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常病害及防护深度思考_第1页
沥青砼路面常病害及防护深度思考_第2页
沥青砼路面常病害及防护深度思考_第3页
沥青砼路面常病害及防护深度思考_第4页
沥青砼路面常病害及防护深度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说明书论文题目: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学生姓名:×××× 学 号: 201124250907专业班级:11q土木9班 学 部:土木工程部指导教师:易善斌 2015年06月12日摘要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类型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就如何减少沥青路面病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常见的裂缝车辙松散剥落表面磨光泛油波浪等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设计施工和路面养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根治路面病害的措施,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正常的使

2、用性能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面病害 ;路面防治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ype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diseases,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n how to reduce asphalt pavement proposed control measures. Common diseases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s, ruts, loose flaking, because the surface polished, weep

3、ing, waves and other phenomena were analyzed for a variety of diseases resulting reas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posed appropriat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thu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nd extend its life. Pavement Distress proposed radical measures from the

4、design, construction and road maintenance in three aspects, to ensure proper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Key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pavement diseases; prevention of road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目录摘要Abstract1.前言3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33.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43.1沥青质量问题43.2碎石质量问题43.3气候的影响43.4沥青混凝土配

5、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43.5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53.6透层油粘层油对路面的影响53.7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53.8平行交叉作业对路面质量的影响64.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及产生原因64.1裂缝6横向裂缝6纵向裂缝7网状裂缝74.2车辙8失稳型车辙8结构型车辙9磨耗型车辙94.3水损害9外部因素9内部原因94.4松散剥落10产生原因10表现形式114.5泛油11产生原因11表现形式114.6波浪12原因分析12表现形式124.7拥包12现象12原因分析134.8坑槽13现象13原因分析134.9表面磨光134.10啃边144.11滑溜145.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方法145.1裂缝的预

6、防及处理措施14裂缝预防措施14裂缝的处理方法155.2 车辙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5车辙的预防措施15车辙的处理方法155.3 水损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65.4 松散剥落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6松散剥落现象的预防措施16松散剥落现象的处理方法165.5路面泛油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7路面泛油现象预防措施17路面泛油现象的处理方法175.6路面波浪现象的防治措施175.7路面拥包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8现象原因18拥包现象的预防措施18拥包现象的处理措施185.8 坑槽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9坑槽现象的预防措施19坑槽现象的处理方法195.9表面磨光现象的防治措施195.10啃边现象的防治措施20

7、6 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根治方法206.1路面结构的合理设计206.1.1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216.1.2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216.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226.2.1 沥青的选取226.2.2 集料的选用22混合料级配的确定226.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2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23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23合理布洒透层油粘层油23提高面层摊铺质量236.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要求247 结束语25致谢26参考文献27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1.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在公路的建设中,我国的绝大部分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

8、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并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随着公路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很多公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病害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这些病害基本上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的公路甚至当年通车即发生了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对此,本文

9、就以上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路面的破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破坏,它是路面结构的整体或其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严重时已不能承受车辆的荷载;另一类是功能性破坏,如路面的不平整或抗滑性能降低,使其不再具有预期的功能这两类破坏不一定同时发生,但都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对于功能性破坏,可以通过修整养护来恢复路面的平整性,以满足行车使用要求但对结构性破坏,一般均需进行彻底地返修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的矿料质软和粒径规格不符合要求,往往由于强度不足和劈裂作用使矿料压碎导致路面破坏夏季高温时,沥青材料黏滞度降低,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使路面表面造成泛

10、油也可能沥青材料与矿料一起被挤动而引起面层车辙推挤波浪等变形破坏在冬季低温下,沥青材料会由于收缩作用而产生脆裂破坏在水分和温度作用下,沥青材料与矿料间的黏结力降低,沥青面层就会出现松散剥落等破坏3.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直接与大气接触,除承受交通荷载外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运营期间出现早期损坏现象,影响正常运营过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类型产生的原因可总结分析归纳为:3.1沥青质量问题3.2碎石质量问题3.3气候的影响3.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3.5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3.6透层油粘层油对路面的影响 为了使沥青路面与路面基层以及沥青混凝土本身层与层之间具有良

