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道路整治标准_第1页
杭州市城市道路整治标准_第2页
杭州市城市道路整治标准_第3页
杭州市城市道路整治标准_第4页
杭州市城市道路整治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市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提升整治标准目录1 总则12基本原则13 适用对象13.1 市政设施13.2 建筑立面13.3 街道绿化13.4 城市家具23.5 城市照明24 整治目标24.1 分级目标24.2 分类目标25 整治标准2附表:3附录一:编制依据11附录二:道路整治技术要求121 总则为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营造 “大气开放、精致和谐” 特质的城市环境,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杭州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实施导则(通则)指导下,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及杭州市有关政策文件,有利于在操作层面对市政设施、建筑立面、街道绿化、城市家具、城市

2、照明等各类要素进行提升整治,特制定本标准。2 基本原则(1)依据规划,科学编制;(2)以人为本,简约节约;(3)综合完善,提升功能;(4)体现特色,展示文化;(5)技术引领,注重创新。3 适用对象列入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范围内的城市市政设施、建筑立面、城市家具以及城市照明设施等。3.1市政设施市政设施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及道路设施(包括雨水篦子、交通标线、井盖等),高架路、立交桥和随路桥梁,隧通道,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等。3.2 建筑立面建筑立面包括:建筑外立面及设施,各类广告,店铺招牌,建筑屋顶,沿街绿化等。3.3 街道绿化街道绿化包括:道路(河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3、临时花卉等。3.4 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包括:人行道公共设施,交通、导向、提示标识,监控探头,隔离路障,强弱电箱体,公交候车亭,书报亭,公共自行车亭,架空线及环卫设施等。3.5 城市照明城市照明设施包括:景观照明、广告灯光及道路路灯等。4 整治目标4.1 分级目标(1)一类项目:规整、正气、品质,彰显开放大气国际范;(2)二类项目:美丽、温馨、浪漫,突出含蓄好客中国风;(3)三类项目:简约、干净、舒适,展现精致和谐杭州味。4.2 分类目标(1)市政方面:路面平整、行车平稳、排水顺畅。(2)景观方面:建筑立面整洁、城市家具简约、空间美观舒适。(3)亮化方面:路灯照明达标、景观照明完好、夜景靓丽震撼。

4、(4)洁化方面:地面清洁、公厕无味。(5)序化方面:环境整洁,规范有序。5 整治标准三类区域标准为整治的起点,重在视觉“去杂”;二类区域的整治标准是在三类标准上的提升,重在“绿化”装点;一类区域的整治标准是在二类标准上的提升,重在环境“提品”。具体整治标准详见附表:附表:类别内容一类二类三类市政设施车行道目标:路面平顺、行车舒适平稳、路况优良,视觉美观。措施:整修为主,必要时做整体面层铣刨及部分基层加固。技术要求:1.道路上面层采用SMA13,上面层厚度不低于4cm(面层为3层)或5cm(面层为2层)。2. 其它同“二类”。目标:路面平顺、行车平稳、路况优良。措施:整修为主,必要时做面层铣刨,

5、成规模罩面及部分基层加固。技术要求:1.道路上面层采用SMA13,上面层厚度不低于4cm。2.沥青中面层及下面层所用材料及厚度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的要求。3.圆形检查井须更换为改进型防沉降检查井盖板。 4.视道路破损状况,必要时进行专业检测,确定基层维修情况。5.其它同“三类”。目标:路面平整、行车平稳。措施:以局部整修为主,消除“路况差”。技术要求:1. 沥青路面上面层加铺修补时,应使用与原沥青路面一致的材料,厚度不低于4cm。2.路面结构层的强度,不得低于原结构强度标准。3.原则上不改变现状道路标高。4.圆形检查井宜更换为改进型防沉降检查井盖板;5.更换破损

6、雨水篦子,标准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防汛排涝工程水箅盖相关技术要求的通知执行。人行道目标:铺面平整、完好、美观。措施:整修为主,必要时做整体道板更换及部分基础加固。技术要求:1.道板尺寸要有质感,拼接方式有设计感。2.检查井盖下调至道板下或与道板一体化设计。3.其它同“二类”。目标:同“三类”。措施:整修为主,必要时成规模更换道板及设施。技术要求:1.符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2.道板颜色宜为深灰色,材质不低于原材质。3.行道树树池与地面无高差,设施完好整洁;4.其它同“三类”。目标:铺面平整、无损坏,行走安全。措施:损坏部分及时修复;人行道护栏应清刷一新。技术要求:1.道板应使用同

