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DA运维基本方法及10kV高压室红外测温方法东莞供电局东莞供电局20132013年运行人员年运行人员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培训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培训 长安集控中心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PDAPDA计划编制计划编制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红外诊断典型案例分析红外诊断典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PDAPDA工单下载工单下载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PDAPDA的使用的使用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PDAPDA的回传及回填的回传及回填 PDA运维基本方法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
2、一、计划编制 一、计划编制一、计划编制 二、二、PDA工单下载工单下载双击绿色图标双击绿色图标, ,应显示为应显示为“已连接已连接”灰色代表未连接灰色代表未连接, ,绿色绿色代表已连接代表已连接. .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输入姓名和密码,并点击登陆输入姓名和密码,并点击登陆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请按照巡视路线请按照巡视路线图进行巡视图进行巡视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的使用的使用 三、三、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 三、三、
3、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 进入MIS系统计划编制节点 三、三、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 三、三、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 三、三、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工单回传完毕,符号显工单回传完毕,符号显示为绿色示为绿色 三、三、PDA回传和回填回传和回填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红外红外测温测温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红外诊断典型案例分析红外诊断典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电气设备红外测温
4、典型案例分析 10kV高压室红外测温方法名词术语名词术语u热辐射热辐射 任何物体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其原子、分子都在不断地热运动,并以发射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称之为热辐射。l物体的温度在1000以下时,热辐射最强的是红外辐射。温度不同温度不同辐射波长不同辐射波长不同辐射能量不同辐射能量不同红外辐射范围内,红外辐射范围内,电气设备热缺陷电气设备热缺陷均在红外诊断范均在红外诊断范围内围内红外检测反红外检测反映温度高低映温度高低的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由于电阻、接触电阻等产生温度红外诊断所采集的辐射源。u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 对物体表面红外辐射的强弱进行探测,呈现物体表对物体
5、表面红外辐射的强弱进行探测,呈现物体表面形状轮廓及温度分布,便于人眼观察的仪器。红面形状轮廓及温度分布,便于人眼观察的仪器。红外图像的亮暗反映出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外图像的亮暗反映出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u红外检测红外检测 通过对物体表面温度及温度场的检测,判断设备是通过对物体表面温度及温度场的检测,判断设备是否有缺陷。否有缺陷。u 环境温度参照体环境温度参照体 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它不一定具有当时的真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它不一定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检测设备相似的物理属性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检测设备相似的物理属性,并与被检测设备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并与被检测设备处于相似
6、的环境之中。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红外检测的优点红外检测的优点l先进性:具有远距离、不停电、不接触、准确、先进性:具有远距离、不停电、不接触、准确、直观、快速、安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其中部直观、快速、安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其中部分优点是预防性试验所不具有的分优点是预防性试验所不具有的l重要性: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为开展设备状态重要性: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为开展设备状态维修创造条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率。维修创造条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率。u温升温升 (temperature risetemperature rise) 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
