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公式_第1页
临床常用公式_第2页
临床常用公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常用公式1. ?补钠计算器?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 ?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 mmol/L)体重(kg)伙应补生理盐水(ml) =142 -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 (mmol/L)体重(kg)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 (mmol/L)体重(kg)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 (mmol/L )体重(kg) ?应补氯化钠总量(g) =142-病人血Na+ (mmol/L

2、)体重(kg) ?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 (mmol/L)体重(kg) ?应补 3%氯化钠(ml) =142-病人血 Na+ (mmol/L)体重(kg) ? 应补 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 ?注:止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单位换算:?钠:mEq/LX =mg/dlmg/dl 從mEq/L?mEq/LX 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 X17=mmol或mEq, (mmol) X=g/L2补液计算器

3、ITH(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 水150 。?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X(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od); ?体克晚期10001400ml (m2od); ?休克纠正后补 生理需要量的5070%。? (4) 一般补液公式:?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2.? 补铁计算器?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贮存铁量mg?贮存铁量=10mg/kg体重

4、 (700mg)?如果总需要量超过了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则应分次给药。如果给药后1-2周观察到血液学参数无变化,则应重新考虑最初的诊断。计算失血和支持自体捐血的患者铁补充的剂量?需补充的铁量mg=失血单位量x200?4电解质补充计算器某种电解质缺少的总量:?mmol/L=(正常mmol/L-测得mmol/L)体重(kg) x? 1g 电解(正常mmol/L-测得mmol/L) x体重(kg) X克数= 质所含mmol数?5.静息能量消耗计算器Harris-Benedict计算公式:?女性:REE(Kcal/d) =655+男性:REE( Kcal/d) =66+体重(Kg); H=身高(cm);

5、 A=年龄(岁)6药物输液速度计算器(1)静脉输液速度与时间参考数据?液体量(ml)滴速(gtt/min) 时间(h) ? 500304? 500403? 500602? (2)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X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珂输液总时间(h) X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十(每分钟滴数X4) ? (3)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 输入量x每ml滴数(15gtt)?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 n)每min滴数X50 (min)孑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7肌酐清除率计算器(1

6、) Cockcroft公式:?Ccr=(140命龄)X体重(k g)/72 Scr(mg/dl)或?Ccr=(140-年龄)体重(k g)/ SX(umol/L)? 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计算结果 X? (2)简化MDRD公式:?GFR(ml/=186X(Sc) X年龄)妆性)?注:Ccr为肌酐清 除率;GFR为肾小球滤过率;Scr为血清肌酐(mg/dl);年龄以岁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 3)标准24小时 留尿计算法:??尿肌酐浓度(卩mol/L)每分钟尿量(ml/min)?Ccr=?血浆肌酐浓度(卩 mol/L)8.体表面积计算器中国成年男性BSA=+中国成年女性BSA=+小儿体表面积

7、计算公式:BSA=+血气分析?( 1)酸碱度(pH),参考 值。<为酸血症,>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2)二氧化碳分压(PC02)参考值(35 45mmHg)乘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3)二氧化碳总量(TC0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02和 HC03之和,在体内 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4)氧分压(P02)参考值(80 100mmHg)。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

8、险。?(5)氧饱和度(Sat02),参考值。?(6) 实际碳酸氢根(AB ),参考值,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 标,在 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 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SB呼吸性碱中毒。?(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 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 pH,PaC02 BE (或AB )判断酸碱失

9、衡,根据PaO2及PaC0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正常范 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0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 检 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10.糖尿病饮食计算器每日饮食总热量,据病人体重及活动强度来决定。按营养学常以1千卡(1kca l即焦耳)作为热量单位,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产生4kcal,每克脂肪产生9kca热量。?( 1)体重指理想体重而言,简易计算公式:理想 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按此公式计算,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为肥胖,低于标准20%为消瘦,肥胖或

10、 消瘦均不利于健康。?(2)活动强度:人体对热量需求受劳动强度影响最大,不同体型糖尿病人每公斤体重所 需热能表:?劳动强度 消瘦(千卡/公斤)正常(千卡/公斤) 肥胖(千卡/公斤)?卧床休息2025 1520 15? 轻体力劳动 35 30 2025?中体力劳动 40 35 30?重体力劳动 4550 40 35?11血透充分性评估Gotoh和Sargen根据美国透析研究协作组(NCDS)的研究结果提出以Kt/V作为透析是否充分的指标,是目前国内外 各透析单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透析充分与否的尿数动力学模型参数。 Kt/V实际上是尿素清除指数。故Kt/V可以看作是一次透析治疗量的一个指标。 ?Da

