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第1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第2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锯齿波电压发生器课型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了解锯齿波电压的参数2 知道锯齿波电压发生器根本原理3.知道多谐振荡器的作用, 理解多谐振器的工作原理教©a学重点多谐振荡器作用及原理教学难点锯齿波电压发生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学?情分析10教学效果教發后记新课自动控制和测量仪器等设备中都得到广讲述引入指导学生 看书A 引入锯齿波电压在示波器、雷达、 泛应用。B.新授课 一、电压锯齿波的参数1. 扫描期Ti:要求在时间内电压随时间作线性变化。2. 回扫期Tb:又称扫描逆程。3.休止期Tn:又叫等待期。4.恢复期T2:T2 =Tb+Tn。5.重复周期t:T =Ti+T2。6.频率f

2、: f二1。t7.扫描幅度Vm:扫描期内电压的幅值。教师启发 讲解二、锯齿波电压发生器根本原理1. 电路:学生思考 认真听讲2原理: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1起始:开关S闭合Vc 0。2S断开:C充电,t RC, Vc按指数规律上升。3经短暂时间Ti Ti << T,再合上S,电容器因短路而快速放电。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一连串的锯齿波电压。3. 用晶体管作开关的锯齿波电压发生器电路:投影电 路学生看书 答复教师启发讲解投影电 路V相当于开关S断开一一截止状态。V相当于开关S闭合一一饱和状态。三、自举补偿锯齿波电路1电路:见投影片2. 元件作用:Cl容量很大,相当于一个电源V1

3、开关作用V2 射极跟随器3. Ci为自举电容,故此电路为自举补偿电路。4工作原理:1Vi截止,+Vg通过V3、R对电容C充电,Vc上升,V2输出锯齿波正程电压。2Vi饱和导通时,Ci经Vi迅速放电,V输出锯齿波逆程电压。3同时+Vg经V3、Ci、Re对Ci再充电,补足被放掉的电荷。 以上过程不断反复就能连续输出锯齿波电压。多谐振荡器一、用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i. 环形多谐振荡器暂稳态输出良好的矩形波2. 工作原理:初始 va =0 Gi关闭,vOi i贝y: G2 开通,V02 =i 通过C的耦合使 VbVD=1, VO3 =0, VO=i; VO3 =0反应到Gi, Va稳定低由平,保持一段

4、时间; Vo2 =0, Voi 通过 C、R 对 C 充电,使 Vb J, vd J, V03 = i , Vo = 0 VO3 =i通过反应使Gi开,Voi=0,V02 = i , C反充电,vbT,vb到达G3开门电平,G3 开,G4 关闭,Vo = i3. 环形多谐振荡器的由来:输出端与输入端接有反应线成环形4. R、C为定时元件,调节 R可改变f。二、改良电路i 用电位器代替原图中的R t构成频率可调的多谐振荡器2.带石英晶体的环形振荡器 t提咼频率的稳定性。练习小结1锯齿波发生器2.多谐振荡器布-/ 1BR置作业课V题152单稳态触发器课型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 知道单稳态触发

5、器的作用。2 会分析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 了解单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的应用。教JK. 5学重点单稳态触发的作用、工作原理教.q学难点工作原理学*戶:情分析教A/<JF学效果教后记个别提问讲述引入A 复习1锯齿波发生器作用2多谐振荡器作用触发器的两种输出状态:高电平或低电平。如果其中一个是稳定状态,而另一个是 暂稳态,这种触发器称为单稳态触发器C.新授课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积分型单稳态电路:投影电 路教师启发 讲解C要通过R和Gi放电指导学生 看书二、工作原理:1 电路的稳态:不管 VI是高电平或低电平,经 G!反相后G2两个输入总有一个是 低电平,V。= 1 o2外加触发信号

6、,电路翻转为暂稳态。分析:V| =0a. vi从0跳变到1: Gi开通,Voi由咼电平t低电平 Vc不能突变,Vc仍为高电平,Vo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b. G2开通的状态是暂时的,称为暂稳态。3 自动返回稳态:C放电使Vc下降至关门电平时,G2由开通t关闭,Vo由低 t 高。三、负窄脉冲触发的积分型单稳电路作用:消除对输入脉冲宽度的依赖关系。单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简介一、CT74121型单稳态触发器简介1. 排列图:2. 74121控制功能表TR+:正触发输入端TR-a , TR-b :两个负触发输入端114行,3个输入端电平无跳变,输出端状态不变。257行,TR-a和TR-b有一个或两个从高

