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摘 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其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然而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往能力,并经常产生冲突。此时,培养幼儿广泛的交往兴趣,使其在交往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快乐,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同伴交往方式,学会基本的交往规则,能为日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基础,这对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三方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从而分析提出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现有
2、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求小班幼儿能与同伴顺利交往,友好相处。与此同时,对于有关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等相关学前教育理论,起到理论扩充的作用。关键词:小班幼儿 同伴交往 能力 策略ABSTRACTChildren peer intercommunion capacity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bility, enhance adaptability, formed the basis of friendly attitude. However small children are in the early stag
3、es of the self consciousness formation are often self-centered, lack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often create conflict. At this time, foster kids extensive contacts in the communication interest, experience and feel happ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is very important
4、. At the same time, foster kids the right way, peer intercommunion learn basic rules for future communication, establish good companion relates to lay the foundation, the children,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tripartite is very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preschool classes peer intercommunion
5、process problems and cau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classes and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eer intercommunion ability to children.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collecting, sorting existing peer intercommunion ability training cla
6、ss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easures classes with companion friendly exchanges, smoothly. Meanwhile, about foster kids for peer intercommunion ability, promote cheeper to peer intercommunion development education theory, related pre-school played the role of theoretical expan
7、sion. Key words: Preschool classes Peer intercommunion ability strategy目录1.引言1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概述12.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含义12.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22.2.1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22.2.2提供情感支持22.2.3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2.2.4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3.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3.1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33.2原因分析43.2.1 幼儿自身因素43.2.2家庭因素53.2.3幼儿园的影响64.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8、74.1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兴趣74.2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拉近距离84.3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往技能84.4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成长94.5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115.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1.引言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他们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使其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而且也容易适应新的环境。然而,现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狭窄等原因,很容易产生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
9、合群等问题,小班幼儿尤其如此。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孩子与同伴交往是克服性格孤僻和自我中心的良好途径。交往对孩子具有独特的心理价值,这是亲子关系代替不了的。”1因此,同伴交往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应积极总结、探索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同伴交往发展的有效策略,让幼儿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同伴交往态度,学会基本的同伴交往规则,为日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基础,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概述2.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含义同
10、伴是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交往,也称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而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Howes(1987)提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反应幼儿与同伴成功交往的社会能力,它是与幼儿受欢迎程度、同伴影响和同伴交流敏感性有关的一种能力。”2我国著名研究者张元(2002)在综合国内外有关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界定为:“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3以张元,Howes的理论为基础,本文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界定为: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
11、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2.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马来西亚心理学家教授玛利亚尼默德曾说:“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优胜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及身体体能的发展。”4不仅如此,幼儿期的同伴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个体在发展早期自然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独霸、骄纵、不合作、不分享等等。而同伴交往恰恰需要个体间的互助、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这些都是根治幼儿自我中心不良倾向的良药,随
12、着同伴交往活动的进行及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自我中心的不良特征会逐渐减弱或消失。2.2.2提供情感支持归属、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更多地从同伴集体中获得。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的一种心理需要,即使在婴儿期,个体也总能积极地寻找同龄同伴。幼儿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理解和同情,因他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他们互相帮助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2.2.3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认知能力是
13、幼儿成功完成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协商和讨论的机会,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幼儿丰富知识,发展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4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一种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轮流、助人、合作、谦让、分享等。 研究发现,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幼儿比受拒斥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
