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域名问题:权利的平等与平衡袁真富【写作年份】2002年【正文】 域名问题:权利的平等与平衡 袁真富* (西南师范大学 经济政法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在讨论了域名的商标法保护所面临的许多困难,并对论证域名法律地位的研究方法作出了澄清之后,阐明了域名应作为独立的知识产权新客体,与商标一样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但从域名的技术特征和利益平衡的角度看,域名权的范围与商标权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域名禁用权并
2、不排斥相似域名的使用,而仅仅在商标领域里得到体现。 域名;知识产权客体;域名权;平等;平衡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 The Problems Related with Domain Name:the Equity and Balance of the Domain Name Right YUAN Zhen-fu (School of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aw, Southwest Normal Unive
3、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After discuss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domain name protection ensured by the trademark law, and clearing for the legal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to the authorization of the legal position of the domain name, the thesis expounded that the domain name sho
4、uld be protected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s a new and independent object, and also be treated equally as the trademark protection. In view of the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domain name and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the scope of the domain name right differs distinctively from the tradema
5、rk right, while the former expresses itself in which the exclusive right of domain name does not exclude the use of the similar domain name, the latter does in area of the trademark law. Key Words:domain name;the object protected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domain name right; equity
6、;balance 作为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互联网正对人类生活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截至1999年3月,全球互联网络用户已经突破了1.67亿,联入网络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87个。预计到2002年,用户将增加到3-10亿。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亦渐露峥嵘。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中国IT市场形势报告显示,2000年中国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达53亿元,BtoC交易额达3.9亿元,BtoB交易额达767.7亿元。赛
7、迪顾问公司还预测:2001年中国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64亿元,增长20.8%,电子商务BtoC交易额将达13亿元,增长233.3%,BtoC交易额将达942亿元,增长22.8%。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域名的商业价值也与日俱增,Ecompanies公司曾以750万美元的巨资买断了的域名使用权,而转让域名给它的原所有者带来了500万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域名问题作为新技术的应用而给知识产权法带来的挑战,亦备受法学界的瞩目。 一、域名之商标法保护的困境 域名(Domain Name)是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的
8、地址,它是为方便人们发电子邮件或访问某个网站而设计的。就像现实世界的门牌号码或电话号码一样。虽然设计域名的初衷是便于计算机联网和网上通讯联系,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域名已视为一种商业标记,在网上代表着企业的身份,有类似商标或商号的识别作用。在意识到网站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的巨大潜力后,许多企业开始重视起识别和通往网站的标记域名了。比较域名和商标,可以发现它们的联系: 1,都有识别功能。用户键入不同的域名将访问到不同的网站,因而域名能够识别不同企业的网站,正如商标对产品或服务不同来源的区别,体现了识别功能。也正是二者的识别性,所以在消费者看来,域名与商标有天然的联
9、系。 2,都是无形财产。虽然从产生的背景看,域名只是与互联网地址对应的符号,但经过商业使用、广告宣传,的确已表达了商业标记的作用,承担了企业及其产品的商誉,因而与商标一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使用相互关联。对于进军电子商务的网下企业,要想发挥其商标的影响力,显然把商标用作域名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一条捷径。根据1997年InterNIC对288,873个商业域名的分析,域名与商标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约占所有域名的58%。 由于近年来域名与商标的争议一直是硝烟四起,考虑到域名与商标的密切联系,有些人就提出了一个看来比较新鲜的构思
10、:域名能否注册为商标予以保护?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华网)。如果从商标法的角度看, 无疑是受到禁止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域名注册商标与目前存在的以企业名称作为商标注册的情况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域名的商标法调整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而且有的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因为它与商标法的根本要求背道而驰。同时,域名的本质是通向某一网站的路径,并不完全等于网站的商标。有的网站也没有打算用其域名作为商标,比如有的域名只是网站或企业名称的拼音或英文的缩写。最重要的是,谈论域名的商标保护,并没有把域名置以与商标同等的地位。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完全是围绕商标来思考的,仅仅是拓