7、表面温度之差。刀闸最高温度:刀闸最高温度:95.295.2环境参照体温度:环境参照体温度:3535温升:温升:95.2-35=60.295.2-35=60.2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缺陷耦合电容器的红外检测热像图谱缺陷耦合电容器的红外检测热像图谱 u温差(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temperature difference) 不同被测设备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不同被测设备或同一被测设备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 某耦合电容器下节部分最高温度为某耦合电容器下节部分最高温度为39.739.7,上节最高温,上节最高温度度37.437.4。其上下节的温差其上下节的温差=39.7
8、-37.4=2.3=39.7-37.4=2.3名词术语名词术语u相对温差相对温差 (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相对温差相对温差 t t可用下式求出:可用下式求出: t t=(=(1 1- -2 2)/)/1 1= =(T T1 1-T-T2 2)/ / (T T1 1-T-T0 0)100%100% 式中:式中: 1 1和和T T1 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 2 2和和
9、T T2 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 T T0 0 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 注:主要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特别对注:主要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特别对致致热性设备,通过相对温差判断,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热性设备,通过相对温差判断,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相对温差判断的优势 同类设备对应点的相对温差值排除了一些相同因素(如负同类设备对应点的相对温差值排除了一些相同因素(如负荷电流、风速、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发射率荷电流、风速、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发射率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直接反映了设备致热参数
10、的内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直接反映了设备致热参数的内在关系,对诊断设备的状况极为有用,同时使红外检测工在关系,对诊断设备的状况极为有用,同时使红外检测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不必过细地考虑风速、温度、温度等大作变得简单易行,不必过细地考虑风速、温度、温度等大气条件的影响,也不必过细地考虑测量距离、实际发射率气条件的影响,也不必过细地考虑测量距离、实际发射率等问题,检测时只要做到各项条件基本相同就可以了。等问题,检测时只要做到各项条件基本相同就可以了。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测出的相对温差值的变化,可以发现设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测出的相对温差值的变化,可以发现设备某些参数的变化趋势,对诊断设备状况有利。备某些
11、参数的变化趋势,对诊断设备状况有利。注意注意 : : 发热点的温升值小于发热点的温升值小于10K10K时,一般不宜使用相对时,一般不宜使用相对温差判据,因为这时各种测量误差的综合值可能温差判据,因为这时各种测量误差的综合值可能超过标准本身的数值,引起漏判或误判。超过标准本身的数值,引起漏判或误判。在红外检测中,根据致热效应的来源,大体上把电气设备在红外检测中,根据致热效应的来源,大体上把电气设备分为三大类:分为三大类:u电压致热型电压致热型由于电压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由于电压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 如电压互感器(如电压互感器(PTPT、 CVTCVT)、避雷器、绝缘子、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绝
12、缘子、耦合电容器(OYOY)、)、均压电容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内部缺陷(如介损增大、内部绝缘不良、均压电容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内部缺陷(如介损增大、内部绝缘不良、泄漏电流增大等)和外部缺陷(如表面污秽、裂纹等)。泄漏电流增大等)和外部缺陷(如表面污秽、裂纹等)。 “内部缺陷内部缺陷”是这样定义的:凡致热效应部位被封闭,不能用红外是这样定义的:凡致热效应部位被封闭,不能用红外检测仪器直接检测,只能通过设备表面的温度场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检测仪器直接检测,只能通过设备表面的温度场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才能确定的缺陷。才能确定的缺陷。名词术语名词术语u电流致热型电流致热型由于电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由
13、于电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 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接头、触头,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接头、触头,CTCT的外部接头,导线及压接头,的外部接头,导线及压接头,阻波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外部缺陷(如接触不良),但断路器的热故阻波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外部缺陷(如接触不良),但断路器的热故障有时反映的是内部故障(触头接触不良)。障有时反映的是内部故障(触头接触不良)。u综合致热型综合致热型 既有电压效应,又有电流效应,或者电磁效应引既有电压效应,又有电流效应,或者电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起发热的设备。 其热故障可以由介损增大引起,也可以由内部连接不良引起。如电其热故障可以由介损增大引起,也可以由内部连接不良
