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第八讲第八讲 定量分析方法(四)定量分析方法(四) 信息计量学方法信息计量学方法我国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我国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核心作者?核心作者? 热点研究领域?热点研究领域? 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机构?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2022-3-6信息流特性信息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动态特性2022-3-64静态特性:一定时间内信息在空间的分布性质静态特性:一定时间内信息在空间的分布性质2022-3-65动态特性:信息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老化的性质动态特性:信息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老
2、化的性质1 1、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2 2、科学计量学、科学计量学4 4、网络计量学、网络计量学5 5、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3 3、电脑(网络)计量学、电脑(网络)计量学 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 洛特卡定律洛特卡定律 齐普夫定律齐普夫定律 文献增长规律文献增长规律 文献老化规律文献老化规律 文献引用规律文献引用规律文献计量学的经典定律文献计量学的经典定律本章知识路线图本章知识路线图引用文(引证文献):若文献A引用了参考文献B,则文献A为引用文引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B为引文一、引文分析基本概念一、引文分析基本概念引文网络:科学文献相互间由于引证和被引证而形成的网络结构 12354引文引
3、文引用文引用文 归誉与起源归誉与起源 提供证据和说明提供证据和说明 提供背景资料提供背景资料 评价更正以前的著作评价更正以前的著作二、引文产生的动机二、引文产生的动机1 1、自引、自引 在引文款目中,被在引文款目中,被引事项与引用事项相同引事项与引用事项相同的一类特殊引证关系。的一类特殊引证关系。 三、常见的引用关系:三、常见的引用关系:引用文献引用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题目题目1 1 作者作者1 1 期刊期刊1 1 时间时间1 1 类型类型1 1题目题目2 2 作者作者1 1 期刊期刊1 1 时间时间2 2 类型类型2 2作者自引作者自引期刊自引期刊自引自引率自引率 某类自引次数在该类总引证次
4、数中所占的比例某类自引次数在该类总引证次数中所占的比例 例例1 1:王某共引用参考文献王某共引用参考文献300300篇,其中,自己发表的论篇,其中,自己发表的论文文100100篇,则自引率为多少?篇,则自引率为多少?自被引率自被引率 某类自被引次数在该类总被引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某类自被引次数在该类总被引次数中所占的比例 例例2 2 :王某发表论文共被王某发表论文共被 引次数为引次数为300300次,其中,自己次,其中,自己引用自己论文的次数为引用自己论文的次数为3030次,自被引率为多少?次,自被引率为多少?自引形式形式形式计量指标计量指标应用应用学科自引学科自引学科自引(自被引)率学科自引(自
5、被引)率反映学科独立性、稳反映学科独立性、稳定性、学科间的相互定性、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联系程度国家自引国家自引国家自引(自被引)率国家自引(自被引)率反映学科的地域特色反映学科的地域特色期刊自引期刊自引期刊自引(自被引)率期刊自引(自被引)率期刊质量期刊质量著者自引著者自引著者自引(自被引)率著者自引(自被引)率学科队伍学科队伍语种自引语种自引语种自引(自被引)率语种自引(自被引)率地域特色地域特色A A、自引率高,自被引率也高:、自引率高,自被引率也高:自我封闭、自我吹嘘性型自我封闭、自我吹嘘性型 B B、自引率高,自被引率低:、自引率高,自被引率低: 研究领先型研究领先型C C、自引率低
6、,自被引率高:、自引率低,自被引率高: 研究水平一般,自信心不足研究水平一般,自信心不足D D、自引率低,自被引率也低:、自引率低,自被引率也低: 面对众多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面对众多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自己引用自己引用的论文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情被引用的情况况 A自己引用自己引用的论文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情被引用的情况况 B自己引用自己引用的论文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情被引用的情况况 C2 2、同被引:、同被引:如果文献如果文献A A、B B,不管其发表的时间如何,只,不管其发表的时间如何,只要双方同时被晚于他们的文章所引用,则称文献要双方同时被晚于
7、他们的文章所引用,则称文献A A和和B B两文献具有同被引关系。两文献具有同被引关系。同被引强度或同被引频率:同被引强度或同被引频率:同时引证某两篇或多篇论文同时引证某两篇或多篇论文的论文篇数。的论文篇数。3 3、文献耦合:、文献耦合:A A、B B两文献共同引用一篇或多篇相两文献共同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章时,则称文献同的文章时,则称文献A A和和B B有耦合关系。有耦合关系。引文耦或耦合强度:引文耦或耦合强度:文献文献A A、B B共有的参共有的参考文献篇数。考文献篇数。文献耦合文献耦合同被引同被引反映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反映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反映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反映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
