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_第1页
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_第2页
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_第3页
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_第4页
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篇水轮机运行维护规程第一章水轮机的运行技术参数1.1水轮机运行技术参数1.1.1水轮机运行技术参数(见下表):序号技术名称技术参数机组编号12机36机备注11水轮机型号HLD8-LJ-96HL129-LJ-1102F为HLDb2额定出力(MW)10.458.753最大水头(m)186.5186.54使用水头(m)2002015设计水头(m)1781786平均水头(m)183.7183.77最小水头(m)175.7175.78设计流量(m3/s)6.655.79额定转速(r/min)10000750101保证最高效率()9090.411飞逸转速(r/min)1740121012轴向水推力(T

2、)351813吸出高度(m)-4-4141水轮机安装高程(m)1291.51291.5转轮中心线高程15汽蚀系数0.0470.0612F为0.04516导叶相对高度0.160.11817转轮叶片数(个)171718转轮质量(kg)947.56351.2 水轮机型号说明1.2.1 1"2"机HLD08-LJ-96HL一代表水轮机型式为混流式;D1代表制造厂家为东方电机厂;08一代表转轮的模型编号为08(2F为10);L一代表主轴布置形式为立式;J一代表引水室为金属蜗壳;96一代表转轮标称直径为96cmi1.2.2 3"6"机HL129-LJ-110HL-代

3、表水轮机型式为混流式;129代表转轮型号(比速代号)为129;L一代表主轴布置形式为立式;J一代表引水室为金属蜗壳;110一代表转轮标称直径为110cm1.2.3 HL129-LJ-110现已改为HL)付LJ-110DR代表该转轮为杜同水轮机研究设计;8一代表转轮的模型编号为08。1.3 球阀运行技术参数1.3.1 球阀运行技术参数(见下表):在舁厅P技术名称技术参数备注1型号SQF-60/1000M02使用水头(m)4003试验压力(MPa)64阀门直彳仝(mm)10005接力器直径(mm)406操作力(T)31.47操作油压(MPa)1.68止水方式双面止水9过水直径(mm)100010开

4、启时间(s)6011关闭时间(s)12总重量(T)17.71.3.2球阀油压装置运行技术参数(见下表):在舁厅P技术名称技术参数备注1型号YS-1.02压力油罐总容积(m3)1油容积(m3)0.35质量(kg)1185油罐及油总重(kg)15003回油箱总容积(m3)2.5油容积(m3)1.3质量(kg)2030油罐及油总重(kg)32004油泵电机型号JQ522D功率(kW)13电压(V)380转速(r/min)29205螺杆油泵工作压力(MPa)2.5试验压力(MPa)3.8输油量(L/s)3压力为2.5MPa6安全阀动作压力(MPa)2.67主、备用油泵停止压力(MPa)2.58主用油泵

5、启动压力(MPa)2.09备用油泵启动压力(MPa)1.9发信号10事故低油压(MPa)1.6事故停机1.3.3球阀的开、关是通过球阀压油装置供给的压力油来完成。两台机的球阀操作配置一台YS-1.0油压装置,在正常情况下,球阀的开、关操作可视情况在现地(球阀操作柜)、机旁盘(机组现地控制站#2柜)和中控室进行操作。1.3.4 球阀为双面止水型,正常情况下由工作密封(止水盖原来称下游止水)止水,当工作密封要检修时,改由检修密封(止水环原来称上游止水)止水,检修密封为手动水压操作。1.3.5 球阀上设有一个(|)150旁通阀;一个(|)150泄荷阀。球阀底部有一根小150、上游止水环底部有一根小2

6、5冲沙管。汛期运行时定期手动操作上述两管路上的阀门向下游排除沉积于底部的泥沙。1.3.6 1#-2#机球阀采用一个6500的摇摆式接力器,3#6#机球阀采用一个6350的环形接力器操作,接力器工作油压为2.5MPa。第二章水轮机运行、监视维护2.1 机组各轴承的油位和油温2.1.1 机组各轴承使用30#透平油。2.1.2 给轴承加油可在开机前或机组运行中进行。2.1.3 各轴承的油位正常。在开机前各油位应保持在中线位置,不应低于下限,水导轴承开机前应注意检查油盆内的油位,若偏低时应作适当增补,待机组开启后,应视其真实甩油情况对油盆内的油位进行进行判断,若油位偏低且甩油不好时应及时增补。2.1.

7、4 1#、2#机水导轴瓦为分块瓦式,油位应保持在中限和上限之间,运行中应视其甩油情况良好。(2#机已改为固定倾斜式,以后各台机可能都会改为此种瓦)。2.1.5 机组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应定时巡回检查各轴承油位、油色,密切注视各轴承温度变化情况。2.1.6 各轴承油位观察孔和油位应清洁明亮。2.1.7 润滑油中不可混入水份,泥沙及其它杂质。2.1.8 水导轴承观察孔不应有水蒸气、水珠。2.1.9 上导轴承、推力轴承的排气管如有较大的蒸气排出时,应引起重视,严密监视机组运行情况。2.1.10 各轴承的运行温度以膨胀型测温计所测得值为主,电阻型温计所测值为参考。正常运行时各轴承瓦温度低于65,到65时

