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_第1页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_第2页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_第3页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_第4页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胃部手术常见手术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毕1式胃大部切除术(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胃癌根治术:按癌肿部位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1、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36日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57日(有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高热、腹痛、腹胀,肌紧张)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术后710日术后梗阻: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倾倒综合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式吻合术前诊断:胃癌穿孔,局限性

2、腹膜炎术后诊断:胃癌穿孔伴胰腺、横结肠系膜、肝门侵犯,局限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 1 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 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 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 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肿瘤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分离

3、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肿瘤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 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 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 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8 切断胃左动静脉。于小弯侧距肿瘤6cm处,大弯侧脾门下方离断胃。移去标本。 10. 胃肠吻合重建通路:距屈氏韧带25cm处提起空肠行残胃

4、空肠远端空肠毕式吻合。肝门部肿大淋巴结以5ml无水酒精注射。 11. 关闭腹部切口:腹腔彻底止血,蒸馏水冲洗腹腔,十二指肠残端放置腹腔引流,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放置减张。 12.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胃癌Gastric Carcinoma 术后诊断:胃癌Gastric Carcinoma 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 radical resection of gast

5、ric carcinoama( total gastrectomy ,Roux-en-Y rec onstruction and splenectomy)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sia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胃体小弯侧可及10*12cm大小肿块,侵润性生长,穿破浆膜层,侵犯网膜。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旁及脾门均可及肿大淋巴结。肝脏、双肾、横结肠、小肠系膜根部、腹壁及盆腔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 1 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 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2cm切口。 3 逐层进腹,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拟行全胃切除术,脾切除术。 4 在横结肠上

6、缘剪开胃结肠韧带,将横结肠系膜之前叶分离,分离胃与横结肠间的粘连,向上至胰腺下缘,再分离胰腺包膜至胰腺上缘。 5 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清除第6组淋巴结。 6 沿胃大弯侧离断大部分脾胃韧带,在胰体尾部上缘找到脾动脉,切断,近端双重结扎。将脾脏下极向左向上翻开,显露、切断、结扎脾结肠韧带,游离脾下极。后将脾外下方向内向上翻转,显露并切断脾肾韧带。 7 托出脾脏,分离、结扎,切断脾隔韧带和上极的脾胃韧带。充分游离脾脏。将胰尾与脾蒂分开,用3把全齿血管钳夹住脾蒂,在贴近脾门的血管钳内侧切断脾蒂,移走脾脏,残端脾蒂丝线结扎并逢扎止血。 8 游离小网膜,在

7、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清除周围淋巴结。 9 在幽门右侧约1cm处离断十二指肠。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10 切断胃左动静脉,清除周围淋巴结。 11 分别沿胃小弯、大弯侧游离胃近端,紧贴胃壁分离,钳夹,切断,结扎入胃血管和迷走神经至贲门上3cm食管处。清除周围淋巴结。 12 贲门上2cm食管处切断食管下段,距屈氏韧带25cm处的切断空肠,远端空肠残端关闭后,和食道行食道空肠端侧吻合。 10. 近端空肠距胃肠吻合口约45cm处行肠肠端侧吻合。关闭系膜孔。 11. 腹腔彻底止血,蒸馏水冲洗腹腔后灌

8、注5-FU,食道空肠吻合口旁及脾窝各放置20 0ml负压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12.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0ml,术中输血,PRBC:2U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胃穿孔修补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发现,肝脏外形质地正常,肝胃韧带,肝肾隐窝,肠间隙间见大量脓腋及食物残渣,胃幽门管前可见一穿孔,直径约0.8cm,孔周僵硬,可触及一肿块约2.5*1.5cm,予行切除一小块行病检,冰冻报告:未见癌细胞。术中诊断:弥漫性腹膜炎,胃溃疡穿孔。请示于吉人主任后决

9、定行胃穿孔修补术。沿垂直于幽门管方向间断缝合5针关闭穿孔,表面涂以OB胶,并以大网膜加强。以稀碘伏水冲洗腹腔,于修补处及盆腔各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术中出血少量,手术过程顺利,术毕,病人安返病房。2、 结肠癌发生部位?好发乙状结肠,依次是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3、 右半结肠与左半结肠临床表现特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肿瘤多呈菜花状,可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有便血,血与大便混合,肠梗阻较少见左半结肠肠腔较小,肿瘤多呈浸润生长引起环状狭窄,肠梗阻出现较早,粪便表面亦可染有鲜血或粘液10、结肠癌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癌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