8、必须由两个及以上引证文献的作者共必须由两个及以上引证文献的作者共同建立同建立可以由一个引证文献的作者单独可以由一个引证文献的作者单独建立建立关系媒介是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关系媒介是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关系媒介是引证文献关系媒介是引证文献耦合强度为度量指标耦合强度为度量指标同被引强度为度量指标同被引强度为度量指标引证文献之间固定而长久的静态结构引证文献之间固定而长久的静态结构被引文献间变化的动态结构被引文献间变化的动态结构主动引证主动引证被引证被引证文献耦合与同被引的比较文献耦合与同被引的比较文献耦合文献耦合反映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反映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必须由两个及以上引证文献的作必须由两个及以上引证
9、文献的作者共同建立者共同建立关系媒介是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关系媒介是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耦合强度为度量指标耦合强度为度量指标引证文献之间固定而长久的静态引证文献之间固定而长久的静态结构结构主动引证主动引证文献文献A A 作者作者A A参考文献参考文献a1,a2,a1,a2,a3,a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作者作者B B参考文献参考文献b1,b2,b1,b2,a3,a4a3,a4,b5,b6,b5,b6,引证文献引证文献引证文献引证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耦合强度耦合强度=2=2同被引同被引反映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反映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一个引证文献的
10、作者单独可以由一个引证文献的作者单独建立建立关系媒介是引证文献关系媒介是引证文献同被引强度为度量指标同被引强度为度量指标被引文献间变化的动态结构被引文献间变化的动态结构被引证被引证文献文献A A 作者作者A A参考文献参考文献a1,a2,a1,a2,a3,a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作者作者B B参考文献参考文献b1,b2,b1,b2,a3,a4a3,a4,b5,b6,b5,b6,引证文献引证文献引证文献引证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被引文献同被引强度同被引强度=2=2文献文献C C、文献、文献D D、文献、文献E E、文献、文献F F、文献、文献G.G.文献耦合
11、(同被引)主要形式:文献耦合(同被引)主要形式:v 文献耦合(同被引)文献耦合(同被引)v 期刊耦合(同被引)期刊耦合(同被引)v 著者耦合(同被引)著者耦合(同被引)v 学科耦合(同被引)学科耦合(同被引)文献文献A A 期刊期刊A A参考文献期刊参考文献期刊a1,a2,a1,a2,a3,a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期刊期刊B B参考文献期刊参考文献期刊a1,a2,a1,a2,a3,a4a3,a4,b5,6,b5,6,文献耦合(同被引)主要形式:文献耦合(同被引)主要形式: 文献耦合(同被引)文献耦合(同被引) 期刊耦合(同被引)期刊耦合(同被引) 著者耦合(同被
12、引)著者耦合(同被引) 学科耦合(同被引)学科耦合(同被引)文献文献A A 作者作者A A参考文献作者参考文献作者a1,a2,a1,a2,a3,a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作者作者B B参考文献作者参考文献作者a1,a2,a1,a2,a3,a4a3,a4,b5,6,b5,6,文献耦合(同被引)主要形式:文献耦合(同被引)主要形式: 文献耦合(同被引)文献耦合(同被引) 期刊耦合(同被引)期刊耦合(同被引) 著者耦合(同被引)著者耦合(同被引) 学科耦合(同被引)学科耦合(同被引) 文献文献A A 学科学科A A参考文献学科参考文献学科a1,a2,a1,a2,a3,a
13、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学科学科B B参考文献学科参考文献学科a1,a2,a1,a2,a3,a4a3,a4,b5,6,b5,6,1 12 23 35 54 4被引被引引证引证联系结构与强度联系结构与强度分析的出发点和内容分析的出发点和内容四、引文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步骤四、引文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步骤引文款目引文款目为独立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为独立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引文款目间的联系引文款目间的联系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同被同被 引强度引强度引文偶引文偶1 12 23 35 54 4被引被引引证引证联系结构与强度联系结构与强度文献文献A A 作者作者
