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大会计专科西方经济学最全保过版之计算题已排序_第1页
北京电大会计专科西方经济学最全保过版之计算题已排序_第2页
北京电大会计专科西方经济学最全保过版之计算题已排序_第3页
北京电大会计专科西方经济学最全保过版之计算题已排序_第4页
北京电大会计专科西方经济学最全保过版之计算题已排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经济学计算题:第二章:需求函数、均衡价格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解: 当达到均衡时,D=S 3503P2505P ,8P = 600 , P=75把P=75代入D,S中,得出D= 3503P = 3503×75 = 125,S=2505P=-2505×75=125答:均衡价格75,均衡数量1252.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为.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解: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则有 由上式计算得到P=75答:均衡数量为第三章: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

2、求供给弹性1.某化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当其价格由20元下降到15元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0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是多少?(2003年1月试题)解:(1)根据公式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QQ25×025625%,即需求量增加62.5%。 (2)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2000×62.5%3250(瓶)2.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0507/0907)解:已知Ed=1.5 P/P=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需求量会增加:Q/Q=Ed*P/P=1.5*10%=15% 3.某种商品的需求弹

3、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自测621】解:已知Ed=1.5 P/P=8%,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需求量会增加:Q/Q=Ed*P/P=1.5*8%=12% 4.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销售量减少10%?( 2003年7月试题2011年7月试题)解:已经Ed=0.15, p=1.2 Q/Q=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0.8元,该商品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5.假定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3元,试问该汽油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销售量减少10

4、%?【自测632】解:已经Ed=0.15, p=3 Q/Q=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P=2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2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6.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2004年1月试题)解:(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30%/20%=1.5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人弹性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晶。7.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

5、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004年7月试题、2010年7月试题)【自测646】解:(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8.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了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自测635】解:(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9.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010年7月试题)解:(1)根据

6、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50%/200%-0.25 (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10.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当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时,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或减少多少?【自测647】解:已知ECX0.2,。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即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4。1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2005年1月试题)解:根据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2.某种商品价格由6元下降为5元时,需求量由8单位增加为1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

7、需求弹性。(2007年1月试题)解:(1)已知P16,P25,Q18,Q21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13.某种商品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自测633】解:(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2) 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14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8、。答:(1)已知P1 = 10,P2 = 6,Q1 = 20,Q2 = 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Ed=Q/(Q1+Q2)/2/P(P1+P2)/2= 20 /30 /?4 /8 = 0.67/0.5 = 1.34(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15.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模拟6)(2006年7月试题)解:(1)已知Ed=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需求量会增加: , 即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2000

9、15;503000(瓶) (2)降价前的总收益TR1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2(125)×3000450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45004000500元。16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应该为多注?总收益的何变化?答:(1)已知Ed = 3,P/P = 25%,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 = Q/Q /P/P 需求量会增加:Q/Q = Ed×P/P = 3×25% = 75%.(2)降价

10、后的需求量为:2000 + 2000×75% = 3500(瓶)(3)降价前的总收益TR1 = 2×2000 = 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 = 2(125%)×3500 = 5250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52504000 = 1250元17.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作业解:已知 Ed = 2.4 ,P1 = 1.2 ,Q1 = 800, = 25%,求TR2TR1=?解:TR1 = P1 Q1 = 1.2×

11、800 =960 TR2 = P2 Q2 = 0.9×1280 =1152 TR2TR1= 1152960 =192答:由于商品价格将,总收益增加192。18.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答: 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根据计算结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第四章:工作选择,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1.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多少Y商品可以实

12、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 已知M=100, PX=10, PY=20公式一: PX ×Qx PY×Qy = M公式二: 组成方式与总效用Qx=2, Qy=4Qx=4, Qy=3 = 850 X与Y商品的总效用表 总效用 = TUx + TUy = (70+80+90+100)+(140+170+200)= 850 把结果代入两个公式,得 10×420×3 = 100= 7答:消费者购买4个X商品与3个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此时总效用850,货币边际效用72. 某人总收入120元,为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