10、横结肠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癌肿乙状结肠切除术:根据肿瘤的位置调整切除范围。乙状结肠上段,应包括切除部分降结肠若位于下段,应包括切除直肠上端,包括所属的系膜淋巴结,重建肠道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 1 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 3 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

11、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 5 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 6 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 7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手术名称:全胃切除

12、术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线长约17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肝、胆、脾、盆腔未见异常;胃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胃体上段小弯侧、胃体后壁可触及约1.2cm-1.5cm大小溃疡各一个,整个胃窦部增厚,未触及明显溃疡或肿块,在胃体下段前壁切开胃壁,探查胃腔,发现距离贲门口约2.0cm,沿贲门口周围从小弯侧至胃底后壁紧靠着分布三个约为1.2-1.5cm大小浅溃疡,溃疡周围有散在的结节增生,整个胃窦及胃体下段约有10.0cmX8.0cm大小的粘膜增生,呈大小不等结节状,胃体上段溃疡下缘与胃体下段增生粘膜之间距离约为1.5-2.0cm,取

13、胃窦部粘膜送快速病理检查,关闭胃窦切口。术中病理检查示胃窦癌。术中诊断胃窦癌、胃体多发溃疡,决定行全胃切除术。于结肠缘断胃结肠韧带,向右至十二指肠球部下缘,向左结肠脾曲,并双重结扎胃网膜左、右血管、胃短血管,切除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清除第4、6、10组淋巴结,然后游离胃小弯侧,紧贴肝下缘断肝胃韧带,上至贲门右侧,下至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切断结扎胃左、右血管,清除第3、5、7、8、9、12组淋巴结。横断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残端XF60全层闭合,将肌层1号丝线间断内翻缝合关闭。游离贲门及食道下段,清除第1、2组淋巴结,切断、结扎胃迷走神经,于贲门上方约4cm切断食道,取出标本。分离

14、空肠系膜,于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15cm处切断空场,将空场远段于结肠后上提,取空肠远段的口侧端对系膜缘与食道下段吻合,29号GF全层吻合,空场远段残端XF60全层闭合。取空场近段的肛侧端对系膜缘与距食管空肠吻合口约40cm空肠吻合,29号GF全层闭合,空肠近段XF60全层闭合。1号丝线间断内翻缝合各吻合口浆肌层,吻合满意,各吻合口通畅。间断缝合空肠系膜裂口。冲洗腹腔干净,查腹腔无活动性出血,右上腹腔置橡皮引流管一条,逐层缝合关闭腹腔切口,清点器械无误。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50ml,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标本送病理检查。胃肠道手术胃

15、癌根治术(D2毕1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绕脐,长约20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发现,肝脏外形质地正常,网膜、结肠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病灶,胃窦部小弯侧可及一肿块约5*4cm,侵及浆膜。遂决定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提起胃结肠韧带,游离大网膜,离断网膜左右血管,向上分离胰腺前被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离断胃右血管,游离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在幽门下约3cm处边切除边缝扎离断十二指肠,残端包埋。近肝面离断肝胃韧带,清扫腹腔干旁淋巴结,近根部离断胃左动脉。清扫脾动脉旁淋巴结。在胃拟切断处上Kocher钳,边切除边缝扎,大弯侧留2横指宽上肠钳拟作吻合口

16、用,切除约3/4胃。距屈氏韧带约10cm处提起空肠与残胃行结肠前端侧吻合,空肠近端对小弯。吻合口两侧加固缝合。彻底止血。以蒸馏水冲洗腹腔,于吻合口处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术中出血少量,手术过程顺利,术毕,病人安返病房。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毕II式消化道重建)患者今取仰卧位,麻醉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导尿,取正中绕脐切口,长约25cm,切开皮肤,逐层进腹,探查见:肿块位于胃窦部,大小约3cm,已经侵犯浆膜层,肿块约在幽门上方3cm,肝脏、胆囊、脾脏、小肠、结肠、肠系膜、大网膜、盆腔、腹壁未见明显转移灶,未见腹水。决定行胃癌根治术。沿横结肠壁分离胃结肠韧