14、A A参考文献参考文献a1,a2,a1,a2,a3,a4a3,a4,a5,a6,a5,a6文献文献B B 作者作者A A参考文献参考文献a1,a2,a1,a2,a3,a4a3,a4, b5,b6, b5,b6文献文献C C 作者作者B B参考文献参考文献c1,c2,c1,c2,c3,a4c3,a4,b5,c4,b5,c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1作者作者1,1,文章主题文章主题1,1,期刊期刊1 1,时间,时间1 1,类型,类型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 2作者作者1,1,文章主题文章主题1,1,期刊期刊2 2,时间,时间2 2,类型,类型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 2作者作者2,2,文章主题文章主题2,
15、2,期刊期刊2 2,时间,时间2 2,类型,类型22五、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骤五、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骤选取统计对象选取统计对象统计引文数据统计引文数据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 核心作者?核心作者? 热点研究领域?热点研究领域? 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引文量的分析引文量的分析 引文的各种分布特征的分析引文的各种分布特征的分析 引文量按被引作者的分布引文量按被引作者的分布 引文量按文献类型的分布引文量按文献类型的分布 引文量按年代的分布引文量按年代的分布 引文量按语种的分布引文量按语种的分布 引文量按国别的分布引文量按国别的分布 引文量按学科的分布引文量按学科的分布
16、引文量按期刊的分布引文量按期刊的分布六、引文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六、引文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年份年份期数期数文章文章引文引文引文引文/ /文章文章200820081212348348186018605.345.34200920091313357357217221726.086.08201020101212368368220122015.985.98201120111212394394256025606.56.5201220121212409409275227526.736.73201320131212408408273727376.716.71201420141212462462301630166
17、.546.541 1、引文量分析、引文量分析010002000300040001234567引文量引文量024681234567平均引文数平均引文数2 2、引文量按期刊的分布、引文量按期刊的分布刊名刊名引文次数引文次数1 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4244245 5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机械工程91911919中国造船中国造船56564343金属学报金属学报34344444通信学报通信学报34344545自动化学报自动化学报34345353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30308181机械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22228282控制与决策控制与决策22229292电子学报电子学报19199393机
18、器人机器人1919949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19101101力学学报力学学报1818108108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1717109109光学学报光学学报1717110110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717111111信息与控制信息与控制1717118118动力工程动力工程1616136136海洋工程海洋工程1414137137内燃机学报内燃机学报1414引引文文的的各各种种分分布布特特征征的的分分析析加菲尔德期刊文献集中定律加菲尔德期刊文献集中定律-引文的角度引文的角度背景:背景:19691969年,年,SCI SCI 最后一个季度数据统计最后一个
19、季度数据统计 前前152152种期刊种期刊 50%50%引文条目引文条目 前前10001000种期刊种期刊 78%78%引文条目引文条目 前前20002000种期刊种期刊84%84%引文条目引文条目 540540种期刊被引种期刊被引10001000 952952种期刊被引种期刊被引400400 结论:被引文献高度集中于少数期刊中。结论:被引文献高度集中于少数期刊中。 对于整个自然科学而言,多学科的核心期刊总和不会对于整个自然科学而言,多学科的核心期刊总和不会超过超过10001000种,甚至可能只有种,甚至可能只有500500种,则引文在期刊中的集种,则引文在期刊中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因学科与专业而
20、定。中与分散程度因学科与专业而定。 任何一个学科所需的任何一个学科所需的“尾部期刊尾部期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核心期刊组成,这种尾核重叠的是进行信息资其他学科的核心期刊组成,这种尾核重叠的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源共享的有利条件。加氏定律主要内容:加氏定律主要内容:布拉德福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布拉德福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发文的角度发文的角度文字描述文字描述 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以递减顺序排列,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
21、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率最高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 1:a a:a a2 2的关系。的关系。(区域划分)(区域划分)排列方式排列方式递减排列递减排列期刊期刊A A期刊期刊B B期刊期刊C C期刊期刊D D期刊期刊E E. . . .56756724524512312378785656. . . . .分区原则分区原则各区累积论文数基本相等各区累积论文数基本相等期刊期刊专业论文数量专业论文数量A A1414B B8 8C C5 5D D4 4E E3 3F F2 2G G1 1H H1