14、引起。如电流互感器、套管、补偿电容器等的内部过热。流互感器、套管、补偿电容器等的内部过热。名词术语名词术语u 一般检测一般检测 适用于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大面积检测。适用于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大面积检测。u 精确检测精确检测 主要用于检测电压致热型和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主要用于检测电压致热型和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以便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精确判断。以便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精确判断。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u基尔霍夫定则 善于发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善于吸收的物体必善于发射。物体的发射本领是波长和温度的函数。u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4TW单位时间单位面单位
15、时间单位面积物体辐射的红积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总量外线总量斯蒂芬斯蒂芬玻尔兹玻尔兹曼常数曼常数物体表面的比辐物体表面的比辐射率射率物体的热力学温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度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越强。 对电力设备测温时,红外热像图上越亮的地方,即温度最高的地方。红外检测的影响因素红外检测的影响因素p物体(物体(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红外辐射的发射率)红外辐射的发射率 表面粗糙程度:越粗糙,发射率越高表面粗糙程度:越粗糙,发射率越高 材料性质:包括化学成分和性质,物理性能和结构材料性质:包括化学成分和性质,物理性能和结构 温度:温度越高,发射率越高。温度:温度越高,发射率越高。 颜色:绝对黑体,发射率
16、为颜色:绝对黑体,发射率为1 1。p物体(物体(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对红外辐射的响应)对红外辐射的响应 红红外热像仪本身的功能红红外热像仪本身的功能设备厂家关注,我们根据需设备厂家关注,我们根据需要选择即可要选择即可p红外传输(从设备发射出去直至红外热像仪之间红外传输(从设备发射出去直至红外热像仪之间)的)的介质介质大气大气 由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在穿过大气到达测量系统时会受到衰由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在穿过大气到达测量系统时会受到衰减,而衰减主要来自减,而衰减主要来自气体分子气体分子( (水蒸气等水蒸气等) )和和各种微粒各种微粒( (尘埃、尘埃、雪、冰晶等雪、冰晶等) )的吸收与散射。气体
17、分子吸收辐射,而微粒散射的吸收与散射。气体分子吸收辐射,而微粒散射辐射。辐射。 水气水气(6.3(6.3m)m);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 硫和氮的氧化物等硫和氮的氧化物等 ( 2.7( 2.7m m 和和 1515m)m) 大气衰减与波长密切相关。在某些波长,几公里的距离也只有大气衰减与波长密切相关。在某些波长,几公里的距离也只有很少的衰减,而在另一些波长,经过几米的距离辐射就衰减得很少的衰减,而在另一些波长,经过几米的距离辐射就衰减得几乎没有什么了。几乎没有什么了。影响红外线穿过大气的主要因素影响红外线穿过大气的主要因素 红外线在大气中穿透比较好的波段,通常称为红外线在大气中穿透比较好的波
18、段,通常称为 “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就是利用了所谓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就是利用了所谓的“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短波窗口短波窗口在在1 15 5mm之间,而之间,而长波窗口长波窗口则是在则是在8 81414mm之间。之间。 大气窗口大气窗口(1(13 m3 m;3.53.55 m5 m;8 814 m )14 m )透透射射率率近红外近红外中红外中红外远红外远红外波长波长0531814 15短波短波 (3m 5m); 长波长波 ( 8m 14m)影响红外线穿过大气的主要因素影响红外线穿过大气的主要因素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
19、零度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 C(-273.16 C) )都会产都会产生电磁波,即都会产生红外辐射。生电磁波,即都会产生红外辐射。 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表面光度、不同的颜色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表面光度、不同的颜色等,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都不同。,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都不同。 我们所利用的是:红外辐射能反映温度高低。我们所利用的是:红外辐射能反映温度高低。 红外线在大气中有部分波段(红外线在大气中有部分波段((1-3 (1-3 m m;3.5-5 3.5-5 m m;8-14 8-14 m m ) ):穿透好、衰减小、:穿透好、衰减小、“畅通无阻畅
20、通无阻”“大气窗口大气窗口”能能准确准确反映温度高低。反映温度高低。 红外热像仪:探测表面红外辐射的强弱红外热像仪:探测表面红外辐射的强弱反映温度高低。反映温度高低。 红外检测目的:检测表现为发热的缺陷。红外检测目的:检测表现为发热的缺陷。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基础介绍基础介绍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u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检测环
21、境条件要求l 一般检测要求一般检测要求(1)被检测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应尽量避开视线中的封闭遮挡物,如门和盖板等;(2)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天气以阴天、多云为宜,夜间图像质量为佳;不应在雷、雨、雾、雪等气象条件下进行,检测时风速一般不大于5m/s;(3)户外晴天要避开阳关直接照射或反射进入仪器镜头,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宜闭灯检测;(4)检测电流致热型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现场红外检测要求现场红外检测要求 u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检测环境条件要求l 精确检测要求精确
