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版_第1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版_第2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版_第3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版_第4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杨金金同组成员:唐世福 梁燕 吴少华摘要l 测定层流状态下直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光滑管、粗糙管和层流管)。l 测定湍流状态不同(/d)条件下直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突然扩大管)。l 测定湍流状态下管道局部的阻力系数的局部阻力损失。l 本次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形的拟合利用Matlab完成。关键词 流体流动阻力 雷诺数 阻力系数 实验数据 Matlab 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的测量的一般方法;2、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以及突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3、测定层流管的摩擦阻力4、验证湍流区内、Re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关系5、将所得光滑管的方程与Blasius方程相比较。二、基本原

2、理不可压缩流体(如水),在圆形直管中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粘性和涡流的作用产生摩擦阻力;流体在流过突然扩大和弯头等管件时,由于流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突然发生变化,产生局部阻力。影响流体流动阻力的因素较多,在工程研究中,利用因次分析法简化实验,引入无因此数群雷 诺 数: 相对粗糙度: 管路长径比: 可导出: 这样,可通过实验方法直接测定直管摩擦阻力系数与压头损失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改变流体的流速可测定出不同Re下的摩擦阻力系数,即可得出一定相对粗糙度的管子的Re关系。在湍流区内, = f(Re,/ d ),对于光滑管大量实验证明,当Re在3×103至105的范围内,与Re的关系遵循Blas

3、ius关系式,即:对于层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由哈根泊谡叶公式和范宁公式,对比可得:局部阻力:= J/kg三、装置和流程(手绘)四、操作步骤1、启动水泵,打开光滑管路的开关阀及压降的切换阀,关闭其它管路的开关阀和切换阀; 2、排尽体系空气,使流体在管中连续流动。检验空气是否排尽的方法是看当流量为零时候U形压差计的两液面是否水平;3、调节倒U型压差计阀门1、2、3、4、5的开关,使引压管线内流体连续、液柱等高; 4、打开流量调节阀,由大到小改变10次流量(Remin4000),记录光滑管压降、孔板压降数据; 5、完成10组数据测量后,验证其中两组数据,确保无误后,关闭该组阀门; 6、测量粗糙管(1

4、0组)、突然扩大管(6组)数据时,方法及操作同上; 7、测量层流管压降时,首先连通阀门6、7、8、9、10所在任意一条回流管线,其次打开进入高位水灌的上水阀门11,关闭出口流量调节阀16; 8、当高位水灌有溢流时,打开层流管的压降切换阀,对引压管线进行排气操作; 9、打开倒U型压差计阀门5,使液柱上升到n型压差计示数为0的位置附近,然后关闭该阀门,检查两边液柱是否等高; 10、调节阀门16,改变6次流量(Remax2000),记录光滑管压降体积数据; 11、所有实验完成后,关闭阀门、停泵、切断电源,清理实验台,整理所用仪器,填好原始数据表格。 五、原始数据及处理A、原始数据 18 水的密度:=

5、998.2 kg/m3 粘度:=1.0559×10-3 表1.光滑管和粗糙管实验原始数据光滑管数据:27×3.5mm的不锈钢管,=0.010.05粗糙管数据:27×2.5mm的镀锌管, =0. 10.2孔板:24,孔流系数C0=0.73数据单位:Pa实验序号光滑管孔板 粗糙管 孔板左右差值左右差值左右差值左右差值15460-2005660-50305031005500-6106110-6503450410025100-505150100295028505180-3705550-37032903660347002504450350275024004900-16050

6、60-150315033004435045039005502650210045407044706029602900539007503150850250016504120350377036027802420635001000250010502350130036706503020660261019507315012501900130022509503280930235097024301460828001450135015002100600290012001700125022009509255016509001650205040024001530870160021005001023001800500