22、 1I I1 1J J1 1141413131313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各区期刊数之比为:各区期刊数之比为:1 1:a a:a a2 236分区分区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期刊数量期刊数量 论文数量论文数量润滑学润滑学期刊数量期刊数量 论文数论文数量量a a9 9429429 9 9110110b b 59 59499499 29 29130130c c 258 258404404 127 1271521529:59:2589:59:2581:5:51:5:52 29:29:1279:29:1271:5:51:5:52 2每一种期刊均需要排序每一种期刊均需要排序其结果是期刊序号实际上等于该序号
23、期刊及其结果是期刊序号实际上等于该序号期刊及以前各期刊的累积数(统计的期刊总数)以前各期刊的累积数(统计的期刊总数)注注意意期刊名称期刊名称专业论文数专业论文数期刊序号期刊序号A2351B1462C783D784E235F126G57字母顺序字母顺序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笔划顺序笔划顺序PbPb图象描述图象描述R(n)R(n)lognlognR(n):R(n):相关论文累积量相关论文累积量n n:杂志等级排列的序号杂志等级排列的序号A ACBD布氏曲线布氏曲线格鲁斯下垂格鲁斯下垂数学描述数学描述R(n) = nR(n) = n (1n C)(1n C)R(n) = klog(n/s) (Cn N)R
24、(n) = klog(n/s) (Cn N)R(n):R(n):相关论文累积量相关论文累积量n n:杂志等级排列的序号杂志等级排列的序号:第一级杂志中的相关文章数第一级杂志中的相关文章数C C:核心区杂志数量核心区杂志数量N N:等级排列的杂志总数等级排列的杂志总数k,sk,s, : :参数参数19691969年,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年,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与核心区期刊数量有关,其值的大小等于曲线的曲率与核心区期刊数量有关,其值的大小等于曲线的曲率 K K:直线部分的斜率,直线部分的斜率,N N足够大时,足够大时,KNKNS S:与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及其与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及其发展阶段有关。
25、发展阶段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图形直线部分向横在数值上等于图形直线部分向横座标延伸并与其相交的座标延伸并与其相交的n n值值nsnss sN/e N/e R(N)/KR(N)/K微生物学微生物学 1.0 1.0图书馆学图书馆学 1.0 1.0情报科学情报科学 2.6 2.6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 3.4 3.4热带和亚热带农业热带和亚热带农业 8.4 8.4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学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学 12 12维克利修正维克利修正高夫曼的最小核心区和最大划分高夫曼的最小核心区和最大划分莱姆库勒公式莱姆库勒公式格鲁斯下垂格鲁斯下垂米切维奇解析式米切维奇解析式区域区分区域区分图象描述图象描述布氏定律的发展
26、布氏定律的发展-对区域划分的修正对区域划分的修正分区可扩展至分区可扩展至M M个区,且各区期刊累积数之比呈公比个区,且各区期刊累积数之比呈公比T1T1:T2T2:T3T3:TmTm1:b:b1:b:b2 2:b:bm-1m-1 布氏定律的维克利解释布氏定律的维克利解释 Ti:Ti:前前I I个区的期刊总数,个区的期刊总数, I=1,2,3.mI=1,2,3.m m m:分区数:分区数 b: b: 维氏分布系数维氏分布系数, ,维氏系数维氏系数分区序号分区序号流通次数流通次数期刊数量期刊数量维氏系数维氏系数1 1 113 113 11 112 2 108 108 16 161.51.53 3 1
27、07 107 21 211.31.34 4 110 110 28 281.31.35 511011038381.41.46 611011055551.41.47 710910993931.71.78 81091091091091.21.28768763713711.41.4-维氏分布系数(维氏分布系数(b b)和布氏分布系数)和布氏分布系数(a)(a)的关系的关系1 1、两者均、两者均1 12 2、反映专业文献在相应期刊中集中与分散程度、反映专业文献在相应期刊中集中与分散程度值越大,其分布越不均匀。但两系数反映的程值越大,其分布越不均匀。但两系数反映的程度不同。度不同。 n n1 1:(n:(
28、n1 1+n+n2 2 ):(n):(n1 1+n+n2 2+n+n3 3 ) )n n1 1:n:n2 2:n:n3 3 3 3、反映学科、专业之间交流水平的指针、反映学科、专业之间交流水平的指针( a = b-1)( a = b-1)关于载文量,为输出信息关于载文量,为输出信息给定专业文献在期刊中的给定专业文献在期刊中的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单一学科、单一专业单一学科、单一专业难于操作,容易遗漏难于操作,容易遗漏关于被引文献,为用户使用的关于被引文献,为用户使用的 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多学科、多专业文献被给定专多学科、多专业文献被给定专 业文献应用的分布规律业文献应用的分布规律 反映出的文献集中程
