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_第1页
加强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_第2页
加强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    【摘要】  正确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缩小肝切除量、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加强术后监护和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疗效和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常规肝功能检测和Child肝功能分级是肝功能评估常用、有效的基本方法。LID、ICGR15、Arg-CR、RTI、AKBR、OGTT、GLT、肝血流量测定、PHRR等,更敏感、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态、强化护肝治疗、纠正凝血机制紊乱和积极防治感染等,是保证手术安全完成的前提。加强术

2、中麻醉管理、正确选择术式、合理肝切量、减少出血、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减少肝热缺血性损害和防止医源性癌扩散等,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有特殊意义。术后严密病情监护,加强护肝及支持治疗,防止消化道出血和肝衰等并发症,是术后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和降低术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肝癌;肝储备;围手术期管理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切除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有效疗法。我国PHC 85%以上伴有肝炎后肝硬化,这给PHC切除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并发症。加强肝癌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提高肝癌

3、手术疗效、防止肝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等有重要意义1。现就笔者30多年来对各种肝切除的体会,对有关围手术期管理的3个主要问题探讨如下。    1  完善的术前诊断、正确的肝功能评估和有效可靠的准备    1.1  术前要完善PHC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肝脏解剖、生理和病理概念的不断更新,对肝癌的诊断不只是定性诊断,更要明确其在肝内的部位、数量、肿瘤生物特性(包膜完整性、卫星灶、肝内外转移)与周围脉管(PV、HV、胆管或淋巴管癌栓)的关系。有关肝容量(如癌容量、肝

4、预切量、残留肝实质量等)、肝功能储备状态和代偿能力要做到术前心中有数。影像学的进步,尤其是彩超(DUS)、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肝血管造影等,可为术前肝癌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术式选择、术中合理切除量、判断术后恢复和预后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术前肝储备功能的正确评估  对肝癌切除危险性的预测和术前准备极为重要    表1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略)min)。当ICGR15 25%、ICGRmax0.8mg/(kgmin)则肝功能良好,可行肝大

5、部切除术;当ICGR15为30%40%、ICGRmax为0.40.8mg/(kgmin)可行肝段切除;当ICGR15 40%、ICGRmax为0.30.4mg/(kgmin)仅可肝局部切除、ICGRmax0.2mg/(kgmin)则忌做任何类型肝切除术。Matsumata认为,ICGR15比值1.0时应注意护肝和防止肝衰发生,ICGRmax0.4mg/(kgmin)多能耐受各种范围肝切除术。Mizumoto3认为,ICGRmax0.4mg/(kgmin)时,肝切除后常发生明显肝功能不全。Arg-CR:Arg主要在肝内代谢,在其酶作用下生成尿素。能敏感反映肝功能状态检测方法复杂。目前常用单纯测血

6、浆Arg浓度,较简便实用。LID:主要在肝内代谢,在肝细胞色素酶P450系作用下生成mEGX,与LID密切相关,24h内仅3%以原形由尿排出,是反映肝储备功能良好的指标之一。RTI和AKBR:肝衰主要是肝能量代谢衰竭。AKBR是反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敏感指标,0.7示肝功能代偿尚好,0.40.7示肝功能明显损害,0.4为肝功能严重损害。RTI是口服葡萄糖液75g后30s、60s、90s、120s分别抽血测AKBR和血糖(BS),按公式算出RTI,其值越低手术危险性越大,如RTI1.0则肝储备功能良好,可耐受各类肝切除术;0.51.0则较好,可行一般或较大肝切除术;0.5应慎重或仅限于肝段切

7、除的小手术4。OGTT:正常BS曲线呈抛物线形,BS水平于120s内恢复正常,可做各种肝切术。无糖尿病而肝功能不良时,OGTT曲线呈直线升高,120s内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应积极保肝治疗,忌做肝叶切除术。GLT:用放免法测定GLT后血浆cAMP浓度,可反映正常肝细胞量和肝储备功能。GLT应用前后cAMP比值20,可行肝切除术;15可耐单肝段切除术;15或50,则不宜做任何肝切除术;10示肝细胞合成功能不良,而约半数发生肝衰,应慎重或忌手术。HBF:正常肝血供水平可反映肝储备功能。测肝静脉(HV)和门静脉(PV)的同位素通过率和彩超(DUS)等可测出HBF。剩余肝血流参数(为全肝-拟切肝的血流指数

8、)下降幅度与肝切量成正比,其预测值和实测值呈正相关,与肝衰危险度密切相关。肝实质切除率(PHRR):目前BUS、CT、MRI可测量器官和肿瘤体积,方法准确可靠。临床应用肝切除的百分比未反映手术对肝实质的损害程度。PHRR=拟切肝体积-癌体积   全肝体积-癌体积×100%,即拟切除正常肝组织的体积占全肝的百分比,可反映手术对肝实质损害程度,此与术后肝衰发生呈密切正相关。全肝CT扫描断层间距1cm,周期5s,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得各层上全肝、肿瘤和拟切部分的面积相加,乘以间距及CT片的倍数,求得各部分体积,由以上公式可算出PHRR。  

9、0; 1.3  术前充分准备、改善肝功能和全身营养状态    2  加强术中管理    2.1  麻醉管理  应高度重视和保证术中呼吸循环稳定,充分供氧,防止较长时间低血压,对防止术后肝衰或其他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切肝时,应用足量肌松剂,保持较低胸腔压和维持较小通气潮气量,以减少HV出血。    2.2  正确选择术式,合理掌握肝切量7,8  术式选择需据肿瘤大小、部位、数量、肝硬化程度和肝储备功能而定。既要根治性切除肿瘤(切缘距肿瘤至少12cm)防止复发,又要尽量保留残肝功能,以防术后肝功能衰竭。对伴有肝硬化肝癌切除时,应正确掌握肝切除量极为重要。局部或多肝段联合根治性切除为首选,其疗效优于规则性肝切除。一般原则是小结节性肝硬化可行半肝切除,肝功正常和肝左叶代偿性肥大可行右半肝切除;大结节性肝硬化应慎选半肝切除,应局切或仅做HA插管结扎;大肿瘤则行TACE或局部放疗而待肿瘤缩小后二期肝切除。Makunchi9依据腹水、血清胆红素和ICGR15 3个主要条件择术:腹水能控制血清胆红素和ICGR15正常者,可行23个肝叶切除;不能控制腹水和总胆红素34.2mol/L者,不能行肝叶切除;血清胆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