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元素及其化合物1 知识结构氯及其化合物 2 知识结构硫及其化合物 3 知识结构氮及其化合物 4 知识结构磷及其化合物 5 知识结构碳及其化合物 6 知识结构硅及其化合物 7 知识结构钠及其化合物 8 知识结构镁及其化合物 9 知识结构铝及其化合物 10 知识结构铁及其化合物 11 知识结构铜及其化合物 12 元素及其化合物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在高考中约占20%,但它同时也是考核其他化学内容的载体,如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无不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庞杂、琐碎、条理性较差、逻辑性也不够强,复习时要注意:1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物质结构理论、氧化-还原理论
2、、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原理等)作为指导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尽可能地理解。2理清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尽可能地使知识变得有序化、网络化、条理化、规律化。元素化合物的主线为两条:3抓重点、抓特点、强化记忆、强化练习。对于重点元素及其化合物,要认真研究、熟练掌握。如非金属元素的重点为Cl、S、N;金属元素的重点为Na、Al、Fe。第四章 有机化学13 知识结构烃:碳氢化合物 14 知识结构烃的衍生物 第五章 化学计算15 知识结构 一、式量、分子式、最简式之间关系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三、水的离子积、H+、OH-、pH之间的关系1Kw=H+OH
3、-=10-14(25时)2pH=-1gH+四、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计算类型16 知识点精析定义、公式法 涉及计算的定义有: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原子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电离度、水的离子积、pH值等等。这些概念定义的本身以及之间的联系就是一些重要的化学公式。【例1】某人造空气中N2的质量百分比为75,O2为25,计算该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多少克升?即求1mol混合气体的质量。设:取100g人造空气,则含N275g,O225g。所以 =28.922.4=1.29(gL)【例2】 某乙酸的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a,pH=b。求该密度下此乙酸的电离度
4、。解析 题应先从电离度的定义式入手,逐步逼近已知条件。式中的:H+应由pH求得:pH=-1gH+=b故H+=10-b17 知识点精析差量法 在众多的解题技巧中,“差量法”当属优秀方法之一,它常常可以省去繁琐的中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快捷化。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浓度差、溶解度差等。【例3】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Cu2+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
5、4溶液,不能轻率地认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应,析出铜为25.6g),也不能认为22.8-22.4=0.4g就是铜。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设:生成Cu x g,FeSO4 y gFe+CuSO4 =FeSO4+Cu 质量增加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
6、故析出铜3.2克铁片质量增加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0.4g,为500-0.4=499.6g。【例4】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1_。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mol表示出来即可求解。方法一 设起始时N2气为a mol, H2为b mol,平衡时共消耗N2气为xmolN2+3H2 2NH3起始(mol) a b 0变化(mol) x 3x 2x平衡(mo
7、l) a-x b-3x 2x起始气体:a+bmol平衡气体:(a-x)+( b-3x)+2x=(a+b-2x)mol又因为:体积比=物质的量比(注意:若N2为1mol,H2为3mol,是不够严密的。)方法二 设平衡时混合气体总量为100mol,则其中含NH3为10026=26molN2+3H2 2NH3 物质的量减少1 3 2 4-2=226mol xx=26mol即生成 NH3的量,就是减少量,所以反应起始时混合气体共为:100+26=126mol比较上述两种方法,不难看出“差量法”的优越性。【例5】在200时将11.6g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增
8、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11.6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方法一 设11.6g混合气体中含xmolCO2、y mol水蒸气。解得:x=0.1, y=0.4方法二 分析下列框图向固体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且完全反应,为何固体只增加3.6g?原来是因跑掉O2之故。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放出O2为11.6-3.6=8g。得:x+y=0.5(mol)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11.60.5=23.2本题的两种解法虽都属“差量法”,但方法二则更简捷,可以说是“差量法”的经典之作,值得很好体会。18 知识点精析守 恒 法 在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1质量守
