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禅定的基本步骤科学禅定,简单分为两个阶段(此两个阶段与科学禅定书籍中的三个步骤,是对一个过程修习禅定过程的两种描述;这两种描述有互补理解的作用):第一阶段,达到“精神内聚”心身状态;第二阶段,达到“精真元明”内心体验。第一阶段:什么是精神内聚状态?所谓精神内聚状态,就是一个人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能力。什么能力呢?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躯体完全放松到一个非常深沉状态的能力。在此状态中已经感受不到四肢和躯体的存在(与深度的自我催眠在形式及心身状态上基本相同,但在训练心力上有关键性的差别),只能体验到心灵的空寂、虚无和灵性的自由。与古代人们欲想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
2、状态相仿。而我们是涤除了古人对这种境界“绕圈子”的修习和错误的认识。很简单:要坐“直升飞机”。当你经过练习而熟练掌握后,就可以不拘于场地(坐车、办公室休息,甚至看电视时),进行体验心灵的愉悦和在短时间内使得体力得到迅速恢复。如何训练?凡是曾经接触过气功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关于放松,三调的方法多如牛毛。其效果、形式、说法不一,且多为玄妙。很多人都会有“无所适从”,或者说“无从所适”的感觉。而我这个方法却是十分简单:在科学认识三调的基础上,进行全身的放松练习。然后通过“意数呼吸”的方法进一步引导,最后进入“精神内聚”心身状态。第二阶段:训练心意达到“精真元明”的内心体验。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到一定
3、火候(不需要第一阶段了),就可以不拘于行、住、坐、卧等等场所的限制,也不用再去放松身体,不用调什么呼吸,可以时时返观内心,使意识逐步达到“纯意识”状态。这一状态可以说是:精真元明、空境、真意、纯一、如来.有太多的名词来形容这么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只有更好,除了佛祖以为,没有人可以达到最好(在没有透悟前,先不要往佛学八识理念上引导,一引导就又进入模糊、迷惑之中)。(第一阶段:精神内聚)接下来是训练心意体验到“精神内聚”的基本步骤:万变不离其宗。刘翔跨栏世界第一,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他的基本动作也离不开“起跑、跨越”等等。科学禅定与瑜伽、气功等的“基本动作”几乎都一样。关键是:想要坐直升飞机,就
4、一定要“痛下决心涤除不必要的东西;更科学、更实际地去理解和训练禅定。三调是以“调身、调息、调心”为序。1.调身:即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以结跏趺坐、坐在椅子上或平躺为主。跏趺坐,即盘腿而坐,佛祖盘此坐而悟道。要求是:宽衣解带,不拘形式,以舒适自然为纲要。所谓调身,就是让自己能舒舒服服地安住一处就可以了。而在所有姿势中,以跏趺坐为最好;坐椅子次之;平躺为不得已而为之;站立者只有吹毛求痞者而去求之。2.调息:所谓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为什么要调息?静坐下来,“呼吸”就凸现出来。一个凸现出来的东西就需要调整,以达到不扰乱心意为度。最关键的是:不可勉强,求其自然,以安心境就可以了。3.调心:就是
5、协调心情。让自己从担忧、恐惧、烦乱的“心境中”解脱出来,而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开始专心修禅定就可以了。不必把调心搞得太复杂,没有意义。当然,我们要选择一个安静一点的环境,这样“心”比较容易入静。但是一定要看到,上篇说过的“入环境的静”是相对而言的。安静只是一种感觉,只有你的内心安静才是真安静。实际上心只能净而不能静。“静”是心对环境的被动感受,而“净”是心对环境的主动控制。而这就是关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看似微小,然,决定死生。大家熟知的那首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拂拭的是“心净”,而不是心静。所以,修行首先入静,其次再训练心意以入净。入静,最好选择一个好环境(其
6、后你会看到我入静的环境是什么样子);入净,闹市中亦可也。看到了吗?三调只是形式,你只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调整坐姿,使其符合“力学原理”自己感到舒服就好了。调息稍加练习,掌握基本呼吸动作,使自己不憋不屈的就可以了。而在情绪上要在心无担忧、焦虑的情况下就可以练习禅定。主线:我们是要在三调的基础上,进行放松的练习;然后由“意数呼吸”的训练而体验到“精神内聚”的心境。第十三篇:科学禅定基本方法如何训练放松?屡顺一下,我们要达到“精神内聚”状态,就要过“三调训练放松意数呼吸”的过程。放松也是一项可以学会的技能的练习。如何练习?实际很简单,就是通过体验肌肉的紧张与放松,进而学会控制肌肉放松就可以了。第