14、生频率更高,并且成为受欢迎幼儿的典型行为特征。那些发出友好、分享、合作等积极行为的幼儿都是受欢迎的,而攻击、破坏、践踏群体规范等行为是幼儿被拒绝的主要原因。这种直接的反馈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发展,并使之转化为一些稳定的交往技能。3.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5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与社会融合,未来社会更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然而,现在的孩子恰恰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3.1小班幼儿
15、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小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是他们靠近集体,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交往机会,同伴逐渐成为幼儿交往的主要对象。然而,现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缺乏兄弟姐妹之间自然正常的交往经验,并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成人圈中,他们模仿到的只能是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加之公寓住宅高层化,邻居之间也很少来往,这就使得幼儿在自己家中长期处于“孤独的小太阳式”的地位。而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的生活环境、活动范围以及交往方式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缺乏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经验,因此,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自卑退
16、缩。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自卑退缩。他们孤立、害羞、被动、冷漠,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要,从而对他人的意见不做反应,时常感到一种不自在的压抑感和无能感。第二,任性自私。当前在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任性自私,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任性自私就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表现得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第三,攻击行为。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其认知的自我中心性以及动作先于语言的特征决定了幼儿会直接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交往中的攻
17、击行为。这些幼儿突出的表现是有攻击性、不合作、好动,他们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导致他们的同伴很少,人际交往也很贫乏。3.2原因分析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包括幼儿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以及幼儿园等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3.2.1 幼儿自身因素第一,年龄特点。3-4岁是幼儿初入园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往能力,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退缩、任性自私、攻击性强等问题。第二,个性因素。亚历山大·桑莫斯等人指出: “每个人出生时就带有反应周围人与环境
18、刺激的独特模式。”6这些独特模式影响了幼儿的交往,比如说喜欢交往的幼儿对他人反应积极, 那么他们得到的交往机会就多; 而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幼儿对他人反应消极, 导致他们得到的交往机会更少。第三,外貌与体格因素。在对小班幼儿的调查中, 发现有部分幼儿在选择“最喜欢的幼儿”与“最不喜欢的幼儿”时, 陈述的理由是:“他长得漂亮”, 或“他长得不漂亮”。在幼儿期, 孩子往往通过外表来评价人。第四,智力因素。主要是聪明、能干、有特长。如果幼儿在能力与特长方面比较突出, 其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与小班幼儿谈话的结果表明: 聪明、能干、有特长的幼儿受到社会偏爱度高。如有的幼儿在选择最喜欢的同伴时, 说:“他画画
19、好”、“他唱歌好”等, 而没有特长的幼儿往往受忽略。第五,品行与交往特征。良好的品行是幼儿与同伴交往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能够尊重对方、合作谦让的孩子易受同伴的欢迎。反之, 攻击性强、不讲礼貌的孩子, 则被同伴排斥。国外有研究表明, 甚至10 个月的婴儿就不喜欢攻击性强和不作出友好反应的伙伴。王振宇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在幼儿期, 攻击性是使儿童讨人嫌的主要原因。”7 3.2.2家庭因素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幼儿首先在这个环境中逐步成长,通过家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习得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及行为规范。因此,家庭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首先,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有利
20、于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而缺乏交往的家庭环境,则会阻碍他们与同伴的交往。现今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以父母为伙伴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因此父母之间,父母与他人之间,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为幼儿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能和行为提供了重要源泉。其次,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有的父母滥用家长权威,粗暴地压制甚至虐待孩子,让孩子对交往产生恐惧;还有的父母喜怒无常,恼恨起来又打又骂,欢喜起来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掌握不了合理的交往方式。这三种教养方式都会导致
21、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退缩行为或攻击行为。3.2.3幼儿园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最早较正规地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幼儿园环境也会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师幼关系上。首先,师幼关系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表明,被教师忽视或者拒绝的幼儿,由于缺乏和教师的积极的情感交流,在面对教师时要么冷漠,要么故作活跃。冷漠会使幼儿的行为变得退缩;而故作活跃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有的幼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不惜攻击自己的同伴。其次,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一个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幼儿的评价。米勒等人(Miller & Gentry,1980)回顾了几项相关研究发现
22、,教师对一个幼儿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幼儿对这个幼儿的接纳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最有力的人物。8教师喜欢并经常表扬的幼儿大多是受欢迎的, 而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幼儿大多是受排斥的,在教师问卷中未被提名的幼儿大多是受忽略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者惩罚幼儿,这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在心理上造成压力,进而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等交往特征。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关系,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幼儿与同伴之间
23、交往的不协调。4.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幼儿自身、家庭以及幼儿园是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的重要因素。由于小班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同伴交往刚刚开始,同伴地位分化不明显,同伴关系处于懵懂的混沌期。因此,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幼儿同伴交往给予足够的重视,激发幼儿交往的意愿,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使其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通过收集与整理,并结合实践,本文将培养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4.1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同伴交往感兴趣,幼儿才会产生与同伴交往的意愿,进而出现同伴交
24、往的行为。所以,激发幼儿对同伴交往的兴趣,特别是自卑退缩型的幼儿,将有利于其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要有饱满的激情,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以激情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互动的兴趣。如: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教师将音乐编成故事神奇的小魔棒,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着:在大森林里住着啤酒桶和小老鼠,一天,来了一位小仙女,她用神奇的“小魔棒”一指,啤酒桶就长出了四肢,于是,它和小老鼠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教师用身体语言讲解音乐的内涵,将幼儿带入童话般的世界,用激情感染着幼儿,使其全心身地投入到音欣赏乐活动中,与同伴翩翩起舞。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与同伴交流、互动的