22、检测要求 除满足一般检测的环境要求外,还满足以下要求:(1)风速一般不大于0.5m/s;(2)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6h,最好在24h以上;(3)检测期间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2h后;(4)被检测设备周围应具有均衡的背景辐射,应尽量避开附近热辐射源的干扰,某些设备被检测时还应避开人体热源等的红外辐射;(5)避开强电磁场,防止强电磁场影响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现场红外检测要求现场红外检测要求u 检测仪器要求检测仪器要求l 测温仪(点温仪)测温仪(点温仪) 红外测温仪(点温仪),实际上不是测量某一点的温度,而是反映某视场内各点温度的平均值。 一般红外测温仪的视场是一个圆锥型的立体角,随着测量距离加
23、大,被测目标的直径也必须相应增大,使被测物的发热面充满测温仪的视场,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存在的问题: 1)由于距离系数的选择不当,有时测得的温度与真实温度差别较大,导致出现错误的测试结果; 2)由于内部的微电子元件没有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容易受高压电磁场的干扰或根本无法测量。 现场红外检测要求现场红外检测要求n 检测仪器要求检测仪器要求l手持(枪)式红外热像仪手持(枪)式红外热像仪 能满足一般检测的要求,有最高点温度自动跟踪,采用LCD显示屏,可无取景器,操作简单,仪器轻便,图像比较清晰、稳定。l 便携式红外热像仪便携式红外热像仪 能满足精确检测的要求,测量精度和测量温度范围满足现场
24、测试要求,性能指标较高,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具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稳定,有目镜取景器,分析软件功能丰富。现场红外检测要求现场红外检测要求u 一般检测一般检测 (1)仪器在开机后需进行内部温度校准,待图像稳定后即可开始工作; (2)一般先远距离对所有被测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发现有异常后,再针对性地近距离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测设备进行准确检测; (3)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K20K左右的温升范围; (4) 应充分利用仪器的有关功能,如图像平均、自动跟踪等,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5)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校准方法按仪
25、器说明书进行; (6) 作为一般检测,被测设备的辐射率一般取0.9左右。现场红外现场红外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u 精确检测精确检测(1)检测温升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应尽可能选择与被测设备类似的物体,且最好能在同一方向或同一视场中选择。(2)在安全距离允许条件下,红外仪器尽量靠近被测设备,使被测目标尽量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提高仪器对被测设备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及测温准确度。(3)为了准确测温或方便跟踪,应事先设定几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确定最佳检测位置,并可做上标记,以供今后的复测用,提高互比性和工作效率。(4)正确选择被测设备的辐射率,特别要考虑金属材料表面氧 化对选区辐射率的影响。(5)将大气温度
26、、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输入,进行 必要修正,并选择适当的测温范围。(6)记录被检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额定电流、运行电压,被 检物体温度及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值。现场红外检测现场红外检测方法方法 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电压等级、负荷电流、及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电压等级、负荷电流、投运时间、设备状况等决定。投运时间、设备状况等决定。 正常运行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应遵循检修和正常运行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应遵循检修和预试前普查、高温高负荷等情况下的特殊巡测相预试前普查、高温高负荷等情况下的特殊巡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的原
27、则。红外检测周期红外检测周期 u 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周期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周期 (1)110kV及以下重要变(配)电站每年检测一次。 (2)一般220kV及以上交(直)流变电站每年不少于两次,其中一次可在大负荷前,另一次可在停电检修及预试前,以便使查出的缺陷在检修中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3)对于运行环境差、陈旧或有缺陷的设备,大负荷运行期间、系统运行方式改变且设备负荷突然增加等情况下,需对电气设备增加检测次数。 (4)建议每年对500kV变电站的变压器、套管、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缆头等电压致热型设备进行一次精确检测,做好记录,必要时将测试数据及图像存入红外
