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薄透镜焦距公式我们研究了单个球面的折射,反射成像的物象距公式。横向放大率公式及规定的符号法则nnn nssrff1ssfnVfn反射112ssrffr2Vssf且n n f 竺n n nsynsy及共轴球面光具组成像用逐次成像的方法F面我们研究薄透镜成像问题5iJQAia2qqs 1图6-1透镜:如图:透镜是由两个折射球面组成的光具组, 两球面间是构成透镜的媒质(通常 是玻璃),其折射率为nL。透镜前后媒质的折射率(物象方折射率)分别为n和n, 在多数场合下,透镜置于空气中,则 n n 1.在轴上一物点Q经习折射成像于Qi,Qi作为2虚物经第二次折射成像于Q2, 两次成像可分别写出两折射成像
2、的物象公式fi ifnriVnSi第一次siSifinL nVinLSi占nLifinL nf2f2 in l2fL 2n s2第二次S2S2f2V2n nLnLS2f2皿nnLVV1V2设 AiA2 =d 贝q S2 Si dd为透镜的厚度,d很小的透镜称为薄透镜在薄透镜中Ai和A2,几乎重合为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记为 0 薄透镜的物距S和像距S都是从光心算的。于是,对薄透镜S S , Ss2 , S2$,代入上式得fifi-isSif2f2f2 i$Sfi推出fi f2f2 fif2sSif2fif2 fif1两式相加消去S2,Si得fi f2fi f2T2fis s(6,i)据焦距定
3、义s f,s %或s f ,s= gfi f2,c 12ff2f:fi1f2fi推出11f1nLf1f2f1nnnL11f2nf2f1f2nLnL将单个球面焦距公式代入得nLJnL nnLAnnL nnnLr1nr2nL nnnLr12n nL这是薄透镜焦距公式如果物象方折射率n n 1,则有1血1)(丄丄)ri 2此式给出了薄透镜焦距与 m12的关系,称为磨镜者公式。血1)(丄丄)磨镜者公式r1 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具有实焦点(f和f 0 )的透镜叫正透镜。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具有虚焦点(f和f 0 (实物),否则(n)Q在0点之右,贝U s 0 ;(实象)。s,s也可以从F,F算起)当物点Q在
4、Fi之左,则x0)当象点Q在Fi右,则X 0?不难看出代入物象距公式得xx=ff,这便是薄透镜公式的牛顿公式。焦距公式: 物象距公式: 横向放大率公式:薄透镜的横向放大率分别为:VinLs所以V2V V1V2nsn sxnLsn s2fsf s如果n n 1,即,透镜置于空气中ss (n这便是薄透镜的横向放大率公式密接薄透镜组在实际中,我们往往需要将两个或更多的透镜组合起来使用, 透镜组合最简单的 情形是两个薄透镜紧密接触在一起,有时还用胶将它们粘和起来,成为复合透镜, 下面讨论这种复合透镜与组成它的每个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我们用逐次成像方 法,两次用高斯公式丄丄丄 Si f i1 1 1S
5、? S2 f 2s ss? s忍 S (密接)1 丄丄丄S oo s f即 密接复合透镜焦距的倒数是组成它的透镜焦距倒数之和。1通常把焦距的倒数称为透镜的光焦度P。P如果物象方折射率为n,n。则P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焦度定义为可见密接复合透镜的光焦度是组成它的透镜光焦度之和。1 1 11or P2PP21 _! f )or 米光焦度单位为屈光度记为D(diopter)(1例:透镜焦距以m为单位,则D= m1P 2.00Df=50.0 cm的凹透镜的光焦度上面的凹透镜作眼镜片是 200度。眼镜的度数一是屈光度的100倍,焦面入射光线从左f右入射 物方焦面一一(第一焦面,前焦面)像方焦面(第二焦面,后
6、焦面) 通过物方焦点F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叫物方焦面。 焦面的共轭平面因焦点与轴上无穷远点共轭焦面的共轭也在无穷远处焦面上轴外点的共轭在轴外无穷远即以物方焦面上轴外一点 P发出的同心光束转化为与光轴成一定倾角的出射 平行光束。同样,与光轴成一定倾角的入射平行光束转化为像方焦面F上轴外一点P为中心的出射同心光束。倾斜的平行光束的方向可由P或P与光心0的连线来确定,这连线叫副光轴。 相应的对称轴称主光轴。画出图6-5 P63作图法除利用物象公式外,求物象关系的另一方法是作图法。作图法依据:是共轭点之间同心光束转化的性质。每条入射光线经光具组后转化为一条出射线,这一对光线称为共轭光线。按照成像的含义:通