7、尺寸、同材质、同颜色道板进行修复。2.铺面无松动、砌缝整齐。3.人行道边线到建筑或围墙墙线区域进行绿化或硬化。4.无障碍设施完好、整洁。5.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6.缘石坡道设置率100。高架、立交、随路桥梁和大型桥梁目标: 1.视觉美观2.其它同“二类”。措施:1.以整治为主,必要时整体更换人行道板;2.其它同“二类”。技术要求:1.技术状况良好及以上,桥面平整度B级及以上。2.其它同“二类”。目标:1.路面平顺,行车平稳,排水畅通,设施完善、整洁、有序;2.其它同“二类”。措施:以整治为主,必要时整体铣刨加层桥面沥青,整体更换伸缩缝、桥栏杆。技术要求: 1.伸缩缝结构良好,无渗漏水,桥头平

8、顺,隔音屏完好美观。2.桥面无破损,防撞墙整洁美观。3.绿化设施完好、美观,亮灯率100%。4.其它同“三类”。目标:路面平整,结构安全,设施齐全。措施:以局部维修为主,消除各类病害。技术要求:1.技术状况合格及以上,桥面平整度C级及以上。2.伸缩缝结构完好,无明显渗漏水,桥头平顺,隔音屏无破损。3.修复破损防撞墙,消除钢筋裸露等。隧道目标:1.整体景观有序,视觉效果美观,无渗水。2.其它同“二类”。措施:1.以整治为主,必要时整体更换装饰板;2.其它同“二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墙面整洁,灯光明亮一致。2.其它 同“三类”。措施:以整治为主,必要时路面整体铣刨加层,专业清洗装饰板或

9、涂装。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路面平整、行车平稳,墙面整洁有序,结构安全,附属设施齐全,运行正常。措施:以局部维修为主,消除各类病害。技术要求:整体状况良好及以上,路面平整度B级及以上,照明指标达标,附属设施运行正常。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目标:同“二类”。措施:以整治为主,消除各类病害。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钢结构无锈蚀,视觉效果美观,无渗水。2.其它同“三类”。措施:以维修、保洁为主,消除各类病害,必要时加以清洗或涂装。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外观整洁有序,路面平整、无损坏,通行安全,各类机电设备运行正常。措施:以局部维修为主,消除各类病害。技术要求:整体状况良好及以上,照明指标

10、达标。建筑立面立面设施目标:1.外墙美观靓丽。2.外立面需恢复建筑原貌。3. 其它同“二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1.不得在玻璃墙(窗)内贴广告牌宣传画或发光显示屏。2.鼓励外挂盆栽花卉,进行垂直绿化。3.其它同“二类”。目标:1.外墙完好、整洁、有序。2. 其它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1.涂装材质及其它设施不符合立面原貌的,应予以整治复原。2.围墙宜采用通透或半通透形式。3.其它同“三类”。目标:1.外墙整洁、完好。2.立面没有违章附属设施。3.阳台无乱堆物、乱吊挂。4.阅读栏、信箱、牛奶箱等设施有序整洁。5.空调外机、晾晒衣架、防盗栅栏、花架、雨篷等无锈蚀破损,无安

11、全隐患。6.依附于外墙的雨水管等管线有序合理规范。措施:结合现状,进行必要的清洗、粉刷。技术要求:1.底层空调外机支架底端距地面不低于2.4m,条件限制也不得低于1.9m。2.依附于外墙的雨水管等管线有序合理规范。空调冷凝水应接入排水管道,不得随地排放。3.依附墙面的缆线应纳入统一线槽。户外广告目标:1.严控“条件许可”区域内设置户外广告。2.美化装饰建筑。3.其它同“二类”。措施:同“二类”。技术要求:1.广告色彩与所依附的载体应保持协调,画面底色应基调一致。2.广告画面的尺寸与所依附载体尺寸比例和谐,并具有装饰美化载体的视觉效果。3. 其它同“二类”。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

