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体化移动机房主要配件:1、拖卡:标准拖卡、自动伸缩车体平衡系统、车侧裙箱、上落楼梯、车顶护栏2、一体化移动机房箱体:机房尺寸不小于6000*2500*2800分主设备房、天线升降架房、油机房。具体如下图: 3、配电系统:整车电路分配控制系统、发电机(含电路控制改装及防震机架)久保田16KW柴油发电机(或同级)、AC屏、100米4线三相16平方电缆、手动电缆绕线盘、电照系统、发电机油箱(500升)、发电机消音系统。4、10米电动桅杆系统:电动桅杆、馈线回收装置、桅杆顶部转动盘头、天线安装辅助杆,设计图纸为2套,本期工程只建设GSM天线桅杆系统一套,另一套TD系统预留下一期建设,需要预留设备
2、安装操作空间;5、空调系统:内置空调间、2P分体空调1台(变频式)6、其它设备和相关材料:标准机柜(安装WLAN、微波等设备)、防雷系统、日常维护工具二、交货地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三、一体化移动机房技术规范:1技术规范依据11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YD20079312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13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14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15邮电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9816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98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17881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59519广东省建筑
3、气象参数标准DBJ15190110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分图2技术要求1机房防震应根据邮电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98中的要求和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分图中深圳地区设防烈度,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按八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2设备防震机房内的设备防震设施必须有地脚螺栓和侧向支撑杆,分别与机房地面和墙体紧固连接;且应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充分考虑设备的重量。3防雷应符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机房的墙体、屋面、檐口、包角、地槽等,匀应连接在一起,与法拉第地网连通,并连接地下闭合环,加设
4、泄流方式。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在接入联合地网时,其接入点应与其他接入点相互距离大于5M,条件允许时,宜在1015M之间。总接地电阻应小于54防火机房墙板和屋面板材料的燃烧性能除金属材料外其他材料应达到国家B1级难燃材料的要求不不5抗风应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的要求进行设计,满足抗12级台风要求,其设计基本风压应大于0.75KN/M26防水、防潮机房屋面板应采用密封公母榫结构拼缝,杜绝漏水、渗水的可能。墙面板宜采用锁扣式结构进行拼装,拼缝采用耐候结构胶进行密封,尽可能保持机房内部的干燥,防止生物寄生。机房所有的门和馈线孔及其他线路出入孔均应采用密封胶条及耐候结构胶进行密封。7防盗、防寄生机
5、房墙体与屋面或墙体转角处等结合部位匀应牢固连接并用耐候结构胶进行密封,防止生物寄生。机房门须为国家知名品牌的防盗防火门或仿金库门,配置天地锁功能,门锁及墙体应具有防水、防钻、防撬、耐冲击等良好的防盗性能。8荷载能力设计荷载应在600KG/M2以上。在建筑物楼面上建造的机房,应将荷载有效的分布(传递)在建筑物的梁柱上。9防静电当机房采用彩钢隔热板地面时,应用导线将地板与地网连接起来,避免静电荷积累,产生静电。10机房基础可移动车箱内的独立承台基础应充分考虑荷载的均匀分布与锚固件的牢固性。11机房工艺机房施工工艺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范和爱立信基站验收规范V2.3的要求。12房体材料房体材料要求
6、采用三层结构,外层为0.8mm厚以上(含0.8mm)的彩钢板,内层为0.6mm厚以上(含0.6mm)的彩钢板,中间蕊材为阻然加硬聚苯乙烯发泡材料或硬质聚氨脂发泡材料,整个板厚100mm以上,以确保满足机房对强度、保温、防水、阻燃、抗风等性能的环境要求。机房房体的所使用的钢材张力强度要求达到4000KG/m2以上。机房所使用的螺栓张力要求达到4000KG/m2以上。13填充材料聚苯乙烯塑料蕊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0801的规定,单位体积密度不小于18KG/m2,导热系数不大于0.041W/(m.K),阻燃型,氧指数不小于30%,抗拉强度不小于103KPa,压缩强度不低于69KPa,吸水率不大于