13、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2007年7月试题)答: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3. 根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4.根据下表计算:(2008年1月试题)面包的消费量总效用边际效益1202023036(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解:(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5分)第六章:成本、收益,边际成本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

14、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利率为5%。请说明该厂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2006年1月试题、2008年7月试题)解:(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万元 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2) 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60万元-55元-6.5万元-1.5万元,或者用: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5万元(60-55)-6.5万元=-1.5万元(3) 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2. 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

15、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购布料及其他原料支出40万元,工人工资为5万元,其他支出(税收、运输费等)5万元,厂房租金5万元,这时银行利率为5%。请计算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各是多少?(2009年1月试题,类似于2006年1月试题、2008年7月试题)解:(1)会计成本为:40万元+5万元+5万元+5万元55万元。(2) 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3.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2万元的工资

16、;(2)厂房租金3万元;(3)原材料支出60万元;(4)设备折旧3万元;(5)工人工资10万元;(6)电力等3万元;(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若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元利息。贷款利息15万元。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的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答:(1)企业生产与经营业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根据题意,该企业的会计成本为:3 + 60 + 3 + 10 + 3 + 15 = 94万元。总收益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会计利润为6万元。(2)会计成本为94万元,机会成本为7万元(2万元 + 5万元),经济成本为101万元。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101万元,经济利润为负

17、1万元,即亏损1万元。4.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自测1144】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答:(1)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在产量小于6,比如2或4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当产量大于6,比如8或10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只有生产6时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

18、,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5.填写下表中的空格解题方法:见书P146总成本STC = 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平均固定成本AFC = 固定成本FC ÷ 产量Q平均可变成本AVC = 可变成本VC ÷ 产量Q平均成本SAC = AFC + AVC = STC ÷ 产量Q边际成本SMC = 本期总成本 上一期总成本 = STCn STCn-1不论产量如何,固定成本是一成不变的。解题要求:表中各个标题栏写上序号,并写出公式. -最终答案见下图产量1固定成本2总成本3=2+4可变成本4平均固定成本5=2/1平均可变成本6=4/1平均成本7=5+6 =3/1边际成本8=3

19、n-3n-111280602120020312010412.2556.2515512523561255706.计算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2011年1月试题)(1)价格乘以销售量就是总收益(2)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就是平均收益(3)总收益的增加量除以销售量的增加量就是边际收益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5分)销售量价格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1101010-2816863618624520525420407.填写下表中的空格提示:总成本STC = 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平均固定成本AFC = 固定成本FC ÷ 产量Q平均可变成本AVC = 可变成本VC ÷ 产量Q,平均成本SAC

20、 = AFC + AVC = STC ÷ 产量Q边际成本SMC = 本期总成本 上一期总成本 = STCn STCn-1不论产量如何,固定成本是一成不变的。解题要求:表中各个标题栏写上序号,并写出公式. -最终答案见下图8.某公司生产汽车,每两汽车的平均成本为5万元,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8%,如果根据成本价成法定价,每辆汽车的价格为多少?如果平均成本增加至每辆6万元,其价格为多少?(提示:成本价成法是在估算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答:当平均成本为5万元时,每辆汽车的价格为5+5×8%=5.4(万元)当平均成本为6万元时,每辆汽车的价格为 6+6×

21、;8%=6.48(万元)第七章 市场集中率1.假定某一市场市场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2010年1月试题)【自测1361】解:已知T= 450亿元,A1=150亿元,A2 =100亿元,A3=85亿元,A4=70亿元。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2.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二家为12%,第三家为10%,第四家为9%,第五家为8%,第六家为7%,第七家为6%,第八家为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计算:(1)四家集中率;(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解: (

22、1)四家集中率 =15%+12%+10%+9%=46%(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152+122+102+92+82+72+62+52+42+32 =7493. 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答:已知T = 450亿元,A1 = 150亿元,A2 = 100亿元,A3 = 85亿元,A4 = 70亿元。将已知数据代公式:R = (150+100 +85 +70)÷450 = 90%第9章 股票预期, 工作预期,工资预期, 债券预期1.某人购买某种股票共投资280万元,