12、术要求:1.广告灯光原则上不许“外打灯”的照明方式。不得存在刺眼眩光。2. 其它同“三类”。目标:1.有序、规范设置。2.无违法广告。3.内容高雅。措施:1.以整治为主,拆除违规广告。2.取消内容低俗广告。技术要求:户外广告设置应符合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范及杭州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2010)。店招店牌目标:1.美化、装饰建筑立面。2.其它同“二类”。措施:整改为主。技术要求:1.严格控制店招牌与依附载体的比例关系。贴面式店招牌,牌的高度与店面层高比例不大于1:4;牌下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2米。2.外挑式招牌,挑出建筑墙面不大于0.6米,宽度不大于0.3米,高度不大于层高。下缘距离地面高度不小

13、于2.4米。3.写字楼等公建,不得在外墙设置店招牌。4.店招牌灯光不得使用“外打灯”照明,允许“内透光”方式。5.其它同“二类”。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1.一个店面宜设置一处户外招牌,必要时允许再设置一块图案形式标识LOGO。2.其它同“三类”。目标:设置规范,设施完好。措施:以整修为主,拆除违规广告。技术要求: 1.户外招牌设置应符合户外招牌设置管理规范。建筑屋顶要求:1.建筑物的屋顶美观、有序。2.鼓励屋顶绿化。3.其它同“二类”。要求:1.有条件的实施平改坡。2.酌情实施屋顶绿化。3.其它同“三类”。要求:楼顶无违章搭建,无安全隐患,无乱堆物、乱吊挂。街道绿化街道

14、绿化目标:1.满眼绿色,繁花似锦;2.其它同“二类”。措施:1.同“二类”。技术要求:1.鼓励通过摆放或悬挂花卉的方式对道路环境进行彩化。2.对有碍观瞻的部位,鼓励采用垂直绿化方式进行遮挡。3. 其它同“二类”。目标:1.实施立体绿化;2.同“三类”。措施:1.花卉装饰2.实施垂直绿化、屋顶绿化。3.其它同“三类”。技术要求:1.公共绿地无缺株少苗现象。2. 高架桥墩、引桥外墙实施垂直绿化。3.沿街有条件的建筑实施屋顶绿化及墙面绿化。4.对河道驳坎实施爬藤绿化。5.其它同“三类”。目标:长势良好,无死株,无占绿行为。措施:加强养护,及时修剪。技术要求:1.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应符合城市容貌标准(

15、GB50449)的有关规定。2.禁止违章侵占绿地,不得擅自在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地设施上悬挂或摆放与绿化无关的物品。3.无遮挡交通标识及路灯照明现象。4公共绿地无泥土裸露或植物枯死现象。城市家具人行道公共设施目标:1.同“二类”;2.设置规范、能少则少、精致简约、视觉舒适。措施:1.同“二类”。2. 原则上满足杭建计通知2002212号杭州市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要求,按照统一设计的城市家具风格进行设施更新。目标:1.同“三类”;2.除“两亭两杆”外,不得设置其它设施。3.地面无涂色标识标线。措施:1.同“三类”。2.拆除“两亭两杆”外的其它各类占用人行道设施。3.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多

16、杆合一,多头合一,整合资源。目标:设置规范、设施整洁、完好、无重复设施、无废弃设施、无广告设施。措施:1.拆除废弃设施和功能重复设施。2.拆除不符合国家规范设置的设施。3.拆除广告设施。4.加强清洗保洁及维修,保证设施整洁完好使用。技术要求:1. 人行道按现状宽度优化设计,如新摆放公共设施,通行宽度不应小于2m,。2.人行道不得存在同功能重复设置设施及残留设施。交通、导向、提示标识目标:1、符合简约精致的国际化风格及标注。2、多杆合一。3、其它同“二类”。措施:1. 标识系统作为城市家具,造型、风格、外观应按国际化标准要求统一设计。2.对现有设施进行整改提升。技术要求:设施整改应尽量利用现有设

17、施材料,力求节约。目标:1.清除地面多余及不美观标识和标线。2.其它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设施及设置符合国家规范。2.设施完好整洁。3.设施清晰醒目,易读。措施:1.清除不符合规范设施。2.清除或更换报废设施。技术要求:1.交通标志图形符号、设置数量、位置等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及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 33/T 8182010)的规定。2.绿化枝叶不得遮挡交通标识。3.交通标识牌不得出现商业类广告。4.交通标识不得添加口号式标语。监控探头目标:1.纳入智慧城市一部分,整合资源,实现多“头”合一。2.其它同“

18、二类”。措施:1.整改各自为政现象,实现“多杆合一”、“多头合一”。2.其它同“二类”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目标:设置规范,整洁。措施:拆除报废设施。隔离路障目标:1.提升品质,装饰环境。2.能少则少。措施:1.标识系统作为城市家具,造型、风格、外观应按国际化标准要求统一设计。2.其它同“二类”。目标:同“三类”。措施:1.调整机动车道隔离栏。2.其它同“三类”。目标:规范设置,保持整洁。措施:1.移除重复设置隔离栏。2.清洁即有设施。强弱电箱体目标:1.能不设则不设。2.严禁单设,实施多箱合一。措施:整治现有各类箱体。技术要求:1.箱体作为城市家具,风格形式应纳入统一设计。2.

