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已是傍晚。荨麻上(俄)叶赛宁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一个()的更夫,敲着()的梆点。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困倦沉闷皎洁晶莹2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除了诗人,还有_等。如果给这幅画起个名字,我们可以称它为:_。3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4这首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宁静祥和的童话世界
2、,寻常可见的乡村景色也变得更美了,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对其进行扩写。_2. 古诗阅读。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解释下列字词。使:_朝雨:_更:_故人:_2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你的眼前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_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_。类似饱含送别之情的诗句还有许多,如“_,_”“_,_”等。3. 读绿片段,完成练习。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本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_。4.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指嫦娥的居室。长河:银河。沉:隐没低沉。碧海:碧色的大海。1结合注释写一写前两句诗的意思。_2从这首诗来看,嫦娥为什么会后悔偷走灵药?( )A.因为她在月宫中很寂寞。B.因为月宫中很寒冷。C.因为月宫中没有美丽的景色。3与这首诗相关的神话故事是_。5. 阅读检测台。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mó)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éngté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繁星(一三一)大海啊!
4、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òut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之情。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6. 课外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
5、事情。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1)这是一首( )。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 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 ,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 ,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
6、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7. 课内阅读。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_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_ 8.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
7、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
8、的洁白与清香。B. 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 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 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9.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姍姍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解释下列词语。姗姗来迟:_皑皑:_2这两节主要是从白桦的_(A静态美 B动态美)方面,突出表现了白桦的_(A外在形象 B内在气质)3第一小节中的“_”写出了白桦挺拔高洁
9、的精神,“_”衬托出了它的绚丽辉煌。4第二小节中的“_”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变得更加_。10.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草地上, 风在花朵上。因为草弯腰了。 因为花点头了。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在第1小节中画出恰当的停顿。2边读边想,补写第3节诗句。11. 课内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
10、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时的景物?_2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_3诗中的“炫耀”“胆怯”“闲游”分别在描写谁?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2. 片段阅读。繁星( )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 )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 )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选自繁星 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淡白 嫩绿 深红2这首
11、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_。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到_。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当你成了果儿时,要 _。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_13. 课内阅读,完成填空。_,_。_,_。1默写苏轼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注意格式、行款、字距,写正确、整洁、美观。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人。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中国_山壮美多变的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_。诗中“缘”一字的意思是;在“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中的“缘”的意思是_;而“城市的边缘”中的“缘”则是_。3苏轼有一句著名的词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它是“但愿人_,_共婵娟”。14. 课外阅读。小院的夏天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物: 、 、 、 、 。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大远程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跨国贸易三人合伙人进出口业务合作协议及结算条款
-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及监护权协议
- 离婚子女户口迁移抚养责任协议及监护权执行协议
- 离婚协议书模板:夫妻债务处理及责任分担细则
- 离婚协议书模板:包含赡养费与子女教育金的全面协议
- 离婚财产债务分割及子女教育保障协议示范
- 自来水改造及智能化建设工程方案
- 校园文明与安全教育
- 水库建设项目工程方案
- 未遂统计管理办法
- 经营性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 电厂消防系统培训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四不放过原则培训
- 执法办案培训课件
- 职业中介公司管理制度
- 儿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
- 机扩根管治疗讲课件
- 中医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