11、好的结合性,洒一定数量的透层油和粘层油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施工当中透层油一般按1.2kg/m2,由于目前高等级道路大部分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渗透性能均比较差,加上局部挤压平整度稍差,经常有透层油窝积现象此外,粘层油设计一般要求1.01.2kg/m2,没有考虑粘层油对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的影响,由此导致最终沥青路面沥青含量不好控制,而沥青含量对路面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沥青多了会产生路面发软,出现拥包,产生推移;沥青少了会产生脱渣松散或坑槽3.7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3.8平行交叉作业对路面质量的影响4.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及产生原因4.1裂缝沥青路面建成后,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

12、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类型裂缝是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破损形式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行车方向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横向裂缝又可以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两大类荷载型裂缝是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断裂荷载型裂缝首先在路面的底面发生,逐渐向上扩展至表面非荷载型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这种裂缝又分为两种情况:沥青面层缩裂和基层反射裂缝沥青面层缩裂多发生在冬季当沥青面层中的平均温度低于其断裂

13、温度,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在该温度时的抗拉强度时,沥青面层即发生断裂基层反射裂缝是指半刚性基层先于沥青面层开裂,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部开裂,尔后逐渐向上扩张致使裂缝贯穿面层全厚度非荷载型横向裂缝一般比较规则,每隔一定的距离产生一道裂缝,裂缝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气温和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气温高日温变化小面层和基层材料抗裂性能好的路段,一般间距较大,且出现裂缝的时间也较晚纵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几乎平行的裂缝可以是单条裂缝,或者是一系列平行的裂缝,有可能有支缝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两种:(1)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

14、车辆荷载与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2)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浸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网状裂缝网裂又称裂龟网状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加剧了路面的破损沥青在施工期间以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的原因之一 其初始形态一般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等原因引起的,沥青路面老化变脆,就会发展成网状裂缝为一系列互相交叉连接的裂缝,将路面分为块度较小的裂块通常块度小于20mm,大的可以达到50mm与荷载有关,通常发生在轮迹带处可能的成因:(1)网裂

15、通常与荷载相关,超载重载以及路面结构本身的不足都可能造成龟裂;(2)土基基层局部压实不好,或者渗入的水造成水损坏,使局部结构强度不足;(3)路面厚度不足;(4)沥青含量过低空隙率过高沥青层厚度不足沥青老化等造成沥青层容易开裂;(5) 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疲劳裂缝4.2车辙 车辙变形是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表现为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出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的;另外,超载和重载车辆过多也是产生车辙的原因车辙是渠化交通引起的沥青路面损坏类型

16、之一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辙槽积水,极易导致交通事故车辙一般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车辆反复碾压下产生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的当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时,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准确;(5) 环境温度过高;(6) 行车渠化交通;(7) 超载行车荷载的作用;(8) 环境温度过高;(9) 施工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不足,通车后在行车荷载的下进一步密实;(10)沥青质量不合格,沥青的黏

17、度低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在纵坡段,由于高温的原因也会出现这种病害根据车辙形成的起因,可分为三种类型:失稳型车辙这类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流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发生,通常集中在轮迹处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是由于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磨耗型车辙由于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地损失而形成,尤其是汽车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胶钉)轮胎后,这种车辙更易发生总之,三种类型的车辙中以失稳型车辙最为严重,其次为磨耗型车辙在软土地区路基

18、路面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足时产生结构型车辙的可能性较大4.3水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殆尽,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外部因素(1)水除了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允许水分通过以外,其他形式的空隙和孔也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水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如集料表面和内部不同尺寸和数量的空隙等水分进入沥青路面结构层内,并侵入矿质集料内,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沥青与石料间的联结被消弱或完全剥离,汽车轮胎对路面的挤压揉搓作用及与路面间的真空吸附作用加速了剥

19、离的进程,致使路面很快损坏 (2)荷载 行车荷载对路面中水产生动水压力,由此加剧了水对沥青与矿料的剥离作用,使水损坏进一步恶化行车道与超车道上水损坏程度明显的差异,也说明了荷载对水损坏的影响内部原因(1)沥青性质粘性大的沥青对于抵抗水的置换要比粘性小的沥青好,这里由于粘性大的沥青中存在有较多的极性物质,并具有良好的湿润性聚合物改性沥青通常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2)集料性质 集料是由矿物质组成的,每种矿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对于剥落而言,关键是集料对水的吸附能力的大小,亲水性材料对水的吸附能力比沥青大,而憎水性材料恰好相反(3)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沥青混合料抗水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其设计空隙