7、一步、如何体验紧张与放松?将你的右手握成拳头,将拳头攥紧些,再紧些,然后感觉一下手和前臂的紧张状态,让这种感觉进入到手指、手掌和前臂。然后再放松你的手,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异。注意,当放松你的手及手臂时,当紧张感流走时,你要记住这种放松后的“舒服感”。睡觉与放松虽然都是休息,但却是不同的概念。记住这个“概念”间的差别。第二步、基本动作和过程。1、拳头:首先握起右拳,攥得紧一些。感觉右手和右前臂紧张,再感受一下这些紧张。(暂停)现在松开拳头,放松右手放到椅子扶手上休息。(暂停)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异。记住这种感觉。左拳亦同样体验放松。2、手臂:现在将双手握拳,前臂向肩部弯曲。这时你的二头肌变
8、紧。感觉这肌肉的紧张。(暂停)现在放松,让你的手臂落下,回到身边。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异。记住这种感觉。像记住投篮球一样。(暂停10秒钟)3、肩部:耸起你的肩膀,向耳部靠拢。感觉肩部的紧张。(暂停)现在让肩部放松,注意比较紧张和放松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暂停10秒钟)4、前额:皱起你的前额和眉头,感觉到眉梢上有皱纹。(暂停)现在放松。前额皱纹松弛下来。记住这种感觉。(暂停10秒钟)5、眼睛:现在紧闭双眼。你能感受到眼睛周围的紧张吗?(暂停5秒钟)现在放松那些肌肉,记住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异。(暂停10秒钟)6、舌头和咀嚼肌:现在通过咬紧牙关,使你的咀嚼肌紧张起来,并将嘴角向后移动。感觉咀嚼肌
9、的紧张,(暂停5秒钟)现在放松。你能区别出咀嚼肌紧张和放松的差异吗?记住这种感觉。(暂停10秒钟)7、紧闭嘴唇:现在紧闭双唇。感觉嘴部周围的紧张,(暂停)现在放松那些肌肉,感觉嘴和整个脸部肌肉的放松。(暂停10秒钟)你的脸像你的拳头一样放松了吗?(在肌肉群之间进行比较)。8、头部:将头紧靠椅背上。你能感觉到颈部和后背的紧张吗?(暂停)让头部休息。注意两者的差异,保持放松。(暂停10秒钟)9、下颌向胸靠:现在继续注意颈部。头向前伸,看看能否将下巴接触到前胸。感觉颈前部肌肉的紧张。现在放松。(暂停10秒钟)10、背部:现在注意你的后背。将背向后弯曲,挺出胸和腹部。你能感受到背部的紧张吗?感觉这种紧
10、张。(暂停)现在放松,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多差异。(暂停10秒钟)11、胸部肌肉:现在深呼吸,充满你的胸腔,憋一会。感觉整个胸部和腹部的紧张。(暂停)现在放松,自然地呼出气体。感受放松的感觉。(暂停10秒钟)12、腹部肌肉: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现在放松腹部肌肉。(暂停10秒钟)你的腹部是否像后背和胸部那样放松。(肌肉群之间的比较)。13、臀部:现在收紧臀部肌肉,向地板(或椅子)上压。感觉它的紧张。现在放松。(暂停10秒钟)14、腿部:伸直双腿,感觉大腿的紧张。(暂停5秒钟)现在放松。感受大腿的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异。(暂停10秒钟)15、脚部:现在注意小腿和脚。将脚尖尽量朝上指,使
11、你的小腿肌肉绷紧,好像一根线正向上牵拉你的脚尖。你能感觉这种牵拉和紧张吗?(暂停)现在放松,让你的腿放松。感觉紧张和放松的差异。(暂停10秒钟)第三步、如何深入放松下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你就会掌握主动控制身体各部位肌肉进行放松的技能了。在下一步,你要将各个放松的部位连接起来进行放松。熟练后,就是说早已不用去体验什么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了。你只要用一个由上到下的放松的意念:从头部、胸部、双臂、双手、胸部、腹部、腰部、臀部、双腿、一直到脚尖,一气呵成地放松全身就可以了。再进一步,也就是放松于无形,部位概念早已消失了,一念通体就彻底放松了。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你只要不断加强和重复放松的意念,自然就
12、会越来越深入到深沉的状态中。你会体验到什么?在“非常深沉的放松状态中”。你会感到坐着像一个重重的泥像,躺着亦是一个躺着的泥像。心灵好像从身体的躯壳中脱离出来了,手、大腿、身体,好像都不见了。你也会体验到身体的沉重感,温暖和火热感,舒服痛快感,虚无感,身体漂浮起来的感觉。这就是基本的放松方法 一项技能的练习。第十六篇:正信禅定的大秘诀是什么?人们在修习禅定的时候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真正“佛学禅定”的关键在那里?修禅入定的正确认识和引导又是什么?为了更深入理解,我们需要玩一个游戏。记得在念小学时经常玩火柴杆拼图游戏,本人的解题能力还是很强的。火柴杆游戏形式很简单,就是给你一个指定火柴杆摆放的几何图
