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_第1页
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_第2页
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_第3页
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_第4页
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净莱泉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详细介绍20世纪以前,城市居民饮用水卫生平安性得不到保障,致使水介烈性细菌性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等)流行,对人们生命健康危害极大。20世纪初,研发出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净水工艺,称为第一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第一代工艺使水介烈性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为人类社会的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美国工程院、科学院以及27个学会对20世纪曾就人类社会作出突出奉献的工程技术进行评选,在被推荐的105项工程技术中,城市集中供水及水质净化技术被列为第四(第一为电气化、第二为汽车、第三为航空) 。20世纪中叶,发现了城市水介病毒性传染病(肝炎、小儿脊椎灰质炎等)的流行。研

2、究说明,水中的病毒常附着在颗粒物上,只要将水中颗粒物尽量地去除,将水的浊度降至0. 5 NUT以下,再经氯消毒,就可以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从而,水的浊度已不再是一个感官性指标,而是与水的微生物平安性相关的指标,因此受到极大的重视,美国已将浊度正式列为水的微生物学指标。由于对水的浊度提出严格的标准,即要求对水源水进行深度除浊,进一步推动了第一代工艺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由于水环境污染,在城市饮用水中发现了种类众多的对人体有毒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而第一代工艺不能对其有效去除和控制,使水的化学平安性堪忧,某些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能使人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物) 。用氯对水进行

3、消毒时,氯与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天然有机物)作用,能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氯化消毒副产物,其中大局部是对人体有毒害的三致物。在这个背景下研发出第二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即在第一代工艺后面增加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第二代工艺能比拟有效地去除和控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使水的化学平安性得到提高。20 世纪末叶, 水中发现了新的致病原生动物蓝氏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两虫) ,出现了藻类大量繁殖以及藻毒素、嗅味、水的生物稳定性、有害水生生物剑水蚤和红虫等重大微生物平安问题。贾第虫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在内的数十种动物体内都发现了贾第虫。环境水体中存在的是贾第虫包囊,

4、为卵形,长为812m,宽为710m,具有很强的抗氯性,一旦穿过滤池进入饮用水中,便可使人致病。隐孢子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胃肠道和呼吸道内的球虫,分布于世界各地,隐孢子虫的感染是由于摄入其卵囊所致。隐孢子虫卵囊为球形,尺寸为46m,具有很强的抗氯性,一旦穿过滤池进入饮用水中,便可使人致病。第一代工艺和第二代工艺都难以完全防止“两虫进入饮用水中,所以成为水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水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滋生,藻含量可达上千万、甚至上亿个/升。这样高的藻含量,常会堵塞滤池,使水处理产生困难。第一代和第二代工艺难以将水中藻类彻底去除,即使除藻率到达99% ,也有数十万

5、甚至上百万个/升的藻类穿过滤层进入饮用水,进而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嗅味物质,并成为细菌再繁殖的营养物质。有的藻类(如蓝绿藻等)能生成藻毒素,有的能产生嗅味物质,使水的平安性和品质下降。藻类问题已成为城市水厂普遍关注的难题。近年来发现,城市水厂出厂水在输配过程有微生物增殖现象,被认为是生物不稳定的水。在增殖的微生物中,有的是条件致病菌,如军团菌、气单胞菌,以及绿脓杆菌、分枝杆菌等,从而使水的生物稳定性成为一个重大的饮用水微生物平安性问题。剑水蚤是一种小型甲壳类动物,体长为1 2mm,以藻类为食,活动能力很强,能穿透滤层,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氯性,一般氯消毒难以将其杀死,故能进入饮用水中。剑水蚤是能寄

6、生在人体的麦地那龙线虫的宿主。在湖、库水体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致藻类大量繁殖,为剑水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水体中以剑水蚤为食的鱼类又因捕捞过度等原因大量减少、导致剑水蚤大量繁殖,成为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红虫是摇蚊幼虫,有极强的抗氯性,甚至可在清水池中繁殖,它随水进入输配管道,一旦由水龙头中放出,会使人对饮水产生厌反感。近年来又发现第二代工艺中颗粒活性炭滤池出水中的细菌含量增多,细菌的抗氯性增强,并且出水中含有的细微炭粒会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剑水蚤和红虫还能在活性炭滤层内繁殖,使其在出水中增多。所以第二代工艺使水的化学平安性提高了,但同时却使水的微生物平安性降低了。综上所述, 20世纪末