9、恒宏观表现: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2电子守恒凡是有得失电子的化学过程都必须遵循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在电解池中,通过阴、阳两极的电子数相等。在原电池中,通过正、负两极的电子数相等。3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是电中性的,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量必须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的正(或负)电荷总量与生成物所带正(或负)电荷总量相等。以上各种守恒关系为我们解答复杂题目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利用守恒关系解题,可以不必纠缠过程的细节,只注意所涉及
10、问题始态与终态之间的某种守恒关系,建立等式求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在化学上的应用。【例6】在一密闭烧瓶中注满NO2,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气) N2O4(气)+56.8kJ将烧瓶置于100水中,则下列各量中不会变化的是:颜色 平均分子量 密度 压强 反应热解析 体系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增多,所以颜色加m总n总减小;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是反应固有的性质,所以不变。故不变的为:和【例7】某黄铁矿中含FeS285,惰性杂质15,在过量空气中燃烧:4FeS2(固)+11O2(气)=Fe2O3(固)+8SO2(气)+3318kJ充分燃烧后,反应所得固体残渣中仍含FeS24
11、,试计算燃烧1000g这种黄铁矿所放出的热量。解析 中的Fe=黄铁矿中的Fe黄铁矿中含Fe:设固体残渣为xg含惰性杂质:100015=150g含Fe2O3:(x-4x-150)g解得:x=671.88(g)残渣中含Fe2O3=x-4x-150=495(g)设共放出ykJ热量解得:y=5132.5(kJ)【例8】在0.1molL的Na2S溶液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0.1=S2-+HS-+S2-BH+Na+=OH-+HS-+S2-COH-=H+HS-+H2SDH+OH-=10-14解析 N2S在水中的行为如下:Na2S=Na+S2-(完全电离)或:S2-+H2O HS-+OH-
12、HS-+H2O H2S+OH-由于产生的H2S很少,溶在水中不能放出。A正确,因S守恒B错误,此关系试图反映电荷守恒关系,但忽视了1个S2-带2个负电荷这一事实。应为H+Na+OH-+HS-+2S2-C错误,溶液中的H+和OH-均为水电离出来的,包括HS-、H2S中的H。而1分子水中生成1个H+和1个OH-应相等。电离产生的OH-全部在水中以OH-的形式存在,而水电离产生的H+只有一部分以H+的形式存在,还有一部分结合在HS-和H2S中,但同样要注意1个H2S分子结合2个H+,所以正确的关系为OH-=H+HS-+2H2SD正确,因为在通常状况下水及稀酸、碱、盐的水溶液中:H+OH-=Kw=10
13、-14。【例9】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多少mol?(忽略NO2与N2O4之间的转化。)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22.4mL气体是否全是NO2。因Cu2NO2,所以38.4mg铜共产生NO2为38.464222.4=26.88mL22.4。故22.4mL气体为NO2和NO的混合气体。为什么浓HNO3反应后生成NO气体?这正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实际问题: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逐渐减少,其浓度也逐渐降低,即开始为浓HNO3,与Cu反应生成NO2,但当HNO3的浓度降至稀HNO3时便生成了NO。方法一 设与浓HNO3
14、反应的Cu为xmmol,则与稀HNO3反应的Cu为0.6-xmmol。x=0.45(mmol)方法二 根据反应前后N原子守恒。反应消耗的HNO3中的N分别在Cu(NO3)2和气体中。CuCu(NO3)22N0.6 1.21(NO2+NO)1N22.422.4 1所以共耗HNO3:1.2+1=2.2(mmol)方法一为常规方法:摩尔代数法,与之相比方法二:守恒法真是太好了!【例10】取钠、钙各一小块,投入适量水中,反应完毕时只收集H21.568L(标准状况)。再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3.8g加入到所得的溶液中,当反应完毕后(此时Ca2+、CO32-、HCO3-等离子均完全进入沉淀)将溶液蒸干
15、,得到白色固体8.8g,再将白色固体用水洗涤、干燥得白色不溶物4g。试求:(1)钠、钙各多少克?(2)NaHCO3和Na2CO3各多少克?解析 先将题目图解如下:n=0.06(mol)则:Ca:0.0440=1.6(g)Na:0.0623=1.38(g)(2)方法一 根据Na守恒可得解得x=y=0.02(mol)所以NaHCO3:0.0284=1.68(g)Na2CO3:0.02106=2.12(g)方法二 根据C守恒可得方法三 根据OH-守恒可得Ca(OH)2和NaOH中的OH-等于NaHCO3消耗的OH-和剩余NaOH中的OH-NaHCO3+NaOH=Na2CO3+H2Ox x0.042+