13、形。然后,要求你移动“给定个数”(比如二根)的火柴杆,而得到另一个确定的几何图形。就是说初始图形已经给定,结果图形也已给定。如何有选择性地移动“那几根”火柴杆,而得到一个结果图形就是游戏的关键了。简单地说,本人解题能力强的关键是运用了一个技巧。我感觉这个技巧很简单、很实用,那么我解题的秘诀是什么呢?一般人们解这种“智力题”可以说是顺向思维,就是从初始图形开始尝试摆放,结果会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要把不可能性全部尝试一遍。而我们思考模式是:先从结果图形开始往回推,进行逆向思考。要分析哪一根火柴杆肯定不能被移动(就像肯定不能移动房梁,否则房子会倒塌一样),能移动的有哪几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14、同时逆向思考会很快将结果分析出来。两种思考模式的差别是:一个是不断的顺向尝试各种“可能性”。一个是先分析,“排出”各种“可能性”,再进行“尝试”已经被缩窄了的“可能性”。实际上,难道你能保证自己没有被修炼什么“功法”的“思维定式”、被以经包装过了的修习禅定非正统理论、被对正统佛法不正确的理解所导致的错误引导给“框限”住吗?修禅入定的正确认识和引导又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修禅入定的“结果图形”是什么?然后从“结果图形”往回推。那么到底入定为了什么呢?简单,就是获得空境的心灵体验(实际上,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空”,又试图拿已有的经验去体悟“空”。就像没有学会骑自行车,却在大谈特谈骑上自行车后的
15、感觉一样,结果只能是自陷迷茫自陷死地)。修习禅定的过程就是逐步趋向“空境”体验的过程。定境就是空境,佛学全部意义就是让人们体悟到“空”。修禅入定首先必须认识清楚“空”是什么?然后再寻求如何解开这个“结果图形”。“空”是什么?佛在圆觉经里对“空”有一句很清楚的描述:“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什么意思?“彼知觉者,犹如虚空”:就是说,你看到的景物、听到的声音、品尝到的美味等等,这些感觉都是“空的”。为什么是空的?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就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就像金刚经里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就是说:“
16、过去心”是记忆;“未来心”是期待;这些都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所以是“空”的。那么“现在心”呢?刚说一个“现在”,现在就成为了过去成为了记忆和回忆(所以要活在当下)。金刚经告诉我们的是“不可得”。不是告诉我们“过去心没有,现在心没有,未来心没有”。而是不可得,就是“你得也得不到”。因为得不到所以才是“空的”(即“三际托空”)。因为空所以才有知觉。如果没有知觉,就不叫空。很多人一谈起“空性”,就说自己怎么怎么悟到了“空”,人们一打起坐来,就想怎么制造出一个“空”出来。实际上有个空空洞洞的境界存在,已经不是空了。佛法所讲的“空”是个名词的引用。“空”即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无以名之,名之曰“空”。
17、千万不要抓住一个“空”的境界当作“空境”。 所以,人们在修习禅定的时候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对“空”的错误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过程没有任何意义),会直接导致“永不入定”!如何修习佛学中的“空”?佛祖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当你打坐时,察觉有思念妄想的时候,思念妄想早已跑掉了。不用再用什么方法去除它,当下清净,本来清净。“离幻即觉”:离开了妄念幻想,知道现在清净了,保持这段“清净”就是“空”,就是“如来觉性”。亦无渐次:就是说这个“东西”,在四禅八定中,在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中,在什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中都一样,只是体验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很现实,一个婴儿要