28、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5)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1个月内(但至少在24h以后)进行一次检测,并建议对变压器、断路器、套管、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缆终端等进行精确检测,对原始数据及图像进行存档。红外检测周期红外检测周期u 表面温度判断法表面温度判断法(1)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和电磁效应引起发热的设备; (2)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GB/T 11022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及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DL/T664-2008附录C)插入对象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
29、10 kV母线穿墙套管,母线穿墙套管,穿墙钢板涡流发热穿墙钢板涡流发热u 同类比较判断法同类比较判断法 (1) 根据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 (2) 对于电压致热型设备,应结合图像特征判断法进行判断;对于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结合相对温差判断法进行判断。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20.736.8253035LI01253035IR01隔隔离离刀刀闸闸接接触触不不良良发发热热26IR01L01u 图像特征判断法图像特征判断法电压制热性设备(1)主要适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2)注意应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
30、素对图像的影响,必要时结合电气试验或化学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电气设备与金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金属属部件、金属与金属之间(与金属之间(接头接头/ /线夹)线夹)1 12 2温差温差温差允许值温差允许值t t缺陷判断缺陷判断高峰负荷高峰负荷484828282020151542%42%一般缺陷一般缺陷小负荷小负荷19193 31616151584%84%严重缺陷严重缺陷u 相对温差判断法相对温差判断法电流制热性设备 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u 档案
31、分析判断法档案分析判断法 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u 实时分析判断法实时分析判断法 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红外检测的判断方法u 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 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接头、触头,CT的外部接头,导线及压接头,阻波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外部缺陷(如接触不良),但断路器的热故障有时反映的是内部故障(触头接触不良)。 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u 电压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电压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 如电压互感器(PT、 CVT)、避雷器、
32、绝缘子、耦合电容器(OY)、均压电容器等。通常反映设备的内部缺陷(如介损增大、泄漏电流增大等)和外部缺陷(如表面污秽、裂纹等)。 电压致热型设备的判断依据红外检测的判断依据红外检测的判断依据 u 综合致热型设备的判断综合致热型设备的判断 既有电流致热损耗,又有电压致热损耗,其热故障可以由介损增大引起,也可以由内部连接不良引起。如电流互感器、套管、补偿电容器等的内部过热。 当缺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引起的,应综合判断缺陷性质。对于磁场和漏磁引起的过热可依据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判据进行处理。红外检测的判断依据红外检测的判断依据 红外检测发现的设备过热缺陷应纳入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围,按照设备缺陷管理
33、流程进行处理。u 根据影响程度划分的缺陷类型根据影响程度划分的缺陷类型 根据过热缺陷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一般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有一定温差,温度场有一定梯度,但不会引起事故的缺陷; ()严重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程度较重,温度场分布梯度较大,温差较大的缺陷; ()危急缺陷: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 红外检测的缺陷类型红外检测的缺陷类型u 三类缺陷的处理方法三类缺陷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缺陷,要求记录在案,注意观察其缺陷的发展,利用停电机会检修,有计划地安排试验检修消除缺陷;应在6 个月内安排处理。 ()对于严重缺陷,应在7 天
34、之内安排处理(经评估和审批后,可进入监控状态)。对电流致热型设备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必要时降低负荷电流;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 ()对于危急缺陷,应立即安排处理(消除缺陷或采取临时措施限制其继续发展),且不应超过24小时。对电流致热型设备 ,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或立即消缺;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行,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进一步确定缺陷性质。 u 根据故障位置划分的缺陷类型根据故障位置划分的缺陷类型(1)外部热故障 大部分是裸露的连接部件接触不良,在负荷电流作用下引起发热;少数由其它原因引起发热,例如
35、由于设计和施工错误,某些导磁材料因涡流损耗大而发热。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气接头连接不良,其发热功率取决于导体连接的接触电阻与通过的电流;另一类是因表面污秽或机械力作用造成外绝缘性能下降,其发热功率取决于外绝缘的绝缘电阻与泄漏电流。 检测特点:测得的温度与致热部位的真实温度比较接近,设备的状态比较容易判断。(2)内部热故障 致热部位被封闭,热量通过不同的介质(空气、油、纸、SF6等)传导到设备表面,主要发生在导电回路和绝缘介质上。 红外检测的缺陷类型红外检测的缺陷类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红外红外测温测温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