16、0.06=x+4.840解得:x=0.02(mol)19 知识点精析关系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或分子式中得到。但对复杂问题,如已知物与所求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直接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其实从广义上说,很多的化学计算都是需要关系式的。只是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显得十分的重要。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关系式的一般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炼出某些关系。如: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从中可提炼出:CuCu(NO3)2
17、2HNO3(未被还原)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如:FeS22SO22H2SO4(S守恒)(NN4)NO32NH3(N守恒)【例11】高温下还原mg氧化铁得ng铁,若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解析 是否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出此题呢?本题的已知为Fe2O3、Fe的质量及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求F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只需找出Fe、O之间的关系即可,而与CO、CO2无关。关系式:Fe2O32Fe3O本题若用Fe2O32Fe关系求解M则要麻烦些。【例12】电解某金属硝酸盐的溶液,当阴极增重ag时,阳极收集到bmL(标准状况)气体,若该金属的化合价为+n价,则该金属
1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解析 阴极增重说明该金属阳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阳极上放出的气体为O2。根据两极通过的电子数相等的原理得:对于该电解过程还可得到以下重要关系式:1nH+Mne24H+O24e【例13】将0.44g含硫的铁矿石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其中的硫全部转化成SO2,SO2全部氧化成SO3,SO3全部转化成H2SO4,这些硫酸恰好被20mL0.5molLNaOH溶液中和,则此铁矿中硫的质量百分比为_。解析 由于每一步反应硫均完全转化,可得关系式:2NaOHH2SO4SO3SO2S2 10.20.5 xx=0.005(mol)【例14】向VmL硫酸铁溶液中加足量的苛性钠溶液,将产生
19、的沉淀在高温下灼烧后得固体残渣mg,则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解析 最后得到的固体残渣为Fe2O3,【例15】工业上用NH3、空气和水作原料,合成化肥硝酸铵。(1)若要制100吨硝酸铵,需NH3多少吨?空气中的氧气多少吨?水多少吨?(2若NH3制NO的转化率为96,NO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为92,生产100吨硝酸铵需NH3多少吨?解析 (1)用NH3制NH4NO3时,需要先把NH3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制HNO3,另一部分留作与HNO3反应生成NH4NO3,即NH4NO3中的氮原子均来自于NH3,即:2NH3NH4NO3由于2molNH3含6molH,而NH4NO3中只有4mo
20、lH,损失的2molH应该在生成物的H2O中,即生成1molH2O。又1molNH4NO3和1molH2O中共含4molO即2molO2由此可得下列关系式:解得:x=42.5ty=80t由上述关系式可知合成NH4NO3的过程并不消耗水反而生成水。(2)方法一 由于有两步转化不是100,所以要生成1molNH4NO3消耗NH3应大于2mol:NH4NO3?NH3上述数量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制得的HNO3应恰好与留下的NH3完全反应后生成NH4NO3。解得y=45.3(t)方法二 留下与HNO3反应的NH3没有损失,由(1)可知为42.52=21.25(t),则另21.25tNH3应理解为损失两次之
21、后的剩余量,所以原来为:共消耗NH3:21.25+24.06=45.3(t)20 知识点精析平均值法 3a1+a2=15其他平均问题,如平均分子式、平均密度、平均浓度等。应用范围:1分析混合物的组成2求元素的原子量常用技巧:“十字交叉”法【例16】把含有某一种杂质氯化物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AgCl为300g,则该MgCl2粉末中杂质可能是_。ANaClBAlCl3CKClDCaCl2说明杂质中含Cl的质量百分比大或提供1molCl-所需物质的质量小。提供1molCl-所需各物质的质量为:物质 MgCl2 NaCl AlCl3 KCl CaCl2提
22、供1molCl-的质量 47.5 58.5 44.5 74.5 55.5只有AlCl3小于47.5,故应选B。此题还可以进一步求得AlCl3的含量。【例17】在150时将20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之后恢复至原来状况,再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H2SO4和碱石灰(设每步都完全作用),通过浓H2SO4后,混合气体减少25L,通过碱石灰后混合气体减少40L。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气体是由哪两种烃组成的?它们的体积比为多少?解析 设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mHn所以平均分子式为:C2H2.5则两种气态烃(碳原子数一般在4以内)的分子组成必须满足:每个分子内含碳原子数一个大于
23、2另一个小于2,或者都等于2;每个分子内含氢原子数一个大于2.5,另一个小于2.5。分子中含H数少于2.5的烃只有C2H2(乙炔),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C2H2。则另一气态烃分子中也只能含2个碳原子,所以可能为:C2H4、C2H6。可有两种组合情况1混合气体为C2H2和C2H4所以VC2H2VC2H4=1.50.5=312混合气体为C2H2和C2H6所以VC2H2VC2H6=3.50.5=71如果用设两烃的通式(分别为CmHn,CxHy)及组成比的方法来求解,未知数可达到6个,很难求解。本题在得到平均分子式C2H2.5后决不可以将其化成C4H5。因为C2H2.5的含义为1mol混合气体中含C2