18、想学会跑就需要先学会爬、蹦、跳。那么“知”的爬是什么?就是“三调、放松、意数呼吸”。有人说:这些东西是气功、道教各功法里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道教里的“存神”、“守一”是将佛学中的“观想、作意”进行了包装。行气、吐纳等是将佛学中的“数息”进行了包装。“三调”被包装的范围就更广了。回到修禅入定中的“爬”。如果忘了“我们来的目的”一切就都白费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重申一遍:就是通过放松尽可能的排出身体上的各种“干扰”,让心灵尽可能的“单挑出来”,然后进行训练心意。再分析一下,放松放到这个深沉的状态中,我们想要什么感觉都可以制造出来(只要不断的对自己进行暗示)。所以,再次重申:非常明确的是在这个状态
19、下,所出现的境界都是假的“你看到神,神就是假的。看到鬼,鬼也是假的”。那么我们在这个“深沉的放松状态下”去做什么?很简单,我们是要进行“意数呼吸”的训练。为自己下一步的“跑”做好准备。第十七篇:禅定的总根基是什么?正如伟大的建筑需要坚固的基础一样,修习佛学禅定也要建立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之上。而这个基础是什么?是作意与数呼吸。而我将之融合称为意数呼吸用意象去数呼吸的意思。要想更深入地理解意数呼吸,首先就需要看一下:什么是作意?什么是数呼吸?什么是作意?作意,就是用一种指向的力量(心力),去清清楚楚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景像的意思。当你不断地去在脑中“制造”一个景象时(如同通过不断举哑铃而拥有强劲的臂力一
20、样),你就会逐步拥有能够清楚地去注意”一个意象,而使这个意象在大脑中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能力。观想、冥想都属于作意的一种形式。实际上,这一修行方法本质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观想,而将一个人的心意固定在一个地方(为什么要“起幻”?以幻除幻、以楔(xie)出楔是也。),进而使得心意得到集中就这么简单。佛祖论述“空性”时早已言明:“彼观幻者,非同幻故。”就是说你拿来“观想”东西(一个茶杯、菩萨)的那个“东西”(本心),与看到的东西(一个茶杯、菩萨)不是一个东西。我们所求的是“空性”,而不是“意想”出来的“真菩萨”!所以,观想只是修禅定的一个基础阶段,并不会有什么“超神奇的功用”。其次,再看一下什么是
21、数呼吸?以及为什么要数呼吸?很简单,数呼吸自古以来就是集中心意非常好的方法。总之用最简单的话说:因为呼吸是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会存在的、不间断的、十分有规律的(而且还不花钱、不费气油的)出现的东西。所以如果将“心意”集中在呼吸上时,就容易让人不间断的、持续的集中心意。就这么简单。非常简单:“观想”的关键是:心力有用“劲”之处(举一次哑铃)。数息的关键是:可以持续进行“用劲”(持续不断的举哑铃)。将“作意”与“安般守意”结合起来就创造了神奇。如何结合?很简单,就是将数息要诀和观想要诀结合起来就可以了。数息的要诀是:“一呼一吸为一息(一般记吸为息),就在心中计数为一次。从一数到十,在从十数到一。如此
22、循环往复。”在数的过程中,一旦感到有数“走神”时,即从头开始数起。通过数数,这样心意就容易得到集中(同时也容易让人睡觉)。观想的要诀是:“想象出一个“真菩萨”,然后把菩萨观想得清清楚楚。”以此来集中心意。融合后的意数呼吸的要诀是:每一次呼吸都要观想眼前约两米处“凭空”而出现一个水晶球(可以实际地去挂一个水晶球)。随着呼吸从一个计数到十个。之后随呼吸而倒过来数每一息都消逝一个,直到完全消散。如此循环往复。一旦有意数得不清楚的地方,即从头开始数起。而最为关键的是以下几个要点:第一、 数意象而不是数数字,即是意数。什么是意数?我们数的是意象是通过观想而得到的“水晶球数目”的意
23、象。就是说,你要让每一个水晶球停留在你的“心意中”。比如数到七个时,你心中是有“”的意象而不是数字(数字的概念要在你的脑中消失)。数数字,容易导致“自动化”的数,所耗心力不足,难于集中心意,也很容易睡觉。第二、心意定位于体外而不是体内。我们将“心意”放在“体外”,也就脱离了身体上的一切干扰。这样就不会过分注意呼吸和身体的某处(鼻头、胸部、丹田)而引发的误导和制造任何的所谓“气机紊乱”。第三、观想水晶球而不是佛像。观想佛像容易“误导出真神仙”,而观想水晶球你想进入“魔境或走火入魔”都不可能。(理科教授、画家等等,那一个不是每天脑中充满着想象出来的几何图形和山川景物,他们想找入“魔境”的门,都无处
24、可寻啊!想象不会导致“走火入魔”,问题出在你想象的是什么)第四、观想动态而非静态。在水晶球随呼吸而增加或减少的过程中,你要让这些水晶球运动起来(而观想菩萨是静态的)。可以观想这些水晶球三个一组( ),又变成五个一组( )。观象这些水晶球清清楚楚地在空中飞舞跳跃着,然后组来组去的组成各种几何图形。这样你就需要耗费更大的心力,也就是可以更快速的训练出强劲的心力。总之,意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你很耗费心力。这就像一个人举一个1公斤的哑铃,举上1万次所锻炼出来的臂力与他举20公斤的哑铃举上一万次所锻练出来的臂力差别大焉!(人们只知道如何锻炼臂力,而不知道如何锻炼“