8、发轴承温度升高信号,70时发轴承过热信号并作用于停机。2.1.11 现场运行中若个别轴承温度定值有所改变时,应遵照临时的技术通知和现场整定值进行监视维护。2.1.12 运行中发现轴承温度变化时,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上升较快危及机组正常运行时,应压下部分负荷,查明原因处理后,再恢复正常运行状态。2.1.13 对运行中水导轴承漏油现象较大的机组,值班人员应着重检查。2.2 机组的冷却2.2.1 机组的冷却水由稳压水池的水作主供水源,供水泵的水作备用及调节。2.2.2 机组的冷却水压正常为0.18MPa0.25MPq水压低于0.18MPa时发冷却水中断信号,最高水压不得超过0.25MPa

9、。2.2.3 机组各轴承冷却水、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水,可根据温度变化适当改变冷却水压及水量。2.2.4 机组各导轴承、空气冷却器的进水伐、出水伐一般情况在开启状态,只用本机的总进水伐,总出水伐来控制冷却水。2.2.5 洪水季节,由于冷却水质差,应适当增大冷却水量,提高冷却水压。下导及水导可采用迅速开关进水阀的方法疏通冷却水管。2.2.6 推力、上导油盆中冷却器堵塞时,应进行反冲。洪水季节还应视情况,定时反冲,以防冷却器堵死。2.2.7 推力(上导)冷却器反冲操作:2.2.7.1 打开推力(上导)反冲进水伐S-X13和出水伐SX14;2.2.7.2 立即关闭推力(上导)正冲进水伐S-X11和出水伐

10、S-X12;2.2.7.3 监视本机推力(上导)瓦温变化情况,若瓦温上升较快,应立即停止反冲,恢复原冷却供水方式;2.2.7.4 反冲结束后打开推力(上导)正冲进水伐S-X11和出水伐S-X12;2.2.7.5 立即关闭推力(上导)反冲进水伐S-X13和出水伐S-X14;2.2.7.6 反冲结束后注意观察本机推力(上导)瓦温的变化情况。注:若在瓦温偏高时进行反冲,在反冲操作前应将反冲机组作适当限负荷运行,反冲结束后再恢复机组负荷运行;反冲状态冷却效果好时可作长时间运行,此时正冲伐门关闭作备用;在反冲时可将反冲机组的推力(上导)冷却水压在允许范围内作适当提高,以增加反冲效果。2.3 水轮机主轴密

11、封的巡视检查2.3.1 机组在运行中应随时注意水轮机室的漏水情况,当漏水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并密切监视机组的水导瓦温变化情况。若威协机组的安全运行时,应立即将机组解列停机。2.3.2 我厂的4#、5#机的主轴密封现已改造为泵板装置与非接触密封结构,在运行中该密封结构使转轮上的泵板装置产生的离心力,把转轮上止漏环处的漏水通过顶盖减压排水管排到尾水管下游,防止经转轮上止漏环密封处的漏水进入主轴密封中,使主轴密封在干燥的环境中运转,这样,既减少对主轴密封的检修,免去对主轴密封的冷却和润滑,还可以降低水轮机顶盖上的水推力。2.3.3 泵板密封机组在运行中应注意检查:2.3.3.1 顶盖压力

12、指示和摆动情况是否较平时增大;2.3.3.2 管路接头,法兰联接处有无漏水;2.3.3.3 机坑内的排水管是否畅通;2.3.3.4 密封座与密封转环间所构成的密封间隙处是否漏水及漏水变化情况。2.3.4 该泵板密封装置在低转运行时封水不好,机坑内漏水较大,所以开停机时应注意水轮机室的漏水情况,并尽可能减少机组在低转速时的运行时间。2.4 球阀的运行维护2.4.1 球阀只有全开和全关两种状态,不宜部分开启来调节流量,避免造成过大的水力损失,影响水流稳定。2.4.2 球阀只能在静水中开启,开球阀前必须检查油压正常,导叶在全关位置且本机机械锁锭在投入位置。2.4.3 手动关闭球阀时,必须在本机导叶全

13、关后进行操作,以保证关闭过程中水压平衡,防止过大的水压冲击。2.4.4 我厂球阀采用双重止漏结构的球阀,工作密封作正常工作止水,检修密封作检修时的密封止水,检修密封必须得总工、安生领导或者相关的技术专责同意方可投入。2.4.5 在开球阀前必须检查工作、检修密封止水在退出位置。2.4.6 球阀活门操作采用油压操作,操作前应检查油压正常,压油装置的电机在自动控制状态(现场自动控制或微机控制)。2.4.7 机组正常运行及备用时,球阀操作系统的压油装置应运行正常,球阀操作总进油伐Y-X71、排油伐Y-X72、操作油伐Y-X73均应在开启位置。2.4.8 运行及备用的机组,球阀油压装置各表计整定值应正确