7、过物点每条光线的共轭光线都通过像点“通过”指光线本身或其延长线。因此只需选两条通过物点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的出射光线,即可求的像点 在薄透镜的情形里,对轴外物点 P有三种特殊的共轭光线可共选择。(1)n n,通过光心o的光线,经透镜后方向不变。(2)通过物方焦点F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与光轴。(3) 平行与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的出射光线一定通过像方焦点F(以上3条光线可用于凹透镜)以上三条光线中任选两条做图,出射后的交点即为像点P求轴上物点的像或任意入射光线的共轭线,可利用焦面的性质这种作图一般用于联合光具组中间成像时作图用,(目的为了保证入射光线经光具组的路径连续)物:1区 实物一一5区 缩小的
8、倒立的实象(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倒立实像) 2区 实物 6区 放大的倒立的实象3区 实物 1,2,3区 放大的正立的虚象4区 虚物一一4区 缩小的正立的实象5区6区(同学们可总结凹透镜成像规律,用作图法)透镜组成像利用逐次成像物象距公式或逐次成像作图法即可求透镜组最后成像的性质,性质包括(像的位置,缩放,倒正虚实等)举例说明:例题1 (投影膜)凸透镜Li和凹透镜L2的焦距分别为20.0CM 和40.0CM,L2在Li之右 40.0CM,傍轴小屋放在 Li之左30.0CM,求它的像。解:(1)作图法第一次成像用特殊光作图,第二次以后成像利用焦面性质,这样可保证入射 的两光线与出射光线共轭,光线在透
9、射组中是连续的。“ 1L 21F;1r1JQr1(2)高斯公式第一次对成像si=30.0cmfi=20.0cm计算起点为Oii 丄丄Si s,fi二 Si=60.0cm(实象)Vi宜 2Si(放大)第 2 次对成像 S2= - 20.0cmf2= - 40.0cm计算起点O2丄丄丄s2 s2 f2 . S2 400cm(实象)V2S2 2S2(放大).V ViV24(放大的,倒立的)-最后成像在02右侧距离40.0cm处,成放大的倒立的实象(3)用牛顿公式第 1 次对成像 xi=10.0cm ,fi=20.0cm2XlXlfl Xl =40.0cm(实象)Xi主2Xi(倒立,放大)第2次对L2
10、成像 X2= 20.0cm ,f2= - 40.0cmx2 x2x2 =80cm(实象)x2V2 2f2V VM4 (倒立,放大)最后成像在F右侧,距离80.0cm处,成倒立放大的实象由上面可以看出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例题2凸透镜Li和L2及其焦点的位置示图6-9中,将傍轴小物PQ放在Li的 第一焦面上,用作图法求它的像。薄透镜成像的规律用直观图解总结一下薄透镜的成像的规律,以凸透镜为例,取物高为i单位, 则纵坐标大小表示横向放大率 V的大小,横坐标代表光轴,O为光心,F,F为焦 占八、)将由X向光心O靠近,并通过光心O成为虚物。像点轨迹为通过直线如图如果 实物 2fvsv X f s
11、2f成倒立,缩小的实象在右侧S= X s f fs 2f s 2f等大倒立实象,在O右侧fs2f 2fs成倒立,放大实象,在右侧(s靠近F时,s越大,像越大)(作图法)0sf s 0 成正立,放大虚象,在 O左侧(s越靠近F,像越大)虚物 s00 s f 成正立,缩小实象在右侧8光学仪器几何光学仪器有投影仪,摄影仪(照相机),目视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棱镜分光仪等。投影仪投影仪就是将照明的平面物成实像于大屏幕上,这就是一种投影仪(课堂上用 的),还有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印象放大机,映谱仪等。十1走*(杭*1图8-1照明系统(光源+聚光镜)一一要求投影仪得到足够强的均匀照明,高效率地利