20、率和路上实际的空隙率(4)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和沥青路面局部压实度不均匀是造成路面局部损坏的原因4.4松散剥落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在车辆的作用下沥青面层呈现松散状态,以致从路面剥落形成坑洼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性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均,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对标出面层还会产生大面积松散唧泥现象,从而导致沥青面层脱落产生原因(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机械损害或油污染;(4)基层湿软,与面层粘接不良;(5)沥青面层内部有密实度不足位置;(6)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

21、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7)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并使集料颗粒脱落; (8)沥青混凝土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表现形式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产生松散剥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沥青与矿料之间的黏附性较差,在水或冰冻的作用下,沥青从矿料表面剥离所致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于施工中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致使沥青老

22、化失去粘性4.5泛油泛油是指高温季节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的病害它大多是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沥青稠度太低等原因引起,但有时也可能由于低温季节施工,表面嵌缝料散失过多,待气温变暖之后,在行车作用下矿料下挤,沥青上泛,表面行成油层而引起泛油产生原因 (1)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过量的沥青受高温膨胀充满沥青混凝土空隙后溢出到路表形成泛油(2)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匀,细料含量过少,混合料表面积较小,沥青用量相对较多,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致使局部路段产生点状的油斑由小到大发展,直至各块油斑逐渐连通成片,

23、形成泛油 (3)粘层油用量不当: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也会局部出现泛油 (4)施工质量差:摊铺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局部细料过分集中,也易泛油 (5)水破坏:雨水渗入使下层沥青与石料剥离,在水作用下沥青膜剥落,上泛引起表层泛油表现形式由于压实不足或集料质量较差,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集料发生位移,路面再压密,挤压沥青上泛,形成泛油 4.6波浪它是路面上形成有规则的低洼和凸起变形波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洒布不均形成油垄,沥青多处矿料厚沥青少处矿料薄,再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交叉口停车站陡坡路段行车水平力作用较大的地方,最易产波浪变形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偏细,沥青用量偏高,

24、高温季节时,面层材料在车辆水平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形(2)铺设沥青面层前,未将下层表面清扫干净或未喷洒粘层沥青,致使上层与下层粘结不良,产生滑移(3)旧路面上原有的搓板病害未认真处理即在其上铺设面层表现形式路表面出现轻微连续的接近等距离的起伏状,形似洗衣搓板虽峰谷高差不大,但行车时有明显的频率较高颠簸感4.7拥包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则易产生推挤拥包这类病害大多是由于所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多,或因混合料中矿料级配不好,细料偏多而产生此外,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黏结较差,也易产生拥包推挤现象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拥包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起动制动的地方,如停车站

25、交叉口等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或细料偏多,热稳定性不好,在夏季气温较高时,不足以抵抗行车引起的水平力(2)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涂刷)粘层沥青,致使路面上下层黏接不好,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3)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位移(4)在路面日常养护时,局部路段沥青用量过多,集料偏细或摊铺不均匀(5)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而形成拥包4.8坑槽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的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松散剥落未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易产生坑槽现象表面局部松散,形成深度2cm以上的凹槽,在水的侵蚀和

26、行车的作用下,凹槽进一步扩大,或相互连接,形成较大较深坑槽,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原因分析(1)面层厚度不够,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不佳,沥青加热温度不高,碾压补密实,在雨水和行车作用下,面层材料性能日益恶化松散开裂,逐步形成坑槽(2)摊铺时,下层表面泥灰垃圾未彻底清除,使上下层不能有效粘结(3)路面罩面前,原有的坑槽松散等病害未完全修复(4)养护不及时当路面出现松散脱皮网裂等病害时,或被机械行驶刮铲损坏后,未及时养护修复4.9表面磨光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在车轮反复滚动摩擦的作用下,集料表面被逐渐磨光,有时还伴有沥青的不断上翻,从而导致沥青面层表面光滑尤其是在雨季常会因此而酿成车祸表面

27、磨光的内在原因:集料质地软弱,缺少棱角,或矿料级配不当,粗集料尺寸偏小,细料偏多,或沥青用量偏多等4.10啃边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啃边产生的原因是路面过窄,行车压到路面边缘而造成的缺损,边缘强度不足,路肩太高或太低,雨水冲刷路面边缘都会造成啃边4.11滑溜沥青路面滑溜主要是由于行车作用使的矿料磨光,沥青面层中多余的沥青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泛油,也易形成表面滑溜5.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方法5.1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裂缝预防措施(1)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种类,

