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吟咏、揣摩品味、实践训练等途径来培 养学生的语感。关键词:语感培养 诵读 揣摩 实践语感, 指的是一种理解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是一种语文修养, 是在长期规 范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地感悟领 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多阅读多写作,重视积累、感悟,注重 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写口语交际活动中,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感受、体味、揣摩、把握,培养良好的语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做选择填空题时, 一些学生可能 一读便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但却无法说出选中它的原因。
2、那么, 我们常会说这个 学生语感比较强。其实,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那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应 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诵读吟咏,培养语感所谓诵读吟咏, 就是有节奏地、 有感情地、 有气势地、 拉着腔调地出声地读, 读得抑扬顿挫,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前仰后合,读出文章的韵味,让学生能体会 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让他们真正感到文章的启承转合,真正从感 性上、直觉上和整体上认识、占有、体验所阅读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主观的消化 吸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 仰
3、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便是这样的读法。古时的语文教育就非常重 视对学生“吟读”的培养;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和以前相比,却少了许多朗朗读 书声,多了些许课件的演示。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足取的,当然,我并不是反对 使用课件,课件当然有必要,诵读吟咏却更有必要。学生一开始可能无法很好地把握诵读吟咏,因此教师的指导就尤为必要了。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去年在襄 阳剧院听了一节示范课,有位教师在引导诵读沁园春·雪时,为了读好“欲 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竟然不惜耽误时间,并让学生站起来读,我觉得这样的 指导是很到位的, 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如我们
4、在教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时,就应指导学生:开头四句应读得有气势,音调先抑后扬。 “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读得嘹亮; “散入”四句要读得低沉而坚毅; “瀚海” 二句语调应由高亢到凝重低沉; “中军”四句应读得深情而沉重,最后四句要慢 读,结句应读出余味。诵读吟咏还要变化读法。 单一的诵读, 难免乏味枯燥, 学生往往流于机械式 的背诵,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读法,研究读法,根据课文内容 的特点,可以采取各种类型的诵读方式,或轻读如有些文质兼美的散文 ,或 分角色读如读舌战群儒 ,或表演读如读皇帝的新装 ,或默读象读 一些较长的文章如故乡 ,或配乐读如读春 。读法的多样
5、性,会有力地 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并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加深, 进而使学生的语感也会很快地得到提高。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美读而以情来感染学生, 在范读的时候, 要 “激昂处还 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 “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 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 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像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 . 出来,嫩嫩. 的,绿绿. 的。园子里、田野里,瞧 . 去,一大片一大片满 . 是的。坐 . 着,躺 . 着,打 . 两个滚,踢 . 几脚球,赛 . 几趟跑,捉 . 几回迷藏。风轻悄悄. 的,草软绵绵. 的。 ”读 这些句子时,要语调高昂,语速稍快,重音突出,语音轻柔
6、,从而使学生体会到 作者对春的赞美和那种催人奋进、 积极进取的精神。 敬畏生命 、 济南的冬天 、 紫藤萝瀑布 等课文, 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 或播放配乐课文朗 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创造的那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二、揣摩品味,培养语感要获得语感, 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 品味, 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 能力。叶圣陶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 ”这充 分说明了揣摩、品味的重要性。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一句, “似乎”表示“我”对这判断有 踌躇,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确凿只有”是完全
7、肯定的语气,是断定其中不 会有什么动人之处。 这有矛盾吗?理解作者这样说的用意, 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 揣摩品味,弄明白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揣摩和品味语言还必须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 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 要获得真切的语感, 就要切身体察, 把眼前耳边的 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 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这生活 经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生命的意义。 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 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 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感悟人生 的意义和
8、价值。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 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能体现父亲对自己 关爱的事情, 并反复体味父亲攀月台的那几个动作, 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 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 子对父浓烈的情。 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 中传达出的人性美。揣摩品味语言还要借助语境, 从而培养语感受。 有些文章话中有话、 弦外有 音的隐含性语言的理解领会离不开语境的分析。如最后一课中“他们该不会 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来唱歌吧” 这句中, 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 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句中的含蓄、幽默感,只有紧紧地结合最 后一课
9、的整体语言和时代背景, 才能品味出来。 再如 我的老师 第 3段中 “我 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引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当引导学 生结合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 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明的含义。揣摩品味语言还要借助于联想和想像, 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像应予以足够的 重视。如范中淹渔家傲一词: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边关将士生 活艰苦, 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 但功业未建, 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 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难以入睡, 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 使他们 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 对于这样的意境, 教师千万不能
10、做过多的讲解, 而应 该放手于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把这幅图景浮现出来。让他们置身于其中,去品味,去感悟。而想象、品味、感悟的过程其实也是语感 得到培养的过程。揣摩品味也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 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 , “ 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 笼罩全幕的空气, 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 ,结尾要“文字虽完 了而意义还没有尽, 使读者好象嚼橄榄, 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 又好象 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 ”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 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如 斑羚飞渡 开
11、头一句 “我们狩猎队分成几个小组, 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 ,一下子便激起了扣人 心弦的紧张气氛, 使得读者不仅为这些斑羚担起心来, 也为全文奠定了悲壮的气 氛。而其结尾一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使得镰刀头羊那高傲而又 悲壮的身影在读者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不仅呼应开头, 而且深化了文章的主 旨。 可见, 把握了文章的开头, 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 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 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像最后一课 、 社戏等精美的篇章,我们在教学时也 应当引导学生这样品味。三、实践训练,培养语感叶老认为:“凡是技能, 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 ”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 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 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 ,尤其要 突出的是 “读” 。 因为只有 “见多” 才能 “识广” , 也才能更快地培养语感。 当然,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 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 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其 次是“写” ,只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管理代理合同模板
- 2025电子产品采购合同(通讯设备)
- 2025商务英语写作货物进口合同范本
- 杭州买房别墅合同范本
- 途家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浴室瓷砖租房合同范本
- 煤炭合同范本模板
- 政府文印合同范本
- 出具汇算报告合同范本
- JJG 861-2007酶标分析仪
- GB/T 12717-2007工业用乙酸酯类试验方法
- 教师薪酬与考核 新东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
- 国际贸易术语课件详解
- 一个华为客户经理回忆录资料讲解
-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 工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