23、获得15%红利的概率为0.4,获得10%红利的概率为0.5,无红利的概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是多少?指导P167-1答: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 (280×15%)×0.4+(280×10%)×0.5+(280×0)×0.1=16.8+14+0=30.8(万元)2.如果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500元收入,一份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个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根据别人的经验,赚3000元的概率为0.1,赚2000元的概率为0.4,赚1000元的概率为0.4,一分钱

24、赚不到的概率为0.1。这两份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各是多少?解:(1)当家教未来预期收入为500元。(2)当推销员未来预期收入=3000×0.1+2000×0.4+1000×0.4+0×0.1=1500(元)3.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005年7月试题、2008年7月试题)【自测1848】十章解:2000年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1950年的名义工资×(2000年物价指数÷1950年物价指

25、数)=300×(2100÷100)=6300(元)从计算结果来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4.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16章解: 答:当债券价格为900元时,利率=11当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10当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95. 一笔投资支出为1000亿元,可以在3年内每年有400亿元的收益。当利率为3%时,这笔投资三年后的净现值是所烧?这笔投资值不值得进行?指导P229-2答:根据题意,将已知代入公式:由于净现值为正值,故该笔投资值得进行。第十章: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物价指数

26、、通货膨胀1.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2006年7月试题、2009年7月试题)【自测1835】根据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GDP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某一年实际GDP)×100年份名义GDP(亿元)实际GDP(亿元)GDP平减指数1998305532509419993170317010021042082.根据下列给出的数字,用收入法计算GDP,(2009年1月试题)项目金额项目金额个人耐用品消费10亿元居民住房10亿元工资收入19亿元年底存货3亿元公司支付红利1亿元年初存货2亿元个人非耐用品消费5亿元政府间接税收入12亿元净利息收入1亿元资本折旧5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亿元政

27、府支出13亿元企业厂房与设备投资10亿元净出口1亿元解:GDP工资收入十红利十净利息十未分配利润十间接税十资本折旧19亿元+1亿+1亿+10亿元+12亿元+5亿元48亿元3.根据下列给出的数字,分别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DP项目金额亿元项目金额亿元耐用品支出50企业税20厂房支出100联邦政府支出100州和地方政府支出80住房租金5工资和其它补助220其它劳务30资本折旧20公司利润140非公司利润50设备50非耐用品支出100出口8居民住房支出30企业存货净变动额-50进口100净利息10租金收入10误差调整自己计算答: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国内总投资I+政府购

28、买支出G+净出口 C=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它劳务=50+100+5+30=185(亿元) I=厂房+设备+居民住房+企业存货净变动额=100+50+30-50=130(亿元)G=联邦政府支出+州与地方政府支出=100+80=180(亿元)净出口=出口-进口=8-100= -92(亿元)GDP185+130+180-92=403(亿元)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工资和其它补助+净利息+租金收入+利润+企业税+资本折旧GDP=220+10+10+(140+50)+20+20=470(亿元)4.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作业购买汽车、彩

29、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企业支付的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答:个人消费支出 C = 1000 + 2000 + 200 = 3200私人国内总投资 I = 2000 +(10001500)

30、= 1500政府购买支出 G = 2000+500=2500净出口 NX = 15001000=500国内生产总值 GDP = C+I+G+NX = 3200 + 1500 + 2500 + 500 = 77005.根据如下数据资料,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项 目 金额(亿元) 项 目 金额(亿元)项 目 金额(亿元)项 目 金额(亿元)耐用品支出 3184 劳 务 11657厂房与设备支出 426 进 口 4299政府购买支出 748 公司利润 2845工资和其它补助 2172.7 出 口 3637所得税 435.1 居民住房支出 154.4非耐用品支出 858.3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6.

