H+  + HCO3B将金属钠放入水中:Na +

11、 2H2O Na+  + 2OH + H2C碳酸钠水解:CO32 + 2H2O H2CO3 + 2OH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Al3+  + 3OH  Al( OH )3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14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

12、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以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 )A浓盐酸          BNaCl固体             C浓氨水                   DNa

13、OH固体15下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 变化图像,根据如图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B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D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16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适量水,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A911 B109 C111 D12117.二元酸H2A在水中发生电离:H2AHHA和HAHA2,则下列几种物

14、质的水溶液中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 ANaHA:c(Na)>c(HA)>c(OH)>c(H) BNaHA:c(Na)c(A2)c(HA)CNa2A:c(Na)>c(A2) >c(OH)>c(H) DH2A:c(H)c(HA)2 c(A2)c(OH)18属于强电解质的是NaOH NH3·H2O CaCO3 CH3COOHNaHCO3氢氧化铝氯化铵二氧化碳乙醇铜 ( )ABCD除19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盐酸、氯化铵溶液、硝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

15、#160;   )A B   C    D20常温时,一种pH3的酸溶液和一种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16、      C等浓度的弱碱和强酸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二、填空题21(1)0.01mol甲苯(分子式为C7H8,常温下为液态)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39.4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7、#160;                     。(2)将煤转化为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 + H2O(g)CO(g) + H2(g) H1 。  已知:2H2(g) + O2(g) 2H2O(g) H2483.6kJ·mol1  &#

18、160; 2C(s) + O2(g) 2 CO(g)  H3221.0kJ·mol1结合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H1                                     

19、;     。22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HH436ClCl243HCl432SS255HS339CF427CCl330CI218HF565CO347HO464阅读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CCl4的稳定性_(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稳定性。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CBr键的键能<_。(2)结合表中数据和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Q kJ·mol1,通过计算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Q的值为_。(3)有人认为:

20、HO键的键能大于HS键的键能,所以H2O的沸点高于H2S的沸点。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如不赞同,请说出你的理由。_。23、25时,有下列五种溶液:0.1mol/L CH3COOH溶液     pH=13 NaOH溶液      0.05mol/L H2SO4   0.1mol/L Na2CO3溶液 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AgCl溶液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

21、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上述至四种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3)将该温度下a mL的溶液与b mL的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a:b =   &

22、#160;    (4)若溶液和Al2(SO4)3溶液混合,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若在溶液中分别放入:A、100mL蒸馏水中;B、100mL 0.2 mol·L1AgNO3溶液中;C、100 mL 0.1 mol·L1AlCl3溶液中;D、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填序

23、号)三、实验题24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 右图表示50mL酸式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是_mLA、a       B、大于a       C、小于(50-a)      D、大于(50-a)  某同学欲测定某浓硫酸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A冷却至室温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100mL稀硫酸。B量取20.00mL稀硫酸于锥形

24、瓶中并滴入几滴指示剂。C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用各待盛溶液润洗。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5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读数V1。E继续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为V2。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把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小心滴入NaOH标准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G量取浓硫酸样品5 mL,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H重复以上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A          D 

25、60;         H(用编号字母填写)。(2)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           ;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                       &

26、#160;。(3)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过程中,视线应注视                                &#

27、160;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8、#160;    ;读数时,视线应           (填“高于”、“低于”或“相平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4)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滴定序号待测稀硫酸的体积(mL)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液的体积(mL)V1V22000050226020006002790 请计算出该浓硫酸样品的浓度为            

29、mol·L1 (不必写出计算过程)。25、在量热计中(如图)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至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K)1。(1)CH3COOH的中和热H为_。(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

30、能的原因是_。(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4)你认为CH3COOH的反应热与HCl的反应热相比,_较大,其原因是_。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寒假作业 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2H2(g)+O2(g)=2H2O(g); H1 -Q1kJ/mol2H2(g)+O2(g)=2H2O(1); H2 -Q2kJ/molH2(g)+1/2O2(g)=H2O(1);H3 -Q3kJ/molAH1=H2 BH1H2 C Q1 2Q3 DH12H32. 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叙述能表明

3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H2O)=(H2)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反应不再进行3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上述反应为X+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D若改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大,则一定为升高温度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A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B常温下,测得0.1

32、mol/L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pH<4D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5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两种溶液0.1mol/L CH3COOH溶液 0.3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 c(H+):B常温下将NaHCO3与NaHSO3混合溶于水,恰好呈中性的溶液中:c(Na+)= c(HCO3-)+c(HSO3-)+2c(CO32-)+2c(SO32-)C相同条件下,pH=9的CH3COONa溶液、NH3·H2O溶液

33、、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D已知酸性HF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 c(K+)c(CH3COO-)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碳酸氢钠溶液中: K+、Al3+、SO42-、Cl- B存在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 10-24 溶液中:NH4+、Cl-、CO32-、F- D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 、S2- 、CO32-、NO3-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L

34、1mol·L-1的两种强酸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目均为NABT 时,1 L pH=6纯水中,含106NA个C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D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其溶液中H+数为NA8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