19、能少则少,能小则小。3.空间资源整合,隐蔽设置。4.严禁单独设置,实施“多箱合一”。目标:限制单设,推行多箱合一。措施:1.同“三类”。2.限制单独设置,推行“多箱合一”。目标:1.同种(同产权)归并,鼓励多箱合一。2.干净整洁,不醒目。措施:1.修理、恢复现有各类箱体。2.外观涂统一颜色油漆。3.同种归并,鼓励“多箱合一”。公交候车亭目标:1.设施完好清洁。2.公交站牌与站亭一体化。3.其它同“二类”。措施:1.清洗或油漆,焕然一新。2.整治站牌与站亭分离问题。技术要求:1.有公交候车亭时,不得单设公交线路指示牌。2.没有公交候车亭时,独立公交线路指示牌作为城市家具,应按要求统一设计。目标:

20、同“三类”。措施:同“三类”。目标:设施完好清洁,色彩统一,无油漆剥落,无不雅广告。措施:加强长效管理。书报亭目标:不设书报亭。措施:移除书报亭。目标:1.不得设置LED走字屏。2.其它同“三类”。措施:1. 整治LED走字屏。2. 其它同“三类”。目标:1无亭外设摊,无吊挂现象,无越线经营。2.保持完好清洁。措施:加强长效管理。公共自行车亭目标:1.保障行人通行空间。2.设施简约美观。措施:整治人行道宽度小于3.5米的自行车亭。技术要求:1. 公共自行车亭作为城市家具,应统一设计,根据不同场地条件,设计不同的规模和形式。2公共自行车亭应设在宽度不小于3.5m的人行道上,避免对车、人通行产生妨

21、碍。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目标:设施完好清洁,色彩统一,无油漆剥落,无不雅广告。措施:加强长效管理。架空线目标:视线100m范围内,无架空线。措施:原则上全部“上改下”,条件困难的,应隐蔽、遮挡及美化。目标:同“三类”。措施:鼓励“上改下”。目标:线缆有序,整洁。措施:1.禁止新建架空管线设施。2.拆除废弃不用的杆架、线缆。3.对现有的架空线进行梳理,保持整齐有序。环卫设施目标:1.果壳箱设置合理,造型美观。2.其它同“二类”。措施:1更新果壳箱,并合理设置。2. 其它同“二类”。技术要求:1.果壳箱属于城市家具,应纳入统一设计。2.公厕指示系不单独设置,鼓励纳入道路综合导视系统

22、。3.其它同“二类”。目标:规范、整洁、无臭味。措施:1.废物箱标识规范。2. 其它同“三类”。技术要求: 1.废物箱应标注分类标志、图案及配套中英文字,标识应抗腐蚀,字体填充颜色。2. 公厕、垃圾接驳站进行技术除臭。3.其它同“三类”。目标:规范,整洁。措施:加强长效管理。技术要求:1.公厕标志及指示牌按杭州市区星级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导则要求设置。2. 垃圾接驳站无垃圾堆放,日产日清,除臭、隔臭、消毒设施设置齐全,保持周边环境整洁。3.废物箱、垃圾容器间、垃圾容器箱(桶)应符合分类要求,保持洁净,无积存垃圾,周围无废弃物、乱堆放现象。 4.主要道路沿街不得设垃圾容器间(箱和桶)。&

23、#160;城市照明设施景观照明目标:1.夜景靓丽,有品位、有震撼力。2.其它同“三类”。措施:保留一批,新建一批、提升改建一批。技术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设施完好,亮灯正常。2.没有未批擅亮现象。措施:加强长效管理。技术要求:1.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等相关设计标准。2.景观亮灯应符合相关规划,不得有擅自亮灯现象。3.禁止使用三无产品。生产厂家须要获得ISO9000认证,灯具产品须获得CCC或CQC认证。广告灯光目标:1.与景观照明、环境灯光和谐美观,丰富城市夜

