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1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2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3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4页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光现象一、选择题1.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光线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义上的“影”的是(   ) A.电影 B.形影不离 C.水中的倒影十分美丽 D.杯弓蛇影2.紫外线能杀菌也能使萤光物质发光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 验钞机                      

2、;    B. 遥控器                          C. 夜视仪                &

3、#160;         D. 全自动感应水龙头3.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   ) A. 物体一定是光源                              &

4、#160;               B. 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C. 物体和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

5、160;以上说法都正确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6、60;        B. 水中的“月亮”C. 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D. 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5.如图

7、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恰好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B.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C.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D.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重庆夜空出现的月食           

8、60;  B. 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楼C.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D. 透过鱼缸看水中的鱼7.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铅笔好像断了            

9、            B. 水中倒影C. 屏幕上的“手影”            D. 小红照镜子8.如图所示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形影不离            &#

10、160;                        B. 水中倒影C.   投影仪                    &#

11、160;                 D.   皮影戏9.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海市蜃楼   

12、60;                       B. 镜花水月                        

13、60;  C. 坐井观天                           D. 立竿见影10.放映电影时,银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这是因为(   ) A. 白布能发生镜面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B. 白布能发生漫反射,使人从四面

14、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C. 白布能使光线发生弯曲,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D. 白布能使光沿直线传播,使人看到银幕上的像1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15、160;                          C. 鱼翔浅底                     &#

16、160;     D. 三点一线12. 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 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 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 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 13.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_14.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

17、,如图所示将烛焰置于小孔前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观察到烛焰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按_方式传播的1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 。 16.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_ m,他与像的距离是 _.当他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_m.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7.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玻璃在_侧 18.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

18、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19.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_(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

19、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 20.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 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_ 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

20、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的。2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由于_缘故;教室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光照在字上,发生了_的缘故. 22.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_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三、作图题 23.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

21、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4.“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 25.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

22、245°45°360°60°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2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3、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五、综合题 27.厦门杏林跨海特大公铁大桥公路桥全长8.5km,铁路桥全长5.4km一辆小轿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小轿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若铁路桥通车后,一列长100m的火车通过全桥只需要3min,请计算火车在桥上的平均速度 (3)铁路桥为直线形,而“隔壁”的公路桥呈“M”

24、形起伏,通过高低落差,火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车辆造成眩光影响请说说这里包含的光学知识是什么? 2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这个像是_(实/虚)像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 光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光线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电影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25、。B.形影不离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B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属于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答案】

26、A 【解析】 :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利用的是红外线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1)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VD的合成3.【答案】B 【解析】 :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一定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这个物体不一定是光源物体和眼睛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CD错误 故选B【分析】要解答

27、本题需掌握: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4.【答案】D 【解析】 A、雨后天空的彩虹,是阳光经过天空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故选D【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

28、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5.【答案】C 【解析】【解答】A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AB不符合题意;CD、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根据光路可逆可知,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时,光线会照到硬币上,C符

29、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看到月亮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沙漠中看到的海是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透过鱼缸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30、则发生折射现象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看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这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故A错误;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B错误;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正确;D、小红照镜子,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分析】在分析四个实例时,要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形影不离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

31、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投影仪看图片或文字时,看到的是图片或文字倒立放大的实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皮影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

32、、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9.【答案】A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B、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

33、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C、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D、立竿见影只在地上树立一个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0.【答案】B 【解析】【解析】选B.粗糙的白布表面凹凸不平,把射向白布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故选B.11.【答案】C 【解析】【解答】立竿见影是光沿直

34、线传播形成的,一叶障目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的深度变浅,三点对一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没有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的应是鱼翔浅底故选C【分析】首先要明白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其次要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最后选出符合条件的例子光的传播规律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多注意课本中的例子,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到学以致用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5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s

35、=vt=5cm/s×2s=10cm,2s后物距为40cm10cm30cm,像距也为30cm,2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30cm+30cm=60cm,故B错误;C、若铅笔以5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二、填空题13.【答案】沿直线传播 【解析】【解答】

36、解: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从电影放映机镜头出来的光沿直线到达银幕,形成画面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4.【答案】倒立;直线 【解析】【解答】解:将烛焰置于小孔前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成像原理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答案为:倒立;直线【分析】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15.【答案】30° 【解析】【解答】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角也为

37、30°所以答案为:30°。【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6.【答案】1.8;2.4m;1.5m;不变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1.8m,他与像的距离是1.2m×2= 2.4m.当他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1.2m+0.3m=1.5m.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不变.故答案为:1.8;2.4m;1.5m;不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

38、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7.【答案】CO;30°;右 【解析】【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从图中可以看出,MN左侧的两条光线OC、OA与OP的夹角相等,因此MN为界面,OP为法线CO、A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由于COM=30°,所以入射角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从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侧故本题答案为:CO,30°,