11、ugirdas第二代对数公式:?Kt/V= ln(R 旳+ (4 XR)XJF/W?其中In是 自然对数;R是(透析后BUNF (透析前BUN) ; t是一次透析的时间,用小时表示;UF是超滤量,用升表示;W是 患者透析后的体重用公斤表示。12.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腹 膜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虽然腹膜透析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对于透析"充分"性客观标准和认识模式没有得到明确的统一。既往透析处方的设定主要是靠经验决定,"充分"透析的治疗量就是保持病人存活和相对无症状,但是由于主观的不可靠性和临床表现与病情严重的不一致性,因

12、此,给予一个定量的评价及其其与临床后果的关系非常重要。它不仅能确定临床表现、预后和生化学参数之 间的关系。还能指导透析处方的设定,评价透析治疗治疗效果。尿素清除率(KT/V):反映透析时的参数,它描述了假定透析间期体重无增加情况下,透析时血尿素氮下降情况。k 代表透析的尿素清除率(升/周),T为透析时间(每周透析天数),V为尿素分布容积。它用来反映透析治疗总 水平或指导透析"剂量"的一个指数。?其中尿素分布容积(V)的计算最为常用方法为:男性(体重( 女性(体重(kg)*。?但另有其它的方法如?watson&watson method:男性年龄+*身高(cm)+*体

13、重 (kg) ; ?女性(+* 身高(cm)+* 体重(kg)。?modified hume and weyers method:男性(*身高(cm)+*体重(kg) ; ? 女性(*身高(cm) +0。21371*体重(kg); ?儿童:(* 身高(cm)A* 体重(kg)A )。小儿的一些公式:体重计算法:?<6月一下:出生体重+月龄712: ?6+月龄>7: ?月龄 x2+7 (8)身长计算:???年龄5+ 75cm(2岁)血压:?收缩压二年龄&+80mmHg?舒张压=2/3收缩压?袖套:宽度二上臂周径/2,小儿应覆盖上臂长度2/3,婴儿只宜使用的袖套?小儿腰穿深度计

14、算公式:?第一个:(cm)= +体重(kg)?第二个:(cm)=+体表面积 (m ) ?骶管容积(ml) = ( D 15) /2+4椎管长D=C7至骶管裂孔距离)?腋鞘容积(ml)=年龄&+4?气管导管内径(mm): ?患儿年龄/4+(或小儿每小时液体维持量?体重?液体维持量(ml/h) ?10kg?kg 4?1020kg?kg 2+20?21k以上?kg+40?溶液张力的概 念及计算?1.定义与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判断某 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 /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 /L

15、)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X10X1000X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如%NaCl溶液渗透压=(X0X1000X2) /=308mOsm /L(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 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又如5%NaHCO 3溶液渗透压=(5X10X1000X2) /84=mOsm /L(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2.几种常用溶液的张力:?10% (NaCl) 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NaCl) 1张?5% (Na HCO 3) 4张?10%(K

16、Cl) 9张?10%(GS) 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 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 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3.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例 1、10%NaCl (10ml) +10%GS (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根据C 1 XV仁C 2XV2列出算式:10X10= XX100,X =1 张?例 2、10%NaCl( 20ml) +5%NaHCO 3 (25ml) +10%GS( 255ml ),请问该组溶 液张力。10X20+4X2

17、5=X X300,X =1 张。?例3、欲配制一组 300ml,2/3张液体,现已使用 5%NaHCO 3 (15 ml),还需 10%NaCl 多少毫升。10XX +4X15=2/3 X00,X =14ml 那么,再加入 10%GS 271(270) ml 后 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张)?2 : 1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 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2: 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2 : 1液Mml,则需?10%NaCl

18、= M/15ml a5%NaHCO 3=M/12ml -b ?10%GS =M- a - bml ?例4、配制2 : 1 液300ml,需 10%NaCl、5%NaH CO 3、10%GS 各多少毫升。10%NaCl =300/15=20ml 5%NaHCO 3=300/12=25ml 10%GS =300-20-25=255ml这样2 : 1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利尿剂?速尿较适用于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同时速尿亦可通过血管扩张作用,降低心脏前负荷。对心脏的作 用在静脉用药后5min即可开始,而利尿作用则约20min后开始。剂量:静脉一次注入2040mg,如无效,15min后可加大剂量再次静脉注入。注意事项:要防止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八)强化治疗脑复苏的药物?用于脑复苏的药物,对於心肌等组织的复苏也是有益处的。多年临床实践已总 结出脑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成功的关键。脑复苏虽然有多方面措施,药物是很重要的,但目前尚属实验室和临 床观察阶段,还没有一种药物作为脑复苏或心、 肺、脑复苏的常规用药。例如1986年美国国家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