12、 用光能。投影物镜是将被照明的物成一明亮清晰的实像在大屏幕上,且由于物镜与屏 幕距离(即像距s比物镜的f大得多,所以画片总在物方焦面外侧附近,即 s如。SSsfoc s屏幕越远,像越大照明系统可分为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两大类 特点:是用照明系统将光源成像于投影画片上。?临界照明:这种照明系统的优点是光能利用率高, 它适用于画片面积较小的情况,如电影放 映机。缺点:不易得到均匀照明。2 . 2. ?柯勒照明:赠明系统光源的像入瞳 出睡特点:是聚光镜将光源像成在投影物镜上。优点:易得到均匀照明,常用于大投影物面系统,如投影仪照像机(属于摄影仪器)摄影仪器的成像系统刚好与投影仪器相反,它是把空间物体成
13、像于感光底片上如图 8-2它是将较远空间物成一缩小的实像于底片上因此 s(物距)f像平面(感光底片)应在物镜的像方焦平面外侧附近,s f.(1)(1)?照像时,我们通过调节镜头(在小范围内)改变镜头与感光底片之间距 离s,可以使不同距离以外的物体成清晰的实像于底片上(由直观图可见小范围改变s ,s变化范围很大。)照像机镜头上都附有一个大小可改变的光阑。(2)光阑的作用有2: (I澎响底片上的照度,从而影响暴光时间的选择(n)影响景深。光圈数或者f数等于相对孔径f的倒数d相对孔径:df其中d为入瞳直径,f为物镜焦距。相邻两个光圈数对应照度相差一倍2d d 2E * f二f 光圈数481116f4
14、屁8 s ,无穷远物成像在网膜之后,戴凸透镜做的花 镜即可。远点在眼球之后。近点 10cm 。图8 5(川)视角一一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规定正负号法则: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正比于它对眼睛所张的角度。如图,因此物体越近越能看清细节。(W)明视距离但太近又将使眼感到疲劳,只有在适当的距离上眼睛才能比 较舒适地工作,这个距离称为明视距离。习惯上规定明视距离为25cm。(V)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人眼恰可分辨的两个离得最近的物对人眼的张角称 最小分辨角。正常人眼的最小分辨角约1要想分辨更靠近的两个物点就得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放大镜和目镜放大镜和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细结构的。最简单的放大镜就是一个焦距f很
15、短的会聚透镜。如果用肉眼观察物体,当物体由远移近时,它所张的视角增大。如图,至Uso以后继续前移,视角虽继续增加但眼睛感到吃力,甚至看不清,因此,用肉眼观察 物体的视角最大不超过_ySo因视角是逆着光线看的,对视角的正负号规定正好与角度u相反。好处是它直接与像的正倒相对应。因此眼睛的调焦范围X So之间,靠近So越好越能看清细节 现在我们设想将放大镜紧贴眼睛放置。物放置何处,才能使其经放大镜 L成的像在眼睛的调焦范围内哪? 由直观图解曲线,知物应放在焦点 F内侧附近一个小范围。焦深这个小范围称为焦深。计算焦深一一在fSo条件下,由牛顿公式x(f So)X(Sof )XSo(so常数)即物体放在
16、焦点内侧附近即可,这时它对光心张角即视角y.f可以认为就是像丫对眼睛中心的张角(L靠近眼睛)由于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 物体在网膜上成的像即放大视角,我们引入视角放大率M视角放大率定义为像所张的视角 与用肉眼观察时物体在明视距离处所张视角3之比yM -fSo_y f 1sooc f放大镜用短焦距会聚透镜。目镜从原理上看就是一个放大镜。为了消除各种象差用复合透镜,典型的有惠更斯目镜和冉斯登目镜。显微镜简单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几倍到几十倍),欲得到更大的放大倍率要靠显微镜。显微镜的原理光路示于图8 8图8-8在放大镜Le (目镜)前再加一个焦距极短的会聚透镜组称为物镜。物镜L0与目镜Le之间距离比它们
17、各自焦距大得多。1。2 fo,fe令OlO2称光学筒长被观察物体PQ放在物镜物方焦点F0外侧附近,它经L0成一放大的实像在Le 物方焦点Fe内侧附近,再经Le成一放大的虚像位于明视距离以外。在实际中高倍显微镜中物镜,目镜为了减少各种像差,它们都是复杂的会聚透镜 组。推导显微镜的视角放大率为M -计算公式如图_ySoyfeVoMyiySofe_ySoy feVoMe3为肉眼直接对在明视距离物张的视角为肉眼对物经显微镜成像于明视距离处像所张的视角或者VofoSofo11OC f0fefo,fe越短,越长,M越高。但不能太长,理论计算表明厶=17-19cm 。显微镜光学筒长固定不动,调焦时整体平移,