39、右【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18.【答案】平面镜;小孔;光沿直线传播;月球 【解析】【解答】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

40、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分析】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在水面上观察太阳的像;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手指间形成小孔,在白纸上呈现太阳的像,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19.【答案】薄玻璃;像;不能;虚 【解析】【解答】解:(1)在实验时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这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因此可换一块薄玻璃进行实验就可以了;(2)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这样可确定像的位置(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

41、还是虚像,可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薄玻璃;像;不能;虚【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的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因此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2)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虚像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20.【答案】=;靠近;不能;同一平面;可逆 【解析】【解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42、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分析】考查光的反射定律21.【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漫反射 【解析】【解答】排队取直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井中的月亮是月亮在井水中所成的虚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可以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故答案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

43、射,漫反射【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和应用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排队取直等,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22.【答案】15;照相机 【解析】【解答】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因为2f=2×30cm=60cm,则u=70cm2f,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答案为:15;照相机【分析】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

44、像,应用是投影仪;当u=f时,不成像;当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三、作图题23.【答案】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24.【答案】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 【解析】【分析】

45、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井中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在水面上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画出大致的光线传播路径,确定青蛙的视野范围四、实验探究题25.【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的 【解析】【解答】解:(1)把纸板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分析上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

46、,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的【分析】(1)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够在纸板F上观察到反射光线当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两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测量分析即可;(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26.【答案】(1)较黑暗;蜡烛B(2)完全重合;相等;互相垂直;相等(3)不能 【解析】【解答】解:(1)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故答案为:较黑暗因为玻璃板是透明

47、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故答案为:蜡烛B(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完全重合、相等、互相垂直、相等;(3)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答案为:不能 【分析】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

48、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五、综合题27.【答案】(1)解:v= , 小轿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t= = 0.14h=8.4min(2)解:火车通过铁路桥走的路程: s=L车+L桥=0.1km+5.4km=5.5km,火车在桥上的平均速度:v= = =110km/h(3)解:公路桥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这样动车的车灯发出的光,就不会直射到迎面而来的汽车,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解析】【分析】(1)知道公路桥长和小轿车的车速,利用公式t= 求小轿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2)火车通过铁路桥走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桥长,知道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在桥上的速度;(3)光是直

49、线传播的,把桥做成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这样动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而来的汽车造成眩光影响28.【答案】(1)直线(2)反射(3)折射;虚 【解析】【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

50、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1)直线;(2)反射;(3)折射;虚【分析】(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第三章 光现象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光线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义上的“影”的是(&#

51、160;  ) A.电影B.形影不离C.水中的倒影十分美丽D.杯弓蛇影2.紫外线能杀菌也能使萤光物质发光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 验钞机                          B. 遥控器     

52、0;                    C. 夜视仪                          D. 全自动

53、感应水龙头3.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   ) A. 物体一定是光源                                          

54、;    B. 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C. 物体和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 以上说法都正确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

55、#160;                                              B. 水中的“月亮”C.&#

56、160;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D. 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5.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恰好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57、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B.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C.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D.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重庆夜空出现的月食              B. 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楼C.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58、0;               D. 透过鱼缸看水中的鱼7.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铅笔好像断了                       

59、0;B. 水中倒影C. 屏幕上的“手影”            D. 小红照镜子8.如图所示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形影不离                        

60、             B. 水中倒影C.   投影仪                                

61、      D.   皮影戏9.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海市蜃楼               &

62、#160;           B. 镜花水月                           C. 坐井观天       &

63、#160;                   D. 立竿见影10.放映电影时,银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这是因为(   ) A. 白布能发生镜面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B. 白布能发生漫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C. 白布能使光线发生弯曲,使人从四面八方看到银幕上的像D. 白布能使光沿直线传播,使人看到银幕上的像

64、1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65、               C. 鱼翔浅底                           D. 三点一线12.(2019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

66、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 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 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 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3.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_14.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将烛焰置于小孔前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观察到烛焰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是由于

67、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按_方式传播的1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 。 16.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_ m,他与像的距离是 _.当他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_m.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7.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玻璃在_侧 18.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

68、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19.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_(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 20.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

69、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 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_ 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的。2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

70、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由于_缘故;教室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光照在字上,发生了_的缘故. 22.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_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三、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3.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4.“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

71、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5.(2019盘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5°45°360°60

72、°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2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

73、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五、综合题(共2题;共19分)27.厦门杏林跨海特大公铁大桥公路桥全长8.5km,铁路桥全长5.4km一辆小轿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小轿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若铁路桥通车后,一列长100m的火车通过全桥只需要3min,请计算火车在桥上的平均速度 (3)铁路桥为直线形,而“隔壁”的公路桥呈“M”形起伏,通过高低落差,火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车辆造成眩光影响请说说这里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