28、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施工中所采用的沥青应该到本地区相关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2)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接缝如不能避免,冷接缝应按照要求先将已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浮料,用新的热混合料敷贴到接缝部位,使冷料部位预热软化,清除敷贴料,向接缝壁涂刷O.30.61g/m的粘层沥青,再摊铺新的沥青混合料(3)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先在横向接缝已压实的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部位l 5cm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裂缝的处理方法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

29、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1)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2)对于大于(5mm)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3)灌缝前,必须清除缝内缝边碎料垃圾等,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应布洒粗砂或(35mm)的石屑;(4)对于大面积的龟裂网裂,通常采用加铺封层或沥青表面处置;较严重的路段,则应进行补强或彻底翻修5.2 车辙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车辙的预防措施(1)对于失稳型车辙,通过以下办法可以减缓:确保沥青混合料中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集料;集料级配必须含有足够的矿粉;大尺寸集料必须具有较好的表面纹理和粗糙度;集料级配要含有足够的粗颗粒;沥青结合料具

30、有足够的黏度;集料颗粒表面的沥青膜须具有足够的厚度,确保沥青与集料间的黏聚力(2)对于结构型车辙,通过以下办法可以缓解:确保基层设计满足工程点实践要求;基层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颗粒;混合料内含有足够的矿粉;基层应充分地压实,工后不产生附加压密;路基压实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3)磨耗型车辙主要是由于大颗粒集料缺乏韧性,带突钉轮胎作用,集料级配空隙太大以及集料周围沥青膜厚度不足而致对此,可通过交通管制,改善混合料级配来防治车辙的处理方法(1)对轻微车辙(高差15以内),不作处理直接进行罩面(2)对严重车辙(高差15以上),应先挖除车辙两侧车道范围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然后回填C20素水

31、泥混凝土入沥青混合料整平并压实严重车辙的处治范围纵横边缘与车道平行或垂直,横向处治宽度为3.75米(3)在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接缝处采用热粘压缝带进行压缝5.3 水损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空隙率为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又具有明显优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如AC16IAC一20 I,Ac一25 I)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用前者作为表面层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SMA路面的广泛应用是最好的例证(2)使用优质沥青及抗剥落剂以增强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一般情况下,酸性石料(花岗岩玄武岩等)与沥

32、青的粘附性较差,所以在高等级公路中,宜使用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并采用抗剥落剂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也是提高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的有力措施(3)优化设计沥青面层层间应使用防水材料,无论是何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就会遭受一定的水破坏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防水材料,形成一种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因降雨而聚集的水大大减少5.4 松散剥落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松散剥落现象的预防措施(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特别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及矿粉掺量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2)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降低与矿料的粘附性,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困难,造成混合料内

33、部空隙率过大(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防止混合料离析松散剥落现象的处理方法(1)对使用酸性石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时,必须在沥青中掺加抗剥落剂或在填料中掺加适量的生石灰粉,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2)在沥青拌制过程中,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和拌制温度,一般改性沥青在175185摄氏度(3)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距及摊铺时间,及时碾压5.5路面泛油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路面泛油现象预防措施(1)施工前根据当地气候特征选用合适标号的沥青;(2)沥青用量和集料规格撒布量按规定进行施工;(3)避免冬季低温施工,无法避免应及时补撒集料路面泛油现象的处理方法(1)对于路表轻微泛油,表面石子仍外露的路段,可不

34、作处理(2)对于大段泛油严重,摩擦系数降低较多,影响行车安全的,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3)由于泛油往往是沥青用量过大造成的,所以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最佳油石比的选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生产配合比5.6路面波浪现象的防治措施(1)加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平整度是有效防治病害的条件之一提高混合料在压实后的内在稳定性,适度降低沥青和细集料的含量,提高混合料中多角碎石颗粒的含量,施工摊铺时尽量避免搅拌不匀的现象,如出现时可采用人工局部挑出另外运输途中绝不能出现颠簸严重运输时间长的情况再者,沥青面层铺筑前透

35、层油的洒布尤为重要,透层油洒布前首先必须认真清扫基层表面浮土及杂物并且保证透层油洒布的均匀性和设计用量,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2)有效阻止超载车辆随着油价上涨等原因,近年来超载车辆越来越多,与设计荷载相比超载十分严重在重荷载重复作用下,特别在车辆启动或刹车频繁的叉路口及转弯处沥青路面很快产生破坏,推移,裂缝尤为常见;(3)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4)对于车辙深度大于2cm行车严重颠簸的,应采取铣刨中上面层或全部面层重新摊铺面层的方法,可参见路面坑槽的处理方法(5)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推移,在重新摊铺