7、180020002002050180025018501950100表2.突然扩大管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原始数据突然扩大管:22×3mm48×3mm不锈钢管孔板:24,孔流系数C0=0.73数据单位:Pa实验序号突然扩大管孔板左右 差值左右 差值1185074011103302760243021900-701970-5703350392031850-14003250-190042706170表3.层流管实验原始数据层流管:6×1.5mm实验序号流量测定压力损失(单位:Pa)流出体积V/mL时间 t/s流量q103/m3s-1左右 差值135301.16671007526

8、52240301.33330810810344301.4333-60840900445301.5-120850970595601.5667-1608701030697601.6833-2409301170798601.75-33096012908111601.85-4209901410B、数据处理整理按照表后面的示例方法,编制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如下:程序代码详见 附录(1)(4)表4.光滑管数据处理结果序号流量单位:L/h流速单位:雷诺数摩擦阻力系数12.96 2.62 494890.022 22.84 2.51 474510.022 32.60 2.30 435440.022 42.

9、44 2.15 407320.022 52.16 1.91 361050.023 61.92 1.70 320480.023 71.64 1.45 273960.024 81.30 1.15 217720.027 91.06 0.94 177770.027 100.75 0.66 125700.030 表5.粗糙管数据处理结果序号流量单位:L/h流速单位:雷诺数摩擦阻力系数13.40 2.49 517400.029 23.22 2.35 488850.031 33.05 2.23 464180.030 42.86 2.09 435140.030 52.62 1.91 397500.030 62

10、.35 1.72 356820.030 72.03 1.48 308750.031 81.64 1.20 249050.035 91.19 0.87 180680.034 100.53 0.39 8080.40.049 表6层流管数据处理结果序号流量单位:L/h流速单位:雷诺数层流摩擦阻力系数14.32 0.165528.1 0.118124.68 0.1886603.6 0.105335.04 0.2028648.8 0.099645.40 0.2122679.0 0.094355.76 0.2216709.2 0.090266.12 0.2381762.0 0.08576.48 0.247

11、6792.2 0.080886.84 0.2617837.4 0.0764表7.突然扩大管的数据处理结果实验序号流量单位:m3/h细管流速u1单位:粗管流速u2单位:局部阻力系数平均12.523.62 0.530.780 0.78523.244.60 0.670.793 34.325.77 0.840.784 所编MATLAB程序中数据处理方法示例:(1)湍流时流量、流速、雷诺数以及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如:由表1光滑管第一组数据:流量 = =2.96 L/h流速 雷诺数=摩擦阻力系数 由得 (2)突然扩大的阻力损失:流速计算同(1)如表2第三组数据,计算得 由机械能守恒得 六、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12、(1)将上面光滑管和层流管的数据绘成双对数坐标图如下:图6.1 在Re>4000的时候(阻力平方区),阻力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直至足够大的Re后,其值仅取决于相对粗糙度。图中光滑管与粗糙管的曲线很好的符合了这一规律。(2)对层流管迭代数据做双对数坐标如下:图6.2 当Re<2000为层流,理论上在双对数坐标中为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上图中 各点基本呈一条直线,其斜率非常接近-1(约为-0.9954)。使用MATLAB最小二乘拟合输出界面如下图6.2直线拟合结果为 与层流公式符合的很好图6.2七、思考题1、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尽?怎样快速排尽?答:是为了保证流体的连

13、续。先打开出口阀排掉管路中的空气,然后关闭出口阀,打开u型压差计下端的排气阀。 2、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二内径不同)、不同温度下测定的-Re数据是否能关联在一条曲线上?答:只要/d相同,Re的数据点就能关联在一条直线上。3、以水为工作流体测定的-Re曲线能否用于其他种类得牛顿型流体?为什么?答: 适用,从可以看出,阻力系数与流体具体流动形态无关,只与管径、粗糙度等有关。4、测出的直管摩擦阻力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有关吗?为什么?答:无关。机械能守恒式: U形压差计读出的差值为所以不变,就不变。5.增加雷诺数的范围,由那些方法?答: , 可以加粗管径,增加流速等。八、实验心得体会此次流体阻力测定实验让我初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