24、景。2.其它同“三类”。措施:1.整改亮度超标广告灯光。2.整改店招牌“外打光”照明方式。3.消除刺眼眩光现象。4.整改灯具影响建筑立面美观问题。技术要求:1.广告表面亮度小于400cd/m2. 2.店招牌应该使用内透光或自发光照明方式。目标:同“三类”。措施:同“三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不断字缺亮。2.无刺眼眩光。措施:加强长效管理。技术要求: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等相关设计标准。路灯目标:1.不设置广告。2.其它同“二类”。措施:1.拆除广告牌。2.必要时更换灯具、灯杆。3.其它同“二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灯杆、灯具色彩不醒

25、目。2.其它同“三类”。措施:1.喷涂规定颜色的油漆。2.其它同“三类”。技术要求:同“三类”。目标:1.设施完好整洁,灯罩干净,亮灯正常。2.地面照度均匀度达标。措施:1.加强路灯杆、灯罩等保洁和养护。2.更换反光器。技术要求: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附录一:编制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SZ-C-DO4-2007 )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

26、程(HZCG 04-2006)杭州市城市隧道养护技术规程(HZCG 05-2006)杭州市高架道路养护技术规程(HZCG 09-2007)杭州市城市容貌规范(HZCG08-2007)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T415200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33 T 8182010)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范(DB3301/T75-2011)户外招牌设置管理规范(DB3301/T89-20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环境照明工程技术规范(DB 33/1055-200

27、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89-201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城区立体绿化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564号)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2017年)的通知(市委办发201541号)附录二:道路整治技术要求1 设计总原则1.1 整体设计设计过程中应体现“整体设计”的思想:1.1.2 设计须“标本兼治”,应以恢复路面结构强度,延长路面结构使用寿命,全面提高道路的内在质量为目的,减少路面破损。平整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应确保该指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5 年以上)满足具体目标要求,真正做到“整治一条,巩固一条”。1.1.3 统一是道路景观构成

28、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人行道铺装材料、公共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的选择和设置过程中应“统筹兼顾”,提高城市道路的景观效果。1.2 全寿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比较其初次投资费用,同时要考虑使用期内养护费用、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运行成本等,也就是要反映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所有经济费用,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1.3 针对性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对每条道路开展全面的检测和路面状况调查,分析道路病害产生原因,在评价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调查与材料试验工作,加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比较,避免简单照搬照抄规范和其他项目设计成果的现象产生。设计过程中应推广应用被实践证明为有效的、可靠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道

29、路内在质量。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做好交通组织设计,确保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 路面整治2.1 一类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对现有道路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SSI)等指标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2.1.1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路面的行驶质量指数(RQI )是衡量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舒适程度的指标,也是本次整治效果的重要考核指标。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有关标准要求,相应的评价标准见下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AB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次干

30、路支路RQI3.63.23.03.0,3.62.8,3.22.6,3.0IRI4.15.46.04.1,5.75.4,6.66.0,7.2平整度标准差(mm)3.44.55.03.4,4.74.5,5.55.0,6.0评价指标CD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RQI2.5,3.02.4,2.82.2,2.62.52.42.2IRI5.7,7.36.6,7.87.2,8.37.37.88.3平整度标准差(mm)4.7,6.15.5,6.56.0,7.06.16.57.0 路面状况指数( PCI ) 路面状况指数( PCI)是由对路面不同病害的损坏密度,进行扣分后得出的结果,路面破损

31、的具体种类、严重程度、换算系数详见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相应评价标准见下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标准评价指标AB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PCI90858075,9070,8565,80评价指标CD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2.2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道路等级、路面类型等按整治设计对策内容施工。评价指标PCIRQIPCIRQIPCIRQIPCIRQI结构强度BPN、SFC等级A、BA、BB、CB、CCCDD不足D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整治对策道路等级路面类型路面破损状况(PCI)路面平整度

32、(RQI)整治对策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沥青路面A、BA日常养护BZ1CZ2CCC、DDZ3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水泥路面AA日常养护BB、CZ4C、DZ5注:Z1:铣刨沥青表面层,修复部分破损的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加罩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同时减少路面损害。 Z2:铣刨沥青路面上、中面层,修复部分破损的沥青路面下面层,加罩中面层、SBS 改性沥青表面层,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并达到长期提高路面平整度的目的。 Z3:进行中修或局部大修,铣刨沥青面层,对基层进行补强处理,提高路面结构强度,改善路面质量。 Z4:对较常见的破损如裂缝、板边、板角、板块脱空、错台、坑洞、接缝等病害进行维修。 Z5:结