14、:工作泵起动压力为2.0MPa;备用油泵起动压力为1.9MPa;油泵停止压力为2.5MPa;上限报警压力为2.6MPa。2.4.9 压力油罐内油压正常时保持在2.0-2.5MPa,当压力油罐的油位超过上限而且压力低于2.5MPa时,应对球阀压油装置进行补气。2.4.10 集油槽内的油位应保持在中限以上位置。2.4.11 运行中对球阀及相关设备的监视检查项目:2.4.11.1 球阀压油装置油泵工作正常,各控制把手投切正确,各压力表整定值正确,压力、油压、油色均正常;2.4.11.2 球阀接力器、旁通阀、泄荷阀的行程及开关指示是否正常;2.4.11.3 检查球阀压力油管路有无漏油现象;2.4.11

15、.4 检查球阀开关指示灯指示是否正常;2.4.11.5 检查球阀操作柜内各电磁阀的开关指示与设备状态是否相符;2.4.11.6 检查本机球阀操作系统的总进油伐Y-X71、排油伐Y-X72、操作油伐Y-X73是否在开启位置。2.5 水轮机组的运行监视2.5.1 运行中的机组应定期巡检以下项目:2.5.1.1 机组振动、响声是否正常,有无特殊气味;2.5.1.2 双微机调速器面板信号灯指示、数据显示和各切换把手是否对应正常;2.5.1.3 机组现地控制站#1、#2柜上的电源及信号指示正常,无故障指示。温控盘上的所有表计指示值正常;2.5.1.4 各轴承油位、油色正常,甩油情况良好;2.5.1.5

16、水封无过大的漏水现象;2.5.1.6 导叶拐臂无脱落,松动现象;2.5.1.7 压力钢管压力、真空压力、顶盖排水压力正常;2.5.1.8 蜗壳进人孔,尾水管人孔无漏水现象;2.5.1.9 各部冷却水管路及阀门无漏水情况,水压正常;2.5.1.10 主、副机碳刷无跳火现象;2.5.1.11 1#、2#机氟利昂液位、压力正常2.5.2 动力盘、温控盘的检查巡视项目:2.5.2.1 各保险完好无松动,触点无异常发热、发红现象;2.5.2.2 动力电源供给可靠,三相电压指示正常;2.5.2.3 各切换开关(把手)的投切位置与设备状态相符;2.5.2.4 各温度表计指示正常,指示值与实际相符;2.5.2

17、.5 对照导叶开度检查功率表指示正常。2.5.3 发电机端盖上或冷却器上有水珠时,值班人员应用干布擦干,空气冷却器结水珠时,应视定子线圈温度调整水量,冷却器漏水时,应关闭进水阀门,并报告值班负责人。2.6 备用机组的条件:2.6.1 机组处于完好状态;2.6.2 尾水闸门提起状态;2.6.3 球阀开启状态,压油装置油压正常,操作油阀均打开;2.6.4 水车室无影响转动的杂物;2.6.5 风闸落下,刹车气压正常;2.6.6 各动力电源给上;2.6.7 调速器处于备用状态;2.6.8 机组现地控制站在正常的投运状态;2.6.9 各轴承、空气冷却器、冷凝器的进出水阀开启;2.6.10 冷却水总进水阀

18、&X41、出水阀SX32关闭;2.6.11 调速油压装置油压、油位正常。2.7 开机前对设备的检查:2.7.1 球阀的检查:2.7.1.1 球阀油压装置的油泵能正常工作,各电接点压力整定值正确,两台油泵电机的控制把手投入正确(现场或远方);2.7.1.2 球阀油压装置压力油罐油压、油位、油色正常;2.7.1.3 检查球阀压力油管路无漏油现象;2.7.1.4 检查球阀工作、检修密封止水装置所在位置;2.7.1.5 球阀位置指示灯亮(关闭时为绿灯,开启时为红灯);2.7.1.6 检查球阀操作柜内各电磁配压阀无异常情况;2.7.1.7 检查压力油阀Y-X71处于“关闭”位置;2.7.1.8

19、检查冲沙、排污阀在“关闭”位置;2.7.1.9 检查蜗壳压力表取水阀SX51在“开启”位置。2.7.2 水轮机的检查:2.7.2.1 检查上导、推力、下导、水导的油位、油色;2.7.2.2 检查机组制动闸是否落下;2.7.2.3 检查水机室应无妨碍转动的杂物;2.7.2.4 检查氟利昂液位(3#-6#无此项);2.7.2.5 检查导水机构各元件无松动、损坏现象,剪断销及信号器完好;2.7.2.6 检查机组总冷却水压正常;2.7.2.7 检查各轴承、空气冷却器、水封进出水阀门在“开启”位置;2.7.2.8 检查尾水闸门在“开启”位置;2.7.2.9 各表计投入,指示正确。2.7.3 发电机机械部

20、分的检查:2.7.3.1 检查主、副机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无杂物及妨碍运行的其它异物;2.7.3.2 检查主、副机碳刷、刷架、刷握完好无损,各部引线及连接螺丝无松动现象;2.7.3.3 检查发电机各部轴承油色、油位正常;2.7.3.4 检查各轴承浮子继电器投入;2.7.3.5 检查各轴承加油、排油、取油样阀均在“关闭”位置;2.7.3.6 检查各轴承冷却供排水阀均在“开启”位置;2.7.3.7 检查空气冷却器进水阀开至适当位置;2.7.3.8 用白布带拉发电机定、转子之间间隙,风洞内无杂物;2.7.3.9 检查四个丝杆千斤顶无松动现象;2.7.3.10 检查发电机消防水阀门在“关闭”位置。2

