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晨检、午检制度为了加强校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防预,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学校工作正常开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留古镇中心小学晨检、午检制度。一、晨检、午检时间为早操前和中午自习前,地点在教室。二、班主任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午检,检查内容有:1.统计本班缺勤学生人数及缺勤原因,及时报告学校并在本班留存记录。2.检查、督促、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3.观察在校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发现有发热、咽痛、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症状的患者,及时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其就医。三、学生因病请假期间要做好家长电话联系。学生病愈
2、返校上课后,要对学生的患病情况进行询问并做好补充记录。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及时和学校联系进行排查。四、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如果感到不适,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况,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应要求家长带学生就诊,不能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五、对已确诊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报告给学校做好登记工作,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进行查验,班主任在见到诊断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六、班主任是学生“晨检、午检”工作的直接负责人,每天须认真填写晨检、午检记录单并按
3、要求及时上交,不得缓报、瞒报、漏报。七、要求班主任 、保育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如有晨检、午检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等原因酿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留古镇中心小学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1、班主任对早晨、中午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情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主管领导。3、学校主管领导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情的早发现、早报告。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主管领导。5、学校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情的早发现。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7、学校主管领导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读书汇报课件
- 2025-2030中国幼儿含氟牙膏市场消费前景及销售规模分析报告
- 三分屏课件不显示提纲
- 三减三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猎头行业面试题及案例分析
- 小儿静脉留置针课件
- 护工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小儿课件教学课件
- 求职必 备:街道面试题目及答案精 编助你顺利面试
- 大班艺术《拾穗者》教学反思
- 2025年成都水务考试题库
- 《医师法》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云计算测试题库及答案
- 湛江初一分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模拟英语试卷(六套-6卷-原卷)
- 【炼石网络】图解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指南》(2025)21141mb
- 消防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教学
- 企业园中园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高考生物四川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华师大版(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