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简答题(南农课程中心截取)(2023213551)_第1页
植物学简答题(南农课程中心截取)(2023213551)_第2页
植物学简答题(南农课程中心截取)(202321355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学考题简答题1. 简述双受精的过程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向一个已退化的助细胞 0.5 分生长,从该细胞上的丝状 器1分进入胚囊,顶端破裂形成一个小开口 0.5 分,将两个精子等注入胚 囊 0.5 分,两个精子分别移向卵细胞和中央细胞 0.5 分,其中一个精子与 卵细胞结合 1 分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 1 分,这种性细胞之间进行 的双融合过程,叫做双受精。 ;2. 简述雌蕊及子房的根本结构。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向一个已退化的助细胞 0.5 分生长,从该细胞上的丝状 器1分进入胚囊,顶端破裂形成一个小开口 0.5 分,将两个精子等注入胚 囊 0.5 分,两个精子分别移向卵细胞和中央细胞 0.5

2、分,其中一个精子与 卵细胞结合 1 分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 1 分,这种性细胞之间进行 的双融合过程,叫做双受精。 ;3. 比拟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1. 双子叶植物根由表皮 0.5 分,皮层占比例大 0.5分,中柱 0.5 分构 成。表皮上有根毛 0.5 分。内皮层上存在凯氏带 0.5分。中柱由中柱鞘 0.5 分,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和薄壁细胞构成。维管形成层的一局部 0.5 分 和木栓形成层 0.5 分,起源于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0.5 分,呈放射 角 0.5 分,维管形成层的另一局部起源于薄壁细胞 0.5 分。双子叶植物茎 由表皮、皮层比例小 0.5 分、中柱构成。表皮上

3、存在气孔器 0.5 分,角 质层 0.5 分,皮层的外侧几层细胞为厚角组织 0.5 分。中柱由维管束 0.5 分、髓 0.5分、髓射线构成。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0.5 分,有束内 形成层 0.5 分,髓射线内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细胞在次生生长时转化成束 间形成层。 0.5 分 ;4. 简述绒毡层的特征及其功能。1.在中层内侧 0.5 分是绒毡层,绒毡层细胞体积较大 0.5 分,常成为具双 核或多核的细胞 1 分,随着花粉粒发育,绒毡层细胞逐渐退化解体 1 分, 将其中的物质转移到花粉粒上。绒毡层的功能失常,可导致花粉粒不能正常发 育1 分。;5. 以叶为例,说明植物体形态与结构统一1.植

4、物叶片由表皮 0.5分,叶肉 0.5分和叶脉 0.5分三个局部构成。表 皮细胞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 0.5 分,气孔器有通气作用 0.5 分,角质膜 0.5分起保护作用,硅细胞和栓细胞 0.5分,保护作用 0.5分,此外还 有泡状细胞 0.5 分,叶肉细胞在背腹型叶中 0.5 分,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 织的分化 0.5分。等面型叶 0.5 分中,有峰谷胺环的分化 0.5 分,增大 外表积,有利光合作用 0.5分,叶脉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 0.5 分输导水分 和无机物质 0.5分,初生韧皮部 0.5 分输导有机物质 0.5 分,形成层活 动较弱 0.5分,使叶片处于较薄的状态,有利于接受光线 0.5

5、 分。;6. 详细表达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3.双子叶植物茎由表层 0.5 分,皮层 0.5 分和中柱 0.5 分三局部构成。 表皮有气孔器0.5 分。皮层占的比例小0.5分,外皮层为厚角组织 0.5分, 有的植物内皮层富含淀粉为淀粉鞘 0.5 分,中柱由维管束 0.5 分,髓 0.5 分和髓射线 0.5 分构成。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0.5 分,有束内形成层 0.5 分,髓射线的局部薄壁细胞在次生生长时转化成束间形成层 0.5 分。次生生 长开始时,束间和束内形成层构成维管形成层 0.5 分,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0.5 分,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0.5 分,向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

6、比向外产生 的次生韧皮局部多 0.5 分。一段时间以后,位于表皮或皮层等处的薄壁细胞 恢复分裂能力,转化成木栓形成层 0.5 分,向外产生木栓层 0.5 分,向内 产生栓内层 0.5分,构成周皮 0.5 分。;7. 详述双子叶植物的根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根由表皮 0.5 分,皮层0.5 分,中柱0.5 分。皮层有内皮层, 上有凯氏带 0.5分,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0.5 分和薄 壁细胞构成,维管形成层等局部 0.5分,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 0.5分, 侧根 0.5 分起源于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0.5 分,原生木质部放射角 2-数个辐射排列 0.5分,维管

7、形成层 0.5 分另一局部起源于薄壁细胞。维 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0.5 分,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0.5 分,木栓 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 0.5 分,向内产生栓内层 0.5 分。禾本科植物根无 次生结构 0.5 分,内皮层马蹄形增厚 0.5 分,有通道细胞 0.5 分,初生 木质部多原型 0.5 分,外皮层为厚壁组织 0.5 分。;8. 详述花药的发育过程3.幼小花药由表皮 0.5 分和根本分生组织 0.5 分构成。在四个角隅的表皮 下0.5分细胞转化为孢原细胞 1 分。孢原细胞平周分裂 0.5分,产生初 生周缘细胞 0.5分和初生造孢细胞 0.5 分,初生周缘细胞平周和垂周分裂 分化

