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1页
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2页
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3页
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4页
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服中药、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中药和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电针内关和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针药组能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使缺血ST段在一定程度上回升,改善倒置T波,与药物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针刺和中药相结合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且无副作用,值得

2、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心肌缺血;电针;内关;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日益呈现增长趋势。在崇尚自然疗法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病人希望通过毒副作用很小的传统疗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系统地治疗以延缓其进程。因此拟采取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和电针药物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疗效

3、比较,并采用客观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患者均系2003年2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069岁

4、,平均(57.85±2.43)岁;针药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167岁,平均(55.87±4.56)岁。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和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2:(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年龄在4065岁;(3)缺血性心电图阳性。      &#

5、160;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2)3个月内患急性心肌梗死或非稳定型心绞痛;(3)收缩压/舒张压90/60 mmHg,或180/110 mmHg;(4)严重心、脑、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5)糖尿病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不能耐受针刺刺激者。            1.4  治疗方法  (1)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6、:25 mg/粒,每粒滴丸含生药量0.109 g,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Z01号),10粒/次,每日3次,连续4周;(2)针药组:电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主穴为内关(单侧)。随证加减:寒凝心脉,手足不温等,加足三里(单侧);气滞心胸,脘闷,嗳气,加太冲(单侧);痰浊闭阻,纳呆,恶心,咳痰,加丰隆(单侧);瘀血闭阻,胸闷,心痛甚,加郄门(单侧);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加膻中;心阴亏损,烦热,盗汗,加阴郄(单侧);心阳不振,神疲,自汗,怯汗,加气海。选用上海产G6805-型电针仪,疏密波型(疏波为25次/s,密波50100次/s),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电针30 min,每日1次,每次选用一侧穴

7、位,左右穴位交替使用,每周6次,连续4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计量资料数据以均

8、数±标准差(x±s)表示,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若满足正态性且方差齐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和SNK法,方差不齐时选择Tamhanes T2法进行方差检验和两两比较。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疗效观察 

9、; 针药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针药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其结果见表1、图1。表1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注:与药物组比较,P0.01            图1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疗效比较            2.2  两种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的

10、影响  针药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针药组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其结果见图2、表2。图2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表2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注:与药物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

11、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其常见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心绞痛的发作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恒定的关系。本型病人常有动脉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或阻塞,其侧支循环的供血尚不充足,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力加强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此时,心肌耗氧量超过有病变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从而产生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            长期的临床实践已证明,针刺手厥阴

12、心包经的内关穴,可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及易栓倾向,改善心肌缺血患者血液状态和微循环障碍4,5,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及冠脉血流量呈现良好的调整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硝酸甘油服用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使下移ST段有显著恢复68。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和针药结合等不同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针药组能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提高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临床

13、症状,降低了临床证候积分,提高了临床综合疗效,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了电针内关穴为主对心肌缺血患者具有治疗作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使缺血ST段在一定程度上回升,改善倒置T波,其中针药组对ECG改善情况最明显。说明单纯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治疗作用,若针药结合则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说明针药结合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协同的作用。电针内关穴为主治疗心肌缺血疗效肯定,从临床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经脉-脏腑相关”中“手厥阴经与心包相关”的理论。          

14、60; 参考文献                                            5  Sprava L.Laser puncture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