7、2.5,火焰扩散指数不大于25。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QB/T3806的规定,单位体积密度不小于40KG/m2,导热系数不大于0.030W/(m.K),阻燃型,压缩应力不低于100KPa,吸水率不大于4,燃烧性能达到国家B2级难燃材料要求。14拆装机房的钢架必须采用螺栓连接,墙体和车箱要求采用榫结构拼缝。墙体、屋面、地板之间的连接须采用标准件连接。3.1 外部环境3.1.1 温度温度范围:-20+55。3.1.2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范围:5 %99 %。3.1.3 太阳辐射强度总辐射强度1120×(1±10 %)W/m2。3.2 内部工作条件3.2.1 温度一体化
8、移动机房内的工作温度应为:1029;3.2.2 相对湿度一体化移动机房内相对湿度应为:20 %80 %;3.2.3 洁净度一体化移动机房内应控制爆炸性、带导电性尘埃,及腐蚀、有害气体。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应密闭,防止空气、湿气或灰尘侵入。馈线窗及预留孔洞应做好密封处理,防止尘埃进入。一体化移动机房工作时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通风口需采取防尘措施,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08-93 中IP5X级。4对一体化移动机房的要求4.1 一般要求可移动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力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耐久性好、经济节能。在需要时能够运输到适合位置固定。配备9米以上可伸缩天线并能在现场快速安装。4.2 一体化移动机房结构4
9、.2.1 主体结构一体化移动机房的主体结构应能够承受风、雨、雪、冰雹、地震、沙尘、太阳辐射,包括空气污染。一体化移动机房应能够具有足够的抗撞击强度以承受一般情况下的人力破坏而无需维修正常使用。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有隔热、密闭、耐久、防火、抗震等性能,尤其应注意防水性能。一体化移动机房墙面因需要开孔后,应采取措施,保证其强度及防护性能。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有加固装置,能牢固地将一体化移动机房与地基进行连接。对于需要在一体化移动机房上安装天线竖杆的特殊站点,一体化移动机房的主体结构应该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满足要求,具体要求详见附件基站承重测算及加固实施手册(Ver1.0 20060117)。4.2.2
10、板材一体化移动机房由夹芯板通过适当连接方式拼装而成,侧板与侧板、侧板与顶板、侧板与底板或底座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一体化移动机房顶板宜通过设置坡度、设置排水路径等方法以避免积水。4.2.3 一体化移动机房门一体化移动机房门朝外开。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应具有防盗和防火性能,门活页应隐藏在门内部。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宜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以避免形成对节能不利的“冷桥”。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应能够使用通用钥匙打开,同时应预留电子门禁系统接口。一体化移动机房门框顶部上方应装有雨檐。一体化移动机房门锁应能够避免长期受雨水影响导致锁具锈蚀难以打开的情况发生。4.2.4 地板一体化移动机房地板应防滑、易清洁,满
11、足一体化移动机房设备的安装要求,在承受舱内设备和人员荷载时,不能发生影响一体化移动机房使用的变形。4.3 芯材芯材的性能应符合表1 规定。夹芯板芯材应选用隔热性能好、轻质、强度及稳定性好的材料,并具备耐火阻燃性能。表 1 芯材性能指标项目导热系数W/(m·K)压缩强度kPa氧指数%吸水率%(V/V)指标0.04165284注: 压缩强度指屈服点时或形变10%时的压缩应力。当采用聚氨酯(PU)为芯材时,其密度不宜低于40kg/m3。4.4 夹芯板夹芯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避免一体化移动机房的变形引起的漏水、开缝等问题,并经受一般情况下的人力破坏而无需修理。夹芯板面板应采用彩色涂层钢板
12、,钢板宜选用大型钢铁厂提供的材料。夹芯板应能安全固定通信设备及走线架等设施。4.4.1 夹芯板的强度夹芯板的芯材与面板间粘结强度应大于0.09MPa;夹芯板的剪切强度应大于0.1MPa。夹芯板应能经受直径75 mm、质量为3 kg、一端为半球形的钢质圆柱体的撞击,圆柱体从1 000 mm高度自由下落,半球面撞击在板壁上,板面不允许出现破裂、断裂损害。4.4.2 夹芯板的刚度一体化移动机房板材在对边简支并承受1.0kN/的均布载荷时,其最大相对挠度应小于1/250。4.4.3 夹芯板的厚度在满足本要求第5部分防护要求的前提下,一体化移动机房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00mm。4.5 连接及紧固4.5.1