29、度要反映出的文献集中程度要 比布氏定律更高比布氏定律更高操作更为方便操作更为方便布氏定律与加氏定律在选择核心期刊方面的比较布氏定律与加氏定律在选择核心期刊方面的比较布氏定律布氏定律加氏定律加氏定律2 2、引文量按年代的分布、引文量按年代的分布年限年限发文后当年发文后当年发文后第发文后第1 1年年发文后第发文后第2 2年年发文后第发文后第3 3年年发文后第发文后第4 4年年发文后第发文后第5 5年年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引文量引文量( (条条) )%
30、 %201320132 21.231.238 84.934.9313138.028.0210106.176.17191911.711.7272716.6716.67201220122 21.361.3612128.168.16242416.3316.3312128.168.16202013.613.6202013.6013.60201120112 20.88 0.88 23237.997.99363615.7915.79313113.59 13.59 303013.213.2252510.9610.96201020106 62.632.6317177.467.46313113.6013.604
31、04017.5417.54252511.011.016167.027.02200920092 21.271.27292917.0617.06303017.6417.64191911.1811.1816169.419.419 95.295.292008200813136.996.99343418.2818.28262613.9813.9817179.14 9.14 12126.456.4522226.456.452007 2007 6 63.493.4915158.728.72272715.7015.7013137.567.56222212.7912.7912126.986.9820062006
32、2 23.923.923 35.885.888 815.6915.691 11.961.966 611.7611.765 59.809.80合计合计35352.602.6014114110.4910.4919519514.5114.5114314310.6410.64150 150 11.1611.161261269.389.38051015200246引文年龄引文年龄引文次数(引文次数(100%100%)文献增长规律文献增长规律以以文献累积量文献累积量为指标为指标以以每年新增加每年新增加的文献量为指标的文献量为指标时间时间每年文献每年文献各年累积文献各年累积文献200520054 45 52
33、00620061 15 520072007353540402008200812125252200920091341341861862010201089892752752011201190903653652012201278784434432013201310310354654620142014126126672672(1 1)、科技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科技文献指数增长规律( (普赖斯定律普赖斯定律) ) 任何正常的、日益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每隔大约十到十五年每隔大约十到十五年时间增加一倍。时间增加一倍。 -文字描述文字描述
34、t tFtFtFt:Ft:t t时刻的文献量时刻的文献量 t :t :时间时间普赖斯曲线普赖斯曲线 Ft:Ft:t t时刻的文献量时刻的文献量 a :a :初始时刻的文献量初始时刻的文献量 b :b :持续增长率持续增长率 t :t :时间时间Ft = a e Ft = a e btbt通常用相对通常用相对增长率增长率r r代替代替持续增长率持续增长率b b r=(N2- r=(N2-N1)/N1N1)/N1例例3 3:在某一初始时刻,科学文献量在某一初始时刻,科学文献量a a为为1000010000件,增长率件,增长率b b为为10%10%,那么,那么1010年和年和100100年后的文献量
35、分别为多少?年后的文献量分别为多少? F(10)=10000eF(10)=10000e0.10.1 10 10=27183(=27183(件件) )F(100F(100)=10000e)=10000e0.10.1 100 100=220264660(=220264660(件件) )(2 2)、科技文献逻辑蒂斯曲线)、科技文献逻辑蒂斯曲线Ft = K / (1 + aeFt = K / (1 + ae-bt-bt) ) Ft: tFt: t时刻的文献累积量时刻的文献累积量K: FtK: Ft的增长的最大值的增长的最大值a:a:与初始量有关的参数与初始量有关的参数b:b:与增长速度有关的参数与增长
36、速度有关的参数t: t: 时间时间t tFtFtK KK/2K/2A Alnalna/b/b饱和的指数增长曲线饱和的指数增长曲线(3 3)、线性增长模型)、线性增长模型Ft: tFt: t时刻的文献累积量时刻的文献累积量b:b:文献增长率文献增长率t:t:时间时间a:a:初始时刻文献量初始时刻文献量 特点:文献特点:文献量的增长速度量的增长速度b b为一为一常数,与初始文献常数,与初始文献量无关量无关Ft = bt + aFt = bt + a(5 5)、数学模型拟合方法)、数学模型拟合方法线性方程:线性方程: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回归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回归 逻辑增长曲线:逻辑增长曲线:三段和值法
37、三段和值法逻辑增长曲线:三段和值法三等份原则逻辑增长曲线:三段和值法三等份原则时间时间每年文献每年文献各年累积文献各年累积文献200420044 45 5200520051 15 5200620063535 40 4020072007121252522008200813413418618620092009898927527520112011909036536520122012787844344320132013103103 54654620142014126126672672按时按时间三间三等份,等份,如不如不能,能,去掉去掉最早最早年份年份去掉去掉S S3=3=16611661 S S1=1
38、=9797S S2=2=826826Bn=(S3-S2)/(S2-S1) B=nBBn nn n:等分后各部分的样本数:等分后各部分的样本数Ft = Ft = K K / (1 + / (1 + a ae e- -b bt t) ) b=-lnBb=-lnBa=-Aka=-AkK=nK=n* *(S(S1 1+S+S3 3-2S-2S2 2)/S)/S1 1* *S S3 3-2S-2S2 2) )A=(SA=(S1 1-S-S2 2) )* *(B-1)/(B(B-1)/(Bn n-1)-1)2 2科学文献增长科学文献增长机理机理: 文献量小文献量小增长速度快增长速度快指数增长指数增长学科兴
