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地灾资料_第1页
淄川区地灾资料_第2页
淄川区地灾资料_第3页
淄川区地灾资料_第4页
淄川区地灾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地层岩性淄川区地层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及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表1-l ) ,属于鲁西地层分区系统,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寒武系:主要出露于本区东南部的峨庄乡、淄河镇和太河镇一带,其岩性主要为一套浅海相页岩、碳酸盐岩,总厚度680 一750m ,共分六组,各组间呈整合接触。奥陶系:区内分布广泛,主要出露于东部、东南部山区及西南部山区,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总厚度790m ,岩性主要为厚层、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泥灰质角砾岩,与下伏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石炭系:主要出露于山前地带的宋家庄、大张庄、西官庄及磁村、岭子附

2、近,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总厚200m ,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和薄层石灰岩,其间夹5-10 层煤,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接触带以上产一层厚度不等的粘土、铝土矿。二迭系:出露于本区昆仑镇以东、龙泉镇以西、查王乡以南的宝山、冲山一带,是一套陆相碎屑岩类沉积,地层总厚590m , 主要岩性为泥质砂岩、砂质页岩,中部夹有铝土质粘土岩,与下伏岩层呈假整合接触。三迭系:出露于昆仑、二里南一带及西谭附近,呈窄条状展淄川区岩石地层划分表地层年代岩 石 地 层 单 位界系组段厚度(m )岩性描述新生界第四系山前组沂河组2河流相冲积砂砾层临沂组5砂、粉砂及砂质土大站组10黄色亚粘土含砂砾石

3、透镜体0-5灰黄色含砾粉砂、亚粘土中生界朱罗纪三台组288灰白、黄白色长石砂岩坊子组281灰色砂岩夹粘土岩及煤线刘家沟组177紫红、黄绿色砂岩孙家沟组90紫红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部为复成分砾岩古生界二叠纪 石河子组孝妇河段315紫红色、黄绿、深灰色泥岩夹砂岩、砂砾岩奎山段23厚层石英砂岩、细砂岩万山段155长石石英砂岩、黄绿色砂岩、杂色泥岩黑山段95黄绿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砂质页岩山西组136暗灰色泥岩及赤绿色砂岩含煤线石炭纪太原组179灰色砂岩、页岩及中厚层灰岩夹煤线本溪组21杂色泥岩、铝土矿奥陶纪马家沟组八陡段114厚层微晶灰岩、云斑灰岩阁庄段126厚层白云岩、薄层泥质白云岩五阳山

4、段219微晶灰岩、云斑灰岩土峪段36黄色泥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北庵庄段221厚层微晶灰岩、云斑灰岩东黄山段31黄色泥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寒武纪三山子组152中厚层白云岩炒米店组174竹叶状灰岩、微晶灰岩固山组55黄绿色页岩、薄板状灰岩张夏组171鲡状灰岩、黄绿色页馒头组248岩紫红色页岩夹灰岩朱砂洞组29中厚层灰岩、白云岩布,冶头北泉子山也有出露,上部岩性为紫红色、黄绿色砂岩,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长石石英砂岩,总厚160m 以上。侏罗系:出露于淄博向斜腹部地区,地层总厚400m 以上,其上部为灰白色长石砂岩,下中为灰色砂岩、粘土岩夹煤线。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孝妇河两岸、本区北部地区、淄河河谷、山间沟谷

5、、洼地等处,区内出露的多为上更新统的坡积、洪积层,岩性主要为棕黄色黄土状砂质粘土(局部含砂砾石透镜体),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在东南部山间沟谷中还出露有全新统的洪冲积层,岩性以分选性极差的含砾石的砂土层为主。工作区内零星出露的中、基性为主的岩浆岩,但规模均较小。四、地质构造淄川区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处于沂沐断裂带西侧的鲁西隆起与鲁西北坳陷的过渡区,其东南部山区明显抬升,区内褶皱均向北倾伏。现将主要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分述于后(参见淄川区及其附近地质构造简图,图1-3 )。淄河断裂带:位于本区东部淄河河谷内,总体走向NE35° 主断倾向SE,倾角60°-70°,由3 一4

6、 条断裂组成,平面延长60km 。梨峪口断层:南起田庄,北止寥坞村,走向NE60° 。禹王山断裂带:位于淄川区西部,走向近南北犷倾向东,倾角50°-80 °,由1-3 条断层组成,全长约40km 。 宋家庄断层:位于西部黄家峪一宋家庄一带,走向近南北,倾向西。西河断层:位于区内南部,经西河、北黄崖、田庄、下老峪村与淄河图1-3 淄川区及其附近地质构造纲要图断裂带相交,区内延伸长度19km ,走向北东,向东渐转为近东西向。漫泅河断层:淄河断裂带的旁侧断裂,走向NW ,倾向SW, 倾角75° 一80° ,位于本区最北部。淄博向斜:轴部位于本区中部,

7、轴向NE10°一15°,区内延长11.25km ,其东翼开阔,西翼窄陡,南部扬起,向北倾伏。西河向斜:位于工作区南部西河村至中黄崖村间,区内延长7.5km ,向斜轴向NE60°。洪山向斜:轴部位于洪山、蟠岭山一线,轴向近南北,为淄博向斜东翼上的次级褶皱。由于沂沐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活动较为强烈,直接影响到本区在内的附近地壳的稳定性。在本区新构造运动不但表现为NNE 向断裂带(如淄河断裂、· 梨峪口断裂等)现将淄川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情况列表如下:表4 -1-3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表易发区代号易发区名称面积(K)灾害点(处)Rmax值AA1