18、改变物距使两次成像在明视距离以 外(人眼的调焦范围)。显微镜有偏光,生物,相衬显微镜,光子,电子,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用于望远。 物镜用反射镜的称反射式望远镜。物镜用透镜的称为透射式望远镜。透射式望远镜有两种:(1)目镜是会聚透镜的称开普勒(Kepler )望远镜(或 天文望远镜(2)目镜是发散透镜的称伽利略(Galilei )望远镜 因此望远镜要观察很远地方的物体,因此物镜焦距较长。Fs Fe几乎重合。推导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 M= 。是最后的虚象对目镜所张的视角,即对肉眼所张的视角是物体在实际位置所张的视角。LLe图 8-10如图不难看出。由于物距远比望远镜筒长大得多
19、,它对眼睛张的视角实际上和它 对物镜所张视角是一样的。y1yifef 丄f0, f10oce(可见fo越大M越大)总结:望远镜调焦时,改变目镜相对物镜之间距离,使像成在明视距离的以外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第一次成像在目镜物方焦点上,第二次成像在无穷远处。望远镜FoFe重合时称无焦系统。应用:可以做扩束镜,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射出。 ?还可测两平行光束的夹角。棱镜光谱仪我们已介绍过了,棱镜的折射和色散,棱镜光谱仪变是利用棱镜的色散作用 将非单色光按波长分开的装置,其结构的主要部分见图8 11图 8-11棱镜前那部分装置称为准值管(或平行光管)它是由一个会聚透镜L1 +放在它第一焦面的狭缝S组成,
20、经棱镜折射后,不同波 长的光线沿不同方向折射,但同一波长的光线保持平行,经 L2会聚到像方焦平 面上不同地方,形成狭缝S的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像,这变是光谱,若光谱仪中望 远镜装有目镜,用眼睛直接观察光谱称之为分光计。若在望远物镜像方焦面放上感光底片称之为摄谱仪,若在望远物镜像方焦面上放 一狭缝,是用来将某种波长的光分离出来的称为单色仪。色散本领和色分辨本领是标志任何类型分光仪器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下面讨论棱镜色散本领定义偏向角对波长的微商称为棱镜的角色散本领(用D代表)。sinsin 2d mT只有通过狭缝S中点的光线才在棱镜的主截面内折射,由于不在棱镜主截面内的光线偏折方向不同,在望远镜焦平面
21、上 S的像(即光谱线)是弯的,可以证明,沿产生最小偏向角的方向入射时,光谱线弯曲得最少所以在光谱仪棱镜通常是装在接近于产生最小偏向角的位置,因此棱镜的角色散本领sinsin又t2D d m dd m dn1dndn2sin2dn2si n2dndn dd mdmd1 n sin 2dcos2dnd称为色散率,它是材料的性质。dnD * d,光谱仪中棱镜常用色散率尽可能大的玻璃(如重火石玻璃)制成 9 光阑 我们前面已讲过了实际共轴球面光具组, 只有把光束限制在傍轴区域内, 才能成 像,光具组中对光束限制作用的可以是透镜的边缘, 框架, 或特别设置的带孔的 屏障即光阑。光阑有限制光束孔径和限制视
22、场两方面的作用, 它影响着像差, 像的亮暗,景深, 分辨本领等一系列实际中很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有关光阑的基本概念。孔径光阑,入瞳和出射光瞳每个光具组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光阑,例如:由轴上物点 Q 发出的光束通过光具组时,一般说来,不同光阑对此光束的孔径 限制到不同程度, 其中只有一个光阑对入射光束的孔径限制的最多, 即真正决定 着通过光具组光束孔径的,这个光阑称为孔径光阑,有时称为有效光阑。例如图:入射光瞳 孔径光阑在物方的共轭称为入射光瞳,简称入瞳。出射光瞳 孔径光阑在像方的共轭称为出射光瞳,简称出瞳。入射孔径角一一轴上物点向入瞳边缘引直线,此线与光轴夹角Uo称为入射孔径角。 出射孔径角