24、mol、含H2.5mol,若扩大2倍就不是分子式的含义了。求出平均分子式C2H2.5也就知道了平均分子量:212+12.5=26.5。【例18】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其密度是氦气的6倍,取混合烃1mol与4molO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使烃充分燃烧,如果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保持在100以上,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由1.01105Pa增加到1.0504105Pa。问混合烃的组成及体积分数。解析 将题目图解如下:混合烃的平均分子量为:46=24,而分子量小于24的烃只有CH4,所以必含CH4,设含CH4为xmol,单烯烃CnH2n为ymol混合烃的平均分子
25、量:可得n2=5+y(0.5n-1)在T、V一定时:整理得:y(0.5n-1)=0.2又:x+y=1联立式、解得:n=4,x=0.8,y=0.2所以该混合烃由CH4和C4H8组成,CH4占80,C4H8占20。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灵活利用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24,先确定出CH4,之后又得到一个代数方程。21 知识点精析讨论法 讨论法是解决化学计算中疑难问题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该法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化学知识的范围广、跨度大,既要求数学能力,又要求化学能力,掌握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但由于此种类型的计算题能够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高考选拔功能的体现,所以在高考中有较高的出现率。现就讨论法可能出现的
26、几种类型及特点归纳说明如下:(一)可能结果的讨论很多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包括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用量、反应物的浓度等)会生成不同的物质。这就需要我们对反应可能出现的情况心中有数、逐一讨论。常见的反应有:1向NaOH溶液中通CO2CO2不足时:CO2+2NaOH=Na2CO3+H2OCO2过量时:CO2+NaOH=NaHCO32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不足时:AlCl3+3NaOH=Al(OH)3+3NaClNaOH过量时: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3铜与硝酸反应浓HNO3时:Cu+4HNO3=Cu(NO3)2+2NO2+2H2O稀HNO3
27、时:3Cu+8HNO3=3Cu(NO3)2+2NO+4H2O4Fe与稀硝酸反应Fe不足时:Fe+4HNO3=Fe(NO3)3+NO+2H2OFe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5H2S在O2中燃烧O2不足时:2H2S+O2 2S+2H2OO2过量时:2H2S+3O2 2SO2+2H2O6NaCl固体与浓H2SO4反应低温时:NaCl+H2SO4=NaHSO4+HCl高温时:2NaCl+H2SO4 Na2SO4+2HCl7乙醇与浓H2SO4共热8向AgNO3溶液中加氨水氨水不足:AgNO3+NH3H2O=AgOH+NH4NO3氨水过量:AgOH+2NH3H2O=A
28、g(NH3)2OH+2H2O【例19】40g铁粉投入到500g稀HNO3中,若反应完毕后两物质均无剩余,求此稀HNO3的浓度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析 Fe与稀HNO3反应的过程为首先:Fe+4HNO3=Fe(NO3)3+NO+2H2O之后:Fe+2Fe(NO3)3=3Fe(NO3)2总式:3Fe+8HNO3=3Fe(NO3)2+2NO+4H2O1当Fe与HNO3恰好按式进行时2当Fe与稀HNO3恰好按式时3当铁与HNO3反应生成Fe(NO3)3和Fe(NO3)2时HNO3的质量分数为36HNO324NO的体积为:16LVNO10.7L综合1、2、3题三种情况可得HNO3的质量分数为
29、36HNO324NO的体积为:16LVNO10.7L(二)组合讨论【例20】现有一份CuO和Cu2O的混合物,用H2还原法测定其中CuO的质量x(g)。实验中可以测定如下数据:W混合物的质量(g),WH2O生成水的质量(g),WCu生成铜的质量(g),VH2参加反应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1)为了计算x,至少需要测定上述四个数据中的_个,这几个数据组合共有_种,请将这些组合一一填入下列表格中(注意: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选用W、WH2O、WCu、VH2来表示)(2)从上述组合中选出一个含W的,求x的计算式。解析 本题文字阅读量大,且在答法上有诸多说明与限
30、制,所以要认真审题,忌答非所问或不合要求。有关的反应为:CuO+H2 Cu+H2OCu2O+H2 2Cu+H2O要求CuO的质量x,只需用W、WCu、WH2O、VH2四个量用任意两个量即可。所组合数为5种。分别为W和WCu;W和WH2O;W和VH2;WCu和VH2;WCu和WH2O。此处要注意:用VH2和WH2O两数据无法求得x,因为VH2和WH2O本质上是一个条件。到此组合讨论问题已结束。x的求法:组,已知W和WCuCuO为xg,则Cu2O为(W-x)g由Cu守恒可得组,已知W和WH2O由O守恒可得或:用水与H2等物质的量,即组,已知WCu和VH2(三)不定方程讨论用尽所有的已知数据,仍找不
