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共同探究_第1页
和学生共同探究_第2页
和学生共同探究_第3页
和学生共同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 学 生 共 同 探 究长阳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 林 静科学课标的新理念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而探究性学习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向导的、学生富有兴趣的参与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最好途径,尤其是问题情境,它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火花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尽量使你们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疑”是“思”之源,“思”是“学”之初。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创设恰当的

2、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我在教电磁铁时,课前我用一块红布把电磁铁包起来,上课时,把这块红布靠近铁钉,“噔噔噔”,铁钉一下子都吸到了红布上。孩子们都被这“吸铁大力士”吸引了。我见机提问:“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的红布里面是什么?”因为以前学过磁铁的知识,所以孩子们中很快有人猜道:“是磁铁。”“不一定是吧!”,有一个官少文的孩子提出了不同意见。正当孩子们疑惑不定时,我揭开了红布。孩子们都被我手中的铁钉上绕导线且连接着电池的装置吸引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要在铁钉上绕导线?”,“如果不连接电池还能吸铁吗?”,“这是什么装置,叫什么名字?”在课堂上出现。正是这带有

3、魔力的问号将学生急切探究兴趣显现出来,成为探究动力,让学生满怀兴趣的进行学习。整节课,学生们探究了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磁极等问题,这些问题相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孩子们在积极的探究兴趣的指导下,一切难题迎刃而解,展现了他们的勃勃生机。二、创造条件,激励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学生就能自主的进行观察、思考、实验等活动,让你的科学课堂呈现出活而不乱的景象。比如在上三年级科学土壤单元时,有一个比较壤土、沙土、黏土渗水实验,由于学校没有成套的实验装置,要做这个实验,就必须自己做。我带的课较多,没有很多时间去做实验装置,于是我把这个难题有意抛给了学生。原以为学生会对自己

4、设计制作实验装置“打折扣”,课堂教学也会因为缺乏实验器材而“草草收兵”。没想到当我走进教室时,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都摆放着自制的实验装置,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挂着一丝微笑。我定睛一看,每一组的实验装置还不一样呢!看来孩子们是精心准备了的。我的内心涌起了一种想让各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的冲动。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渗水实验装置产品介绍会”开始了。杨正媛同学自告奋勇的走上讲台,“我们组的这个装置是我们五个同学在一起做的。只需要一些废旧塑料瓶、一些纱布、一些细线就行了。把每个瓶子从中上部剪成两半,靠瓶口的一端用多层纱布蒙住,用细线一扎,然后放在已剪断的下半部分上面,就可以做实验了。

5、”听了她的介绍,我微笑着夸奖到:“你们这组同学真团结。你能说一说瓶口为什么用多层纱布而不用一层纱布呢?”“因为纱布之间的空隙很大,以免土壤中细沙及细土从空隙中流下来而影响实验效果,所以用多层纱布,而不用一层纱布。”“你们想的可真周到!”我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此时,梅业飞也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我点他回答,他大声地说:“我们发现有的茶杯里面有一种漏网,它能在人喝茶时,把茶叶和水分开,茶叶就不会被喝到嘴里。我们收集了三个这样的漏网就做成了这个实验装置。”“你们组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利用现成的资源来做实验,真不错。”听了我的表扬,他们这一组同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时我走到了李祥东面前,我发现

6、他们这一组的实验装置和别的组不一样,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起来介绍。我扬起了声音说:“哟,你们组的实验装置看上去不错哟!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在我的鼓励下,他胆怯的站起来,带着委屈地语调说:“这是我一个人做的。”“真的?那你可真聪明!你是怎样做的?”得到了我的肯定,李祥东大胆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我是用一次性的塑料碗和塑料杯做成的。把每个塑料碗的底部用烧红的针烫许多小孔,然后放在和碗底一样粗的塑料杯上就可以了,而且每个洞的大小要一样,这样才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让我们给他们一点掌声吧!”说着我带头鼓起了掌。接着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小东扬起了小脸,脸上写满了自信与满足。我示意同

7、学们安静下来,说:“不过老师要给你们这组的同学提一个建议。以后每个人都要参与活动,都要为小组的活动出谋划策。”听了我的话,这组的其他同学都懂事的点点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自制渗水实验装置产品介绍会”在欢笑声和掌声中顺利的进行着。各组一一介绍完后,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制的渗水装置做了三种土壤的渗水对比实验。孩子们这次比以往的实验课要仔细、认真的多,各组实验都非常成功。说实话,我从内心里感谢这群不起眼的小不点,他们自制的渗水装置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从那一个个简单而又精巧的渗水装置中,我看到了那一颗颗晶莹透亮、富有创造性的童心。其实孩子们自制渗水装置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科学探究呢?如果我不给学生机

8、会,就不会有这一次别开生面的“渗水实验装置产品介绍会”,更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我相信:只要真诚信任孩子,给孩子一些机会,孩子一定会带给你更多的感叹,更多的惊喜!三、亲身体验,反复探究没有亲身的体验,就谈不上探究。只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亲自参与活动,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从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如我在上四年级的科学摆一课时,当我提出问题:“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孩子们提出了与摆线的长短、与摆绳的粗细、与拉的角度、与摆锤的轻重有关4个假设。各小组选定了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在汇报实验结论时,孩子说摆动的快慢与4 个假设都有关。很显然,孩

9、子们的结论是错误的,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参上安排的是一个课时,而我却用了三个课时),并且和他们再一次一起研究。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小组变量差别不大,有的小组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准确,还有的小组在数摆动次数时对半次的处理不一致,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在我的指导下,在反复的实验探究中,孩子们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其实在课堂上孩子们因为实验时不够严谨而出现了错误的实验结论,这在课中是常有的,也是允许的。作为教师不能批评他们,更不能把正确的结论强加给他们,而应该激励他们自己去寻找错误的原因。这种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