23、轴上物点在像方的共轭Q (即像点)对出瞳边缘引直线,此线与 光轴夹角 u0 称为出射孔径角。注:因为入瞳,孔径光阑,出瞳三者共轭,故通过入瞳中心的光线一定通过孔 径光阑,出瞳的中心。入瞳,孔径光阑,出瞳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即光轴。 在一定范围内的轴上,轴外物点发出的光束通过入瞳,都通过孔径光阑,出瞳。(通过入瞳边缘光线一定通过孔径光阑边缘,出瞳的边缘) 。 因此出瞳是出射光束的公共截面。它是所有光束的必经之路。如图 P101 图 9 5 以显微镜光路为例。物镜,目镜,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在像方的共轭为出瞳。轴上物点Q,轴外傍轴物点P, R通过孔径光阑,也通过出瞳,出瞳是出射光束的必经之路,眼睛的瞳
24、 孔很小,放在上看到P看不到R,放在下看不到P,放在出瞳位置最好。出瞳位置很靠近目镜( fe很短)。视场光阑,入射窗(入窗)和出射窗(出窗)前面讨论的孔径光阑是对轴上共轭点而言的,现在要讨论的视场光阑牵涉到轴外 共轭点。它对成像空间范围起限制作用。如图:P102图9 6此视场光阑一定在物空间1. 视场光阑:如图,入瞳与出瞳共轭,若入射线通过 。(入瞳中心),出射光线必通过。(出 瞳中心)在轴外共轭点P , P之间的共轭光束中通过 0, 0的那条共轭光线, 称为此光束的主光线。随着P , P到光轴距离的加大,主光线通过光具组时会与某个光阑DD的边缘相遇,离光轴更远的共轨点的主光线将被此光阑所遮断
25、, 这个光阑叫做视场光阑。入射视场角主光线P0和0 P与光轴的交角0 , 0分别称入射视场角和出射视场角。视场物平面上被3 0所限制的范围叫做视场可见视场光阑是对成像空间范围起限制作用的, 故常将视场光阑放置在物平面或 像平面或它的共轭在物像平面。例投影仪 视场光阑在物平面。照相机视场光阑在像平面。显微镜望远镜在一一中间像位置,它的共轭在物像平面。入射窗一一视场光阑在物方的共轭叫做入射窗(入窗)。 出射窗一一视场光阑在像方的共轭叫做出射窗(出窗) 。 因入窗,视场光阑,出射窗三者共轭。所以通过入窗边缘光线,也一定通过视场光阑,出射窗的边缘,因此入射窗视场也是入窗对入瞳中心张角之半。出射视场角也
26、是出窗对出瞳中心张角之半。渐晕并不是只有视场内的物点才能通过光具组成像,设想物点Pl比P离轴稍 远点,其主光线虽被遮, 但仍然有一些光线可以从它通过光具组到达像点, 不过 随着它到光轴距离的增大, 参加成像的光束越来越窄, 从而像点越来越暗, 这种 现象实际上早在视场的边缘以内就开始了, 从而在像平面内视场的边缘是逐渐昏 暗的,这种现象叫做 渐晕。要使像平面内视场的边界清晰, 可把视场光阑 DD 设 在物平面或像平面或其共轭在物像平面上。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只有两类光阑, 一个孔径光阑, 对轴上物点发出光束孔径限制 的最多,是所有光束必经之路, 另一个是视场光阑, 它对成像空间范围起限制作 用。如
27、何确定孔径光阑,入瞳,出瞳。视场光阑,入窗,出窗, (对轴外点主光线限 制最多)。以下图为例:(用计算法或作图法都可) (重点内容) *?在这个光具组中有三个光阑(或者更多) ,轴上物点 Q。步骤:1. 将光阑逐个地对前面的系统成像,即求出它在物方的共轭。2. 2.? 由轴上物点(已知)向光阑在物方共轭边缘连线与光轴夹角最小的称为 入瞳。3. 3.? 入瞳对应的实际光阑为孔径(有效)光阑,孔径光阑对后面系统成像即 求出它在像方的共轭即为出射光瞳。4. 4.? 由入瞳中心向其它光阑在物方共轭边缘连线与光轴夹角最小者为入窗。5. 5.? 入窗对应的实际光阑为视场光阑,其对后面系统成像方的共轭即为出
28、射窗。6 入射孔径角、入射视场角D(P孔F;视兼 入场出 瞳光射1光度学基本概念辐射能通量和光通量我们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光度学研究光的强弱学科称光度学。辐射度学研究各种电磁辐射强弱的学科称辐射度学。(这部分内容第九章还要 讲)辐射度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量是辐射能通量或者说辐射功率。辐射能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源发出或通过一定接收截面的辐射能。(辐射功率)CGS单位:MKS中为W (瓦和千瓦),KW对于非单色辐射,人们往往关心能量的频谱分布。用 代表辐射能通量,代表在波长范围入和入+ 入中的辐射能通量,对于足够小的 有厶入X入可以写成(入很小)各种波长总的辐射通量为l imd0其中描述着辐射能在