17、带,从肝曲直至脾曲,并剥除浅层结肠系膜层;连带剥除胰腺外包膜。打开Kocher切口,分离十二指肠起始段,分别结扎胃右动静脉,并离断;分别结扎胃网膜右动静脉,并离断;分离幽门周围血管并结扎离断,直至幽门下约3cm,避开胆总管,于十二指肠起始段上一55mm直线切割器,进行切割吻合;并用丝线对十二指肠残端进行荷包包埋。分离肝胃韧带,牵开胃壁,分离结扎胃短静脉,并离断;离远端胃约70左右,分离此处胃周围各血管分支,结扎并离断;在此处上一100mm直线切割器,进行切割吻合,切除标本;用丝线对小弯侧荷包包埋,剩下约5cm,用于消化道重建。沿肝固有动脉分离周围结缔脂肪组织(进行第79组淋巴结清扫),沿门静脉

18、周围清扫结缔组织(第12、13组淋巴结)。取屈氏韧带下约20cm处空肠长约4cm置于横结肠前方,拟与胃残端大弯侧进行吻合;与目标空肠置一肠钳,切开空肠壁,仔细消毒,取目标胃残端大弯侧上一肠钳,剪去吻合器吻合处,长约4cm,仔细消毒,对拢吻合处,用丝线分别间断缝合后壁及其前壁;用丝线荷包加固双侧角部,仔细检查见吻合口可容纳二横指,仔细检查吻合口,部分位置荷包加固。仔细止血,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尽后,于吻合口处、睥窝各置一引流管,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标本及淋巴结送病理,病人安返。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

19、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 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2. 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 3. 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为见异常。 4. 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二个套管针穿刺,右侧置抓钳,左侧置各种操作器械。 5. 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用抓钳提起阑尾,钝性解剖阑尾系膜,流离阑尾动脉后上三个钛夹后切断阑尾动脉。 6. 流离阑尾至跟部,距回盲部0.5cm处用loop双道套扎阑尾,切断阑尾。 7. 取出阑尾后腹腔冲洗,检查腹腔内无出血,缝合切口。 8.

20、 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5ml,术中血压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安返PACU,标本送病检。直肠癌临床表现?(1) 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或便秘,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晚期有里急后重。(2) 便血 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浓血便。(3) 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4) 全身恶病质 癌肿晚期,病人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5) 直肠指检可触及包块,手套粘血性粘液。(6) 腹胀 晚期肝大、腹水,导致病人腹胀。(7) 乙状结肠、直肠镜检可观察到癌肿的形态、色泽、部位。12、直肠癌早期诊断

21、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2) 应用大便潜血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3) 直肠指检,75%以上的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4) 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肿瘤切除:(1)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切除范围:该手术需要切除足够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并清扫相应的系膜及周围组织及相应的淋巴腺。切除后行结、直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平面较低时可借助吻合器进行。该手术可保留肛门,若切除彻底时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2)腹会阴联合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Bacon术)与Miles术不同之处是会阴部在齿状线处切断直肠,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及周围组织,将切除肿瘤后的结肠断端由会阴拖出缝合于皮肤切缘上,该

22、手术保留了括约肌,但排便反射差,且会阴部切除不彻底,故适用于中段直肠癌。如腹膜外套叠式吻合术,肛门外翻出吻合术,以及经腹游离骶前吻合术等。近年由于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结、直肠吻合已较方便,除某些特殊情况,上述手术已少采用;(3)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该手术的切除范围包括部分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腺,提肛肌,坐骨直肠窝组织,肛门周围直径5cm的皮肤及肛管,、括约肌。切除后结肠断端在腹部作永久性人工肛门,会阴创口缝闭。手术时经腹游离,腹会阴部同时手术。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疝的定义?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

23、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直疝和斜疝的区别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2.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3.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4.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 5.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 6.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7.嵌顿机会:斜疝发生疝嵌的机会较多;直疝发生嵌顿的机会极少。疝手术治疗方法?传统疝修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

24、、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17、疝修补术后护理要点?体位:平卧位(去枕平卧6小时)饮食: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半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活动:一般于术后23天下床活动防止腹内压升高:防止受凉引起咳嗽,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阴囊水肿:术后予阴囊抬高预防切口感染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沈倩云)麻醉达成后,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耻骨联合至左髂前上棘连线上方两指作斜切口长约5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探及皮下环,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切开睾提肌,打开疝囊,发现疝内容物已回缩,疝囊与腹腔相通。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术中诊断:左腹股沟斜疝。游离

25、疝囊,在疝环处高位缝扎,切除疝囊,探查发现内环扩大约3指,决定行左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取巴德氏花瓣顶部与疝囊缝扎处缝一针后置入内环,周边与腹横筋膜缝合数针,再以巴德氏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周边分别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缝合数针固定以加强后壁。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回。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术毕,安返病房。急性阑尾炎手术名称:阑尾切除术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单。    取麦氏点切口,长约4.0cm,逐层进腹。见阑尾充血,无肿胀、化脓,无穿孔及坏疽。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决定行