31、到足够的代数方程,即未知数多于方程,一般情况下是解不出未知数的。这时就需要根据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了。【例21】某金属6.98g和足量盐酸反应,可得H22.8L(标准状况),该金属11.17g与21.3g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求该金属的原子量,并指出它是什么金属。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该金属在两个反应中的化合价是否相同?已有的化学知识表明,并非所有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和与Cl2反应都表现相同的化合价,如Fe,所以不能设为同价。设该金属为M,与盐酸反应时表现+n价,与Cl2反应时表现+m价。整理得:M=27.9n整理得M=18.6m由、得27.9n=18.6m(不定方程)因为n、m均为该金
32、属的化合价,应取正整数1,2,3,4等,代入式可得可见只有n=2、m=3时合理代入或式得:M=18.63=55.8=56,为铁。(四)区间(或边界)讨论通常指发生某一反应时,所要求反应物之间明确的数量范围。如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nNaOHnAlCl331时,发生3NaOH+AlCl3=Al(OH)3+3NaCl当nNaOHnAlCl341时,发生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当41nNaOHnAlCl331时,以上两个反应同时存在。即定量地确定所谓“过量”、“不足量”的具体数量区间,这种数量区间显然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来确定的。【例22】在标准状况下的
33、H2和Cl2的混合气体aL,经光照反应完全后,所得气体恰好能使含bmolNaOH的稀溶液完全转化为盐,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b的关系。(1)若VH2VCl211则_(2)若VH2VCl2=11则_(3)若VH2VCl211则_解析(1)VH2VCl211,即H2过量,发生的反应为:(2)VH2VCl2=11即H2与Cl2恰好反应(3)VH2VCl211时,Cl2过量,设含H2xmol。反应为当x0时代入式第六章 化学实验22 气体的制备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净化、尾气处理等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能力培养:通过对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培
34、养学生选择仪器装置,解决气体制备、净化等问题的分析、迁移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对气体制备有关知识的整理,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实验的规律性和严谨性。科学品质:通过对气体制备的各种仪器装置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科学方法:通过对气体制备的各种仪器装置的探讨,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反应原理、气体性质以及常见仪器的特点,选择、组装各种装置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 对气体制备装置的归纳和装置变形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投影】【提问】1这套装置在实验室用于制取什么气体?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1制氯气。2要制得纯净的氯气,请说明B、C、D、E各装置应盛装的试剂及其
35、作用是什么?2B装置应装饱和食盐水,用来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C装置应装浓硫酸,用来吸收Cl2中的水分;D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E装置应装NaOH溶液,用来吸收多余的Cl2,避免有毒气体排入空气。【提问】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气体一般有几个环节?思考、回答: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气体一般有以下环节:(1)气体的发生;(2)气体的净化;(3)气体的收集;(4)尾气的处理(对于有毒气体)。【组织讨论】分小组进行,要求:1气体发生装置通常可分成几种类型?将各类型的装置示意图画出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每种类型可制备什么气体?3使用注意事项及原因。说明:示意图的画法(以上面制取
36、Cl2的装置为例)。指导学生讨论,将学生画的图展示出来,评价。思考、讨论、画图;小组代表回答:类型有:(1)固-固加热型:可制O2、CH4、NH3等;使用注意: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试管内导管刚伸出胶塞即可;3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固-液不加热型:可制H2、H2S、SO2、CO2、NO、NO2、C2H2等;使用时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3)固-液或液-液加热型:可制Cl2、HCl等。使用时注意:1组装装置接从下到上的顺序;2加热应垫石棉网;3烧瓶内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1/3。分类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提问】启普发生器是一种气体发生的经典装置,能否说明它适合发生
