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加强我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锁定“三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我们君山这样的农业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把我区农业做大做强,把强农惠农资金用活用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笔者对我区近三年来强农惠农资金有关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一、基本情况:2009-2011三年中央、省、市及区本级财政共安排强农惠农资金为97258.45万元。(一)从资金来源渠道分析1、上级拨入情况:20092011年,三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付我区强农惠农资金86316.07万元

2、,其中2009年35921.81万元;2010年16430.48万元;2011年33963.78万元。2、本级财政预算安排10942.38万元。其中2009年3543.98万元;2010年3313.7万元;2011年4084.7万元。(二)从资金用途分析1、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类资金8669.21万元。其中:2009年1766.61万元,小农水建设207万元;农村能源建设53.61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513万元;农村公路建设715.4万元。本级安排农村公路建设277.6万元。2010年2188万元,小农水建设1025万元;农村能源建设157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496万元;农村公路建设3

3、10万元;土地治理42万元;本级安排长江饮水工程80万元;本级安排乡村道路建设78万元。2011年4714.6万元,小农水建设2896万元;农村能源建设1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942万元;农村公路建设733万元;土地治理36万元;本级安排乡镇道路建设97.6万元。2、涉农补贴类资金13331.55万元。2009年3678.59万元,畜牧良种补贴16.72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22.6万元;家电下乡补贴601万元;粮食直补262.7万元;粮食综直补1568.4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56.07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851.1万元。2010年3823.8万元,粮食直补291.5万元;粮食综直补17

4、40.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 4万元;退耕还林 60万元;家电汽车摩托下乡补贴1000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61.9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665万元。2011年5829.78万元,粮食直补 293.9万元;粮食直补1754.7万元;畜牧良种补贴260万元;退耕还林253万元;家电汽车摩托下乡补贴1270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772.1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963万元;双季稻补贴263万元。3、支持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建设类资金3413.8万元。2009年839.3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526.3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200万元;农业科技发展43万元;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58万元;本级安排

5、柳林洲镇失地农民补偿12万元。2010年1201.5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574.5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250万元;农业科技发展237万元;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104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4万元;本级安排农科所科研科普经费12万元。2011年1373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818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250万元;农业科技发展106万元;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36万元。本级安排农科所科研科普经费12万元;本级天井山林场32万元;本级养殖场58万元;本级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游示范县50万元;本级其他11万元。4、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15.6万元。2009年969.6万元,土地治理755

6、.6万元,其中本级配套35万元;贷款贴息112万元;农业产业化102万元。2010年750.3万元,土地治理711.3万元,其中本级配套45万元;贷款贴息39万元。2011年2096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550万元(区农业局250万元、发展改革局300万元);土地治理低产田项目1264万元(其中区级配套69万元);农业产业化200万元;水毁项目21万元;贷款贴息29万元;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万元;科技推广及其他12万元。5、农村综合改革类资金2999万元。 2009年820万元,化解乡镇债务及农村义务教育债务710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200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10万元。2010年9

7、48万元,区本级安排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应补减资金595万元(到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53万元。2011年1231万元,化解乡镇债务及农村义务教育债务803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390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428万元。6、农业防病救灾类资金1957万元。2009年725万元,特大防汛抗旱补助44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85万元。2010年685万元,特大防汛抗旱补助370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1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15万元。2011年547万元,特大防汛抗旱补助215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1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03万元;救济资金129万元。7、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类资金387

8、41.29万元。2009年11186.29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786.5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1399万元;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117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14.49万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42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5万元;农村低保313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3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44万元(其中区本级130万元);农村医疗救灾19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及医改资金1450万元;农村五保户供养、敬老院扩建242.9万元;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221万元;农村安居工程建设288.3万元;其他农村社会救济81万元;农村环境保护220万元;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14

9、.6万元;区本级安排其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617万元。2010年7865.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712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1643万元;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68万元(其中区本级6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40.3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万元(其中区本级2万元);农村低保30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219万元(其中区本级312万元);农村医疗救灾18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医改资金52万元(区本级安排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21万元;区本级安排其他社会事业发展1893万元;民政专项救济补助资金81(区本级安排81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9万元(区本级安排9万元)。2011年1