39、起阶段学科兴起阶段文献量大文献量大增长速度慢增长速度慢逻辑增长逻辑增长学科趋于成熟学科趋于成熟重新进入指重新进入指数增长曲线数增长曲线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模式托马斯托马斯.S.S.库恩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革命的结构原始科学原始科学常规科学常规科学更新的常规科学更新的常规科学t tFtFtK KK/2K/2A Alnalna/b/b饱和的饱和的指数增指数增长曲线长曲线2lna2lna/b/b发展发展迅速迅速稳定稳定发展发展成熟成熟发表年龄发表年龄被引用次数被引用次数信息老化规律信息老化规律 将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全部文献将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全部文献收集起来,通过统计每
40、篇文章被引或所附的引文的发收集起来,通过统计每篇文章被引或所附的引文的发表时间和被利用的时间等数据,来研究该领域内文献表时间和被利用的时间等数据,来研究该领域内文献老化的情况老化的情况64从引文分析法角度进行信息老化研究从引文分析法角度进行信息老化研究某某学学科科文文献献集集合合该学科该学科参考文参考文献集合献集合被引用时间被引用时间发表时间发表时间每篇参考文献的发表年龄每篇参考文献的发表年龄发表年龄发表年龄被引用次数被引用次数过程状态过程状态辩证观辩证观过程观过程观文献老化是文献老化是一种过程一种过程历时观测历时观测文献老化是文献老化是一种状态一种状态共时观测共时观测文献老化是一文献老化是一
41、个过程,也是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一种状态文献老化观文献老化观布鲁克斯:布鲁克斯:历时观测法历时观测法 “文献发表以后随时间推移,被利用频次减少文献发表以后随时间推移,被利用频次减少”巴顿、凯普勒:巴顿、凯普勒:同步观测法同步观测法 “在现时的文献利用中,早年文献被利用的频次在现时的文献利用中,早年文献被利用的频次低,近年的文献被利用的频次高即是文献老化低,近年的文献被利用的频次高即是文献老化” 历时法:对一定时间发表的文献逐年被引用情况进行追历时法:对一定时间发表的文献逐年被引用情况进行追踪查找,以反映文献老化规律踪查找,以反映文献老化规律被引用文献出版时间固定被引用文献出版时间固定引用时间和
42、刊物则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引用时间和刊物则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 AB BC CD D同一时间发表的同一时间发表的某学科文献集合某学科文献集合被引用时间被引用时间发表时间发表时间每篇文献每篇文献的发表年龄的发表年龄a ab bc cd d 不同时间不同时间 不同刊物不同刊物 不不同作者所引用同作者所引用 共时法:利用一定时期内的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集合中共时法:利用一定时期内的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集合中的出版时间与的出版时间与被引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其被利用的次被引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其被利用的次数反映文献老化规律数反映文献老化规律70某学某学科文科文献集献集合合该学科该学科参考文参考文献集合献集合被引用时间
43、被引用时间发表时间发表时间每篇参考文献的发表年龄每篇参考文献的发表年龄引用文献出版时间固定引用文献出版时间固定被引文献出版时间不固定被引文献出版时间不固定 发表年龄发表年龄被引用被引用次数次数文献老化量度指标文献老化量度指标 11文献半衰期文献半衰期共时半衰期(中值引文年龄)共时半衰期(中值引文年龄) 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的一段一半是在多长时间的一段时间内发表的时间内发表的历时半衰期历时半衰期 该学科文献一半失效所经该学科文献一半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历的时间。18301830200420042014201450%
44、50%50%50%1010年年共时半衰期:共时半衰期:1010年年引文半衰期引文半衰期学科或专业文献学科或专业文献总和总和被引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学科或专业文献学科或专业文献总和或个体总和或个体1995199550%50%历时半衰期:历时半衰期:1010年年2005200510 10 年年20142014 学科半衰期学科半衰期论文半衰期论文半衰期期刊半衰期期刊半衰期学科学科半衰期(共时)半衰期(共时)化学工程化学工程4.84.8机械工程机械工程5.25.2冶金工程冶金工程3.93.9数学数学10.510.5物理学物理学4.64.6化学化学8.18.1地质学地质学11.811.8生理学生理学7.27
45、.2植物学植物学1010基础理论学基础理论学科文献半衰科文献半衰期长期长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学科文献半衰期文献半衰期短短文献老化量度指标文献老化量度指标2 2 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PI)(Price Index,PI) PIPI越大,越大,HFHF越小,老化越快越小,老化越快PI=PI= 对发表年龄不超过对发表年龄不超过5 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 引用总次数引用总次数 某一学科领域,对发表年龄不超过某一学科领域,对发表年龄不超过5 5年的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19711971年年文献老化的数学模型文献老化的数学
