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_第1页
五官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_第2页
五官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官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和诊断、眼及眼眶x线诊断1 .目的和要求了解眼和眼眶各结构的正常X线表现了解眼和眼眶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了解眼球异物的定位方法。2 .教具x 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 .内容提要(1) 眼和眼眶的x线检查:一般采用柯氏位照片 (即后前 位,x线向足23度),可见眼眶呈略带椭圆的方形,眶上缘 密度最浓,外缘中下段欠清楚。内侧为筛窦,眶下缘为上颌 窦顶也较清楚。眼眶的内上缘多为额窦和筛窦气房。眶上裂 投影于眶内下1 / 4两侧对称,上界清楚。蝶骨小翼位于内 上1/3处。眼球不能显影,视神经孔需要用特殊位方可显 示。改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眼眶扩大为

2、眶内占位性病变的有力证据。 眼眶骨壁破坏。 眼眶骨质增生。 眼眶附近软组织密度增高及钙化。 视神经孔扩大。 眶上裂扩大及骨破坏。(3) 眼球异物定位:眼眶内不透光金属异物必须依靠x线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存在于眼球之中,是临床上的重要问 题。眼球异物定位的方法很多,并且各有一定的特殊设备, 但最简单的基本方法是采用眼眶正位和侧位投照,使用较为 精细的透明尺,测量异物的位置,即角膜后距离、眼球中心 轴距离、和正位片上纵横坐标的位置。再与眼球大小(一般直径为24mm对照来确定。4 .重点(1) 正常眼眶及其附近骨结构的 X线表现。 眼眶肿瘤的典型 X线表现二、中耳和乳突x线诊断1 .目的和要求(1)

3、了解乳突各主要结构在 x线上的表现。(2) 了解急性和慢性乳突炎的 X线表现。2 .教具x 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 .内容提要(1) 乳突:其解剖结构因为重叠较多,所以x线检查应采取多种体位,如许氏位、前后斜位、梅氏位等,而以许氏 位应用最多。乳突主要结构表现有: 乳突气房气化良好者形如蜂窝,骨壁薄而清楚;气化差者则气房小而稀少甚至呈颅骨板障样结构称“板障型”;还有更为致密者而称“硬化型”。 鼓窦在许氏位中位于内外耳道重叠影(圆形透明影)的后上方,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充气影。 乙状窦压迹位于鼓窦后呈一弧形影,自后上向前下, 气化差的乳突显示最清楚。 鼓室及鼓窦顶是位于其上

4、方一条线,自前向后与乙状 窦压迹相交。 外耳道前方为颞颌关节,轮廓清楚。(2) 急性乳突炎:其 x线表现主要是乳突气房结构模糊 不清,尤其以气化良好的乳突表现更为明显。在早期此种改 变可只限于鼓窦附近气房,继而可渐扩展至全部气房。如形 成脓肿则形成边界不清的破坏区。(3) 慢性乳突炎:系由急性者未能充分治疗发展而来, 病人常有长期耳流脓史,但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三种类 型: 单纯型,慢性炎症引起的骨质增生及肉芽组织和脓性 分泌物使其x线表现为骨密度增高,气房消失呈硬化性表现。 肉芽型或骨疡型,乳突骨增生,密度高,同时在鼓窦 区有明显骨破坏。 胆脂瘤型,常在上鼓室、鼓窦或乳突中出现边界清楚、 光

5、滑的圆形腔洞,大小不一,周围有硬化边。此型和肉芽型 均有穿破天盖或乙状窦壁侵入颅内的可能,因此临床上称此 二型为“非良性中耳炎”值得注意。4 .重点正常乳突的x线表现。慢性乳突炎的x线表现。三、鼻副窦疾病x线诊断1 .目的和要求熟悉鼻副窦的正常x线表现。了解鼻副窦常见病变如炎症、囊肿、骨瘤等的X线表现。2 .教具x 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 .内容提要(1) 鼻副窦位于鼻腔旁并与之相通的含气腔,其边缘由骨壁构成,有良好的自然对比,但因附近组织重叠,x线检查需要各不相同的特殊体位,其表现如下: 上颌窦采用坐姿鼻颌位(华氏位)投照,上颌窦呈三角 形透光影,位于鼻腔两侧,眼眶

6、的下方,其透明程度以外下 部较差。骨壁清楚。窦内偶有骨隔。 额窦常采取后前 23度位。额窦位于两侧眼眶的内上 方,呈分叶状气腔,中有多个骨隔。 筛窦采用后前 23度位或后前斜位,筛窦呈蜂窝状透 光区,纵横交错,位于二侧眼眶之间,鼻腔上方,额窦之下 后前斜位则位于视神经孔之前方。 蝶窦取侧位或颏顶位。呈透明气腔,侧位位于蝶鞍下方,有清楚骨壁,颏顶位可分左右窦腔。(2) 慢性鼻窦炎的x线表现: 混浊,窦内充满分泌物所致,如同时有空气则可出现 液平面。 粘膜增厚,表现为沿窦壁有一层带状阴影,密度略低 于骨质,但增厚严重者可充塞全窦腔。 窦壁骨质炎症反应多见于额窦,表现为骨壁增密增厚。 粘液腺囊肿,因粘液腺管阻塞引起,多见于上颌窦下方呈半圆形软组织影,下缘与窦壁密接。(3) 鼻窦肿瘤: 良性骨瘤,多见于额窦或筛窦,呈圆形或分叶状骨质阴影在窦腔之中,大小不等。 癌肿,多见于上颌窦,主要表现是窦腔密度增浓的同 时有附近骨质破坏。常先累及内侧骨壁侵入鼻腔,晚期则累 及外侧骨壁及顶壁、底壁,表现为骨质破坏。4 .重点(1) 鼻副窦在X线片上的正常表现。(2) 慢性鼻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