29、频谱中的分布,称辐射能通量的谱密度。研究光的强度,或更广泛些,研究电磁辐射的强度,都离不开检测器件。 检测器:如光电池,热电偶,炭斗,光电倍增管,感光乳胶等。不同的检测器对不同波长的光(或者说电磁辐射)有不同的灵敏度。检测器的这种特性用其光谱响应曲线来表征,光谱响应 R定义。光谱响应R定义:检测器的输出讯号(通常是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与某个波长的入射光功率之比。 不同的检测器件光谱响应曲线不同。如图:实际测量中需选择R不随入变化的器件, 如炭斗,或热电偶,或选择上图中曲线 的某一部分区域。人眼是最重要的检测器。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响应灵敏 度随不同的人,不同检测条件不同而不 同。下面谈谈人
30、眼的光谱响应特征。光使眼睛产生亮暗感觉的程度无法作定量比较。 但是人们的视觉有办法相当精确 地判断两种颜色的光亮暗感觉是否相同。光使眼睛产生亮暗感觉的程度是无法做定量比较的, 但人们的视觉有办法相当精 确地判断两种颜色的光亮暗感觉是否相同。 所以为了确定眼睛的光谱响应,可将 各种波长的光引起相同亮暗感觉所需的辐射通亮进行比较,对大量具有正常视力的观察者所做的实验表明,在较明亮环境中人的视觉对波长为 5550埃左右的绿 色光最敏感。设波长为入的光和波长为5550埃的光,产生同样亮暗感觉所需的辐射能通亮分 别为和 5550两者之比称为视见函数V5550视见函数0对各种波长的光产生同样亮暗感觉时,对
31、入=5550 A光所需辐射能通亮最少,因 此0 0实验表明:要引起与1mw的5550 A绿光相同亮暗感觉的4000 A紫光需要。于0是4000 A的视见函数为10 3V (4000A ) = 2.5 =应当指出: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白昼)和比较昏暗的环境中(夜晚)视见函数 不同。感光单元画出视见函数曲线 P123 图11 2它们分别称为适光性视见函数和适暗性视见函数。可见,在昏暗的环境中,Vm朝短波(蓝色) 方向移动,所以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我们总 感到周围的一切笼罩了一层蓝绿的色彩, 便 是这个缘故。视见函数的这种差异来自视网膜上有两种一种是圆锥状称圆锥视神经细胞。 一种呈圆柱状称圆柱视神经细
32、胞。在明亮的环境中第一种细胞起作用 在昏暗的环境中第二种细胞起作用国际照明委员会在对大量正常眼测结果统计出不同入对应的视见函数V (入)的国际标准数据见表。要知道某入对应的V (入)查表即可。量度光通亮的多少,要将辐射通亮以视见函数为权重因子折合成对眼睛的有效数量。关系例:对波长为入的光,光通量与辐射通量多色光的总光通亮V式中Km是波长为 光通量的单位:xV(为lim VOC 0Km Vd5550A的光功当量,也叫最大光功当量流明lumen 计作lm。Km =683lm/ 3?发光强度和亮度点光源一一当光源的线度足够小或距离足够远,从而眼睛无法分辨其形状时,我 们把它叫做点光源。面光源在实际中
33、多数情形里,我们看到的光源有一定的发光面积,这种光源称面光源或称扩展光源。点光源Q沿着某一方向r发光强度I定义为d沿此方向上单位主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 can dela 记作 cd 1cd=1lm/sr(球面度)大多数光源发光强度因方向而异如图114一盏电灯加罩前 发光强度的角分布加罩后 亮度,扩展光源表面的每块面元ds沿某方 向有一定的发光强度dI。设与法线n夹角为B 当一个观察者迎着的方向观察dS时,它的投影面积ds dscos面元dS沿r方向的光度学亮度(简称亮度)B定义:B定义为沿此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的发光强度dIdsdIdd dscos或者更具体一些,它是在丫方
34、向上从单位投影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亮度B的单位:Im/ y; lm/ y=熙提stilb记sb。把光通量换为辐射通量,即得辐射度学。辐射强度发光强度。辐射亮度一一亮度。?余弦发射体和定向发射体如前所述,光源发射光通量一般是因方向而异的,这里就发光的方向性来看,讨论两个特殊情况:(1) (1) ?余弦发射体定义:如果一扩展光源的发光强度 discos 从而亮度B与方向无关,这类发射 体称为余弦发射体,或朗伯(Lambert )发光体。上述按cos B规律发射光通量的规律叫朗伯定律。一个均匀的球形余弦发射体,从远处的观察者看来,与同样半径同样亮度的一个 均匀发光圆盘无异。证明:在余弦发