46、模型负指数模型负指数模型累积分布函数累积分布函数拜顿拜顿开普勒老化方程开普勒老化方程莫蒂列夫修正式莫蒂列夫修正式级数修正式级数修正式阿拉莫斯库情报传播模型阿拉莫斯库情报传播模型文献老化量度指标的计算文献老化量度指标的计算出版年龄出版年龄引用频次引用频次累积引文累积引文频次频次累积引文频次占累积引文频次占总引用频次的相总引用频次的相对量对量(%)(%)0 0898989893.83.81 11001001891898 82 213013031931913.613.63 325025056956924.324.34 418018074974931.931.95 5909083983935.7835
47、.782345234523452345100100制表制表作图法作图法 100%100%50%50%HFHFt t出版年龄出版年龄F(t) F(t) 累积引用频次在总引文量的比例累积引用频次在总引文量的比例作图作图 优点:简便,直观优点:简便,直观 缺点:粗糙缺点:粗糙累积百分率法累积百分率法美国美国“期刊引文报告期刊引文报告”(JCR)(JCR)发表年龄发表年龄 被引用次数被引用次数累积被引累积被引用次数用次数累积引用累积引用相对比例相对比例1212120.01082118914010.07083261167500.20524273889480.345252198108000.4576618
48、52123600.552371560135610.63205019193691)( 5 . 54576. 05523. 04756. 05 . 05年HL序号序号姓名姓名被引量被引量工作单位工作单位1 1王新德王新德7272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2 2匡培根匡培根656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介质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介质实验室3 3孟家眉孟家眉525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4 4陈清棠陈清棠4040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 5韩仲岩韩仲岩3939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青岛大学附属医
49、院神经科6 6黄如训黄如训3939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7 7史玉泉史玉泉383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8 8王忠诚王忠诚2626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9 9冯加纯冯加纯232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010郭玉璞郭玉璞2121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1111刘承基刘承基202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1212张颖冬张颖冬202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1994-20041994-2004心心血管疾病文献血管疾病
50、文献作者被引情况作者被引情况(前名)(前名)3 3、引文量按作者的分布、引文量按作者的分布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作者和合作者的问题第一作者和合作者的问题只计第一作者只计第一作者 正规计数法:按每人一次的正规计数法:按每人一次的“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方法来计数,的方法来计数,即无论是第一作者,还是合作者均以每人一次计数即无论是第一作者,还是合作者均以每人一次计数 调节计数法:根据论文作者的数量赋予每人一定的份额,调节计数法:根据论文作者的数量赋予每人一定的份额,最后计算每人总的贡献最后计算每人总的贡献文献文献论文作者总数论文作者总数排序排序A A文献文献1 13 31 11 1文
51、献文献2 24 42 21 1文献文献3 32 21 11 1文献文献4 45 53 31 1文献文献5 54 43 31 1文献文献6 61 11 11 1文献文献7 73 32 21 1小计小计7 7某作者的贡献量:某作者的贡献量:正规计数法正规计数法名次名次1 12 23 34 4及以后及以后系数系数(RiRi)1 1.5.50.20.20.10.1A=Ri /RiA=Ri /Ri调节计数法调节计数法文献文献论文作者总数论文作者总数排序排序A A文献文献1 13 31 10.590.59文献文献2 24 42 20.280.28文献文献3 32 21 10.670.67文献文献4 45
52、53 30.110.11文献文献5 54 43 30.110.11文献文献6 61 11 11 1文献文献7 73 32 20.290.29小计小计3.053.05某作者的贡献量:某作者的贡献量:调节计数法调节计数法N=0.749N=0.749(maxmax)1/2 1/2 max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 撰写论文数量大于撰写论文数量大于N N者为核心作者者为核心作者合作度:论文篇均作者数合作度:论文篇均作者数合作率:合作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合作率:合作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作者合作指标作者合作指标文献文献论文作者总数论文作者总数排序排序A A文献文献1 13 31 10.
53、590.59文献文献2 24 42 20.280.28文献文献3 32 21 10.670.67文献文献4 45 53 30.110.11文献文献5 54 43 30.110.11文献文献6 61 11 11 1文献文献7 73 32 20.290.29小计小计22223.053.05合作度?合作度?合作率?合作率?方法方法发文量:第一作者或正规计数法,科研积极性发文量:第一作者或正规计数法,科研积极性贡献量:调节计数法,科研贡献量贡献量:调节计数法,科研贡献量被引量:引文分析法,科研影响力被引量:引文分析法,科研影响力贡献量与被引加权法,科研学术水平贡献量与被引加权法,科研学术水平Z Z0.
