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名词术语学习_第1页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术语学习_第2页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术语学习_第3页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术语学习_第4页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术语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城市规划专业术语学习城市规划专业术语学习 .2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专项规划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体育健身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高层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4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1. 1.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

2、、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2. 2.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5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3. 3. 城市职能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它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 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活动”。 分析城市的职能一般可以根据构成分为基本职能和费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为城市以

3、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6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4. 4.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92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高邮的城市性质为“具有水乡风貌、古城特色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 99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高邮的城市性质为“具有水乡古城特色、邮文化传统、工商业和旅游并重的滨湖城市”。 08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高邮的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水乡特色的滨湖工商、旅游城市,东方邮都。 新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高邮的城市性质为大

4、运河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湖生态休闲城市、里下河新兴创新基地。.7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5. 5.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92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20万,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 99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24万,用地规模22.2平方公里。 08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30万,用地规模34.5平方公里。 新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40万,用地规模44平方公里。.8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6. 6. 人均建设用

5、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城市用地指标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单位是/人,是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城市(镇)所在的气候区以及规划人口规模,按照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规定综合确定。 我国目前所执行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控制标准。高邮属于三类气候区,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110/人。.9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7. 7. 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

6、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08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高邮城市规划区包括高邮镇、城南经济新区的全部以及经济开发区、龙虬镇、卸甲镇的部分,总面积111.25平方公里。 新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高邮城市规划区包括高邮街道、马鹏街道的马横公路以南区域、龙虬镇的京沪高速公路以西区域,车逻镇的车逻大渠以北区域,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8. 8. 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10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9. 9.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

7、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地形图、航空或卫星影像图确定现状建成区的范围,统计现状城市人口。由于人口的统计口径(通常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乡、村等行政管辖边界)与城市建成区一般不重合,需要尽可能详尽地收集人口数据或实地走访调查。 08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高邮城市化水平目标为2013年达到50%、2015年达到53%。 2012年高邮城市化水平为45.75%,新版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高邮城市化水平目标为2020年达60%、2030年达72%。.11 一、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 10. 10. 城市建

8、设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12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 概念概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13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2. 2. 六个方面的控制内容六个方面的控制内容 其内在构成包括: (1)土地使用控制 (2)环境容量控制 (3)建筑建造控制 (4)城市设计引导控制 (5)配套设施控制 (6)行为活动控制.14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3. 3. 规

9、定性指标(指令性指标)规定性指标(指令性指标) 对建设项目、规模、用地定点、定界实行强制执行的控制方式,是必须严格遵照的指标。规定性控制指标一般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规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为基本指标。.15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容积率容积率 一般情况下,工业用地容积率应控制下限(由特定生产工艺要求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他用地容积率应控制上限;有历史文化保护、景观风貌等特别要求的地区可同时控制

10、上下限;市场开发性质的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等可采用基准容积率加浮动幅度的控制方式,浮动幅度不应超过15%,超过一定用地规模的地块在提出容积率允许浮动幅度的同时,还应同时规定允许浮动建筑总面积的合理上限;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容积率宜同时规定上限和下限。.16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容积率容积率 规划用地的容积率计算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性质用地的容积率计算和混合性质用地容积率计算。 单一用地性质的容积率计算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 混合性质用地容积率计算 混合用地因涉及多种用地性质,因此在其容积率指标的确定中

11、需要考虑各种用地性质的具体需要和比例问题。当计算一个比较复杂的地块容积率时,应参考各个地方规范的规定。.17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2 2)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建筑密度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100% 一般情况下,各类用地建筑密度均控制上限,有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的地区、景观风貌地区、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可同时控制上下限。 (3 3)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高度 建筑物由室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建筑高度应作为强制性内容,一般地区建筑高度可以作为强制性内容,也可以作为引导性内容。 (4 4)基本指标)基本

12、指标绿地率绿地率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18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4. 4. 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引导性指标) 为进一步贯彻规划和开发控制的意图,将控制要素具体为布局引导,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 指导性控制指标一般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19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5. 5. “六线六线”控制控制(1 1)红线)红线: :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

13、(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2 2)城市绿线:)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3 3)城市蓝线:)城市蓝线: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建筑物后退河道驳岸(河口线)的最小距离为8米,驳岸延后实施的,建筑物退让规划河口线的最小距离为10米)(4 4)城市橙线:)城市橙线:对城市发展全局和公共利益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控制界线。(5 5)城市紫线:)城市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