36、法和依据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红外检测属于设备带电检测,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红外检测属于设备带电检测,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1 1)熟悉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诊断程序,了解红外热像仪的)熟悉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诊断程序,了解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热像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热像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2 2)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
37、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故障的基本因素。(3 3)熟悉本标准,接受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培训,并经相关机构培)熟悉本标准,接受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培训,并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训合格。(4 4)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现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现场红外检测对人员要求现场红外检测对人员要求了解检测设备了解检测设备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了解被检测设备了解被检测设备目的:将二者有机结合,用红外热像目的:将二者有机结合,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设备中由发热引起的缺陷仪检测设备中由发热引起的缺陷
38、1 环境检测2 全面扫描3 异常、重点部位准确扫描4 测试中的注意事项5 结果异常及应对措施一、红外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要点:1 1 环境检测(一确保,三满足)环境检测(一确保,三满足)b 环境温、湿度满足要求d 负荷条件满足要求c 天气、光照满足要求a 确保被测设备无被遮蔽a a 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 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是指在作业人员所处位置,保证红外热成像仪对变压器的观察视线不被遮挡,否则变压器的成像会不完整。33.951.535404550AR01按图示的视线测量时,高压套管被消防管遮挡,成像不完整,在测量时应避免这种情况。b b 环境温、湿度满足要求环境温、湿度
39、满足要求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相对湿度满足:相对湿度满足:85%85%温度满足:温度满足:55C C 天气、光照满足要求天气、光照满足要求 以阴天、多云为宜,夜间最好,不应在雷、雨、雾、雪气象条件下进行检测; 在高压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d d 负荷条件满足要求负荷条件满足要求 只有负荷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红外成像能够真实诊断出设备可能存在的过热型缺陷。 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 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2 2 全面扫描全面扫描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扫描,
40、务必做到变压器的每个点都有成像,以免遗漏温度异常点。33.951.535404550AR0133.951.535404550AR01图b 对三相套管进行全面扫描图a 从侧面对壳体、油箱等进行全面扫描3 3 异常、重点部位准确测温异常、重点部位准确测温异常部位:在全面扫描中,同类型部件温度比其它相明显偏高,或与环境温度相比,温升接近或超出设备运行规定值的设备部位。重点部位:测量套管表面及接头、油箱壳、油泵和散热器等部位。断路器灭弧室、隔离刀闸的动静触头、母排的连接处、电缆头等。 对异常、重点部位近距离测温,得到异常点的准确温度,便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异常原因进行诊断。例:对隔离刀闸的动静触头
41、处进行准确测温图中动静触头处温度约70,温度偏高1)正确选取被测设备的辐射率 在一般检测中,被测设备的辐射率取0.9左右 4 4 测试中的注意事项测试中的注意事项2)注意仪器内部温度校准正确 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校准方法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 3)注意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设置正确 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K-20K10K-20K左右的温升范围内 4)保证图像温度层次显示良好选择色彩显示,结合数值测温手段,以保证图像清晰,层次显示良好,便于观察。图a 图像层次显示良好的图片图b 图像层次及清晰度较差的图片33.980.740506070805 5 结果
42、异常及应对措施结果异常及应对措施 1) 测量画面中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应对措施:a 尽量使测量范围内没有灯及其他热源b 改变方位重新测量 2) 温度测量不准确应对措施:a 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b 转换测量方位c 夜间测量d 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在测量时可能出现测得被测物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等不准确的现象二、开关柜的测温技巧(二、开关柜的测温技巧(结合开关柜结构特点进行红外测温)结合开关柜结构特点进行红外测温) 目前使用的目前使用的10kV10kV开关柜主要有三种型号,分别为开关柜主要有三种型号,分别为KYNKYN、XGNXGN、GGAGGA。他们有一个共同特性,一次设备全封闭或
