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墩盖梁计算书 原始数据表 单位:kN-m制 横分系数 汽车控制裂缝mm 挂车控制裂缝mm 支点过渡跨中间比值 0 0.180 0.180 0.25 注:横分系数0指“杠杆法过渡偏心受压法”,1指“左右偏载按偏压法,对称按杠杆法”,2指“完全杠杆法”。 汽车荷载 挂车荷载 人群集度 车道数 公路-级 不加载 0.000 2 汽车数据汽车车距汽车轮距汽车前轮重汽车后轮重重车与前车车距重车与后车车距重车轮重 15.00 4.00 0.0 0.0 1000.00 1000.00 300.0 重车轮轴数 12轮距 23轮距 3 3.60 1.20 第1轮重 第2轮重 第3轮重 60.0 120.0 1
2、20.0 汽轮与护轮距离 横向轮轴数 12轮距 2车横向间距 0.600 2 1.80 1.30 右偏角(度)桥面净宽左护栏宽左人行宽左隔离栅宽右隔离栅宽右人行宽右护栏宽 75.00 9.00 0.50000 0.00 0.00 0.00 0.00 0.50000 左右排支座 梁板数 中距12 23 34 45 56 67 78 89 对称 9 1.00 1.00 1.00 1.00 1.001.001.001.00 恒载反力 恒载反力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合计 左孔支反力 281.0 163.0 163.0 163.0 163.0 163.0 163.0 1
3、63.0 281.01703.0右孔支反力 281.0 173.0 173.0 173.0 173.0 173.0 173.0 173.0 281.01773.0 合计 562.0 336.0 336.0 336.0 336.0 336.0 336.0 336.0 562.03476.0 恒载反力 标准跨径 计算跨径 支座与墩中心距离支座与梁端接头中心距离 左孔数据 18.00 17.40 0.30 0.30 右孔数据 18.00 17.40 0.30 0.30 1号边梁与桥面护栏外侧垂直距离 1号边梁与盖梁端垂直距离 1.00 1.00 裂缝C3值 拉筋重心距 压筋重心距 上通筋数 下通筋数
4、 自动计算 0.05 0.05 0 0 混凝土强度 主筋等级 主筋直径mm 侧筋等级 侧筋直径mm箍筋等级箍筋直径mm C30 2 28 2 12 2 12 挡块设置 顺桥挡块盖梁 挡块宽度 挡块高度 左挡块距梁端 右挡块距梁端 不设置 齐平 0.00 0.00 0.00 0.00 盖梁悬距 变高悬长 盖梁宽度 2.07 2.07 1.60 盖梁截面 盖梁端高 盖梁高度 矩形截面 0.70 1.30 墩身类型 墩柱高 柱直径 顺桥尺寸 横桥尺寸 柱数 柱距12 圆形截面 5.00 1.00 2 6.21 盖 梁 强 度、裂 缝 计 算 活载作用力表(表1) 内 容 布载方式左支反力右支反力总轴
5、重冲击系数车列走向重轴距原点重车轮重 双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0 0.00 0 人群/每米 左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0 0.00 0 右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0 0.00 0 双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1 0.00 0 挂 车 左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1 0.00 0 右孔加载 0.0 0.0 0.0 0.0000 1 0.00 0 双孔加载 235.9 48.6 300.0 0.0720 -1 16.50 300 一列车 左孔加载 280.3 0.0 300.0 0.2048
6、 1 17.70 300 右孔加载 0.0 280.3 300.0 0.2048 -1 17.70 300 注:1、“车列走向”为0指无汽车,-1指汽车从左向右行驶,1指从右向左行驶。 2、“总轴重”指加载长度范围内(一联或两联(联端桥墩)或左孔或右孔)车辆轮轴的总重。 3、汽车“左、右支反力”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4、“人群/每米”指横向1米宽度的支反力,不是实际宽度对应的支反力。 活载反力和冲击系数表(表2)人群kN/m 挂车 每列车采用双孔汽车双孔冲击左孔汽车左孔冲击右孔汽车右孔冲击 0.0 0.0 337.7 305.0 0.072 337.7 0.205 337.7 0.205
7、注:1、双孔汽车、左孔汽车、右孔汽车均指一列汽车作用,支反力已计冲击系数。 2、线荷载为52.000kN/m,指盖梁的总重量除以盖梁长度得到的每延米重量。 梁(板)横向分配系数表(表3)梁(板)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向左偏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向右偏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人 群 不 用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
8、.000 0.000 0.000 杠杆法过渡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向左偏 0.254 0.219 0.183 0.147 0.111 0.075 0.039 0.004-0.032 1.000 向右偏 -0.032 0.004 0.039 0.075 0.111 0.147 0.183 0.219 0.254 1.000挂 车 不 用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杠杆法过渡 0.125 0.275 0.3
9、00 0.300 0.300 0.300 0.300 0.275 0.125 2.300 向左偏 0.311 0.261 0.211 0.161 0.111 0.061 0.011-0.039-0.089 1.000 向右偏 -0.089-0.039 0.011 0.061 0.111 0.161 0.211 0.261 0.311 1.000一列车 不 用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杠杆法过渡 0.45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450
10、 4.400 向左偏 0.416 0.367 0.319 0.271 0.222 0.174 0.126 0.077 0.029 2.000 向右偏 0.029 0.077 0.126 0.174 0.222 0.271 0.319 0.367 0.416 2.000二列车 不 用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杠杆法过渡 0.45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500 0.450 4.400注:1、表中横向分配系数采用“杠杆法(支点)过渡到偏心受压法(1/