33、构强度不足,应作结构补强处理,即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作适当处理后加铺沥青路面结构,并做好反射裂缝的防治设计。2.3 路面整治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路面使用寿命(1)结构设计应充分体现道路全寿命成本费用理论,优选路面结构和材料,沥青路面的面层应保证一定厚度。(2)在进行路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应根据杭州交通、气候特征,荷载大小,轮胎压力、车速,交通量等项目条件,开展针对性结构设计。优先选择高温稳定、耐久性、抗滑性好,兼顾低温抗裂的路用材料:一、二类道路上面层可采用SMA13;三类道路沥青路面上面层加铺修补时,应使用与原沥青路面一致的材料,厚度不低于4cm,各等级道路可根据实际情

34、况选择使用。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0.55mm,横向力系数SFC6054。(3)沥青面层结构厚度与混合料公称尺寸相匹配,使用结构层稳定性好、又不影响施工,具有良好性能的级配组成,施工时避免离析,加强路面压实质量。(4)设计中应根据杭州地区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明确沥青路面原材料、混合料的技术要求,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交叉口路段、公交港湾、公交专用道等渠化交通路段应适当增加结构强度,并选用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性能优良的材料。(5)做好道路工程排水综合设计。明确沥青路面压实度、渗水系数等技术指标,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损害性能。 加铺设计技术要求(1)沥青面层加铺改造设计

35、在进行沥青面层加铺改造设计过程中,应分析道路结构强度不足的原因:a.对于弯沉偏大的软弱路段,进行局部范围的全厚度开挖修补;b.测定路段弯沉值如果变化范围很大,需进行分析以分别确定其代表弯沉值,分段可通过目估,并结合路况进行。充分考虑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量,提出结构补强方案与加铺层设计,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各结构层的粘结牢固。(2)水泥路面加铺改造设计在进行水泥路面加铺改造过程中,优先考虑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罩技术,设计前应对原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当强度处于不足状态时,应进行脱空板块处理、路面板损坏部分维修、补强层厚度设计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cm ,并采取必要的技

36、术措施,防止反射裂缝。(3)防止反射裂缝技术的应用在沥青路面铣刨加罩、水泥加铺改建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项目整治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防治反射裂缝: a )应力吸收层; b )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 c )加铺层采用SBS 改性沥青; d )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纤维稳定材料; e )加铺层下增设土工防裂材料(土工格栅、改性沥青油毡、土工布)等。 做好基层补强材料的选择(1)对于一些受交通影响须快速开放交通的项目,在进行基层补强时应采用早期强度高的刚性基层,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刚性基层与原道路基层的拼接处理,并采取必要技术措施防治反射裂缝。(2)在交通允许的情况下,基层补强可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并做好

37、拼接与防治反射裂缝的处理。 桥头跳车整治对桥头跳车问题的处理,应针对“马鞍型”与“错台型”跳车特征,及时处治。桥头引道沉降养护标准和处理标准如下:“马鞍型”桥头引道沉降处理标准和处理目标道路等级纵坡最大坡差(处理标准)纵坡最大坡差(处理目标)主干路、次干路2012.5支路2515 “错台型”桥头引道沉降处理标准和处理目标道路等级最大错台量mm(处理标准)最大错台量mm(处理目标注)主干路、次干路20消除错台支路25消除错台注:纵坡坡差同时应满足“马鞍型”桥头引道沉降处理标准要求。桥头跳车整治设计过程中,应按如下要求开展工作:1 、沉降趋于稳定的路段建议采用恢复性设计,根据道路等级,按规范要求对

38、纵断面进行调整,在竖曲线半径和最小坡长矛盾时,首先满足竖曲线半径要求;2 、为提高桥头行车舒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可采用两段直线坡组合设计、或三段直线坡组合设计;3 、沉降尚未稳定的路段采用过渡性处理,通过消除错台和控制纵坡的最大坡差来消除桥头跳车;4 、桥头跳车采用过渡性处理时,和桥梁相接的第一坡差应尽量小,处理长度必须覆盖最大坡差位置,尽量覆盖最大沉降位置;5 、重视对现有桥头跳车病害的调查与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脱空搭板处理、断板修复与置换、沥青路面铣刨加罩)。 城市道路掘路修复掘路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HZCG0042006)有关