26、阑尾切除术。分束分离、结扎并切断阑尾系膜达阑尾根部,距阑尾根部0.3cm结扎阑尾并切断,用碘酒、酒精、生理盐水消毒阑尾残端。把阑尾残端包埋。探查腹腔未见活动性出血,器械及敷料清点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房。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手术经过:    全麻下,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左肋缘下斜切口入腹,见腹腔内大量出血,吸尽,量约2300ml。脾脏面中央部有多处裂伤,长约5.0X6.0cm,深约2.5cm,活动性出血。肝、胆、胃、肠、胰腺、双肾、子宫、双附

27、件均未见明显损伤。考虑脾破裂,决定行脾切除。游离、结扎、切断脾胃、脾结肠、脾肾、脾膈韧带,结扎并缝扎脾肾韧带,取出脾脏。查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左膈下置一橡皮管自左侧腹壁引出,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关腹。    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出血少,术后安返病房。     标本送病理检查。胆囊腺肌增生症    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脐沿切开皮肤1.2cm,Veress穿刺针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4mmHg。改体位为头高脚

28、低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脐沿及剑突下各置1.1cm Trocar,右肋缘下于锁骨中线上及腋前线上各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镜下探查:肝脏色泽、大小、质地正常,胃小弯等均未发现异常。胆囊大小正常,无明显充血、肿胀;胆总管无扩张。决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冷分离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上钛夹夹闭后切断;热分离胆囊床,完整剥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电铲彻底止血。所切除胆囊自剑突下穿刺孔取出。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腹壁无皮下气肿。  &#

29、160; 术程顺利,术后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标本肉眼检查: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增厚,黏膜面粗糙,胆囊内泥砂样结石。胆囊标本送病理。胃癌术后盆底转移/乙状结肠癌手术名称:乙状结肠造瘘术(双管)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下腹正中线切口,上至脐水平,下至耻骨联合。进腹腔后探查:肝脏、胰脾、小肠、胃无转移结节,上腹部原切口可扪及一3.5cmX4.0cmX4.0cm肿物,盆底直肠周围一6.5cmX4.0cmX4.0cm肿物,使盆底呈冰冻状。术中诊断:胃癌术后盆底切口转移,备行乙状结肠造

30、瘘术(双管)。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的腹膜转折剪开,使乙状结肠可拉至切口外,于左髂前上嵴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做造瘘口,将乙状结肠引出行造瘘术,乙状结肠系膜穿过玻璃棒,把乙状结肠固定于造瘘口外。关闭乙状结肠和腹壁间间隙,清除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术中出血100ml,手术顺利,患者清醒,安返病区。胃癌右半结肠切除全麻达成后,仰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切口,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盆腔未扪及明显肿块,肠系膜未及肿大淋巴结,肝脏未扪及明显结节,肿块位于横结肠近肝曲,直径约2×2cm,周

31、围肠壁偏硬,浆膜光整,予缝一针标记。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将小肠搬出腹腔,湿盐水纱布保护,游离结肠肝曲,提起横结肠,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横结肠,离断结扎中结肠动、静脉右支,切断胃结肠韧带。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游离升结肠,注意保护十二指肠及右侧输尿管,离断结扎右结肠动、静脉。游离回盲部及回肠末端。将小肠按序放回腹腔,在横结肠距离肿块约15cm处分别夹大直血管钳及肠钳各一把,离断横结肠,断端清洁并以碘伏消毒。同法离断末端回肠,切除回肠末端约5cm。横结肠、回肠末端行端端吻合(1丝线间断缝合,1丝线浆肌层间断加强)。缝合横结肠系膜与回肠系膜的游离缘。检查无明显出血后,蒸馏水冲洗腹腔,吻合口处放置腹腔引

32、流管一根,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术中出血100ML,术程顺利,标本送病理,病人安返病房。远端胃大部切除+D1+根治术+毕II吻合术全麻达成后,仰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至脐下1cm正中绕脐切口,逐层进腹。探查发现:盆腔、腹膜、小肠和结肠系膜、肝脏均未见明显转移灶,术中未触及肿块,各站未见质硬淋巴结。考虑早期癌,遂准备行远端胃切除+D1+清扫术。打开Kochers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未见肝下下腔静脉、主动脉间隙肿瘤侵犯。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表面腹膜,清除脂肪及淋巴组织,辨认胆总管及肝动脉,结扎切断胃右动静脉,紧贴肝脏缘电刀切断肝胃韧带。提起结肠,紧靠结肠,

