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知识点0px; text-align: center;">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知识点 解三角形判断有几个解 已知条件:一边和两角 一般解法: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求出b与c,在有解时,有一解。 已知条件:两边和夹角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第三边c,由正弦定理求出小边所对的角,再由A+B+C=180°求出另一角,在有解时有一解。 已知条件:三边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出角A、B,再利用A+B+C=180°,求出角C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已知条件: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一般解法: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由A+
2、B+C=180°求出角C,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C边,可有两解、一解或无解。(或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边,再求出其余两角B、C) 若ab,则AB有唯一解; 若ba,且babsinA有两解; 若absina则无解。 p= 常用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公式 (1)a=2RsinA,b=2RsinB,c=2RsinC (2)sinA:sinB:sinC=a:b:c (3)asinB=bsinA,asinC=csinA,bsinC=csinB (4)sinA=a/2R,sinB=b/2R,sinC=
3、c/2R 面积公式(5)S=1/2bcsinA=1/2acsinB=1/2absinC S=1/2底·h(原始公式) 余弦定理 a²=b²+c²-2bccosA b²=a²+c²-2accosB c²=a²+b²-2abcosC 注:勾股定理其实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变形公式 cosC=(a²+b²-c²)/2ab cosB=(a²+c²-b²)/2ac cosA=(c²+b²-a²)/2bc 数学数
4、列知识点 1.数列的通项、数列项的项数,递推公式与递推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关系 2.等差数列中 (1)等差数列公差的取值与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2)也成等差数列. (3)两等差数列对应项和(差)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差数列. (4) 仍成等差数列. (5)“首正的递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6)有限等差数列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存在必然联系,由数列的总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决定.若总项数为偶数,则“偶数项和“奇数项和=总项数的一半与其公差的积;若总项数为奇数,则“奇数项和-偶数项和=此数列的中项. (7
5、)两数的等差中项惟一存在.在遇到三数或四数成等差数列时,常考虑选用“中项关系转化求解. (8)判定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主要方法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图像法(也就是说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有这五种形式). 3.等比数列中: (1)等比数列的符号特征(全正或全负或一正一负),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2)两等比数列对应项积(商)组成的新数列仍成等比数列. (3)“首大于1的正值递减等比数列中,前 项积的最大值是所有大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首小于1的正值递增等比数列中,前 项积的最小值是所有小于或等于1的项的积; (4)有限等比数列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存在必
6、然联系,由数列的总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决定.若总项数为偶数,则“偶数项和=“奇数项和与“公比的积;若总项数为奇数,则“奇数项和“首项加上“公比与“偶数项和积的和. (5)并非任何两数总有等比中项.仅当实数 同号时,实数 存在等比中项.对同号两实数 的等比中项不仅存在,而且有一对.也就是说,两实数要么没有等比中项(非同号时),如果有,必有一对(同号时).在遇到三数或四数成等差数列时,常优先考虑选用“中项关系转化求解. (6)判定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中项法、通项法、和式法(也就是说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有这四种形式). 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 (1)如果数列成等差数列
7、,那么数列( 总有意义)必成等比数列. (2)如果数列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必成等差数列. (3)如果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但数列是常数数列仅是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他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有公共项顺次组成新数列,那么常选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行研讨,且以其等比数列的项为主,探求等比数列中那些项是他们的公共项,并构成新的数列. 5.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三种形式), 等比
8、数列求和公式(三种形式),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3)倒序相加法:在数列求和中,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将其和转化为“一个新的的等比数列的和求解(注意:一般错位相减后,其中“新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原数列的项数减一的差!)(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之一). (5)裂项相消法:如果
9、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6)通项转换法。 如何快速学好数学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居间合同解除协议书
- 会议场地租赁合同协议书
- 钢结构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 油卡订购合同协议书
- 货架安装合同协议书
- 卖房装修合作协议书合同
- 款项合同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逾期
- 美发店合作协议书合同
-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全套524张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练习 苏教版 (共11张PPT)
- 设备机房出入登记表
- 起重吊装作业审批表
- 工程质保金付款申请表格
- 最新三角形的特性优质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 X射线衍射学:第九章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 招商工作策略与路径pptPPT通用课件
- 宫腔镜的仪器及噐械(课堂PPT)
- 通讯工具的发展PPT课件
-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