25、心力”!或者说很多人不相信“心力”也可以锻炼!)第五、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的是更清楚、更清醒,而不是更模糊、更没有感觉的“空”。意者,心上立着一个日也。就是在正午的太阳光下看东西会清清楚楚的意思。作意实际上就是让你清清楚楚地去“作出”一个“意象”出来。什么是“坐忘”?坐忘是到达了一定阶段后,眼前不见床位、佛像、物品为标准的一个心意状态。实际坐忘很容易理解。比如,你在专心的看书,而你母亲过来叫你吃饭,结果叫了两声,你都“听而不见”。这叫做“看书忘”。而那个叫“坐着忘”。差别是“坐着忘”当然要比“看书忘”高出许多个“心力能量级”。就如“量变引发质变”(比如:水温超过100度或低于零摄氏度,就会导致“
26、态”的转变气态或结冰)一样,当“心力能量级”到达一定的“度”时,就会出现“心”的一个“态”的转变。所以佛学中的“坐着忘”和“看书忘”有一个质(本质是一样,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质)的差别。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更清醒,更清楚,更明白。千万不要去“制造”一个什么“空境界”。所以一定要排出所有的以前不正确的观念。不要再去意图制造什么超境界,真实的超境界就是清清楚楚,就是“空”。所以你在“深沉的放松状态中”进行“数息、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清楚。而不是“臆造”出一个什么境界出来。注意:“深沉的放松状态”是“身体肌肉”的放松,而不是“心灵”的放松(让“身体”睡觉而不要让“心”跟着睡觉)。信解受持如
27、是渐增能够在30分钟内意数呼吸可以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犯一次错误时,你的基础就打好了,就可以进入下一段的修习了。下一阶段是什么?精真元明,那才是真正在训练“心”的力量。第十八篇:如何修习入定?(第二阶段:即精真元明阶段)要想体验空境,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空境?很简单: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本心就是空境就像一面洁净的镜子(镜子越干净就越清楚,也就是越空),所映照出的万物就是你的感觉和思想。万物在镜中流转逃飞,就像你的思念在本心中跌荡起伏一样。无论镜外“电闪雷鸣”,“镜子”能够感知到一切,却不会受到丝毫污染(不垢不净)。这就是空境。空境不是你“修”出来
28、的。人们普遍对“体验空境”有一种误解:即认为体验空境就像煮米饭,只有煮到一定时候,饭才会熟即认为只有修习到一定的的候“空境体验”才会出现。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空境。只是没有经过修习的人,没有能力将空境延长,体验不明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而已。所以修习禅定的关键是如何将体验到的“空境”延长。如何获得空境的体验?首先,以金刚经中的三际托空(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体验。空境在那里找?在你的第一个念头与第二个念头的空档里找。读一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一个字句之间的“空档”就是空境清清楚楚的空境。因为太短了(大脑神经系统完成一次同步震
29、荡的时间是40毫秒(1/25秒),所以最短的空境不会短于40毫秒)。没有一定心力为基础,不会有所延长,就很难切实地感受到。其次,以密宗大手印的最高秘诀去体验空境人的意识平时是非常松散的,当你被别人一声恐喝而吓到时,你就会体验到很短的一小段“空境”一小段的清清楚楚。而大手印的方法就是用“惊愕”来截断杂念妄想,来体验清清楚楚的“空境”。如果通过别人的“吓”来不断地体验空境,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吓成精神病”了。而大手印,就是通过自己“吓”自己,来不断地来截断意识流体验“空境”的(一切皆无“唯惊愕”)。最后,万法归宗。最好用的就是佛祖所传的绝顶秘诀:“知幻即离”。没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最高密法