13、 受力连接一体化移动机房应使用有防松装置的螺纹连接作为受力承载连接。一体化移动机房所有受力连接应当牢固,不得有漏连、虚连现象。4.5.2 紧固铆钉或铆固螺母应排列整齐,不允许有歪头、裂头及松动。铆接面不允许有下凹、变形或破损。4.6 颜色和外表一体化移动机房的颜色组成,应满足建设单位企业形象的统一要求。当工程特殊需要时,一体化移动机房外表应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美化伪装工作。4.7 一体化移动机房尺寸标准车箱体5.防护要求5.1 高温、日照和湿度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有耐高温和日照的能力,在本标准一体化移动机房表面、密封、铰链、锁装置、门限位等)良好。5.2 隔热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14、节约能源,保护内部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一体化移动机房的总传热系数不大于1.5 W/ (m2·k)。5.3 防风一体化移动机房应能承受风速为45 m/s 的风荷载。5.4 防尘一体化移动机房工作时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通风口需采取防尘措施,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08-93 中IP5X级。5.5 耐久性暴露在一体化移动机房外表面的橡胶、密封胶等高分子材料制件,应具有良好的抗日照光化学效应能力。一体化移动机房房体表面材料应具有防腐性能,能够经受盐雾的影响,经盐雾试验后,允许防护性涂层的表面腐蚀,电磁屏蔽和接地的接触材料不应腐蚀。一体化移动机房房体应能经受不良气体的影响,经有害气体试验,允许防
15、护性涂层的表面腐蚀,电磁屏蔽和接地的接触材料不应腐蚀。5.6 防霉一体化移动机房的零、部件应具有抗霉菌能力。一体化移动机房所使用的材料及工艺,应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长。经霉菌试验后,试验样品表面长霉面积应小于30 %。5.7 防火一体化移动机房面板应使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一体化移动机房板材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中规定的B2 级。5.8 防雷接地一体化移动机房设计应考虑防雷措施。一体化移动机房内走线架、机架或机壳等均应作保护接地。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可靠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应小于5,当建设单位另有要求时,以建设单位要求为准。5.9 防盗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备仅有被
16、授权人开启和锁闭的功能。当门自然关闭时,可从内部打开。一体化移动机房宜安装门禁系统或者预留门禁系统接口,以识别被授权人身份信息、感应门开关情况并发送信号给监控中心。 一体化移动机房应提供特别牢固的锁装置,门的活页应隐藏在门内部;门锁装置应符合GA/T73-94中B级的要求。一体化移动机房应具有抵御徒手人力和使用小工具如螺丝刀、钳子或锤子等破坏和进入内部的能力,时间不少于30 min。一体化移动机房如开有洞口,应注意做好防盗处理;馈线板和一体化移动机房要做好固定处理;一体化移动机房外电引入和传输引入应结合设备要求,考虑防盗处理需要。一体化移动机房设置采取发电机及空调室外机设置在机房内置发电机间及
17、空调间内的方式。5.10 密闭一体化移动机房在关闭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封堵孔洞的情况下,不允许有外部光线漏入一体化移动机房内。5.11 负荷5.11.1 一体化移动机房顶板一体化移动机房顶板应能承受不小于1.0 kN/m2均匀载荷,其最大相对挠度应小于1/250。5.11.2 一体化移动机房底板当一体化移动机房为架空或者安装在平地自建基础上时,一体化移动机房底板均布载荷不应小于6 kN/m2,局部载荷不应小于6 kN/0.25m2。在一体化移动机房地板的高负载区域,如电池摆放位置或其它相类似的重设备位置,宜对一体化移动机房地板加强处理,以适应预期负载,此时的底板变形不应影响一体化移动机房的正常使
18、用。5.11.3 一体化移动机房门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开启时,应有限位锁定装置。门、门活页和门限位装置应至少能承受0.6 kN的荷载,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门限位装置在限位状态下应能承受22 m/s 的风产生的开关门的载荷,同时无机械损害或功能失效等情况。一体化移动机房门把手的转动力矩不应超过40 N·m。5.11.4 安装点一体化移动机房侧壁板上用于安装设备的安装点应坚实可靠,以供固定走线架和挂墙设备;经拉脱安装于此的4 mm拉钉试验,最少能经受0.25 kN的拉脱力。一体化移动机房宜根据需要预留安装点,在预留位置宜对侧板进行加强处理;5.12 防水一体化移动机房的各接缝处应密闭性好,能防止水的渗入。一体化移动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