37、什么样的气体?它的优点是什么?(同时展示启普发生器的仪器图)回答:启普发生器适合常温下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且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2、CO2、H2S。它的优点是可通过活塞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操作简便。【设疑】实验室能否用以下仪器组装启普发生器的替代装置?讨论、回答:能。画出装置图:【提问】使用装置时要注意什么?回答:长颈漏斗必须伸到隔板下面,否则无法控制反应,而且产生的气体也易从长颈漏斗逸出。【设疑】属于固一液不加热反应,但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发生的气体有哪些?可用什么装置?设计、回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发生的气体有SO2、C2H2、NO、NO2等。可用以下装置:此为简易装置,无隔板,无活
38、塞,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若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滴入的量,从而调节反应产生气体量。【提问】实验室制C2H4属于液-液加热制气,其装置有何特点?操作时需注意什么?思考、回答:实验室制C2H4需要控制温度(170)应加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下。【评价】很好。我们掌握一类事物既要认识共性,又要抓住特点。【启发讨论】在固(液)液加热制气时,如果气体产生较快,或所连装置较多,烧瓶内气压较高,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易滴下与烧瓶内试剂反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学生设计方案。交流各自的方案。最简单方便的方案是:【评价】学生所设计的各种方案,指出其优点及
39、不足并鼓励学生设计尽可能简单的方案。【练习】在实验室,制备O2、Cl2、HCl、NH3有什么合理、简单、快速的方法,用到哪类装置?思考、回答:(1)向MnO2中滴加H2O2可制氧气;(2)向高锰酸钾固体中滴加浓盐酸可制Cl2;(3)向浓盐酸中滴加浓H2SO4可制HCl;(4)向NaOH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可制NH3。以上制备方法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启发练习】如果要收集纯净的气体,须除杂质和干燥气体。试判断下列气体净化时应使用的试剂和装置:思考、回答:【投影】气体(所含杂质)除杂试剂和装置CO(CO2)CO2(H2O)Cl2(HCl)N2(O2)SO2(HCl)碱石灰 干燥管NaOH溶液 洗气瓶
40、浓H2SO4 洗气瓶饱和NaCl溶液 洗气瓶铜网(灼热)硬质 玻璃管NaHSO3溶液 洗气瓶【提问】气体净化的原则是什么?讨论、回答:1尽量用化学方法;一般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除去,还原性气体杂质用氧化性试剂除去;2净化试剂只与杂质发生反应;3不生成新的杂质。【提问】气体净化常用装置是什么?画出装置图。分几类?回答:气体净化装置有:分两类:1用固体物质除去气体杂质(包括水蒸气);如图(1)、(2)、(3)。2用液体物质除去气体杂质(包括水蒸气);如图(4)。【启发讨论】根据净化试剂的状态不同选择装置。【例题】为除去O2中少量的CO2和水蒸气,应采用的装置是 其中左边试管盛 ,右边试管盛 。从
41、上述例题可以看出气体净化要注意什么问题。思考、回答:选D;甲试管盛NaOH溶液,乙试管盛浓硫酸。应注意:1洗气瓶使用时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2净化包括除杂和干燥,一般先除杂后干燥。【启发提问】净化后的气体就可以收集,那么常用的收集方法和装置有哪些?依据什么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及装置?思考、回答:气体收集装置有两类方法:1排水法: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H2、O2、CH4、NO、C2H4、C2H2等如图(1)。2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例如O2、CO2如图(2)。(2)向下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例如H2、NH3、CH4如图(3)。选择依据:气
42、体的溶解性和对空气的密度。【提问】下列气体在收集时须注意什么?Cl2、HCl、H2S、NO2、SO2回答:Cl2、HCl、H2S、NO2、SO2均属于能溶或易溶于水的气体,不宜用排水法,而且它们均有毒,不能用装置(2),应用以下装置:a口进气,b口出气,b口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有毒气体排入空气。【组织讨论】上述装置可收集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怎样使用?回答:若烧瓶是干燥的,a口进气,瓶口向上或b口进气,瓶口向下,可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CO2;a口进气,瓶口向下或b口进气,瓶口向上,可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H2、NH3、CH4。若烧瓶中充满水,瓶口向上,b口进气或瓶口向下,a口进气,
43、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CH4、CO、NO等。【设疑】如图装置:上述收集装置中干燥管的用途是什么?回答:干燥管是防止外界含有水蒸气的空气进入瓶内,从而保证收集到干燥的气体。【提问】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H2,如何收集?回答:用图5-17装置:【启发提问】有毒气体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常用装置有哪些?如何选择?试举例。思考、回答:尾气处理常用装置有:选择原则:1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水吸收,用装置(2)、(3),防止倒吸其中装置(3)用于吸收少量气体,例如HCl、HBr、NH3。2对于溶解速率不快的气体可用装置(1),一般使气体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例如:Cl2、H2S、SO2等