43、半封闭在金属外壳。他们有一个共同特性,一次设备全封闭或半封闭在金属外壳里面。因此,通过检测柜体的表面温度,反映内部设备的发热状况里面。因此,通过检测柜体的表面温度,反映内部设备的发热状况是一个最可行、简便、直接的方法。是一个最可行、简便、直接的方法。uKYNKYN型开关柜型开关柜金属凯装移开式户内高压开关柜。关注部位关注部位1 1:真空泡:真空泡关注部位关注部位2 2:动静触头:动静触头1 1、根据、根据KYNKYN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1 1、根据、根据KYNKYN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小车推入柜体后,柜前完小车推入柜体后,柜前完全密封,无
44、法测温。全密封,无法测温。只能通过后柜板上可开启只能通过后柜板上可开启的测温窗进行测温的测温窗进行测温通过后柜板上的测温窗我们可通过后柜板上的测温窗我们可以检测到开关柜后的一次设备以检测到开关柜后的一次设备1 1、根据、根据KYNKYN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KYNKYN开关柜的剖面图开关柜的剖面图1 1、根据、根据KYNKYN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通过后柜板的测温窗,对母排进行红外测通过后柜板的测温窗,对母排进行红外测温,从而间接反映小车开关的真空泡和动温,从而间接反映小车开关的真空泡和动静触头等部位的发热情况。静触头等部位的发热情况。动静触
45、头通过动静触头通过穿柜套管与柜穿柜套管与柜后的母排相连后的母排相连接接2 2、根据、根据XGNXGN、GGAGGA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XGNXGN及及GGAGGA柜的柜的构造原理基本构造原理基本一致,都是有一致,都是有上、下隔离刀上、下隔离刀闸和断路器等闸和断路器等元件组成,只元件组成,只是是GGAGGA柜的上柜的上隔离刀闸和母隔离刀闸和母线外露在柜体线外露在柜体外面外面2 2、根据、根据XGNXGN、GGAGGA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在开关柜柜体上加装可开启式测温窗,可实现对开关柜设备的在开关柜柜体上加装可开启式测温窗,可实现对开关柜设备
46、的红外线测温红外线测温2 2、根据、根据XGNXGN、GGAGGA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通过测温窗,可对柜内出线通过测温窗,可对柜内出线刀闸及电缆头进行红外检测刀闸及电缆头进行红外检测通过测温窗,可对柜内真空泡通过测温窗,可对柜内真空泡及上隔离刀闸进行红外检测及上隔离刀闸进行红外检测2 2、根据、根据XGNXGN、GGAGGA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型开关柜结构进行红外测温GGAGGA柜的母线及母线侧刀闸均外露在柜外,红外检测相当方便柜的母线及母线侧刀闸均外露在柜外,红外检测相当方便33.980.74050607080表面温度判断法同类比较判断法档案分析判断法实时分析
47、判断法1、综合运用多种判断方法三、测量结果诊断(两综合一参考)三、测量结果诊断(两综合一参考)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柜体设计不合理,因涡流引起的发热;高压室通风功能差; 天气炎热,环境温度高;设备负荷非常重。3、参考 DL/T664-2008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1.红外热成像仪电量不足。正确做法应该是在试验前检查电池电量,并及时充电。2.轻视环境的温、湿度测量。利用温湿度仪测量环境状况,准确记录环境的温、湿度。四、易犯错误四、易犯错误1 图像画面层次不分明,难于识别分析。调整红外仪的参数2 测量画面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尽量使测量范围内没有灯及其它热源;改变方位重新测量五、异常处理五
48、、异常处理3 图像画面模糊不清。调焦要设置好。4 温度测量不准确。l1 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l2 转换测量方位;l3 夜间测量;l4 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红外红外测温测温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测要点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典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的判断方法和依据32.165.640506035.0107.8406080100+ Max+ Max断路器内部接触引起过热 25.742.4303540 A相B相C相处理前7988140处理后74779821.728.922242628AR01AR02AR03处理后红外热图110kV线路刀闸瓷柱有裂纹发热。110kV线路CVT中间互感器单元发热220kV22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建筑方案设计院(3篇)
- 有效咳嗽训练课件
- 数据安全防护策略-第6篇-洞察及研究
- 有声小说主播学习课件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1 There wasn't a clock here before.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外研版(一起)
- 地产建筑方案设计规范(3篇)
- 传统建筑配色方案设计(3篇)
- 城市建筑能源建模方案设计(3篇)
- 月子餐理论教学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蔬菜温室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书
- 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 手拉葫芦安全培训
- 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八大特殊作业管理培训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讲解
- 费用报销合规培训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乡镇卫生院风险管理制度
- Q-GDW11628-2016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