7、新出现的城市饮用水重大微生物平安问题,第一代和第二代工艺均已无法有效地解决,在这个背景下有待研发出更平安更有效的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第三代饮用水净化工艺,不仅要有效和经济,并且还应表达绿色工艺的理念。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净水技术已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将会逐步受到限制,因此研制开发新型绿色净水技术是当前净水工艺的开展方向。净莱泉净水工艺要求在提高效率或优化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绿色净水工艺应具有以下特点:净莱泉净水工艺所使用的原材料,如净水药剂或膜本身是无毒无害的,制造原料也是无毒无害的,并且在制造过程中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净水工艺在使用过

8、程中要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净水工艺在使用后,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不会对饮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净水工艺的产物,如沉淀池污泥等,易于处置,不会增加外环境的污染负荷。 膜是21世纪新材料中的一个增长点,过去由于其价格高,故多用于小型水处理装置中。近年来,随着膜制造技术的快速开展,膜的性能不断提高,价格逐渐降低,已到达可以与第一代工艺和第二代工艺竞争的价位,因而国外将膜用于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水厂愈来愈多。纳滤、超滤和微滤都可用于城市饮用水处理。纳滤能去除有机物和局部无机物,但能耗较高。微滤能去除“两虫、藻类和水生生物,但不能完全去除细菌和病毒。超滤能将细菌、病毒、“两虫、藻类、水

9、生生物几乎全部去除,是目前保障水的微生物平安性的最有效技术。在美、日等国,也优先选择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目前,世界上采用膜滤的城市水厂正呈加速开展态势。在北美,采用超滤和微滤的城市水厂已开展到250余座,总处理水量从数万开展到110 ×104m3 /d。在日本,膜滤水厂产水能力已达400 ×104m3 /d。在新加坡,已建成产水量为27. 5 ×104 m3 /d的大型超滤水厂。全世界超滤水厂的总产水能力1997年为20 ×104 m3 /d, 2006 年已开展到800 ×104 m3 /d。我国将膜滤用于城市水厂的起步较晚,且规模较小,迄今

10、尚无1 ×104 m3 /d以上规模的城市膜滤水厂。目前尚不能批量生产和供给纳滤膜,所以难以规模化地用于城市水厂。但我国现已能大量生产和供给质优价廉的超滤膜和微滤膜,所以建设大型城市超滤水厂已成为可能。今后有待实现一次性突破,即建设一座( 510) ×104 m3 /d规模的超滤水厂,积累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便推广。超滤是绿色物理别离技术。超滤工艺可以取代以除浊和杀菌为目的的第一代工艺,因为即使不混凝,超滤也能将水中的浊度降至0. 1 NTU以下,所以超滤可少用或甚至不用混凝剂,从而减少混凝药剂对水质的污染。超滤能去除几乎全部致病微生物,超滤出水水质一般可

11、到达水质标准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所以原那么上没有必要再对滤后水进行杀菌消毒。当然,还需向水中投加少量消毒剂,以保持一定的持续消毒能力,以免水在输配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由于减少了消毒剂的用量,也显著减少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从而提高了水的化学平安性。用超滤技术提高第一代工艺现有水厂的出水水质和微生物平安性,也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为了去除“两虫及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日本有些水厂在第一代工艺之后再增加超滤工艺,美国一些水厂将第一代工艺中的砂滤池改造成超滤装置,后者在不增加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不但能使水厂出水水质提高,并且还能使水厂出水量显著增加,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此外,超滤技术还具有许多优势,例如膜装置的模块化和标准化有利于缩短水厂建设周期,实现水量需求与产能建设同步;节约土地资源,并使水厂建设向工厂化方向开展,从而实现水厂建设方式的重大革新等等。超滤能十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质,特别是致病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