35、率大二、不定项选择题(一或两个正确选项)9一定温度下,取0.2 mol/L HX溶液与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同)得溶液甲;另取0.2 mol/L HX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溶液乙。测得溶液甲的pH8,溶液乙的pH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0.2 mol/L 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B甲溶液中c(Na) c(X)1.0×108 mol/LC甲溶液中c(OH) c(HX) 1.0×108 mol/LD溶液乙中, c(H)c(Na)c()c(OH)

36、c(H)10由可逆反应绘出图像如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1在aL浓度为c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pH=1的盐酸时,恰好使溶液中A完全沉淀,此时得到pH=2的溶液100 m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的值是( ) 12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

37、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A. B. C.D.13T°C时,将体积为VAL、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体积为VBL、浓度为b mol/L的一元碱BOH混合,混合液恰好呈中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混合液的pH=7 Ba=b C混合液中Kw=c(H+)2 Da=b,VA=VB14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

38、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三、填空题15.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包括Na+、CH3COO-在内的四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显 性。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 (3)若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且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编号字母)Ac(Na+)>c(CH3COO-) Bc(CH3COO-)> c(Na+) Cc(OH-)> c(Na+) Dc(Na+)> c(OH-) Ec(OH-)>c(CH3CO

39、O-) F c(CH3COO-)> c(OH-)16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 、 。(2)D溶液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c(NH4):前者 后者(填“”“”“”)。(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

40、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X(气)2Y(气)3Z(气),已知加入1 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6 mol 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8 mol 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 mol。(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 0.5mol X,则需加入 mol Y, _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a mol 。(请用极值转化考虑)18

41、(1)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醋酸 Ki = 1.75×105 碳酸 Ki 1= 4.30×107 Ki 2 = 5.61×1011 亚硫酸 Ki 1= 1.54×102 Ki 2 = 1.02×107 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i = _ 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H2CO3、HCO3和HSO3的酸性强弱:_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填序号)A. c(CH3COO) B. c(H+) C. w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D. 醋酸的电离度 (2)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

42、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物质AgClAgIAg2S颜色白黄黑KSP(25)1.8×10101.5×10161.8×105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Cl溶液,则无白色沉淀产生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

43、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19(1)右图是铜锌原电池,某同学做完实验后记录如下:Zn为正极,Cu为负极 电解质溶液pH不变 电子流动的方向为:ZnCu Cu极上有氢气产生 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氢气0.5 mol 该原电池产生氢气的速度比没有导线相连时慢上述记录中描述正确的是 (2)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A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3)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

44、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20、在2L容器中,放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g)+3B(g) x C(g)+2D(g),在amin后,容器中c(A)=0.1molL(1)若温度与压强均未改变,求v(B)(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9/10P,求v(C)和x 的值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寒假作业 练习题三一、选择题

4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2.如右图,图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和D都是4,则两处液面的读数是:( ) A中是3.2 mL,中是3.40 mL B中是4.8 mL,中是3.40 mLC中是3.2 mL,中是4.60 mL D中是4.8 mL,中是4.60 mL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

46、温度升高,H2 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2 CO2 H2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 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A的密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5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B0.2 m

47、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 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 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CP1 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D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7.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B.0.1 mol / L 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

48、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8.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I)的H为 ( )·mol-1 B.+44.2kJ·mol-1 C.-330kJ·mol-1 D.+330kJ·mol-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

49、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1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 = NH4+HCO3-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液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CaSO4+H2O11. pH=

50、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H+浓度为(单位:mol·L1) ( )A. ×(4×109+1×1012) B. ×(8×109+1×1012 ) C.5×1010 D.5×10121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出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 、BrD.在c(H+)=1.0×10-13m

51、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13.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 Si(s)+4HCl(g) 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52、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14.向三份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 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15.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16.下列事实不

53、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CO(g)+NO2(g) 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Na2CO3溶液的PH。D工业上合成NH3的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17. 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中(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A用NaOH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D以AgNO3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

54、l18.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不等于l, 0.1 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 c(O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c(A-)>c(B+)>c(H+)>c(OH-) B. c(B+)>c(A-)>c(OH-)>c(H+) C.c(B+)+c (H+)>c(A-)+c(OH-) D.c(B+)>c(A-)>c(H+)>c(OH-)二、填空题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

55、080.0070.0070.00719.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 (NO2)=2 v (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 (NO)=2 v正 (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20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

56、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由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3H8(g)= 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HCCH(g) H2= +32.4 kJ·mol-1 (1) 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 CH3CH=CH2(g)H2(g)的H= 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人O2和CO2,负极通人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3)碳氢化合

57、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l.5×10-5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 HCO3+ H+的平衡常数K1= 。(已知:10-5.60=2.5×10-6)(4)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1.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1.0L 2.5mol/LCuSO4溶液。5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

58、3.2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1)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mL ,溶液的pH是 。(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相同时间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g,电解液的pH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2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1)为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作指示剂,到达终点时溶液由_色变为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提示:指示剂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向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 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重复以上操作; 准确称量0.4000g 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250mL锥形瓶中;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