7、电平到低电平跳变,剩下的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翻转,Q = 1, Q=0(3) 89行,TR-a、TR-b中有一个或两个维持在低电平,当TR+出现上升沿时,单稳态触发器也被触发翻转,Q = 1, Q = 03. 74121的外接电阻和电容特性(1) 电阻电容全外接。(投影电 路)启发讲 解)二、CT74LS123双稳态触发器简介1外引脚排列图2. 功能表3. 74LS123具有可重复触发的功能,简称可重触发三、单稳态触发器应用举例1. 由74LS123组成的两级单稳定时电路2. 工作原理a. 在触发脉冲作用下, 该电路先从1Q端,然后从2Q端的顺序输出脉宽不同的高电 平脉冲。b.

8、 两个脉宽均可以通过 R1C1、R2C2进行调节。c. 利用这两个不同的脉宽时间可控制两道生产工序的加工时间,起定时控制工作。3. 波形图练习2小结1单稳态触发器2. 单稳态集成电路3. 应用举例布 / »亓置作业课V题15.3施密特触发器课型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 知道施密特触发器的作用。2 会分析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 .理解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点和滞回特性。教JK. 5学重点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滞回特性教.q学难点工作原理滞回特性学*戶:情分析教A/<JF学效果教后记新课B.引入A 复习1单稳态触发器的作用2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施密特触发器是脉冲数

9、字系统中常用的电路,电路的特点是具有两个稳态,而且电 路从第一稳态翻到第二稳态,而后从第二稳态翻回到第一稳态,两次所需的触发电平存 在回差。C.新授课用与非门组成的施密特电路 一、工作原理1电路2工作原理:vi > 1.4V , V| 为高vi V 1.4V , V| 为低1分析: V| 为 1, R = 0 , Q = 0 (置 0) V| J到 Vti =1.4 V , G3 输出为 0( R =1 ) , S=1仍1.4 V即R =1 , S =1保持不变,Q = 0V| 4到 VT2 =0.7V, S =1.7+0.7 =1.4V , G2 输出为 1(Q =1) V| 1到 V

10、t2 =0.7 V , R =1, S =1.4 V (1) , Q =1V| 倒 Vt1 =1.4 V (1) t R=0, S =1, Q =1,Q =03.波形图:4工作特点:1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2电路状态的翻转依赖于外触发信号电平来维持,一旦外触发信号幅度降低到一 定电平以下,电路立即恢复到初始稳定状态。二、滞回特性1 下限触发门坎电压 Vtl :V|下降过程中,使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平Vo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的输入电压值。个别提问讲述引入投影电路由分析结 果,画出波 形重点讲 授2 .上限触发门坎电压 Vth :VI上升过程中,使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平VO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时的输

11、入电压值。3. 滞回电压:Vh =Vth -Vtl这种特性称为滞回特性。4. 滞回特性曲线:°%跖(1) V|从小变大过程中,起始 V|为低电平,Vo为咼电平;当V|上升到等于Vth时, VO跳变为低电平。(2) V|从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即使 V|值回到等于Vth时,V。仍为低电平,只有 V|继 续小到等于Vtl,施密特触发器才会迅速再次翻转,V。为高电平。(3) 施密特触发器是一个具有滞回特性的反相器。练习小结1 .用与非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2.滞回特性习题十五15-5布置作业课题集成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简介课型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 .了解TTL和CMOS集成施密特触发器2 .

12、熟悉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教©a学重点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教学难点应用学?情分析10教学效果教發后记B.引入A 复习1施密特触发器的作用2施密特触发器的滞回特性集成施密特触发性能一致性好,触发电平稳定,应用广泛。C.新授课一、TTL集成施密特触发器1. CT74LS132外引线:四2输入与非施密特触发器2 排列图二、CMOS集成施密特触发器1. CC40106 :六施密特反相器2. CC4093 :四2输入与非施密特触发器3. 在各种Vdd 电源电压条件下,集成触发器的数值范围。三、施密特触发器应用举例1.波形的变换和整形1将连续变化的波形 t矩形波。 例:正弦波t矩形波个别提问讲述引 入投影电 路 不规那么波T矩形波 对畸变波形整形:(2) .利用施密特触发器 t相位变换。inr _rt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