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_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_第2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_第3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_第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桂林山水备课教师:胡慧英 黄小华【课标要求与内容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水和山两方面作具体描绘,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

2、的突出特点。最后,文章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即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重点突出,脉络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情寓景中,景中显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能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感悟语言、欣赏语言,并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大部分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单凭文字感悟理解是很枯燥乏味的。于是需要设计一些图片和资料,可以拉近文本与

3、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眼所见,再从中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更深层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教师先创设优美的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

4、与学习。然后,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录象、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交流欣赏,导入新课。 2、声文结合,整体感知。 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4、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5、课堂练习,巩固加深。【教学准备】 、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制作的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老师

6、将带着大家一起去游赏桂林的山水。(板书课题)本节课的目标是:(幻灯片示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会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3、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师:明白目标的同学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同学请放下。信心十足,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出色。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场比赛。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比读书)1、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要求:坐姿端正、听准字音、快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学生自己练习读。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5分钟后我们来比赛。(生自读,师巡视)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师:大

7、家读得很认真,谁敢来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听的同学要认真,发现读错的地方,请举手纠错。(1)、指名读。(2)、生评价。(3)、有错生举手纠错,师板书易错字。(4)、齐读易错字,指名后进生去拼音重读。(5)、读得不好的段落指名读得好的同学进行范读。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给课文划分层次)师:课文大家读得正确流利了,相信接下来的任务也难不倒大家。请看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练的话概括段意。(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3、如有分歧,可让学生重新读相关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观赏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为全文

8、作了总领。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运用多种手法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描绘了桂林山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的绝妙风姿。(意思对即可 )师总结:大家划分的很有道理,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名桂林闻名遐迩、令人神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然后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绘。文章的末段描绘了桂林山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的绝妙风姿。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得享受。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9、”(比写字)师:同学们段落分得很好,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把字也写好。(一)先学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临摹生字(每个两遍),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占个位置及间架结构。生观察、临摹。(二)后教1、交流难写生字。2、师生共评。(生自己说,教师适当补充或强调)3、师检测(提写词语)波澜壮阔 无瑕 攀登 峰峦雄伟 泰山 骆驼奇峰罗列 屏障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4、同桌互改。5、全对的同学在积分表里加二分,有错误的同学及时订正,不正确的词语每个写三遍。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3、

10、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吧!(板书课题,放录像或投影。)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作者是怎样用笔向我们描绘出来的呢?(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2、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11、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三、赏析课文,体会桂林水的特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3、交流讨论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4、体会词语和句子。投影:"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这是比

12、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5、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美来,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6、检查朗读,注意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中"啊"的正确读法。(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四、赏析课文,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 了,不过你们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 2、课件展示桂林山的图片。结合课文理解词语。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

13、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3、出示自学要求。(1)同桌有感情地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中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4、自学反馈,指名回答并指导朗读。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

14、进行朗读指导,明确:(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5、课件出示 板书,归纳桂林山特点。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6、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五、总体感受桂林山水美1、过渡: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景色更美了!总体感受桂林山水,画出并读感受深的句子,谈体会。 2、展示课件帮助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句子。(1)、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