21、.7.4 调速器的检查:2.7.4.1 检查调速器油压装置工作正常,软启动控制正常;2.7.4.2 检查调速器各电接点压力表整定值正确;2.7.4.3 检查调速器油压装置压力油罐内的油压、油位、油色正常;2.7.4.4 检查调速器回油箱内的油位、油色正常;2.7.4.5 检查调速器各管路、阀门无漏油、渗油现象;2.7.4.6 检查调速器内部杆件有无松脱等异常现象;2.7.4.7 检查调速器的开度指示指于“0”位;2.7.4.8 检查调速器平衡表指针指向“0”位(或接近“0”位);2.7.4.9 检查调速器的工作电源正常,无故障指示;2.7.4.10 检查调速器的急停把手在“退出”位置,手/自动

22、切换把手在“自动”位置;2.7.4.11 检查调速器机械锁锭在“投入”位置,总油伐Y-X62在关闭位置;2.7.4.12 检查调速器压力油罐内的油气比例适当(油的容积约占整个油罐容积的1/3,气占整个油罐容积的2/3),回油槽内的油位应保持在中限以上位置。2.7.5 动力盘、机组现地控制站及温控盘的检查巡视项目:2.7.5.1 各保险完好无松动,触点无异常发热、发红现象;2.7.5.2 动力电源供给可靠,三相电压指示正常;1.1.1.1 换开关(把手)在投入位置;2.7.5.4 各温度表计指示正常,指示值与实际相符;2.7.5.5 .1机组现地控制站#1柜的巡检项目2.7.5.5.1.1 系统

23、供电电源正常(双重供电板正常);2.7.5.5.1.2 运行指示灯RUN录灯亮;2.7.5.5.1.3 FLT灯未亮点(无错,停通信中断信号);2.7.5.5.1.4 ENET跟以太网通信指示灯频繁闪烁;2.7.5.5.1.5 数采器上TXDRXDW下位LCU!信灯正常闪烁;2.7.5.5.1.6 光电转换器工作正常,信号灯指示正确。2.7.5.5.2机组现地控制站#2柜的巡检项目2.7.5.5.2.1 双重供电板交、直流供电正常;2.7.5.522 无异常指示灯亮;2.7.5.523 对应设备置PLC控制;2.7.5.524 调速器油泵软启动控制正常;2.7.5.525 .5空转把手、流程复

24、位把手、球阀操作把手置“切除”位置。2.7.5.526 .6刹车盘的各切换手柄在退出位置;2.7.5.527 .7风闸落下位置指示绿灯亮;2.7.5.528 .8三通阀处于“三不通”位置;2.7.5.529 盘上的相关电源小空开均合上。2.7.6油、水、气系统的检查:2.7.6.1 油系统的管路、阀门应符合运行要求;2.7.6.2 水泵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各管路、阀门应在相应位置;2.7.6.3 气系统工作正常,气压正常,各管路、阀门无异常现象。第三章SWT双微机调速器的运行维护及操作3.1SWT双微机调速器的技术参数及技术条件3.1.1调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在舁厅P技木名称技术参

25、数备注1型号SW双微机12引水系统2LV(m3/s)23203导叶关闭时间(s)464接力器全行程(mm)214:5测频范围发电机频率5Hz85Hz:系统频率40Hz85Hz测量精度<0.005Hz6工作电压范围发电机频率0.5V180V1系统频率80V180V7位移反馈最低测量精度<0.1%配用WYDC(列位移传感器8控制输出通道输出电流范围02.7安培输出温度漂移1.2mv/0C9开关量通道开光量输入10路开关量输出5路10静特性死区Ix<0.04%测量点:主接力器位移变送器信号11静特性线性误差<5.0%12最大工作油压(MPa)2.513接力器开关能量(kN.m

26、)3.53油压为2.3MPa时14永态转差系数()0815暂态转差系数()04316缓冲时间常数(s)020117调速器总用油量(L)100018调速器净重(kg)3200:19调速器加油总重(kg)42003.1.2调速器接力器的轴向力和工作容量(见下表):压力油罐中油压(MPa)1.41.82.22.5接力器轴向力(kN)92.1120.5149170.5工作容量(kN.m)19.62631.936.73.1.3调速器油压装置运行技术参数(见下表):在舁厅P技术名称技术参数备注1压力油罐容积(L)6002压力油罐内油的容积(L)2103回油箱容积(L)9004回油箱内油的容积(L)7505

27、油泵电机型号JQ422(T2)功率(kW)7.5电压(V)380转速(r/min)29006螺杆油泵工作压力(MPa)2.5试验压力(MPa)3.2输油量(L/s)1.4压力为2.5MPa7安全阀动作压力(MPa)2.68主、备用油泵启动压力(MPa)2.59主用油泵启动压力(MPa)2.010备用油泵启动压力(MPa)1.9发信号11事故低油压(MPa)1.6事故停机3.1.4SW双微机调速器的使用环境3.1.4.1有可供的交流和直流电源:交流电源:220V±15%3.0A直流电源:220V±15%2.5A3.1.4.2 机组频率信号源:信号电压0.2A180V3.1.4