44、可用NaOH溶液吸收。3对于可燃性有毒气体,可用装置(4),经点燃除掉,例如:CO。【小结】制备气体的各个环节是有联系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综合考虑。但有时并不要求完整地制备气体,而是制出气体后进行一系列的性质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装置均是各部分基本仪器装置的变形,因此应熟知各仪器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聆听、理解、记忆。 精选题 一、选择题1图5-19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硫酸反应制HCl2按下述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45、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3图5-20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浓硝酸B二氧化锰和浓HClC电石和水D碳酸钙和稀盐酸4现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将氯气经过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后,再跟灼热的铜屑反应,以制取氯化铜固体,最后还应连接尾气吸收装置,以保护环境。在尾气吸收装置中,若只有以下试剂,你认为不适宜的试剂是 A溴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钠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5实验桌上只有烧碱、盐酸、铜片、大理石、蒸馏水五种试剂,从欠缺试剂的角度来看(实验仪器齐全),无法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制取氢
46、气B制取碳酸钠C制取氯化铜D测定盐酸的浓度6如图5-21装置,红磷、硫磺分别在a、b瓶中燃烧,当燃烧结束后同时打开两个夹子,可看到 A水同时流入a、b两集气瓶B水只流入a集气瓶C水只流入b集气瓶Da、b集气瓶中都无水流入 7某实验室有锥形瓶、集气瓶、各种玻璃导管、橡皮塞、烧杯、药匙和所需药品,可以制备下列各组气体的是 AH2、NO2、CH4BHCl、Cl2、O2CH2、CO2、H2SDC2H2、NH3、C2H48当氢气混有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操作步骤和顺序完全正确的是(每一步只除去一种杂质) 通过装浓硫酸的洗气瓶 通过装水的洗气瓶 通过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
47、瓶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通过装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 通过装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A、B、C、D、二、非选择题9图5-22所示装置可以收集以下气体:H2、NO、CH4、HCl、Cl2、NH3、SO2。(1)若集气瓶是干燥的,气体从a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有_。(2)若将集气瓶盛满水,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的体积,可收集并测量体积的气体有_。此时气体应由_管进入,由_管通向量筒。10图5-23装置:(铁架台和加持仪器均略去)制得的气体X是干燥和纯净的,在装置A、B、C中盛放的试剂在下列(11)中选用。MnO2粉末 P2O5粉末 NaOH粒 无水CaCl2 NaBr粉粒 浓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浓NaOH溶液 稀
48、盐酸 (11)稀硫酸。试回答:(1)A中a盛放的是(均用编号)_,B中盛放的是_,B中盛放的是_,C中盛放的是_。(2)发生器中产生气体X的原理是_。 答 案 一、选择题1B 2C 3A、D 4C 5A、D 6B 7C 8A二、非选择题9(1)Cl2、H2S、SO2;(2)H2、CH4、NO;b,a。10(1)a为、b为、B中为、C中为;(2)因浓氨水滴入固体NaOH时NaOH迅速溶解,同时放热使温度升高,溶液里OH-的浓度大增,使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因升高温度使氨气的溶解度减小而逸出氨气。2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复习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知识,掌握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能力培养:通过对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特色农业社区协议
- 环保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书重点报告
- 退税代收协议书模板
- 路面承包协议书范本
- 道路消防井采购合同协议
- 部队食堂承包协议书模板
- 进口小电梯订购合同协议
- 无偿漏水协议书
- 狂犬疫苗协议书
- 造纸设备出售合同协议
- 上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聘7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135-2024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 临床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人有远近情有亲疏-《差序格局》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保利拍卖行合同模板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共10087题
- 开发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国家建设部110号文件《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