30、!实际上,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需要有一个基础:就是拥有一定的心力正信佛学通过包括“安般守意在内的诸方便法门”来获得一定的心力。为什么非得有一定心力才能去体悟“空境”呢?简单清楚:首先,你要通过意数呼吸(20公斤80公斤的杠铃的练习)的练习,拥有体验一次空境(举起100公斤的杠铃)的能力。然后通过不断的去体验(举杠铃),就获得了超强度的心力(长驻空境)。什么是知幻即离?如何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很简单,知,即察觉。就是你在打坐时,突然察觉到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的体验。你一察觉,空境出现了,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空,本来空,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千万不要再用个什么秘法去除妄想
31、。就是说:在经过数呼吸的训练后,你有能力在“一察觉”后,体验并保持到超过0.5秒钟的清清楚楚察觉的当下就是空境,你就住于空境了。如何延长保持这一段的清清楚楚,就是修定的全部内容了。注意:不可拔苗助长。没有训练意数呼吸而体验到的“空境”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你的“心力”还不足以延长而体验到“纯度较高”的空境。当你通过意数呼吸的训练而将基础打好时,你就有“心力”去体验一小段清清楚楚的“空境”了。然后将这一小段空境想办法延长就可以了。如何延长体验到的“空境”,就是如何持续不断的去体悟空境,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顿悟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秘诀:“当你察觉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当下空境,本来空境。那么,你
32、不要去到那里去找清净,找空境了。你只需要不断察觉,就可以不断地去体悟空境了”。所以这个秘诀就是不断察觉。肯定有老学究会说:不断察觉本身这一念就是“大妄念”。这句话是对的。关键是:谈佛议理的人们都太有“远见”了每一天都在“谈论着河对岸的美丽景色”。当人们给他一艘船的时候,他却说:“你们错了,我们的目的是要到河对岸去,而不是船,船不是河对岸”。“船不是河对岸”这句话谁能说是错的呢?当“不断察觉”经不断修习后,当你有能力将“空境”延长到2秒钟时,你就会体验到“一小段”的空,就会有“原来是我”的感觉。什么是“原来是我”?简单地说:“你会感到你就是你,一个活生生的你自己,一个非常清楚地存在着的你自己”。
33、(实际大手印的大声的一声“呸”,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是体验那个“原来是我”的感觉。突然你被吓时,是否体验过一个很清楚的“我”的感觉呢)。“原来是我”就是一段空境的体验,就是精真元明的体验,就是一段时间的入定。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这种感觉延长就可以了。到这里我们碰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无论如何“空境”的延长不会超过3秒钟。原因如下:此时此刻你现在在想什么?你以为你的思想像流水一样连续地流过你的意识的吗?实际上你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象是一段一段的流过我们的意识的。这就像我们曾经以为电影是连续播放的一样实际上电影采用的是每秒24幅画面(电视25幅1秒钟大脑神经元会同步震荡25次,每次40毫秒)的速度播放的。如果电影以每秒低于24幅画面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终止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轧钢厂租赁合同协议
- 辅导机构学员协议合同
- 网络游戏道具购买合同
- 公寓精装修合同书
- 转介绍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车位转让业主合同协议
- 景区保障协议书
- 工程支付担保合同
- 转让店铺货柜合同协议
- 精编中学生廉洁教育教案课件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插入技术与技巧模板
- 膝关节体格检查
- 《小学生新能源科普》
- 义务教育(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目录
- 人民币教具正反面完美打印版
- 国际投标条款
- 6.1 根结、标本的上下关系
- GB/T 13928-2002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 GB/T 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 GB/T 11022-2020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