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原文化区特征及形成过程分析1.中原文化概况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中国中原文化璀璨瑰丽,其中,体现在河南的部分更为突出。中国中原文化的璀璨瑰丽,集中体现在河南的部分。2中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及发展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取周边文化精髓,形成了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在中原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迁徙,战争,经济交流等活动因素的频繁影响,导致了中原文化不断与异地文化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相对不甚明显的文化特征。但
2、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它的历史特征又是不可磨灭的。通过对中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的了解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中原文化区的主要特征:2.1、根源性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学史前文化,都发生在河南。年前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磨制石器和陶器。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河南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陶器动物浮雕及鼎、罐、壶等文化遗存。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发现不只一处,也不只是少数、若干处的几件历史遗存,
3、而是连续的、有规模的历史遗存。此后的夏、商、周三代,又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的。这些都充分表明河南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时期都处于领先地位,也足以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即证明了她的根源性。2.2、原创性中原文化的原创性基于其本身的根源性上,正是由于中原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体系的根源,因此她具有独特的开创性特征,对整个文化体系起着筚路蓝缕的开创性作用。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因此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原创的并具有先进特色的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
4、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在政治制度方面,黄帝是公认的先祖,开创了初始的政权制度,建立了国家治理的雏形。黄帝“都有熊”置百官和李斯提出的郡县制,确立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在文化发展和科技创作方面,易经、道德经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独特发现,极
5、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衡的浑天仪,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3、包容性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正是她的包容性,淡化了中原文化的其他特点,不同于其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20万年以前,南北文化就交汇在中原一带。进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化。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具有许多共同点。如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
6、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在汉唐间传入中原,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她的包容性特征。2.4、开放性中原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集中表现在:一是辐射各地。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中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礼仪规范常常被统治者编成统一的范本,推广到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逐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三是远播异域。秦汉以来,中原文化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向东向西广泛传播,不仅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古代
7、文明,而且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扶桑等历史记载,都书写了中原文明传播的壮丽画卷。从北宋开始,中原文化凭借当时最发达的航海技术,远播南亚、非洲各国,也开辟了世界文明海路传播的新纪元。2.5、基础性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主体、主干的地位。中原文化在与其它文化不断的融合交流中,自身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并由此催生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中华文化体系日益雄厚和庞大。2.6、核心性中原文化区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起源地,并且是中国悠久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核心地。仅从政治角度来看,历史上的中原大地长期是政治角逐、政权更迭、政体演变“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8、的大舞台,从夏朝到宋代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几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中国自古“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由此而来。 从此可体现出,中原文化区的核心地位。2.7、丰富性中原文化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迄今为止,已经成为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可以看出它的丰富性。中原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中医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
9、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容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体系。2.8、散播性以武术文化为例,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从而闻名全球。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
10、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3、中原文化区特征的形成原因中原文化区特征形成原因,从地理学角度来说,应从地理要素逐个分析:3.1自然环境中原地处黄河下游一带,地貌类型上分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的生存环境,从而促使
11、中原地区文明火花的出现。3.2政治政治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又反之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原地区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政治核心的角色。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适合人类居住,更加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民聚集,继而国家形成。许多国家都为了这多这块“宝地”,不断地通过战争实现政治角逐、政治更迭、政治演变。战乱期间,人民迁移,促进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丰富了中原文化体系。3.3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活动不仅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发展,并且是文化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满足精神文化发展。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
12、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4文化中原文化体系的形成不是局限现在固定的地域中,更不是封闭于固定的范围中,她是文化碰撞,相交融的结果。因此原有的文化基础为新文化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基础作用,同时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具体表现在: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等诸多文化内容形式。3.5交通 中原地区地处中国腹地,地势平坦,陆路交通发达,是连接中国各地的交通要塞。便利的交通也是地处中原的政权大国,发展经济,实现政治管理的要求。因此,文化交流在此更加频
13、繁和深入,大大促进文化发展。4、中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原文化的发展史大致分作五个阶段:4.1、史前是中原文化的孕育与萌芽阶段。由于地理的、经济的以及文化本身的原因,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的发展逐渐超越周边地区,并且在中原地区催生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4.2、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形成和主体地位奠基阶段,夏王朝存续约五百年,初步树立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强势地位。随后,借助于长期政治中心的有利形势,先进的中原文化不断向周围地区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和范式。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重要的奠基时期,三代文明发轫于中原,又因循一千余年,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模式的生成和深层文化结
14、构的奠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相当大的程度上说,作为“元典文化”的诸子思想正是在研究和总结三代文明基础上生成的,而作为封建政治基石的秦汉制度又是在对诸子思想遴选、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3、两汉魏晋是中原文化的发展和兴盛阶段。秦王朝是以中原法家理论发起和构建起来的专制帝国,虽然历年短暂,但其政治体制却被后世继承,汉王朝是因袭秦代的政治体制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不过,汉王朝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治国依据。儒学来自齐鲁,但它却借重于中原政治力量在中原生了根,并成长壮大起来。它最终还成了中原文化的最主要内容,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4.4、唐宋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和定型阶段。唐宋是文化大繁荣,大一统时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在这一时期,中原实现了政治统一与文化统一。文化巨丽,纷纷呈现;文化创作,鼎盛繁荣。在宗教方面,儒家思想遭遇巨大顿挫,玄道佛文化日益彰显。同时,诗歌文化鼎盛,创造出中原文化的璀璨成就。而在宋朝,中原文化趋于成熟和雅致。集权政治进一步完善,市井文化日益发达。4.5、元明清是中原文化的式微与嬗变阶段。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教育企业有限合伙人合作协议
- 抖音企业号年度内容审核与风险控制服务合同
- 模块化应急医院建造与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协议
- 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A类铺位租赁及品牌推广协议
- 国际医疗设施租赁与专业操作培训合同
- 拼多多电商平台客服团队建设与客户关系维护合同
- 移动应用积分合作补充协议
- 小红书短视频内容营销战略合作协议
- 影视特效化妆假体租赁与特效制作技术指导与实施合同
- 空间技术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全面合作协议
- DBS改善工具-T-I事务性流程改善-课件
- 山东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 《心肺复苏及电除颤》
- Fe3+-Bi3+混合溶液各含量的测定
-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公务员职级参公人员职级套转表
- 手术通知单模板
- GB∕T 26077-2021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 GB∕T 3853-2017 容积式压缩机 验收试验
-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学习评价量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