36、面层前应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5.7路面拥包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现象原因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拥包较易出现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停车站交叉口等拥包现象的预防措施(1)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选用针入度较低的沥青,并严格控制沥青用量;(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撒布粘层沥青,确保上下层粘结;(3)人工摊铺时,由于料车卸料容易离析,应做到粗细料均匀分布,避免细料集中拥包现象的处理措施(1)凡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级配偏细,沥青用量偏高,或者上下层粘结不好而形成的拥包,应完全将其铣削掉,并低于原路表,然后待开挖表面干燥后喷洒0.3-0.6

37、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热稳定性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至与路面齐平当拥包周边伴有里面下陷时,应将其一并处理(2)如基层已被推挤,应将损坏部分挖除,重新铺筑;(3)修补时应采用与原路面相同或强度较高的材料如条件限制,对较小的拥包可采用现场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但应该严格控制集料级配与沥青用量5.8 坑槽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坑槽现象的预防措施坑槽现象的处理方法如路基完好,坑槽深度仅涉及下面层的维修确定所需修补的坑槽范围,一般可根据路面的情况略大于坑槽的面积,修补范围应方正并于行车方向平行或垂直若小面积的坑槽较多或较密时,应将多个小坑槽合并确定修补范围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修补范围内的面层削去,槽壁与槽

38、底应垂直,槽底面应坚实无松动现象,并使用周围好的路面不受影响或松动损坏槽壁槽底的松动部分损坏的碎块及杂物清扫干净将与原面层材料级配基本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填入槽内,摊铺平整,并按槽深1.2倍掌握好松铺系数,摊铺时要特别注意槽壁四周的原沥青面层边缘压实铺平用压实机具在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上反复来回碾压至与原路面平齐如坑槽较深或面积较小,无法用压实机具一次成型时,应分层摊铺,下层可采用人工夯实,上层则应采用机械压实5.9表面磨光现象的防治措施(1)在磨光的路面上加铺抗滑表层,采用拌合法或层铺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表面处治,其矿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也可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其矿料宜选择硬度高的

39、玄武岩,沥青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以确保施工质量(2)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时,应该先处理好原路面的各种病害,若路表有泛油的薄层,应该将其清除后,再洒粘层油,进行罩面,其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10啃边现象的防治措施6 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根治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与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施工交通气候条件的等有着密切联系,而交通气候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沥青路面病害根治措施应从路面设计沥青混合料和施工养护三个方面考虑6.1路面结构的合理设计通过路面结构设计可以满足沥青路面强度和承载能力要求,特别是应考虑特大车辆载荷对路基路面所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减薄沥青面层厚度由于以下四方面原

40、因,公路路面厚度可酌情减薄,控制在9-12cm之内第一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半刚性材料层(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用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能力第二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的沥青面层,而是用优质沥青第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缩裂缝第四是一般来说厚的沥青面层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6.1.1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6.1.2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6.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6.2.1 沥青的选取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的改性剂, 以

41、提高基性能指标6.2.2 集料的选用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 应符合附录C 的要求如果骨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 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 同时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含水量混合料级配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 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两对矛盾, 相互制约, 照顾了某一方面性能, 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性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实际上是在各种路用性能之间搞平衡或最优化设计,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情况做具体分析, 尽量互相兼顾当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 第一是改善矿料级配, 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

42、料( SMA) ;第二是改善沥青结合料, 采用改性沥青6.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 明确责任, 对施工全过程, 每道工序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 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 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 增加粗骨料, 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 控制最佳含水量, 改进碾压方法, 避免过振过湿,

43、 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 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对细粒土类的半刚性基层, 必要时可以采用顶面栽钉等办法加强基层顶面粗糙度合理布洒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 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据近年来的施工经验, 对于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 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 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 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 更不能有空白, 并立即撒布石屑或粗砂, 用6T 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 将多余的浮料扫走对旧沥青路面罩面, 必须洒布粘层油,并且粘层油应有较好的粘附性, 脚踏有明显的粘附感, 整个面层取芯后不易分离对于干线公路可以设置I 型稀浆封层作为粘结层, 实现层间结合与防水的双重作用且不需要封闭交通提高面层摊铺质量在摊铺混合料时, 运距不能过远, 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 150为宜, 摊铺厚度均匀, 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