28、.3 系统频率信号源:信号电源80V180V3.1.4.4 水位信号源:若用差压计模拟量输出:15V(或420mA)。3.1.4.5 有关的继电器常开接点3.1.4.6 有可靠的接地系统3.1.5SW困微机调速器的外部接线要求3.1.5.1 电源部分:3.1.5.1.1 本装置采用交、直流双重供电,接线前应认真核对电压;3.1.5.1.2 装置整体的耗电量<200瓦,电源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线路的电流和安全选用。3.1.5.2 开关操作部分:3.1.5.2.1 油开关的辅助接点接入:油开关辅助触点合上表示发电工况,反之则是空载工况。因此油开关接点一定要可靠,无抖动,否则会造成甩负荷。单元接线

29、时,最好两个DL结点串联使用;3.1.5.2.2 开机命令触点:开机命令触点输入要求常开触点。它不一定是开机继电器的触点,严格地说是开机过程中要求调速器开启导叶的触点。该触点在开机过程中应保持闭合,调速器一接到此命令就将导叶开启;3.1.5.2.3 调相命令触点:调相命令要求常开触点保持到调相转变为发电工况时才断,因此凋相操作必须利用调相运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调相操作开关共同完成;3.1.5.2.4 停机命令要求常开触点:该触点在停机过程中应保持闭合;3.1.5.2.5 功给、频给触点:本装置的功给和频给同用一对输入口,因此,在接线上要认真考虑。若功给使用功给开关的重复继电器,则应注意,当油开

30、关跳闸后功给增、减触动点不应闭合。3.1.5.3 频率测量部分:3.1.5.3.1 频率测量中的发电机频率采用发电机残压测频方式;3.1.5.3.2 两频率输入可采用双芯屏蔽线;3.1.5.3.3 两频率输入应接同期用的电压互感器的A、B相。3.1.5.4 行程测量部分:行程测量信号电压比较低,为防止干扰应采用屏蔽线。电缆分配上应保证每一只行程变送器用一根双芯屏蔽线作反馈线。3.1.5.5 控制输出线:导叶控制和轮叶控制的两对线不能用公共地线,应各自具有地线。3.2 SWT双微机调速器的功能3.2.1 基本功能;3.2.1.1 具有结构自适应和参数自适应的调节功能;3.2.1.2 能保证水轮发

31、电机组稳定运行在下列工况:空载、发电、调相、停机和手动运行,并保证无冲击地进行手自动运行和切换;3.2.1.3 在空载运行时,能按预先设定的频差自动地跟踪系统频率;3.2.1.4 实时显示运行工况,并可按运行人员的选择,以数码的方式实时显示机组频率,系统频率,导叶接力器行程,轮叶接力器行程,电气开度限制,水头等;3.2.1.5 具有实时输入水头的功能。由水头传感器输入时,可有效地克服水位波动影响,在无水头传感器时,亦可由人工方式设定水头;3.2.1.6 能实时按水头调整机组的数字式协联关系;3.2.1.7 能实时按水头修正启动开度、空载开度和不良工况限制区;3.2.1.8 能自动按工况修正调速

32、系统的动态灵敏度,以适应各种工况对灵敏度的不同要求;3.2.1.9 能使由大死区的电液系统构成的调速系统的特性改善为满足要求的特性;3.2.1.10 具有补偿零位漂移的功能;3.2.1.11 具有电气开度限制的功能,在发电运行时可由运行人员实时调整电气开度限制,以限制机组导叶的开度;3.2.1.12 在发电运行时,可由运行人员实时修改人工失灵区(e)和调差系统(bp)的设定值,且不产生负荷冲击;3.2.1.13 能实时显示多种故障信息并报警;3.2.1.14 两套微机系统可互为备用,当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运行且不产生负荷冲击,并且有容错控制功能;3.2.1.15 WIN95

33、全中文界面智能化的调速器试验功能,在进行调速器试验时除个人计算机和打印机外,无需任何外接仪器,可打印记录试验结果;3.2.1.16 具有离线自诊断功能;3.2.1.17 具有交、直流双重供电功能,双路电源的切换自动进行不产生负荷冲击;3.2.1.18 具有与上位计算机的通讯能力。3.2.2 容错功能SWT双微机水轮机调速器是由A、B两套微机系统构成,两套系统在管理部件的调度下,相互备用,且两套系统各自均具有下述的全部容错控制功能。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较高。单套系统的容错控制功能:3.2.2.1 若“发电机频率反馈”在空载工况失效时,自动切除频率跟踪功能,接受自动准同期装置的调频信号和远方调频操作。

34、装置能保证机组由正常启动到并列电网铁全部调节任务;3.2.2.2 若“发电机频率反馈”在发电工况失效时,装置自动切换回“发电机频率反馈”而无负荷冲击现象;3.2.2.3 若“发电机频率反馈”和“系统频率反馈”在并列运行时全部失效,装置切除调差运行方式,接受功率给定的调节信号,调节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3.2.2.4 若“发电机频率反馈”和“系统频率反馈”在单机运行时全部失效,装置切维持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不变;3.2.2.5 在“发电机频率反馈”(或两个“频率反馈”同时)失效的情况下机组甩负荷时,装置保证导叶至空载位置;3.2.2.6 水头信号失效时,水头信号的失效不会产生负荷的冲击,可输入“人工