54、6A0.6A0.4B0.4BA A:贡献量,:贡献量, B B:被引量,:被引量, Z Z:加权值:加权值4 4、词频分布规律、词频分布规律词频:词频:某一个单词在文章或讲话中出现的次某一个单词在文章或讲话中出现的次数数单词频率:单词频率:某词出现的频次与文集中所有词出现某词出现的频次与文集中所有词出现的总次数之比的总次数之比5 5、引文量按文献类型的分布、引文量按文献类型的分布文献文献类型类型期刊期刊图书图书会议录会议录其它其它引文引文1034910349354235421345134511321132百分比百分比63.2263.2221.6421.648.228.226.926.9263%
55、22%8%7%期刊图书论文其它文种文种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日文日文德文德文俄文俄文引文引文56515651104281042819819877771414百分比百分比34.5234.5263.7163.711.211.210.470.470.090.096 6、引文量按语种的分布、引文量按语种的分布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中文英文日文德文俄文环保科学情报源学科分布环保科学情报源学科分布7 7、引文量按学科分布、引文量按学科分布七、信息计量方法的主要应用七、信息计量方法的主要应用期刊评价期刊评价测定相关学科及其影响测定相关学科及其影响研究科学结构研究科学结构确定核心信息
56、源确定核心信息源研究科学交流和信息传递规律研究科学交流和信息传递规律研究文献老化和利用规律研究文献老化和利用规律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科学水平和人才评价科学水平和人才评价研究领域分析研究领域分析1 1、期刊载文量:在指定时间内期刊载文的绝对数量、期刊载文量:在指定时间内期刊载文的绝对数量, ,期刊生产力期刊生产力2 2、期刊引证量、期刊引证量: :在指定时间内期刊引证的全部参考文献量,在指定时间内期刊引证的全部参考文献量,吸收外部文吸收外部文献的能力献的能力3 3、期刊被引量:在指定时间内某刊被引用的数量,、期刊被引量:在指定时间内某刊被引用的数量,用户使用用户使用4 4
57、、平均引证率:某刊每篇文献平均引用的引文数量、平均引证率:某刊每篇文献平均引用的引文数量5 5、平均被引率:在指定的时间内,期刊每篇文献平均被引用的次数、平均被引率:在指定的时间内,期刊每篇文献平均被引用的次数6 6、平均期刊引用率:某刊每篇文献平均引用的期刊数、平均期刊引用率:某刊每篇文献平均引用的期刊数期刊(学术)评价的基本测度指标期刊(学术)评价的基本测度指标7 7、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Impact Factor,IF):期刊中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期刊中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 IF= IF=某年某刊被引用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某年某刊被引用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
58、 /该刊前两年发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表的论文总数例:例:例:例:某刊某刊20122012、19131913发表的论文数分别是发表的论文数分别是120120篇和篇和130130篇,该篇,该两年的论文在两年的论文在20142014年被引用的次数分别是年被引用的次数分别是150150次和次和210210次,次,则则20142014年时该刊的年时该刊的IFIF值为:值为: IF=(150+210)/(120+130)=1.44IF=(150+210)/(120+130)=1.44IF=IF=某年某刊被引用前若干年论文的总次数某年某刊被引用前若干年论文的总次数/ /该该刊前若干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刊前若
59、干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什么?为什么?8 8、学科影响因子:期刊中文章被某一学科、学科影响因子:期刊中文章被某一学科中核心期刊引用的平均次数中核心期刊引用的平均次数某期刊某期刊发文发文 引用引用 其的其的 文献文献 集合集合期刊期刊1:n11:n1 期刊期刊2:n22:n2期刊期刊3:n33:n3期刊期刊4:n44:n4期刊期刊5:n55:n5期刊期刊6:n66:n6期刊期刊7:n77:n7.某学科核心期刊某学科核心期刊该刊对该学科的学科影响因子该刊对该学科的学科影响因子= =(n1+n2+n3n1+n2+n3)/ /期刊载文量期刊载文量某期刊对各学科的影响因子某期刊对各学科的影响因子9 9、即年
60、指标、即年指标( (快指标快指标) ):测度期刊被引用的速度:测度期刊被引用的速度即年指标即年指标= =特定年度对该刊当年发表文章的引用总次特定年度对该刊当年发表文章的引用总次数数/ /该刊当年发表文章的总数该刊当年发表文章的总数例:例: 例:例:某期刊某期刊20142014年发表文章年发表文章250250篇,被引篇,被引200200次,则该刊次,则该刊20142014年的即年指标为年的即年指标为 即年指标即年指标=200/250=0.8=200/250=0.810.10.期刊自引率:某刊全部参考文献中,引证该刊自己发表期刊自引率:某刊全部参考文献中,引证该刊自己发表的论文所占的比例。的论文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97-2025粮油机械原粮风筛组合清理装置
- 2025年名城市协管员笔试考题、考点带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中国隐藏式闭门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依普黄酮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机红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无线通讯器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高速艇配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台车翻转式电阻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北素描联考真题及答案
- 社区照看帮助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客服经理资质考前练习题库(327道)
- SL-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HYT 251-2018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正式版)
-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 中医馆社区义诊活动方案策划
-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台账
-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培训课件
- 2023急性中耳炎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人工智能在新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 名扬传奇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