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电物理知识点_第1页
2022中考电物理知识点_第2页
2022中考电物理知识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中考电物理知识点电物理知识点 1.电流强度:I=q/t 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 3.纯电阻电路中: 由于I=U/R , W=Q,因此W=Q=UIt=I2Rt=U2t/R 。 4.电阻、电阻定律:R=L/S :电阻率(?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R) 或 E

2、=Ir + IR 也可以是E =U内 + 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7.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s)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 R成反比)。 电阻关系: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

3、=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Rx。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12.欧姆表

4、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 /(r + Rg + 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 /(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测量读数 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物理学习方法 步骤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

5、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步骤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步骤

6、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步骤4.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高中学习网.GAoZhOng.Cc/)可以这样分:物体的

7、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级的知识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化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这也提醒我们,当遇到一道大题做不出或过程繁杂时,不妨换个层次考虑问题。 步骤5.观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

8、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电物理学习技巧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