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试题_第1页
八年级期末试题_第2页
八年级期末试题_第3页
八年级期末试题_第4页
八年级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答案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是在生活和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祥云火炬炬身长7.2cmB小亮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C奥运会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D祥云火炬所受重力是985克图12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1),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

2、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3.小明和小宇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明说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宇说的方案可行C两个方案都可以 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4.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图25.图3中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场面。下面是李明对该比赛情景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B.投

3、篮时,篮球脱手后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D.用桨向后划水,皮划艇会前进,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36.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体表面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人手指上的螺纹 D蛇体表的粗糙鳞片7.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8如图4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

4、一对平衡力的是( )图4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9.下表为某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数据表格,分析数据,你认为这组数据最有可能对应于下列哪个环境( )物体质量m(kg)重力G(N)物体111.63物体223.26物体334.89A.地球 B.月球 C.宇航空间站 D.上述选项都有可能图5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5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

5、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图611.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6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7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7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属于远

6、视眼,应配戴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 2008年7月22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在曲阜进行,我市市民争相观看。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动过程中,火炬相对于站立路旁热情迎圣火的市民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一名火炬手用了约1min的时间跑完了85m的路程,她的平均速度约 km/h.14. 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选填“实、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

7、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1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速度达到100_行车间距不得少于100m这是为了防止机动车紧急制动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造成交通事故,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机动车具有_。图817.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如图8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的。如果这个相框的质量是0.7kg,那么它的重力是_N(g取10N/kg)18.如图9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_。图1019.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0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8、 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三、作图题(共8分)20.(1)如图1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图11 (2)根据图12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图12(3)画出图13所示斜面上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13四、综合题(21题11分,22题13分,23题5分,共28分)21.小明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同学,在课间老师调试如图14所示的投影仪时,小明在旁边做了细致的观察:(1)小明看到投影仪的

9、说明书上有个如下所示的表格:3M胶片投影仪2660亮度(流明)2400透镜单片焦距(mm)320灯泡类型FNT灯泡个数1那么投影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cm到_cm范围内,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的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_(选填“实”或“虚”)像。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像,这是因为投影仪发出光在屏幕上发生_反射.(2) 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_(选填“靠近”、“远离”或“位置不动”)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_(选填“上”、“下”或“位置不动”)移动。(3)小明发现幻灯片上的一个小黑点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放大的小黑点的像,小明想用放大镜来观察这个屏幕上的小黑

10、点的像,于是小明向老师借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那么他应该使这个凸透镜离屏幕的距离在在_范围内。(4)小明通过上面的观察,想到了一个问题:通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在屏幕上已经得到了小黑点的放大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个屏幕上的小黑点的像,看到的就是一个放大了很多倍的像。这样的放大过程是不是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一样呢?小明向老师请教后知道他的猜想是正确的,于是他就认识到投影仪中的凸透镜就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选填“物镜”或“目镜”)。(5)小明想到在一次生物课上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某表皮细胞结构,形状为“”,那么实际上结构形状是(不考虑大小) ( )A. B. C. D. 2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

11、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小明同学在实验前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摩擦力,他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_。这是因为在木块作_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可看作是一对平衡力。在第一次实验中,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_.实验次数123木块运动情况越来越快匀速运动越来越慢弹簧秤读数(N)4.53.02.1(2)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3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12、_(选填序号),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次数123木块运动情况较快慢较慢弹簧秤读数(N)3.03.03.0(3)下表是一次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数据关系图像,并根据数据和图像得出相应的结论是:_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与木板40.82木块与木板61.23木块与木块81.64木块与木块102.0 2 4 6 8 10 12 142.42.01.61.20.80.4压力/N摩擦力/N(3)小明同学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的猜想,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可以配以图来说明)。2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水平面上用三种不同的表面(毛巾、棉布、木板)分别做同一实验: (1)每次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相同。 (2)由实验可知,在同样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