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防治地质灾害方案_第1页
国土局防治地质灾害方案_第2页
国土局防治地质灾害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土局防治地质灾害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特点     我区位于浙中*水系的中上游,*盆地中东部,属浙中丘陵盆地,地形呈东西走向,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区共有地质灾害点21处,重点地质灾害点5处,地质灾害类型有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三类,主要以滑坡为主。地

2、质灾害常发生于山区公路旁、山村房后山坡陡坎和少数矿山中,且大多与天气和人为因素有关,主要有四类情况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发生:一是山区农民挖山脚建房;二是挖山修筑公路;三是盲目开山采石;四是工程建设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二、重点地质灾害点灾害防治情况及措施     1、澧浦口溪坑村滑坡体。该点位于澧浦至宅山路的5.6公里处(口溪坑村附近),*年曾发生小规模山体滑坡,滑下土石300余立方米,交通受阻数天。*年连降暴雨,该处又发生滑坡,公路再次受阻,所幸该处离村庄较远,几次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民房损坏。20*年又有少量碎石滑下。

3、20*年,由澧浦镇政府牵头对该点进行治理,建造了挡土墙,缓解了危害程度。目前,该滑坡体周围植被茂密,滑坡体已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到雨季仍有可能产生滑动,威胁公路车辆、人员安全。目前已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地灾现场设立警戒标志。区交通局、澧浦镇政府、口溪坑村委会要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完善监测制度,落实责任人员。     2、*洞井村滑坡体。该点位于洞井村县道公路边西南侧山体,曾于20*年7月发生滑坡。该点属小型岩土体滑坡,体积约1.5万立方米,当时直接威胁曹小康、曹小平等11户33人的生命财产和县道公路的安全。20*年,经国土资源部门、*乡政府和洞井村委会采取措施,9家受

4、灾农户已搬迁至安全地带。对滑坡体前缘也进行削坡,现滑坡体暂时趋于稳定。20*年完成了该点的地灾滑坡勘查和治理设计项目。在未得到彻底治理前,若长时间受雨水冲刷,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坡。目前已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地灾现场设立了警戒标志。区交通局、*乡政府、洞井村委会要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完善监测制度,落实责任人员。     3、*尖岭脚村滑坡体。该点位于尖岭脚村沙塘水库西北侧山体,曾于20*年7月发生滑坡,该点属于小型岩土体滑坡,体积约1万立方米,滑坡体目前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若长时间受雨水冲刷,极可能导致坡积层滑动,对水库大坝构成一定的威胁。若水库大坝受损,将对水库下游村

5、庄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0*年滑坡体前缘发生小规模的塌方,堵塞了水库排水沟,20*年村委在水库的另一侧重新修建了排水沟。目前已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地灾现场设立了警戒标志。区水务局、*乡政府、尖岭脚村委会要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完善监督制度,落实责任人员。     4、*国湖滑坡体。该点位于*镇*高塘顶,属中型岩土质滑坡体。20*年6月6日下午,*镇*高塘顶西侧国湖电站专用公路边坡发生崩塌,经*省第三地质大队调查,确认该点为中型岩土质老滑坡体,滑坡体体积约40万立方米。该滑坡体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若遇连续降雨或短时性大雨,滑坡体蠕变的速度可能会加快。目前已发

6、放防灾明白卡,在地灾现场设立了警戒标志。区交通局、*镇政府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在雨季加强对该地灾点的巡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村滑坡体。位于*乡*村西侧山坡,20*年11月曾发生小型岩土质滑坡,体积约7万立方米,直接威胁原*华富石料场等三家矿山(三家矿山已关闭,人员已撤离)。20*年,滑坡体裂缝最大落差达5米左右。目前滑坡体仍处于不稳定阶段,若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滑坡体可能产生滑动。目前已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地灾现场设立了警戒标志。*乡政府、*村委会要做好监测工作,完善监测制度,落实责任人员,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   

7、0; 6、*乡长塘徐村滑坡体。该点位于长塘徐村东侧400米的山坡上,20*年5月村民上山发现东侧山坡及坡顶有多条拉张裂缝,裂缝长3040m,宽度304cm,局部可达150cm。若长时间受雨水或暴雨的冲刷,滑坡体进一步滑移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将对村民的生产构成危险。目前已发放明白卡,设立了警示牌。*乡政府、长塘徐村要做好监测工作,落实责任人,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     三、重点防范期     根据*区的地质条件和以往发生灾害的情况分析,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的雨季,8、9月间的台风季节;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主要集中在*

8、乡、澧浦镇、*镇、赤松镇等乡镇的山区;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多与修建公路、建房平基及矿山开采等有关。     四、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我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频度和强度,预测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地区为*乡,包括*乡洞井村滑坡体、*乡*滑坡体和尖岭脚村沙塘水库滑坡体等重点地质灾害点;次重点地区为*镇、赤松镇、澧浦镇等乡镇的山区,包括澧浦镇口溪坑村滑坡体和*镇国湖滑坡体等。     五、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意见  

9、0;  1、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体系。防范地质灾害的重点镇乡(街道)应组建包括国土资源、建设、水务、公安、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在内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地质灾害多发和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镇乡(街道)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结合汛期防洪需要,设立转移安置区,要积极整合资源,逐步建立地质灾害野外数据采集、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实现省、市、县应急指挥系统联接,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2、加强动态监测、险情巡查、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针对汛期天气反常、雨水偏多等情况,在汛期来临前,各

10、镇乡(街道)要尽早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镇村庄建筑物、交通线路、特别是山区学校进行巡查,继续加强对山区中小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意识。对受滑坡、崩塌、小流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中小学,要编制防灾预案,做好灾害点的监测和临灾预警预报及抢险救灾物质准备工作,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落实应急抢险救灾措施,明确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并开展预案演练。临灾预警、避险转移、临时安置等防御措施要落实到每个班级,努力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3、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开展滑坡隐患监测示范点建设,采

11、用多种手段采集滑坡活动信息,建立预测预报模型,以推动全区单体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工作。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选择部分危险性大、稳定性差、规模在中型以上、对城镇、村庄、重点工程设施、重要交通干线、重要风景名胜区构成重大威胁的滑坡隐患点,安装远程监测仪,实施专业监测,实时掌握滑坡变化特征信息。     4、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完善区、镇乡(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将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和有灾害隐患点的每一个村。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要编制单点应急预案,落实避险场所,明确预警信号、撤离线路。加强地质灾害隐患

12、点监测人员的管理,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规范监测内容和监测手段。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巡查人、监测人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技术水平。     5、加强交通沿线、水库岸坡、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乡(街道)要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交通干线或路段、旅游景点、病险水库等列入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区水务、交通、旅游等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编制防灾预案,确定防灾责任人,落实预警方法、避险转移路线、临时安置地点等防御措施。同时,组织人员加强巡查,如遇可能危害行人、车辆、游客生命安全的地质灾害险情,应及时划出危险区,树立警示牌,发布预警信息。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范围、稳定性和危害程度,尽早落实资金,开展勘查设计,实施工程治理或避让。处在高易发区内的病险水库、旅游区(点)管理单位要建立应急抢险小分队,汛期、台风期应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交通干线车辆、病险水库下游群众和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