11、4跨)”, 即纵向轮轴位于支 点与1/4跨之间按“杠杆法”与“偏心受压法”插值计算,1/4跨之间按“偏心受压法”计算。 2、汽车布载两列及以上时横向分配系数值已经计入车列数和横向折减系数。 汽车横向折减系数表(表3_1) 车队数 1列车 2列车 折减系数 1.000 1.000 活载引起梁(板)支反力表(表4)梁(板)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向左偏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向右偏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人 群 不 用 0.0 0.0 0.0 0.0 0.0
12、0.0 0.0 0.0 0.0 0.0 杠杆法过渡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向左偏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向右偏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挂 车 不 用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杠杆法过渡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向左偏 105.1 88.2 71.3 54.4 37.5 20.6 3.8 -13.1 -30.0 33
13、7.7 向右偏 -30.0 -13.1 3.8 20.6 37.5 54.4 71.3 88.2 105.1 337.7一列车 不 用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杠杆法过渡 140.6 149.3 145.2 141.1 137.0 141.1 145.2 149.3 140.61289.4 向左偏 140.4 124.0 107.7 91.4 75.1 58.7 42.4 26.1 9.8 675.5 向右偏 9.8 26.1 42.4 58.7 75.1 91.4 107.7 124.0 140.4 675.5二列车 不 用 0.0 0
14、.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杠杆法过渡 149.2 158.0 154.0 150.1 146.1 150.1 154.0 158.0 149.21368.6注:1、表中“杠杆法过渡”支反力根据纵向轮轴影响值结合横向分配系数由杠杆法(支点)过渡到偏心 受压法(1/4跨)插值计算得到。荷载组合按“杠杆法过渡”对应的支反力控制计算。 2、挂车(验算荷载)不作加载。 上部梁(板)恒载作用截面内力表(表5)梁(板)作用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座标X(cm) 104 207 311 414 518 621 725 828 932 弯矩M(kN-
15、m) 0 -582 288 810 984 810 288 -582 0 左剪力Q(kN) 0 -562 840 504 168 -168 -504 -840 562 右剪力Q(kN) -562 840 504 168 -168 -504 -840 562 0 桩(柱)所在截面 1号左 1号中 1号右 12跨中 2号左 2号中 2号右 座标X(cm) 157 207 257 518 778 828 878 弯矩M(kN-m) -301 -582 -162 984 -162 -582 -301 左剪力Q(kN) -562 -562 840 168 -840 -840 562 右剪力Q(kN) -
16、562 840 840 -168 -840 562 562 盖梁自重作用截面内力表(表6)梁(板)作用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座标X(cm) 104 207 311 414 518 621 725 828 932 弯矩M(kN-m) -19 -87 53 136 164 136 53 -87 -19 左剪力Q(kN) -39 -93 108 54 0 -54 -108 -162 39 右剪力Q(kN) -39 162 108 54 0 -54 -108 93 39 桩(柱)所在截面 1号左 1号中 1号右 12跨中 2号左 2号中 2号右 座标X(cm) 157 207 25
17、7 518 778 828 878 弯矩M(kN-m) -47 -87 -13 164 -13 -87 -47 左剪力Q(kN) -67 -93 136 0 -136 -162 67 右剪力Q(kN) -67 162 136 0 -136 93 67 柱顶最大反力表(表7) 内容 1号柱-汽控 2号柱-汽控 累计 上部梁板 1738.0 1738.0 3476.0 盖梁自重 254.3 254.3 508.5 人群 0.0 0.0 合计 1992.3 1992.3 3984.6 汽车 684.3 684.3 耳墙 0.0 0.0 0.0 指定位置恒载 0.0 0.0 0.0 合计 2676.6
18、 2676.6 注:1、合计值以“恒载+汽车+人群”与“恒载+挂车除以1.25”取大值。单位kN。 2、柱顶反力值与“盖梁横向分配系数选用”有关,活载计算是将车轮荷载经横向分配传递给梁板,再 由梁板传递给盖梁,盖梁视作双悬臂多跨连续梁,计算得到柱顶反力。 3、“盖梁计算”与“桩柱计算”因计算方法不同,得到的柱顶反力有所差别。后者活载计算是将梁板 和盖梁视作双悬臂多跨连续梁,计算得到柱顶反力,计算过程和结果见桩柱式桥墩(台)计算书。 各截面单项荷载弯矩表(表10)梁(板)作用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X(cm) 104 207 311 414 518 621 725 828 932 恒载 -19 -668 341 946 1148 946 341 -669 -19 最大 0 0 0 0 0 0 0 0 0 人群 最小 0 0 0 0 0 0 0 0 0 最大 0 0 0 0 0 0 0 0 0 挂车 最小 0 0 0 0 0 0 0 0 0 最大 0 31 236 467 543 467 236 31 0 汽车 最小 0 -154 0 0 0 0 0 -154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础电路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对比
- 2025年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电子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研究
- 2025年创业管理与创新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心理师执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球货运保险理赔争议调解及赔偿协议
- 房产使用权限变更及物业管理责任转移合同
- 教育培训招生代理服务及课程研发合同
- 智能机器人制造工厂普工劳务服务协议
- 《集成电路基础及其应用》课件
- 2025年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完整答案带答案详解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教练技术三阶段讲义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毕业设计
- 铝母线设计装配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