25、乐趣,进而激发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愿。与此同时,也要告诉幼儿交往不成功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换个方法就能把问题解决。幼儿事前有这样的意识,在其真正经历时,就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了。4.2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拉近距离小班幼儿处于明显的心理发展的转折点,心理状态处于敏感期。在幼儿园里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可以拉近小班幼儿与幼儿园、同伴和教师间的距离。首先,从家访开始着手。家访时,教师用亲切的微笑、柔和的话语和细微的动作让幼儿没有距离感,从情感上迈出熟悉的第一步,对他们即将进入的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在环境创设中将每位幼儿及其家人的照片融入其中,让幼儿自由观察、交谈,在相
26、互认识以后,也认识了彼此的家人。这个活动使每位幼儿感到亲人在自己身边的同时,也对倾听的同伴产生了亲切感。第三,关心、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并与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理解幼儿,以平等的态度来和幼儿对话、交流。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有一定的依赖性,教师更要积极地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以消除幼儿的不安情绪,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常把笑容带给孩子,让他们在放松、安全的心理氛围下自由交往。4.3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交往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
27、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9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使幼儿能够运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交往意愿,解决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愉快地与人交流。 首先,让幼儿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遇人主动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应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要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应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要说“没关系”。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如:早晨幼儿来园时,教师应先主动、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28、抚摸他们的头或给他们一个微笑,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主动地与别人打招呼。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感染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和情感,应及时给予正面强化,使幼儿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其次,可以和幼儿拉家常,鼓励幼儿主动说话;可以进一步委托幼儿传话、办一些小事情、和周围人交谈;同时还可以利用课间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园内外的消息。 第三,设计活动,帮助幼儿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系列迁移反应的结果。小班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其已经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活动帮助幼儿进行迁移,这将有助于小班幼儿交往语言的发展。这种迁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一
29、种句式迁移到多种情景之中。如:幼儿在洗手挽袖子的情景中学会了说:“请你帮我挽袖子好吗?”这种“请好吗?”的句式可以迁移到想和别人一起玩时,想借别人的东西时等情境中。这种迁移可以使幼儿适应多种不同的语境,并逐渐把语言从语境中分离出来。二是探索同一意愿的多种表达方式。比如想和别人交朋友,可以有很多种说法,有直截了当式的“你和我做朋友好吗?”也有委婉曲折式的“你和我做朋友肯定会很愉快的”,等等。表达同一意愿的语言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探索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与同伴交往。4.4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实际上是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来学习人际之间
30、的交往。从游戏的角色分配和游戏的材料使用来看,常常需要幼儿学会协调,而这种协调能力正是在同伴交往中逐步学会的。尽管小班幼儿有了同伴交往的需要和初步的能力,但是受自我中心心理特点和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其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第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创设带有情景的游戏更能吸引他们,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如在用大纸箱自制的“公共电话亭”区域里,幼儿两两结伴,以打电话的方式与自己的朋友尽情地聊天,进行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在 “朋友碰碰乐”的区域里,幼儿与朋
31、友装扮成磁铁人的样子,有趣的磁铁人时常头和头碰在一起,肚子和肚子碰在一起,脚和脚碰在一起滑稽的情景、温馨的肌肤接触,无不使幼儿感受到交往的快乐。第二,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提高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模仿各种角色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言交往能力。另外,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和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同情心和责任心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共同的建构活动,形成了初步的合作交往意识;在各种规则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等待、轮流、协商等交往技能。第三,在游戏过程中灵活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如何引导幼儿自主地开
32、展游戏,让幼儿能够充分表现和自由交往,使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并且同伴交往能力得以提高,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对于有带动力,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幼儿,可以让其担任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参与分配角色和解决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给其他幼儿起到调控和示范的作用。对于自卑退缩、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把他们分到和能力强的幼儿一组,让他们相互感染,提高游戏兴趣,同时鼓励这类幼儿树立起信心,参与游戏的改进,做游戏的主人。对于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交往愿望但缺乏交往技能的孩子,则主要教给他们一些交往策略,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学会融入集体生活,和他人友好共处。此外,应充分发挥玩具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玩
33、具是孩子的最爱,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正处于独自游戏的高峰时期,与玩具的互动较多,而幼儿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发生的。通过玩具,幼儿可以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消除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因此,玩具在同伴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小班幼儿喜欢玩玩具的特点,可以定期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幼儿在共同玩玩具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同伴分享、相互谦让,促进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4.5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里,也就是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们身上种下了人的基本特征的根子。”10同伴交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一,在目标上要取得共识。家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商户入驻协议及承诺书
- 电力能源行业专业资质证明(6篇)
- 幼儿安全用电教育教案
- 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 社会媒体与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 展览策划与展台搭建施工合同
- 中级经济师考试定位与试题及答案建议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考生经验交流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技巧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估标准试题及答案
- 急诊科护士岗位说明书
- 农村废弃学校租赁合同
- 脊柱侧弯手术配合
- 汽车4s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0篇)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JTS165-7-2014 游艇码头设计规范
- 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汇编:一次函数章节综合1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王彦第8版)习题及答案 第1-23章 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政府单位会计报表
- 胃癌治疗进展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柔性电子器件制造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