31、8答:GDP = 个人消费支出+ 私人国内总投资 + 政府购买支出 + 净出口=(318.4+858.3 +1165.7)+(426.0+154.4+56.8)+(748.0)+(363.7429.9)=2342.4 + 637.2 + 748.066.2 = 3661.4(亿元)。6.已知:折旧380亿元、个人所得税58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80亿元、间接税4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400亿元、企业所得税640亿元、转移支付430亿元、政府给居民户支付的利息190亿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解:(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5400380

32、5020(亿元)。(2)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50204904530(亿元) 。(3) 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4530806404301904430(亿元) 。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44305803850(亿元)。7.填表并计算答: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为150。如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为100+120+150=370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100+20+30=150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100+120=220第十章: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物价指数、通货膨胀8.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

33、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下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1007,0501试题)【自测1846】解:(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9.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失业率。(1107,0707试题)【自测1847】解:劳

34、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该国的失业率为9%10.假定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128,1998年的物价指数为136,那么,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15章解: 根据题意得知,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基期,1998年的物价指数为现期. = (136-128)÷128 = 6.25答: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6.25.第十一章:储蓄,经济增长1.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的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根据哈罗德模型计算:实际增长率、有保

35、证的增长率、最适宜的储蓄率。(0601)解: (1) 实际增长率 (2) 有保证的增长率 (3) 最适宜的储蓄率在以上的假设中,由于G>Gw,因此短期中经济会出现累计性扩张。在长期中,由于Gw>Gn,因此会出现长期停滞。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G=Gw=Gn,已知C=Gr=4, Gn=8%,因此S=Sd=4×8%=32%2.如果要使一国经济增长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的情况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应该有怎样的变化?(2003年7月试题)解: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G=S/C,已知C=3,G1=8%,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S1=3*6%=18

36、%,S2=3*8%=24%,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3.设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P/Y)为0.4,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为0.3,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为0.1,资本产量比率为2,试根据新剑桥模型计算经济增长率。(2003年1月试题)解:根据公式:4.设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P/Y)为0.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为0.4,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为0.2,资本产量比率为3,试根据新剑桥模型计算储蓄率、经济增长率。如果Sp、Sw、C都不变,要使经济增长率达到12%,P/Y与W/Y分别是多少?收入分配发生变化?解:储蓄率经济增长率根据题意12%×3=

37、(P/Y)×0.4+(W/Y)×0.2=(P/Y)×0.4+(1-P/Y)×0.2 整理得到 P/Y=0.8,W/Y=0.2此时由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加大,使得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加剧了。第十二章 消费需求、物价上涨对总需求的影响1.一个经济中的消费需求是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2004年7月试题、2008年1月试题)解(1)根据题意,C8000亿元,I1800亿元,NX1000800200亿元,因此:YDCINX8000180020010000

38、亿元。(2)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即80。(3)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即18。(4)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即2。2. 一个经济中按货币计算的财产为1万亿元,现在物价水平上升了20%,实际财产会发生什么变动,这对总需求有什么影响?答:按货币计算的财产1万亿是名义财产,当物价水平上升了20%后,实际财产就会减少20%,即为10000亿元(/1.2=8333)亿元。因此,物价上升引起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第十三章:边际消费倾向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

39、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900亿元,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004年1月试题)答: (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一(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一MPC得出)2.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模拟2)【自测2293】解(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3)因为MP

40、CMPS1,所以MPS0.43.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储蓄为5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0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8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乘数。【自测2294】 答:(1)(2)(或MPS=10.4=0.6)(3)根据乘数的计算公式:第十三章:边际消费 经济乘数 与国内生产总值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900亿元,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当自发总支出增加5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如果自发总支出减少4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多少?【自测22

41、81】答:(1)平均消费倾向APCCY80010000.8 (2)平均储蓄倾向APSSY(1000800)10000.2(或APS1APC0.2) (3)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4)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一(1000800)(12001000)0.5(或MPS=1一MPC=0.5) (5)边际消费倾向MPC=0.5,根据乘数的计算公式:K=1/(1MPC)=2。因此当自发总支出增加5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亿元。当自发总支出减少4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减少80亿元。2.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乘数。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已知:Y1=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