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走进生命科学一、学习内容1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的领域。2水稻的种植、猪的饲养、齐民要术诗经本草纲目等巨著,这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命科学的早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显微镜”的发明、“生物分类法则”的创立、“细胞学说”的提出、“物种起源”的发表,这都是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对生命科学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3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是实验法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4细胞的发现、 DNA双螺旋结
2、构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是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5生命科学从整体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发展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微观方向),以及从个体水平发展到群体水平(宏观方向),对生物群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都与新的实验技术的引进和多学科交叉是分不开的。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有极其重要意义。621世纪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它面临的重大课题有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脑科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等。它将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7以“柳条鱼产仔条件的探究实验”为案例,说明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调查和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定性实验的结果为现
3、象;定量实验的结果为数据)得出结论提出新疑问继续探究8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学会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并能借助测微尺测量细胞的大小。二、学习训练1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 和 两个领域发展,1953年 建立,在微观领域中将生命科学引入到 水平的新阶段,在宏观领域中发展了 科学。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应首先在 倍镜视野中找到细胞,然后换上 倍镜,再通过调节 ,使高倍镜视野中物像清晰;待实验结束后,首先应取下 ,然后将显微镜复原。复原操作中在将镜筒下降之前,应把 偏向两边。
4、3生命科学发展早期研究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记录,下列属于描述法的研究成果是 ( A )A、 达尔文物种起源 B、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孟德尔的遗传定律4有3位学生想要研究细胞与细胞核的大小关系,请你帮助选择的最佳材料是( ) A洋葱鳞叶 B颤藻 C大肠杆菌 D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压片的显微结构时,如果在10倍的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8,则在40倍的物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是( )A1 B2 C3 D46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一个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
5、,为了能将该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7下面是生物科学史上的几件大事,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是(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达尔文编著物种起源一书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 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 “人 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A. B. C. D. 8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毫升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5毫升培养液共含有细菌个数约为 ( ) 视野l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视野中红细胞数 2l 17 22 2
6、0 视野中细胞总数 143 135 148 134 A、3500个 B、3000个 C、2500个 D、480个9. 显微测微尺是测量微小生物体或结构的有效工具。(1) 经标定安装于l6×目镜中的测微尺在低倍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6.71um,则在高倍镜(40×)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 。如果在l6×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蚕豆叶表皮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如右图示,则该细胞的具体长度值是 微米;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蚕豆叶表皮细胞在目镜测微尺上的长度是 格。10、能利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分析一些科学
7、研究过程。(具体题目省略)二、 生命的物质基础一、学习内容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式、作用。 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式、作用。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维生素。 糖类的种类、作用。 脂质的种类、作用。 天然氨基酸的种类、结构。 肽键、肽链、多肽链的结构、形成。 蛋白质的结构、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作用。 核酸的种类、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作用。 检测还原性糖所需的实验材料、仪器、操作步骤及方法、现象。 检测脂肪所需的实验材料、仪器、操作步骤及方法、现象。 检测蛋白质所需的实验材料、仪器、操作步骤及方法、现象。二、学习训
8、练1 地球上的已知生物约有200多万种,大的如蓝鲸、巨杉,小的如细菌、病毒,它们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各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A完全不同 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 D无任何规律可循2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NaCl C蛋白质 D核酸3 关于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大,能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B植物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生活了,通常植物体内的水不超过10%C水能够帮助运送物质D生物体内大部分化学变化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4 通常情况下,无机盐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形式为 ( )A分子 B离子 C化合物 D原子5 以下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
9、的是 ( )A无机盐可以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B无机盐能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C无机盐能调节生物体内环境如酸碱度、渗透压等的稳定D含碘食物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补充得越多越好6 医生为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是为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7 在我们人体细胞中,主要的糖类物质是 ( )A乳糖和纤维素 B糖原和麦芽糖C糖原和葡萄糖 D淀粉和蔗糖8 玉米种子萌发后,其贮存的营养物质初步水解为 ( )A淀粉 B麦芽糖 C糖原 D纤维素9 人体的肝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 ( )A乳糖 B麦芽糖 C葡萄糖 D蛋白质10 葡萄糖形成