14、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6 6)城市黑线:)城市黑线:城市黑线一般称“电力走廊”,指城市电力的用地规划控制线。(10KV及以上线路中心线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500KV保护压为232.5米;220KV保护压为220米;110KV保护压为212.5米;35KV保护压为212米;10KV保护压为25.75米。)城市黑线通常还包括微波通道、空中视廊等。.20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修建性详细规划 1.1. 概念概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规划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为依据,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设计和

15、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21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修建性详细规划 2. 2. 内容内容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22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1. 1. 概念概念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更有效实施规划意图,对上述城市要素系统性强、关联度大的内容或城市整体、长期发展影响巨大的建设项目,从公众利益出发对其空间利用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2. 2

16、. 内容内容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停车场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等均属于专项规划。.23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1 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交通城市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范围内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人和货物的运输活动,以及行人的流动。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24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2 2)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的分类按城市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道(全市性

17、干道)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坊道路)按城市道路功能国境道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工业区道路旅游性道路自行车专用路公共汽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25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3 3)城市道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城市道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km/km2)。城市道路网内的道路指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不包括居住区内的道路。 路网间距:路网间距: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300-500米,支路200-300米。 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为使司机

18、驾车驶至道路交叉口时能看清交会车辆,以避免可能发生碰撞而需的最小停车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构成的三角形。道路类型道路类型快速干道快速干道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次干道一般道路一般道路设计速度(km/h)8040604030交叉口间距(m)150025007001200350500150250.26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4 4)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条车道的宽度: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立独立车道。 道路横断面类型:单幅路(一块板)形式、双幅路(两块板)形

19、式、三幅路(三块板)形式、四幅路(四块板)形式。具体示意图如下:.27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单幅路(一块板)形式.28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双幅路(两块板)形式.29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三幅路(三块板)形式.30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四幅路(四块板)形式.31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

20、划 (5 5) 停车场布置停车场布置 停车场分类:停车场分类: 配件停车场:居住区或企事业单位内部车辆用; 公共停车场:社会上的车辆用,在道路外独立地段(露天或室内)。 停车场规模:停车场规模: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进行计算,其中激动车停车场的用地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为10%20%。.32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3. 3.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

21、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停车场位置选择停车场位置选择 对外交通设施附近; 大量人流汇集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 结合道路网布置停车场;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位置。.33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4. 4. 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1 1)住区的概念和类型)住区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概念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从城乡区域范围来看,可划分为城市住区、乡村住区和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34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4. 4. 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类型类型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分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22、按住宅层数不同分低层住区多层住区小高层住区高层住区各种层数混合住区按建设条件不同分新建住区旧住区.35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4.4.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2 2) 我国规范中对城市住区规模的划分我国规范中对城市住区规模的划分 居住区: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居住人口10000-15000人。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居住人口1000-3000人。.36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23、 4.4.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3 3) 住区的组成与规划结构住区的组成与规划结构 住区的组成要素住区的组成要素 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区的用地组成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地组成公共绿地.37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4.4.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开发单元模式“扩大小区”与“居住综合区模式”新城市主义模式(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38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4.4.城乡住区规划城乡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

24、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组团构成.39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5.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1 1)城市工程系统的概念与范畴)城市工程系统的概念与范畴 城市工程系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共同组成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能源工程系统电力、燃气、供热 水务工程系统给水、排水 通信工程系统邮政、通讯、广电 防灾工程系统防洪、抗震、消防、人防 环保工程系统环保、环卫.40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5.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工程

25、系统规划 (2 2)城市工程系统的主要标准)城市工程系统的主要标准 用水量 防洪(涝)标准 污水量 消防标准 用电负荷 抗震标准 燃气用量 人防面积标准 用热负荷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电话量 水体功能区标准 垃圾产生量 .41 四、专项规划四、专项规划 5.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3 3)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设施及布局要求)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设施及布局要求 重要设施:重要设施: 自来水厂 污水处理厂 布局要求:布局要求: 火电厂与热电厂 工艺要求 煤气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安全要求 电话局、邮政局 环保要求 垃圾处理场 经济要求 消防站 防洪、截洪、排涝设施.42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26、 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 1. 1.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2014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今后将成为新建小区的“标配”。意见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应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区要按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4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 2. 2. 体育健身体育健身 2014年10月,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

27、这是国家第一次从产业角度确认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意见明确,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力争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在发展体育设施方面,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意见明确,各地要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

28、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凡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4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 3. 3.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2014年11月5日,由江苏省住建厅、南京市政府、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江苏省第七届绿色建筑国际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