33、沿无血管区电刀切断胃结肠韧带,剥离横结肠系膜前叶,直达胰腺前包膜,清除胰体前包膜。分别于胰腺头部上缘结扎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根部,清除其间的NO6LN,切除十二指肠前壁附带的淋巴与结缔组织。55mm直线切割器封闭切断十二指肠,切缘距肿瘤约5cm,残端1号丝线荷包包埋。向左侧翻起胃体,继续剥离胰体前包膜,结扎切断胃左静脉,于胃左动脉根部双重结扎切断,检查肝动脉及脾动脉搏动良好。继续向胃近端清扫,清除NO1 LN及其周围组织。逐把切断胃近脾侧胃网膜左动脉第二分支以远大网膜,充分游离胃。10CM直线切割器于近侧1/5处离断胃,保留胃底及少量胃体,切缘距肿瘤约10cm。于屈氏韧带以远15cm处空肠经结肠

34、前,与残胃作胃空肠端侧吻合,输入袢对小弯,小弯浆肌层包埋。吻合满意,吻合口无张力。仔细冲洗腹腔,于winslows孔处、置一根引流管,并引出体外,检查腹腔,未见活动出血点,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固定各引流管。标本剖验,胃窦部见约1cm粘膜凹陷,取各站淋巴结后送病理学检查。病人送复苏室后安返病房。疝修补术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沈岩)麻醉达成后,留置导尿管,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下腹股沟上循原切口进入。原切口纤维化,解剖不清。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仔细分离粘连,游离精索,其内环扩大约3指,因寻找疝囊困难,将阴囊内容物提出,切开睾提肌,打开疝囊,发现疝内容物为小肠,可轻易回送

35、,囊外组织增厚,游离疝囊,在高位缝扎。严密止血后,将阴囊内容放回阴囊。术中诊断:右斜疝。决定行右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取巴德氏花瓣置入内环,周边与腹横筋膜及腹肌疤痕缝合数针,再以巴德氏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周边分别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疤痕缝合数针固定以加强后壁。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回。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术毕,安返病房。急诊手术胃穿孔修补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发现,肝脏外形质地正常,肝胃韧带,肝肾隐窝,肠间隙间见大量脓腋及食物残渣,胃幽门管前可见一穿孔,直径约0.8cm,孔周

36、僵硬,可触及一肿块约2.5*1.5cm,予行切除一小块行病检,冰冻报告:未见癌细胞。术中诊断:弥漫性腹膜炎,胃溃疡穿孔。请示于吉人主任后决定行胃穿孔修补术。沿垂直于幽门管方向间断缝合5针关闭穿孔,表面涂以OB胶,并以大网膜加强。以稀碘伏水冲洗腹腔,于修补处及盆腔各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术中出血少量,手术过程顺利,术毕,病人安返病房。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回肠、乙状结肠造瘘术全麻达成后,仰卧位,取上腹绕脐正中探查切口,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后延长切口至约25cm,探查发现:腹腔内大量积脓,恶臭,全结肠胀大,最大径约8cm,降结肠及脾曲

37、、升结肠近盲肠部、回肠末端约60cm,肠管发黑,温度低,无光泽,失去弹性,肠管失活,坏死肠管系膜血管几无搏动,盆腔呈冰冻状,无法进入小骨盆探查,腹腔内未扪及明显肿块,肠系膜未及肿大淋巴结,肝脏未扪及明显结节。术中诊断:弥漫性腹膜炎,节段性结肠、回肠坏死。术中请李鸣主任、于吉人主任会诊,不考虑血管栓塞致肠坏死,遂决定行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回肠、乙状结肠造瘘术。推开小肠,提起横结肠,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横结肠,离断结扎中结肠动、静脉,切断胃结肠韧带。游离结肠脾区,注意保护胰尾及脾脏,切开降结肠外侧腹膜,游离降结肠,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离断结扎左结肠动、静脉。稍微游离乙状结肠。游离结肠肝曲,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游离升结肠,注意保护十二指肠及右侧输尿管,离断结扎右结肠动、静脉。游离回盲部及回肠末端。在距回盲瓣约60cm处分别夹大直血管钳及肠钳各一把,离断坏死回肠,断端清洁并以碘伏消毒。同法离断降结肠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