10、9689.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1092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1762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55万元);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63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6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17万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7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5万元);农村低保66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716万元(其中区本级509万元);农村医疗救灾254万元;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4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及医改资金1720万元(其中区本级安排50万元);农村五保户供养、敬老院扩建360万元;农村安居工程(包括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建设6039.7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506万元;民政专项救助资金138万

11、元(其中区本级138万元);农村环境保护470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61万元(其中区本级14万元);其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533万元(其中区本级2483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万元(其中区本级2万元)。8、财政开发资金532万元。2009年282万元;2011年250万元。9、库区移民类资金23172万元。2009年18864万元,支持库区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16831万元(包括安全圈16742万元);移民后扶资金2033万元。2010年2119万元,支持库区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265万元;移民后扶资金1854万元。2011年2189万元,支持库区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

12、建设133万元;移民后扶资金2056万元。10、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类资金626.3万元。2009年334.4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建设58.8万元(其中区本级40万元);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39.6万元;乡镇办公用房建设236万元。2010年163.9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建设17.7万元;农村党支部培训和场地建设30万元(区本级安排30万元);乡镇办公用房建设96.2万元;区本级安排采桑湖办公楼建设20万元。2011年128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建设38万元;农村党支部培训和场地建设4万元;乡镇办公用房建设86万元。(三)从资金使用效果分析1、农民补贴收入大大增加。2009-2011年各项涉农补贴17

13、751.35万元是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其中粮食直补847.4万元;粮食综直补5063.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479.1万元,双季稻补贴263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82.6万元;石油价格补贴890万元。都是按实际种植面积,财政直接发放到农户。特别是家电下乡向上争取国家补贴资金2871万元,三年补贴兑付家电7.38万台,兑付资金2181.7万元;摩托车6401台,兑付资金405万元;汽车704台,兑付资金295.7万元;库区移民补贴4419.8万元。2、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2009年2011三年投入1454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和客运站建设,畅通通乡公路29.4公里,畅通通村公路28.

14、8公里,县域公路8.68公里。投入1439.35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改造和新建了柳林洲镇水厂、广兴洲水厂、良心堡镇水厂、钱粮湖镇牛奶湖水厂,解决了19个村30759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了3369.5万元启动了全区范围内小农水重点项目建设、沟渠疏浚试点县项目、水利血防工程项目、华洪运河泗水项目、山坪塘清淤扩容项目。投入3227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打造了广兴镇、西城办事处、钱粮湖镇一批新农村示范点。投入54011万元用于层山安全圈建设,其中2009年以前拨付了36269万元。投入891万元用于各村一事一议奖补,解决村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村级道路建设自筹的不足。投入1873.6万元库区移民后

15、期扶持基金扶持和解决库区移民生产和生活环境。3、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支持。投入682万元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还耕区水利设施和退耕区农民生活环境。投入93万元用于渔业繁殖放流。投入280万元用于生猪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5万元用于农村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的建设,扶持了银丰棉花合作社、丰盈蔬菜合作社等一大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农村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92011年投入4804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维修,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和条件;投入536万发放了8666名退休农民的养老保险金;投入7079.81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证了全区182329人参保,其中有

16、8500名患者得到了医疗基金的救助;投入3427万元用于农村五保户供养、敬老院扩建、低保资金发放,其中有5950人得到农村医疗大病救助,供养了3200名五保户,解决了6000多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建了柳林洲镇、层山、采桑湖三个敬老院,改建了广兴洲、许市、良心堡、钱粮湖等五个敬老院;投入4039.77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管理、老年人保健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十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投入248万元用于农村文化体系建设,全区七个镇办都建立了镇级文化站;投入4373.95万元用于安居保障房建设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其中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已验收1279户,打卡发放资金

17、1215.05万元;投入69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建设。4、农村组织建设得到保障。2009-2011年投入710.9万元用于农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基本做到了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办公活动场所并且保障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到村镇任职。(四)从资金结余情况分析:根据清理存留财政专户上的资金有:国有垦区危房改造资金2477.87万元;小农水建设163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80万元;六门闸渔船码头建设75万元;新农合专项基金2042万元;新农保专项基金264万元;校安工程81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88.9万元;林业血防资金360万元;重点河流治理5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资金362万元;移民迁建