10、纤维素的时候要经过 ( )A水解作用 B解旋 C氧化分解 D脱水缩合11 2003年我国在内蒙古成功回收的“神舟”四号飞船中搭载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细胞融合实验,实验中将黄花烟草与革新一号烟草的叶肉细胞进行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新的烟草品种。在进行烟草细胞融合之前,需要将其细胞壁除去而又不能伤害到它细胞内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 )A淀粉酶 B盐酸 C蛋白酶 D纤维素酶12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11、;B葡萄糖是重要的储能物质C无机盐是细胞的能源物质D生物体中的水均以游离的形式存在13 人类不能消化的糖类是 ( )A糖原 B麦芽糖 C淀粉 D纤维素14 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双糖是 ( )A淀粉、糖原 B麦芽糖、蔗糖 C麦芽糖、乳糖 D纤维素、果糖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16 上午第四节课时,当学生的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血糖的快速补充主要来源是 ( )A肌糖原水解 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C肝糖原水解 D非糖物质的转变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 )A维生素D B胆固醇C雄性激素
12、 D脂肪酶18 同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氧化后所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 ( )A葡萄糖 B糖原 C蛋白质 D脂肪19 下列物质中属于胆固醇的是 ( )A淀粉酶和蛋白酶 B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纤维素和糖原 D甲状腺素和胰岛素20 动植物细胞中,构成细胞膜和核膜主要成分的是 ( )A甘油 B胆固醇 C磷脂 D脂肪21 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B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P等元素C蛋白质是酶,能够催化体内的化学反应D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22 下列结构中属于氨基酸的是 ( )HNH2CCH3H2NCH3
13、HCH3CCOOHA BCHCH3CH2NCOOHCOOHHCCH3H2NCHCH3 D23 每种蛋白质含有C、H、O三种元素外,还必须含有下列哪一种元素( )AP BN CS DFe24 肽键的正确写法是 ( )COHNCOHHCA BCOONCOHNC D25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泛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直链多肽,每合成1个“泛素”分子至少生成多少个水分子? ( )A76 B75 C74 D无法确定26 某一条
14、多肽链内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 ( )A109、109 B9、9 C110、110 D1、127 人体的胰岛素和肠淀粉酶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其功能却大不相同,下列所述哪项不是造成功能不同的原因 ( )A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不同C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D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8 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取决于该分子 ( )A结构的多样性 B元素种类的多样性 C分子量大 D分布广泛29 下列各种生理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A人的红细胞输送氧气 B维持植物固有的形态C形成抗体的原料 D淀粉在生物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30 下列
15、关于蛋白质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生物体需要的情况下,能够氧化分解释放能量B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物质C有些蛋白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重要物质D一个蛋白质分子必须含有两条以上肽链31 以下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 )ADNA聚合酶 B性激素 C抗体 D胰岛素32 构成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依次是 ( )A. 单糖、核苷酸、氨基酸 B. 氨基酸、单糖、核苷酸C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D.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33 以下是四种核苷酸的结构图,其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 )GAUTA B C D34 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A维生素K B维生素
16、B C维生素C D叶酸35 成年人的膳食中如果缺少某种维生素,就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如坏血病、脚气病、夜盲症等都属于维生素缺乏症,这些症状缺少的维生素分别是 ( )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A 维生素D A B C D36 人们常给幼儿服用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而水果、蔬菜、谷物中却鲜有维生素D的活性,其原因是 ( )A蔬菜、谷物中的其它维生素含量挺丰富,就几乎不需要维生素D了B维生素A和维生素D溶解于水,不溶解于脂肪C鱼本身需要大量维生素DD维生素A和维生素D溶解于脂肪,不溶解于水37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是 ( )A苏丹III染液 B班氏试剂C5%氢氧化钠溶液 D革
17、兰氏碘液38 鉴定还原性糖时如果选材、操作全部正确,产生的颜色是 ( )A红黄色 B黄绿色 C淡黄色 D蓝绿色39 鉴定脂肪的正确实验结果是溶液呈现出 ( )A紫红色 B深蓝色 C橘红色 D红黄色40 鉴定蛋白质的正确实验结果是溶液呈现出 ( )A棕色 B深蓝色 C橘红色 D紫红色41 一种酶是由m个氨基酸连成n条多肽链组成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这种酶每个分子的分子量为 ( )A128×m÷n B128×m(mn)×18C128×nm×18 D128×m18×n非选择题:1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式回答问题:CH2CH3CHH3CCOHNH2NHCHCH2CCONH2COHNHCCH2COOHCOOHIIIIIIIVVVIVII(1)该化合物中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2)该化合物含有 种氨基酸。造成不同氨基酸的基团编号是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百色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课后作业((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整体浴室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学习改革开放史研讨交流与心得体会
- 建筑装饰理论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 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二分段班2024年)
- 继电保护工专业理论习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盐的水分吸附与干燥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电子出版物客户服务与满意度提升考核试卷
- 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大气简约南昌大学校园文化介绍宣传
- 员工工资表范本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下口算题1000道(50道每天)
- 香港私家车转让协议书模板
- 食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 浙江省石材面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从龙文化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