11、宽了商标法的保护范围,从而漠视了域名的独立品格,必然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假如 被他人注册为商标,域名注册人的权利又在那里呢?如果域名注册人有权阻止他人进行商标注册,他的这种权利恐怕难以用商标权来解释。既然商号注册为商标的同时,仍享有独立的权利商号权,那么,域名在注册为商标的同时,也应享有独立的权利域名权。 二、域名的地位: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客体 对于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有不少的文章进行了讨论。有学者认为:“域名的法律性质与知识产权存在重大区别简单将域名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归入知识产权法的调整,是无法克服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12、而很好适用于实践的。”作者倾向于在知识产权法之外的网络立法中作出专门规定,以调整域名的交易活动。另有学者认为:“域名是经过人的构思、选择、创造性的劳动产生的,是人类的智力成果。域名具有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性,完全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同时作者进一步指出“域名应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客体,它不同于现有的任何知识产权客体,即使与某类有相似之处。”值得玩味的是,两种不同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域名与知识产权本身(而不是其客体)的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然而要论证域名的法律地位,应当将域名与已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其论证方式为: 大前提:知识产品是知识
13、产权的客体 小前提:域名是一种知识产品 结论:域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 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1992年东京大会认为,知识产权可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相应的,知识产品的客体知识产品也可以分为“创作性成果”与“识别性标记”两大类。前者包括作品、发明、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后者包括商标、商号、地理标志及其它与制止不正当竞争相关的识别性标记。考虑到“只要某个域名是被用于商业目的,它就应当被看做是作为商业标志使用的”,使得域名与识别性标记的联系较之于创作性成果更为密
14、切,因而下面的讨论主要围绕域名与识别性标记(尤其是商标)而展开。 识别性标记为知识产权法所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标记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是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商标体现了创造性劳动,不只是表现为对商标的选择、构思和设计,而主要是体现在商标所凝结的商誉上。一位英国大法官把商誉定义为“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与经营相联系的利益和优势,是吸引顾客的力量。”一家企业需要不断改善商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进行广告宣传、开展公共关系、策划促销活动、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在经营风格上独树一帜,才能逐渐积累起良好的商誉,取得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的青睐与信任。在这一系列商业活动中,为建立商誉所
15、投入的创造性劳动,显然是不可轻易否认的。由于商标和企业及其产品的紧密联系,经过反复的使用,商誉就自然的表现在商标之上。然而,商标的可复制性的特点,使他人可以轻易的复制著名的商标,用在自己的商品上,从而吸引顾客,牟取利益。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绝不是因为著名商标的设计新颖或名称动听,而是由于著名商标上蕴藏着良好的商誉可资利用。毫无疑问,这对于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创造劳动的商标所有人而言,社会公平的理念受到了质疑,正当的交易秩序遭到了扭曲。所以,保护商标权不只是禁止混淆产品的来源,而且扩大到禁止从他人的商标声誉中不正当地获利。这正是知识产权法给予商标权利人一定限度独占权和一定范围排他权
16、的原因所在。 前面已经谈到域名与商标的联系,毫无疑问,域名作为商业标记之一种,是代表企业特点或与企业密切联系的符号,其识别性显而易见。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域名承担了网上企业的商誉,是企业形象、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且域名也具有可复制性,别人可以把网上域名用作现实世界企业的商号或商标,以借用其商誉进行不正当的竞争。因此,有显著性的域名与商标、商号等识别性标记具有相同的本质,也需要知识产权法赋予一定限制的独占权和一定范围的排他权。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就会对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感到是顺其自然了。知识产权制
17、度的每一次更新、发展与完善,无一不是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20世纪中期,因应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产生了邻接权制度,把表演者的表演活动、录音录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纳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计算机革命促使了版权法与专利法对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已引起知识产权法对基因保护等问题的极大兴趣。今天受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知识产品种类,与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之初相比已有天渊之别。在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偕同发展的进程中,知识产权法始终是开放的、动态的,经历着新技术的考验,并为所面临的挑战提供适宜的解决办法。 已有学者预见到,“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将是“网络环境伊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时
18、代特征”之表现。因此,将域名归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畴,正是法律进步的趋势。 三、域名权的范围:技术的限制与利益的平衡 域名作为一种商业标记,在知识产权法上理应与商标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享有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权利,即所有权、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权、转让权以及禁用权。因为这种抢注行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驰名或者著名商标上的商誉。同理,作为域名权与商标权平等的对应,如果有人想利用域名上的商誉而将其当作商标注册、使用,这种行为也是不正当的,违反了民法之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法律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当然,域名的禁用权在商标领域中的运用