8、为药室内壁 0.5 分,后期分化为纤维层 0.5 分,与花药开裂有关 0.5 分,中层 0.5 分后期限残体,绒毡层 0.5 分,与花粉粒发育有关 0.5 分。它们和表皮一起构成花粉囊壁 0.5 分,初生造孢细胞分裂形成花粉母细 胞 1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0.5 分,形成四分体 0.5分。在花药的中 间分化为药隔 0.5 分。 ;9. 表达胚囊的发育过程。3.珠心内部的细胞发生变化,在靠近珠孔一端的珠心表皮下分化为孢原细胞1分,孢原细胞进一步发育为胚囊母细胞 1 分,胚囊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分裂 1分,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0.5 分,它们排列成直线型 0.5分,靠 近珠孔端 0.5分的

9、3个常萎缩 0.5分,一个发育为单核胚囊 0.5分,单 核胚囊发生三次有丝分裂 0.5 分,形成 8 个核的胚囊 0.5 分,珠孔端的 3 个分化为 1个卵细胞 0.5分和 2个助细胞 0.5分,构成卵器 1分,合点 端的 3 个分化为反足细胞 0.5 分,中央的为 2个中央核或 1 个中央细胞 0.5 分。;10. 简述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特征5.厚角组织通常在细胞的角隅处增厚 1分,增厚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0.5分, 具生活的原生质体 0.5 分,含大量叶绿素 0.5 分,有一定的潜在分裂能力 0.5 分,厚壁组织细胞壁均匀本质化增厚,细胞腔小,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 0.5分,常可分为石细胞

10、和纤维 0.5 分。;11. 简述小麦根中柱和棉花根中柱的特征。5.小麦根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髓构成2 分,初生木质部多原型 1 分。棉花根的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 胞构成 1分,初生木质部辐射状排列。 1分;12. 简述胚珠的根本结构1.胚珠成熟时,可分为珠心 1 分,珠被 1 分,珠孔 1 分,合点 1 分, 和珠柄 1 分等几局部组成。 ;13. 简述小麦胚的发育过程1.小麦合子的第一次分裂,常为倾斜的横分裂 0.5 分,形成顶细胞 0.5 分 和基细胞 0.5 分。以后它们形成四个细胞原胚,再形成梨形胚 0.5 分,此 后,在胚的中上部一侧出现一

11、个凹沟 0.5 分,凹沟以上局部,将来形成盾片 的主要局部 0.5分和胚芽鞘大局部 0.5 分,凹沟处,将来形成胚芽鞘的基 余局部和胚芽 0.5 分、胚轴 0.5 分、胚根和外胚叶 0.5 分,凹沟的基部 形成盾片的下部。 ;14. 试述双子叶植物胚以荠菜为例的发育过程。2. 合子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 先延伸成管状0.5分,然后进行不均等横分裂 0.5 分,形成大小两个细胞,靠近胚囊中央的叫顶细胞 1 分,靠近珠孔的叫基细 胞1 分,随后,由于基细胞产生的细胞进行横分裂 0.5 分形成单列多细胞 的胚柄 1 分,顶细胞首先进行二次纵分裂,形成四分体 0.5 分,各个细胞 再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

12、形成球形胚体 1 分,以后球形胚体继续增大,在顶 端的两侧 0.5 分细胞分裂次数增加,分化出子叶原基 0.5分,子叶的凹陷 处分化为胚芽 0.5 分,与此同时,球形胚体的基部细胞与其相邻的胚柄细胞 也不断分裂 0.5 分,共同参与胚根的分化 0.5 分,胚根与子叶之间局部即 为胚轴,随着幼胚的发育,最后成熟胚在胚囊中弯曲成马蹄形 0.5 分,胚轴 退化消失 0.5 分。;15. 简述花粉粒壁的结构。1.花粉粒壁由内壁 0.5 分和外壁 0.5 分构成。内壁薄而柔软 0.5 分,由 纤维 0.5分等物质构成。外壁厚而坚硬 0.5 分,含有大量孢粉素 1 分、 蛋白质 0.5 分,外壁形成各种形

13、状的纹饰 0.5 分,不增厚的局部为萌发孔 0.5 分。;16. 简述假果和真果的根本特征并举例3. 真果为单纯由子房发育 1 分而成的果实,例如:小麦等 1分,假果除有 子房发育成果实外 1 分,还有其它局部参与 1分,如花托,萼片等,如苹 果。1 分;17. 简述纤维层的结构及其功能。1.当花药将成熟时,药室内壁 1 分细胞径向增大,并在垂周壁 0.5 分及 内切向壁 0.5 分上出现不均匀的条纹状 1 分加厚成为栓质 0.5 分或木 质 0.5分。纤维层的存在有助于花粉囊的开裂。 1分 ;18. 简述花的根本结构1.典型的被子植物花包括花萼 1分,花冠 1分,雄蕊群 1分,和雌蕊群 1 分,它们共同着生于花柄顶端稍大的花托上 1分。;19. 如何区分茎卷须,叶卷须以及茎刺和叶刺5.茎卷须是从叶腋里发生的卷须 1 分,叶卷须是在着生叶的部位形成 1 分 的卷须。 茎刺为叶腋内产生的刺 1 分,常分叉0.5 分,不易剥落0.5分。 叶刺是在叶的位置发出的刺。 1 分 ;20. 详述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1.花粉粒到达柱头,经识别 1 分,花粉粒在萌发孔处萌发 0.5 分,穿过柱 头 0.5分,花柱 0.5 分到达胚囊,从一个退化的助细胞进入,释放出二个 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1 分,另一个精子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