35、水头”进行经济协联;3.2.2.7 当装置的A、B两套系统均发生下列部件之一失效时,会发出紧急故障报警,且自动根据情况将导叶切换到“手动方式”运行。3.2.2.7.1 控制输入失效;3.2.2.7.2 电液转换器卡阻。3.2.3 WIN95界面下全中文智能化调试功能:3.2.3.1 能自动处理用户输入的各种参数;3.2.3.2 能自动地用中文屏幕指导用户进行现场试验操作;3.2.3.3 能以表格和曲线的形式自动记录试验结果;3.2.3.4 能提供评价动态过程的数据如频率变化值、超调量和调节时间;3.2.3.5 能自动产生频率测定调速系统的转速死区。3.3 SWT双微机调速器的显示面板说明:3.

36、3.1 AN:为主从机选择按钮(按下A为主机,弹出B为主机);3.3.2 数码管:为显示窗口,其内容对应相应显示灯下指示的内容;3.3.3 状态显示灯为不同工况显示;3.3.4 增加、减少键:机组并网后,可用此来增减负荷,也可在中控室增减负荷,如果机组频率Fg或系统频率Fs反馈失败故障时,可用此按钮来进行人工跟踪;3.3.5 频率失灵区:0±0.5HZ;3.3.6 调差系数:010%3.3.7 主环参数:可通过数字键修改主环参数;3.3.8 付环参数:可通过数字键修改主环参数;3.3.9 电气开限:01.0显示标么值;3.3.10 系统频率:5100HZ;3.3.11 机组频率:51

37、00HZ;3.3.12 导叶给定:099.99%;3.3.13 导叶反馈:099.99%;3.3.14 轮叶给定:099.99%;3.3.15 轮叶反馈:099.99%;3.3.16 水头:099.99%;3.3.17 有功功率:099.99%;3.3.18 数字键可修改频率失灵区,调差系数、水头、电气开限。3.4 SWT双微机调速器的投运及退出操作3.4.1 SWT双微机调速器装置投入运行的条件:装置在正式投入正常运行前,应由维护人员完毕下述操作过程,使装置具有基本运行条件。3.4.1.1 全部外部接线正确无误;3.4.1.2 分别对装置的A、B两套系统内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至少应保证有

38、一套系统工作正常;3.4.1.3 将装置的A、B两套系统的电源全部切除;3.4.1.4 已按照Win95环境下智能化调试程序的要求逐项完成了所规定的全部试验项目并将参数及有关试验结果写入EEPROM片,再按调试时的插法将AB套恢复。若A、B系统均具有正常运行条件,并保证A、B两系统的运行参数一致;3.4.1.5 拆除打印机、计算机等调试设备。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应保证机组处于手动运行状态,以免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3.4.2 SWT双微机调速器装置投入运行的方法:在装置具备运行的基本条件后,由运行人员按上述方法依次操作,将装置投入正常运行:3.4.2.1 若A、B两套系统均具备投入运行的基本条件,则

39、将两系统的“调试”键均退出,而将两者的“常规”都投入,并注意保持两套系统工作方式的一致性。若只有单套系统具备投入运行的基本条件,则只将该系统做上述操作,而另一套系统选择在“调试”工作方式或停电;3.4.2.2 设定运行时所要求的频率失灵区(£)和调差系数(bP)值,若AB两系统均具备投入运行的基本条件则应注意保持两套系统的一致性;3.4.2.3 将A、B两套系统的交、直流电源开关均合上;3.4.2.4 对装置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观察,若情况正常则可将机组切于自动运行工况。3.4.3 SW侬微机调速器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监视检查:运行人员在装置具备运行条件后,按装置投入运行的方法操作。将装置

40、电源全部给上后,应按下述的监视要求全面地检查装置指示信息的状态,以判断装置是否工作正常:3.4.3.1 A、B两套系统的交、直流电源开关合上后,其相应的开关点亮,同时电源插箱面板上的氖灯和二组±5V,±12V的发光二极管应点亮。若有灯不亮,则可能是电源断线,保险熔断,相应的指示灯损坏或是电源内部损坏,则相应的系统不能投入运行;3.4.3.2 若操作面板上没有任何故障显示光字灯点亮,则表示装置工作正常。若操作面板有一套系统有故障显示光字灯亮,且此时两套系统投入运行,则自动选择没有故障显示的那套系统作为主机运行,然后操作一次主从机键,保证有故障显示的那套系统为从机,复归投入运行