35、射体上取面元dS,在圆盘上取面元ds。面元在丫方向上ds,dS投影面积和发光强度都相同,故 B相同。太阳看起来近 似像一个亮度均匀的圆盘。这表明它接近于一个余弦发射体, 此外,日常生活里 常见的光源,许多接近余弦发射体。发光强度和亮度的概念不仅适用于自身发光的物体,还可应用到反射体。例:光线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定向地反射出去;射到粗糙的表面上时,它将朝所 有方向漫射。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应是遵循朗伯定律的,亦即不管入射光线来自 何方,沿各向漫射光的发光强度总与 cos B成正比,从而亮度相同。积雪,刷粉的白墙,以及十分粗糙白纸的表面都是接近这类理想的漫射面, 这类物体称为朗伯反射体。(2) 定向发
36、射体实际中有相当大一类发射体,它们发出的光束集中在一定的主体角 d Q内。即亮 度有一定的方向性,从成像光学仪器发出的光束都有这样的特征。 最突出的例子 是激光器。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常是截面厶s很小而咼度平行 从而用不大的辐射功率就可获得极大的辐射亮度。例:He Nelaser。 辐射功率 =10mW。光束截面As=1mm 2光束发散角 = 2 =6 X10-4 rad2sr丁202= r = r在光束内部cos 9=1 odB= d ds cos 1010W/辐射亮度。而太阳辐射亮度B3X106W/高出n千倍。亦即区区10mw的功率竟产生了比太阳大几千倍的辐射亮度!关键在于能量在 空间的高度集中。照度一个被光线照过的的表面上的照度定义为定义: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E 假设面元ds上的光通量为d ,则此面元上的照度为ds照度的单位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质量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复习计划与试题细节试题及答案
- 企业资产追踪与监管的数字化转型及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4年机械工程师证书考试的重要价值分析试题及答案
- 深入解析焊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AD工程师认证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
- 从流程到结果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区块链优化医疗设备采购和分发流程
- 区块链与食品生产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双刃剑
- 2024年CAD工程师行业数据试题及答案
- 文化认同CAD工程师认证试题及答案
- 商务礼仪师考试中的言语表达能力试题及答案
- 数字编码(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逐梦红领巾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培训课件
- 退休人员出国探亲申请书
- DB43-T 3020-2024 不动产登记业务规范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陕西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师和辅导员30人(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考点提纲
- 2024木托盘卖买合同协议书范本
-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供应链
- 《习作:漫画的启示》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课例1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