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外资金融风险分析(三) 中国利用外资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一)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其他方式利用外资研究和推动的不够,不利于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进程,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利用外资的金融风险 目前,中国利用外资方式仍以直接投资中比较传统的新建合资、合作、独资形式为主。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第二产业,特别是盈利高、产品畅销的加工工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以投机性强的房地产开发业为主。而在那些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回收期较长的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2、,外商投资企业很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产业关联效应还远远未发掘出来,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合作、合资、独资形式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资在产业层次较低的加工工业,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以这种方式投资的外商不大可能被引导到牵头产业上去。据有关部门1994年的统计,在全部外商对我国投资中,农业仅占1.54%,能源及原材料仅占0.1%,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仅占1.8%。与此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与国内产业有关联的相关产业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很少。从近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来看,跨国公司和国际财团来华投资有所增加,也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地区带动了投资项目向高档次、高水平、高
3、技术和高质量方向发展,不过就其总体现状来看,我国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仍属较低层次。受投资方式的限制,中国在利用 BOT、项目融资、产业基金和创业基金等引资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以并购方式利用外资仅占全部外商投资的6%。这就导致外商投资以一般加工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外资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容易引起不动产价格的上升,易于形成经济泡沫,而泡沫经济正是国际短期资本,特别是游资攻击的目标之一。因此,引资方式导致的外商在房地产项目上的投资增长,对国内产业均衡、金融秩序稳定、以及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是投资方式带来的金融风险隐患。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只是通过QFII制度的引入尝试性地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国
4、内证券市场,境外筹资占利用外资的比重很小,QD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目前正处于研究探索中。中国对待间接投资的审慎态度,在有利于防范短期资本特别是游资冲击的同时,也失去了尝试通过其它投资方式推进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和金融体系完善的机会。中国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加速了银行业的风险积累。新的资本流动需求与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矛盾,加大了政府金融管制的成本,蕴含着潜在的制度性风险。 (二)现有利用外资方式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通货膨胀是由于“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
5、货物”从而引发“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相当大的上涨”。尽管两种说法有一定的分歧,但是,二者都承认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都同货币的过量发行紧密相连。 货币方程式(MV= PQ)清楚地显示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其中,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Q为产量。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会保持不变,也就是说V可以被视为一个常数,而Q产量则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所以,M(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一旦过快地超过了Q的增长速度,就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中国利用外资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 1.利用外资增加了对国内配套人民币的需求,导致人民币
6、超量发行,从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压力。 从外债来看,借用外债需要有一定的国内配套资金。以中国从世界银行借入的外债为例,世界银行的资金只有30%,国内的配套资金要占70%。这种配套资金一般都来源于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如果在某个时期借入外债过多,超出了财政和银行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导致通货膨胀。 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看,也需要大量的人民币配套资金。如,建立开发区,必须首先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指望外资的,要花费人民币配套资金。另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需要流动资金。如同外商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就需要一定比
7、例的流动资金来帮助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发放工资、奖金等。 总之,无论是借用外债,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都会产生对人民币配套资金的需求。如果利用外资的规模过大,其对人民币配套资金的需求就大,将可能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失控,从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压力。 2.利用外资会在一定时期内,加剧国内商品市场供求的紧张状况,从而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压力。 从借用外债来看,首先,外债一般投向外商不愿意投资,但又确实制约借债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这种外债投向在短期内很难增加一般商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容易导致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其次,为了偿还外债,借用国必
8、须大力促进进出口的发展。出口的增加意味着国内有效供给的减少,也会导致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看。虽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增加社会商品的总供给,帮助东道国缓解供求矛盾,但是,在引进外资的前期,也就是在所建项目建成投资前,尚不能为社会提供供给,反而会由于外资项目建设所需,而引起国内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供求紧张状况。另外,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大约为40%)会转化为消费基金。它们形成的对生活资料的巨大需求,也将促使国内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3.利用外资虽然能够迅速增加东道国的外汇收入和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占款会推动货币供应量
9、的增长,从而给通货膨胀带来压力。 外汇占款是从银行的角度提出来的,是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的资金运用项目,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是结汇大于售汇时的差额。近几年来,由于外汇储备的急剧上升,外汇占款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了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1994年,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投放的比重高达 75%。1994年,M2的年末余额为46933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1930亿美元。而在该年,外汇占款增加2843亿美元。可见,外汇占款增加数在新增加的M2增加数中所占的比重为24%。也就是说,在M2增加的34%中,有14的因素来自外汇占款的影响。2003年一季度外汇占款上升到25112亿元,大概占
10、到基础货币供应量的80%左右,给通货膨胀产生了压力。 (三)利用外资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 1997年以前,利用外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并未产生较大压力,主要原因有: 1.中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创汇的工作比较成功。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情况(见表39)。从下表的情况看,在1997年以前,似乎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收支是始终处于逆差的,但是,如果将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而进口的设备、物品扣除,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收支将是顺差。以1997年为例,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而进口的设备和物品用汇为181亿美元,如果将它们扣除,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额只有596亿美元,而出口额为749亿
11、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53亿美元。 表9 中国1990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出口额(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进口额(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进出口额(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99078.1312.58123.0223.06201.1517.431991120.4616.75169.0826.51289.5521.341992173.5620.43263.7l32.74437.2726.421993253.3727.62418.3340.24670.7034.271994347.1328.6
12、9529.3445.78876.4737.041995468.7631.51629.4347.651098.1939.101996615.0640.72756.0454.461371.1047.301997749.0041.00777.2154.591526.2146.951998809.6244.06767.1754.731576.7948.68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有关资料。 2.外商投资企业向国外汇回利润的影响还未充分暴露。中国利用外资的时间还不长,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还在建设之中,还没有开业,所以,汇回利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3.每年新的外资流入保持了
13、增长态势。从1993年开始,中国一直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回、向外国贷款支付本息等相比,中国每年新利用的外资规模大得多。这是中国资本项目保持顺差、从而利用外资对中国国际收支起了积极作用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利用外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仍不可小视。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曾经沿用的一些外资政策已经失去使用的前提条件,包括上文提到的鼓励出口创汇政策等,将不再适用,将会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影响出口业绩,贸易收支逆差可能会增大,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FDI流入增速趋缓,而证券投资流入
14、增多,这部分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短期资本,更有投机资本,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状况恶化,对平衡中国国际收支的积极作用减弱。 4.利用外资已经使我国投资收益逆差逐年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和 GNP小于GDP。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下的收益账户持续逆差,并有不断扩大之势。19912002年我国累计货物贸易顺差2863亿美元,累计收益逆差1248亿美元,货物顺差的43.59%用于弥补收益逆差。我国货物顺差相当部分用来抵消外国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汇出,说明我国所输出的实际资源有相当多的部分成了外国人的收益而被外国人占有,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价值及意义。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使我国货物顺差消耗殆尽,从而危及我国国际收支盈余和平衡,并对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利用外资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但利用外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电子水平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背部按摩器(拔罐+刮痧)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精密化工品包装设备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塔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
- 新啤酒营销方案
- 明光成品检查井施工方案
- 商家嗅觉营销方案
- 建筑黑色调色方案设计图
-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自适应距离保护研究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远程机器人手术操作指南(2025版)
- 高考英语必背688个高频词汇清单
- 2023年广东清远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管理中心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设计
- 《书籍设计》第三章-书籍的开本与装订
- 【基于PLC的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8800字(论文)】
- 液压油缸计算器
- 护理质量督导记录
- 三丁基氯化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