8、易发区名称罗村一寨里塌陷高易发区321341A2峨庄滑坡高易发区12329A3龙泉塌陷高易发区6332BB1黑旺塌陷中易发区5320B2双沟塌陷中易发区10425B3河洼塌陷中易发区11318CC1岭子崩塌低易发区1249C2大奎崩塌低易发区824C3田庄崩塌低易发区314C4口头崩塌低易发区314C5林峪崩塌低易发区314不易发区8942第二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 本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三片地区(亚区代号A1 、A2A3 ) ,总面积50 km²,占全区面积的5 % , 灾害点19 处, 占全区灾害点总数的47.5% ,袭扰系数最大值为29-41 之

9、间,。,现将各亚区评价于后.点总数的47 . 5 % ,袭扰系数最大值为评价于后。1 、罗村寨里塌陷高易发区(A1):该高易发区亚区处于淄川石炭系地层集中出露地段,采煤、采粘土矿的采空区分布密度大,国营、民办采井穿插其间,大矿、小矿的采空区叠加在一起落采空区埋深不足150m ,致使地面塌陷和村庄民房开裂灾害发生频率特高,这一高易发区呈北东方向沿地层走向展布,面积为32k, ,各类灾害点多达13 处,最大R 值为41 。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2 、峨庄滑坡高易发区(AZ ) :该高易发亚区位于淄川东南部峨庄河谷中、下游地段,沿该河谷发育的全新统冲洪积松散堆积物(地层代号Qy, )是形

10、成滑坡的滑坡体,由于这类土体组成粒径大小不一,结构松散,极易滑塌,因而此类土体的分布区即为滑坡高易发区范围,这一滑坡高易发亚区呈北西向展布,面积12 km² , ,已发生滑坡灾害3 处,最大R 值为32 。区内已造成的房倒、路断等地质灾害,在以后的降雨季节里,仍有继续发生的可育色。 3 、龙泉塌陷高易发区(A3 ) :该高易发亚区位于天台山东、和庄以南的龙泉镇西侧一线,该区地下煤矿由国营大矿开采60 多年,又叠加多处地方民营开采,采空区埋深大都在100 一150m 左右,至今尚未停止采掘。地面塌陷造成的铁路路基下沉及田毁、房裂等灾害,历年来已发生多次,该高易发区面积6km²

11、 ,已发生灾害点3 处,最大R 值咒。地质灾害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 淄川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共有三片地区(亚区代号B1、B2、B3 ) ,总面积26km² ,占全区面积的2.6% ,灾害点10处,占全区灾害点总数的25 % ,袭扰系数最大值R = 18-25 。1 、黑旺塌陷中易发区(B1 ) :该中易发亚· 区位于本区东部黑旺镇东的黑旺铁矿矿区范围内,其中部分处于淄河河床之上,地质灾害均由铁矿地下采空引起,采空区沿铁矿床内矿体走向呈NE 向展布,采空区范围内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采空区埋深甚浅,易于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该中易发区面积5km²

12、 ,已发生灾害点3 处,最大袭扰系数2 。亚区内虽已造成人亡、房塌等灾害,但民营采矿现已停产整顿,灾害发展已趋于缓和。2 、双沟塌陷中易发区(BZ ) :该中易发亚区位于双沟镇及其北部地段,地质灾害由淄川煤矿区叠加民营采矿及双沟煤矿地下开采集水所引起的。采空区及地下集水池埋深较浅,均在1 的米佐右,该中易发区面积10km , ,已发生灾害点4 处,最大袭扰系数25 ,亚区内地面塌陷发展形势已趋缓,但亚区内村庄民房开裂的情况,还有发生的可能。3 、河洼塌陷中易发区(B3 ) :该中易发亚区位于磁村镇西-岭子镇东的煤矿采空区范围内,由采空区崩塌引起的地面塌陷和房屋开裂是本区易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房

13、裂灾害较重,影响甚大。该亚区面积11km² 东西向展布,已发生灾害点3 处,最大袭扰系数为18 ,该亚区地面塌陷已趋缓,房屋开裂灾害还有发生的可能。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本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共有五片地区(亚区代号C1 、C2 、C3 、C4 、C5) ,总面积29km² , ,占全区面积的3.4 。灾害点9 处,占全区灾害点总数的20% ,最大袭扰系数R = 4-9 。 1 、岭子崩塌低易发区(C1 ) :位于岭子煤矿采空区及其附近:面积12km²,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面形变(导致房裂)和煤开石渣堆边坡崩塌。 2 、大奎崩塌低易发区(C2) :位于昆仑镇东西河煤矿叠加开采区,面积8km²,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面形变(导致房裂)和渣堆边坡崩塌。3 、田庄崩塌低易发区(C3 ) :位于田庄水库东岸一线,呈NE 向展布,该亚区处在梨峪口断裂影响带内,水库岸坡裂隙密集,岩石破碎,斜坡崩塌灾害易于发生。4 、口头崩塌低易发区(C4 ):位于淄河镇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