19、应满足一定的条件:(1)该域名应相当著名,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域名,没有商誉可言,就失去了法律保护的理由。至于判断域名著名的标准,可以比照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从该域名的使用时间、广告发布状况、该网站访问量等方面加以考察。(2)他人把将域名当作商标使用的行为足以令消费者发生混淆或误认。比如与拥有域名的网站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上,无疑超越了消费者的识别力而发生商品来源的混淆。(3)他人将域名当作商标使用,但对该域名并无其它合法的权利。如果他人虽不拥有域名权,但是对与域名相同的标记享有其它权利,只要没有恶意,应允许以此作为抗辩事由,这也是权得不得滥用原则的体现。 讨论了域名权的
20、内容后,有必要结合民法诸原则,谈一下对域名权的限制。首先,由于域名注册相当容易,有的人就开始囤积起域名来,例如北京国网信息有限公司注册了4000多个域名,其中包括在国际上享受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约200多个左右,如boss、cartier、dupont、carsberg、philips等。在国外的一个案例中,1万多个普通英文姓氏被抢注为域名,抢注者的目的是向打算使用这些姓氏作为电子邮件地址的人收取“许可费”。这种垄断行径,显然不是一个诚信商人的作为,似乎不是法律所提倡的。其次,注册一个域名来对另一个域名进行污损或攻击也不符合诚信原则。例如网站为抗议Netscape公司的推出的smart brow
21、sing软件,注册了一个网站netscapesucks,意为Netscape很差劲,并在该网站上专门发表攻击Netscape的言论。再次,域名不能有害公序良俗。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就有类似规定:域名不得使用对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最后,域名注册人不能阻止他人正确合理的使用与其域名相同的名称,否则构成权利滥用。 (指导教师:程德安) 参考文献: 李永纲:互联网络与民主前景,江海学刊1999第4期。
22、0;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逾千亿元,中国电子商务2001第5期。 中国网络风暴,电脑报1997年10月14日。 参见薛虹:域名寻求商标保护,中华商标1999年第1期;陈晓华:域名注册商标的可行性探讨,中华商标2000年第7期;徐晴:域名能否纳入商标管理体系,中华商标2000年第8期。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了三级以下(含三级)域名命名限制原则,如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含有chinese、cn、national等字样的域名。但是有的标记在商标禁用之列,却不在域名注册禁用之列。在美国NSI国际顶级域
23、名之下的域名注册的限制就更小了,像都是允许的。 还有学者谈到域名与商标的以下不同:(1)使用者不同;(2)使用目的不同;(3)作用不同;(4)形式不同;(5)构成不同等。这有助于进一步廓清二者的区别。参见郝玉强:论互联网中的商标保护问题,知识产权2000年第3期;陈晓华:域名注册商标的可行性探讨,中华商标2000年第7期。 详见陈晓华:域名注册商标的可行性探讨,中华商标2000第7期。 景岗:域名法律问题思考,法学家2000年第3期。 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
24、年10月第1版, 第147页。 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第148页。 景岗先生首先比较了域名作为无体物与物权的客体有体物的区别,然后又比较了域名的国际性与知识产权的严格地域性,进而得出结论:“单独适用物权或知识产权法难以全面的适当的调整域名的交易活动。”(景岗:域名法律问题思考,法学家2000年第3期。) 张平先生认为“域名也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域名是网络空间行为的标识,并且是唯一的,其专有性极强。域名只在网络中起到地址和标识作用,在网络外,无法实现此功能,因此域名具有地域性。域名的时间
25、性不是很明显,类似于的商标的时间性,只要按期交费,可以无限期拥有。”(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47页。)另外,谢冬伟先生谈到:“对照知识产权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三大特点,域名同样具有无形性、专有性,但不具有地域性,而是全球性。鉴于世界一体化(如欧共体)的发展和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签订,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有逐步弱化的趋势,因此,将域名归入识别性知识产权应当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谢冬伟:域名问题新动向研究(下),中华商标,2000第1期。)关于知识产权的属性,通说认为至少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显然,上述学者在论证域名在知识产权法中之地
26、位时,是采用的域名(权利客体)与知识产权(权利内容)相比较的研究方法,这种权利客体与权利内容相比较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68页。 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49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域名与创作性成果缺乏联系。事实上,域名与所有知识产品都具有创新性、无形性、公共性、传递性(可复制性)的特点,而这正是它们都被纳入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的原因。详见袁真富:知识产品的属性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法的启蒙第四辑,西南师范大学法律系2000年5月刊。 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37页。 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41页。 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画角色传奇》课件
- 高校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博士教授课件解析与实践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管道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艺术形象发展史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安岳县周礼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最后冲刺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妇科学针灸》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县2025届高三全真历史试题模拟试卷(17)含解析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2024-2025学年初三3月学情调研测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T-CERS 0018-2023 水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护理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一
- (试卷)2024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 战地救护课件
- 国内主要仲裁机构规则比较
- DB43T 2534-2022 电力气象服务技术规范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3章 S7-1500 PLC 的硬件配置
- 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及执行方案手册
- 支付平台优化策略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