41、,则自动选择没有故障显示的那套系统作为主机运行,然后操作一次有故障显示的那套系统的“复归”键。若故障显示消失,则该系统可正常运行。否则,对于一般故障该系统仍进行容错运行;3.4.3.3 对于不正常的情况,应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3.4.4 SWT双微机调速器装置的退出方法:3.4.4.1 若只将一套系统退出运行,则将该系统放在备用系统,运行人员可直接将系统的MBD101板上的拨码开关拨到调试状态,然后再操作一次“复归”键,则该系统就退出运行工作,而由另一套系统继续控制机组运行。也可以直接切除该系统的电源使其退出运行。同时,该系统面板上的工况指示灯应熄灭;3.4.4.2 若要将两套系统均退出运行

42、。则运行人员首先应将导叶切换到手动方式运行,然后将两套系统的MBD101板上的拨码开关拨到调试状态,再分别对两套系统各操作一次“复归”键,则装置的两套系统均退出运行工作。也可以直接切除两套系统的电源,使其退出运行;3.4.4.3 若只有一套系统投入运行时,要使其退出运行工作,则运行人员应首先将导叶切换到手动方式运行,然后将该系统的MBD101板上的拨码开关拨到调试状态,最后对该系统操作一次“复归”键,则系统就可退出运行工作。也可以直接切除该系统的电源,使其退出运行工作;3.4.4.4 对应上述退出运行的操作,若用切除系统电源使运行系统退出运行的方法时,应注意在该系统重新给电前将该系统的工作方式

43、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否则重新给电后,该系统又将重新投入运行。3.5 SWT双微机调速器的正常操作当装置以常规控制方式投入运行时,其正常的操作方法基本上与常规电液调速器相同,不要求运行人员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当装置的上位计算机控制方式投入运行时,其操作方法主要是由上位计算机的数字通讯的方式向装置发出各种工况转换指令、频给增减和功给增减等指令及当前水头等信息,而装置以上位计算机控制方式运行时,两者之间通讯的方式和内容要由它们之间的通讯规约具体规定。装置常规方式投入运行时的正常操作方法为:3.5.1 频率失灵区(£)和调差系数(bp)值的设定方法:3.5.1.1 操作面板上的失灵区(

44、63;)值频率值可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实时修改,具范围为0±0.50Hz。若设定数为A,则人工失灵区e的值为:±AH4若频率失灵区的e的设定结果大于土0.5Hz的范围,则装置认为e为±0.5Hz。实时修改人工失灵区e值不会引起负荷大波动,亦不会危及机组安全;3.5.1.2 操作面板上的调差系数(bp)值可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实时修改,其范围为010%。若调差系数bp的设定结果大于10%的范围,则装置认为bp为10%。实时修改调差系数bp值不会引起机组负荷大波动,亦不会危及机组安全。3.5.2 水头的设定方法:3.5.2.1 按下面板人工水头键,数码显示当前人工水头;3

45、.5.2.2 按“删除键”,把当前人工水头值删除;3.5.2.3 输入要修改的水头值;3.5.2.4 调整完毕后,按下确认键。注意:当进行人工水头设定时,要求调整的速度不宜过快,同时调整的范围也不宜过大。且每次两套断电后,开电后必须设置水头。3.5.3 电气开度限制的设定方法:3.5.3.1 机组运行于停机工况时,电气开度限制处于全关的位置上;3.5.3.2 机组运行于空载工况时,开机过程中电气开度限制位于比当前水头下的空载开度高10%的位置。开机完成后,电气开度限制位于比当前水头下空载开度高5%的位置;3.5.3.3 机组运行发电工况时,在机组并网后,电气开度限制自动打开到当前水头下最大的允

46、许导叶开度的位置,若设定的各水头下的最大允许导叶开度不一样,则在运行过程中水头的变化会引起电气开度限制的变化,同时,亦可根据实际运行的需要实时地调整电气开度限制;3.5.3.4 当机组甩负荷时,电气开度限制在跳闸后由发电时的限制值变到空载时的限制值;3.5.3.5 发电时调整电气开度限制,与调整水头相拟,首先应将操作面板上的电气开限键按下,然后再根据数码显示内容XXXX(开度的百分数)并利用操作面板上的数字键逐步将电气开度限制调整到所要求的位置,最后按一下确认键。注意:在空载时,当导叶实际开度与电气开度制的位置相等时,即使此时操作增加把手,导叶开度将不再增大。开电前应先将运行水头设置好。3.5

47、.4 频率给定的设定方法:对装置而言频率给定和功率给定使用同一个操作把手,而给定把手操作的功率由装置的计算机根据机组运行的工况来决定:空载时,操作把手的操作表示频率给定;发电时,操作把手的操作表示功率给定。运行主控界面上的“增加”和“减少”键与中控室的功给把手具有相同的功效。当机组运行于空载工况时,装置具有按预先设定的频率自动地跟踪系统频率的功能,故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运行人员操作给定把手来调整频率给定,只有当系统频率或机组频率的反馈通道发生故障时,显示面板有系统频率或机组频率故障光字灯显示,才需由人员操作给定把手或机旁给定键来调整频率给定,以满足同期并网的要求。给定的范围是45Hz-55Hz给定