39、规定,进行详细设计,满足道路承载能力和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并进一步加强施工工期与施工质量管理,做到修复及时,精心施工。修复设计应遵照如下原则:( 1 )路基增强修复原则;( 2 )路基一路面协同设计原则;( 3 )定量设计原则;( 4 )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原则;( 5 )环境保护、保证安全原则;( 6 )缩短工期、减少影响原则;( 7 )经济实用原则。3 消除“路框差”3.1 “改进型防沉降盖板安装工法” 旨在攻克害井下沉的道路病害,通过减少害井砖墙单位面积的受力,将受力面从砖墙上转移到道路的基层上,使害井盖板与邻近路面结构同步下沉,从而解决“路框差”。改进型防沉降盖板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

40、方面的工作:3.1.2 防沉降预制大盖板尺寸统一为2.5米×2.0米×0.20米,四边线形顺直,表面平整,符合设计要求;3.1.3 防沉降预制盖板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重约2.3t块;3.1.4 板长为2.5米一端应顺道路纵坡方向,板宽即2.0米,一端顺道路横坡方向安设,均不可错设;3.1.5 基坑开挖尺寸四边至少在改进型大盖板基础上扩大0.15 米,并要求做到平面长方形,四边形齐直,立面垂直,开挖深度应考虑井座高度、盖板厚度、混凝土整平层(C25)厚度确定。3.1.6 设计中如原井座可利用的,改进型大盖板顶面与三渣持平,如需调整道路平整度或标高,则视升降多少而定;3.1

41、.7 设计过程中应针对基层强度状况确定基础加固方案,确保盖板将荷载传递给C10 强度砖墙的同时,传递给道路基层,做到变形协调;3.1.8 做好大盖板四周空缝填料的选择与沥青铺装层的防裂设计。3.1.9 设计中应对关键性工艺的施工验收标准提出明确要求。3.2 “自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框安装工法”3.2.1 自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框安装工法在解决检查井路框差作业中使用,通过调换检查井盖框,旨在攻克检查井下沉后,产生道路路框差的病害,提高道路的平整度,改善行车条件。 特点:减去检查井砖墙立面80 的受力压强;将检查井盖框与路面形成一个整体,改变了检查井下沉而引起的检查井盖同步下沉的状况;作业面小,对交通

42、影响小,施工快捷方便,施工完成即可通车。3.2.3 适用范围:城市道路上部分公用事业管线井;雨、污水检查井的改造。城市道路上符合条件的公用事业管线井,以及雨污水检查井的新建、改建以及维修4 人行道铺面4.1 应遵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规范的要求,进行人行道的整治设计。4.2 主、次干道人行道铺面宜同质砖,人行道铺面颜色宜为深灰色;中央分隔带调头处等路段宜采用石材侧平石;同一条道路铺装材料(色彩、材质)、护栏及其他附属设施应整体协调。4.3 重视人行道铺面结构的强度、平整度、施工质量关键性指标的设计;首选本土性石材,次选透水砖

43、。石材砌块的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0MPa,饱和抗折强度不应小于9MPa,普通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道路类型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平均最小值单块最小值平均最小值单块最小值支路、广场、停车场40354.53.7人行道、步行街30254.03.2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抗压强度控制,边长与厚度比不小于5时应以抗折强度控制。4.4 做好人行道的排水设计,消除人行道铺面的积水现象;铺面铺筑至建筑物边线。4.5 做好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横道线相对应,盲道应沿人行道靠建筑物一侧设置。4.6 做好城市干道二次过街的设计,结合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及护拦

44、一并考虑。5 雨水篦子设施5.1 承载能力等级 城市主、次干道车行道采用水箅盖承载能力等级D400类型或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级。 城市主、次干道慢车道及交叉口道路两边缘石开始0.5m以内;城市支路、背街小巷仅通行轻型机动车的区域采用水箅盖承载能力等级C250类型或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级。 人行道采用水箅盖承载能力等级B125类型或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级。5.2 平面尺寸 净口尺寸:公称尺寸(L×W)减去水箅盖与井座支承面接触平面尺寸,即为L1×W1; 水箅盖的进水槽宽度(W2)宜30mm; D400类型或级:水箅盖排水孔面积/净面积25%;C250类型或级、B125型:水箅盖排水孔面积/净面积30%。5.3 泄水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