18、资金440万元;移民专项资金102万元;湿地保护资金77万元;森林生态补助8.28万元。二、存在的问题(一)涉农部门间的配合欠融洽。强农惠农资金涉及到很多部门,主要有农业、水利、发改、生态林业、民政、教育、财政、农村经营管理局、移民局等,而且各有各的分管领导,各有各的上级主管部门,各有各的资金来源渠道,各有各的用途,资金分散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调度,不能形成合力,很难收到较好的效益。(二)资金管理欠规范。近几年来,上级拨入我区的强农惠农资金数额巨大,按实际用途可分成三大类:一是补贴类资金;二是运转类资金;三是工程项目类资金。通过数年的努力,补贴类资金基本上走向规范。但是运转类资金和工程项目

19、类资金管理欠规范,多头管理,并且随意性大,一到年终,乡镇、村各级负责人满处跑,找资金,尤其是少数村找到了一万、二万,除掉车费餐费等开支后寥寥无几,造成强农惠农资金浪费和挪用。再者,许多镇村级工程项目没有通过工程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难以收到预期效益。(三)配套资金难到位。我了解到一些镇、村、学区,近几年来,在农村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欠账,主要是配套资金没有到位,有的还采用高息集资和信用社贷款给予解决,造成行政运转成本增大,有的还拖欠了个人的,形成了许多社会矛盾。(四)零散资金变“零用钱”。通过对近几年强农惠农资金的清理,每年有上百笔10万元以下的零碎专项资金下拨到

20、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大部分是各部门和单位用各种名目,找关系托熟人,向上争取来的,有的还是戴帽下达的。但这些资金由于每笔数额小,下达后各单位没有设立专户,大部分变成了单位“零用钱”,支出没有按单位年初预算收支执行,更没有按专门的用途专款专用,造成行政成本无形增大和三公经费的无序增长。(五)农民意愿难体现。随着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的发展,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都有所了解。所有涉农政策和民生政策都是公开的秘密,我们有的镇村干部在政策宣传和项目落实过程中,不根据本地实际,不根据农民意愿,出现了宏观政策与具体问题不匹配、不协调,使政策效果听得见、看不到、摸不着,农民对政策落实的满意度非常低,干部也认为费力不

21、讨好,特别是在惠农补贴类资金的公开、民生救助类资金的公正、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等方面,经常受到老百姓的质疑。三、几点建议怎样才能把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好,真正把有限的资金最大效益化,把农业做大做强,把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笔者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成立一个班子。建议成立一个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区级领导具体负责,其他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为了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社会效益,各职能部门要利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的时机,收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困难,通过规划、评估,整合为一个个惠农项目,进而建立强农惠农项目库,由各职能部门根据上级政策,挑选对接后向上争资。领导小组负责常

22、年调度和监督强农惠农工作的开展,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的重大事项,检查和督促资金管理和项目落实。(二)做好一个规划。多年来强农惠农资金投入点多、面广、线长,我区的农村起到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新型产业化上,培育职业农民的亮点在我区还是很少。只有广兴的蔬菜基地、永盛油脂、李记食品、国泰、虹宇农庄、乡村之恋、新洲村、团西村等几个有特色的地方。建议利用打造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契机,把各乡镇的总体布局规划好,充分发挥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把道路、水利、广播通信、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及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进行总体规划,分类实施,分年度、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的推进。(三)出台一个文件。建议制定出台君山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强农惠农资金范围、涉农部门的职责、资金拨付程序、项目验收方法等,形成一个对惠农资金管理的依据与模式。(四)创新一个模式。创新强农惠农资金整合集中的模式,就是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责权一致,强化协调的原则,加强惠农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明确惠农资金的重点,以主导产业或重点项目为主,打造惠农资金的整合平台。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惠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建立强农惠农资金集中使用的机制,通过产业和项目带动,确保惠农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