48、的速率已在智能化调试时预先输入固化了。3.5.5 功率给定的设定方法3.5.5.1 当机组运行于发电工况时,可操作中控室给定把手或显示面板上的给定键来调整机组的出力。在对机组进行功率给定的操作时,必须操作主机系统的给定键来调整机组的出力,从机系统自动跟踪主机系统,故不需要对从机进行操作;3.5.5.2 当操作给定把手,而机组出力没有变化时,则其可能的原因有:电气开度限制压位或深度饱合、操作于从机系统的给定、通道故障等。若将前面几种操作方法的原因排除,则可能是给定通道故障,应首先将主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切换到另一系统运行,然后通知维护人员检查处理。3.5.6 机组启动的操作及过程:操作远方或现场

49、开机把手后,发出机组启动命令,首先由水机自动化回路完成一系列的开机准备操作,在机组具备开启导叶的条件后,再由水机自动化回路向装置发出机组启动命令,装置接收到开机命令后将延时2秒钟确认开机命令的真实性。然后,装置将根据当前的运行水头,首先将导叶开启至启动开度,待机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90%,导叶开度逐渐减少至空载开度,并按预先设定的频差自动跟踪系统频率,等待同期并网。机组空载运行的启动开度比其相应的空载开度大10%,电气开度限制则位于起动开度的位置。3.5.7 机组发电的操作及过程:机组同期并网后,装置将自动将开度限制置于当前水头下的导叶最大允许开度位置上,并按设定的调差系数(bp)进行调差发电

50、运行,操作远方给定把手或现场给定键来增减导叶开度,以调整机组的出力,为保证平稳地调整机组出力,导叶开度增减的速度不宜过快。同时可以操作电气开度限制使机组限负荷运行。若机组甩负荷,装置以油开关中间接点断开为依据,迅速将导叶开度关闭至空载开度以下,以防止机组过速。若机组转速下降过快,为防止机组低速运行,导叶将提前开启,以防止机组在空载下长期低速运行。甩负荷时,在油开关跳闸后,装置自动将电气限制开度由发电转为空载限制。3.5.8 机组调相的操作及过程机组在发电运行时,可由运行人员操作调相把手,发出调相的命令,装置接收到调相命令后将延时2秒钟以确认调相命令的真实性。然后,装置将导叶的开度逐渐减小至全关

51、,电气开度限制亦减小到全关。机组调相运行的过程中,对装置而言应始终保持调相命令的存在。当机组调相命令撤消后,装置将延时2秒钟后再由调相转为发电,导叶逐渐增大到空载开度以上,电气开度限制位于导叶最大的允许开度,可按发电过程继续操作,调整机组出力。3.5.9 机组停机的操作及过程3.5.9.1 操作远方或现场停机把手后,发出机组停机命令,装置收到停机命令后延时2秒钟以确认停机命令的真实性。若机组原先处于发电运行工况,则装置将自动地将导叶开度逐渐减小至空载开度,等待油开关跳闸,油开关跳闸后继续减小导叶开度至全关,当导叶全关后,电气开度限制也自动置于全关的位置上。机组停机后,装置上的导叶平衡表始终观察

52、到有关机组信号。在机组空载运行时,停机命令的优先级高于开机命令,只要有停机命令就执行停机操作。3.5.9.2 机组停机的过程中。若装置A、B两套系统均投入运行,则当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切换至备用系统运行,若备用系统亦出现同类的故障,由区别故障的性质,一般性故障则装置将按容错控制方式继续运行,此时,可以继续按规定操作机组,其运行工况也可以改变。严重性故障则装置将机组切换至手动运行方式。装置单套系统投入运行。则故障处理过程与上述情况相同,而没有双机切换过程。3.6 SWT双微机调速器的切换操作3.6.1 手自动切换操作: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允许进行手自动切换操作,在切换的过程将不对机组运行产生大

53、的扰动。对导叶的手自动切换操作可分为人工方式和自动方式两种。3.6.1.1 手动方式下手自动切换操作:装置无论是在双套系统运行还是单套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均可根据运行情况将切换到手动运行方式下工作。操作手动把手后,装置操作面板上的工况显示除显示机组运行工况外,还应显示“手动”,在以手动运行方式工作时,手动命令应始终存在。当以手动运行转到自动运行方式工作,运行主控界面应显示“自动”。此时,导叶的开度基本不变,不对机组运行产生大的扰动。3.6.1.2 自动方式下手自动切换操作:在双机运行的过程中,当装置检查到本机严重性故障时,则首先由运行系统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若备用系统亦出现严重性故障则由装置分析

54、是否属导叶控制方面的故障,由装置根据故障性质,分别或同时发出导叶切换至手动运行的指令,将导叶切换到手动方式运行,同时发出故障报警。待装置的故障经过处理并消除后,可手动操作将导叶切换到自动控制方式。3.6.2 双机切换操作:因装置是由A、B两套系统所构成,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双机切换的问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允许对双机系统进行相互的切换操作,切换的操作分为人工切换方式和自动切换方式,在切换的过程中将不对机组运行产生大的扰动。3.6.2.1 切换原则:3.6.2.1.1 当A、B系统都在运行情况下,且都没有任何故障以所选择的系统控制输出;3.6.2.1.2 当A、B系统中一套系统有故障,另一套系统工作正常,不管选择哪一个系统,都由工作正常的系统控制输出;3.6.2.1.3 当一套系统在调试状态,另一套系统在运行状态,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