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理性病害的防治_第1页
水稻生理性病害的防治_第2页
水稻生理性病害的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地水稻生理性病害的种类,从它们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中找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程度,达到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关键词:水稻 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包括不良的物理或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是不能传染的。因此水稻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在我地发生的水稻生理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水稻褐叶病水稻褐叶病是水稻苗期发生的生理性病害。1、发生症状水稻秧苗长到2叶期时,第一片叶的叶尖开始变成褐色,逐渐扩大以致全叶变褐。比较严重时,当秧苗

2、长到3叶期时,第二叶也从叶尖开始变褐,但第3叶一般不变褐。变褐色的也叶片还照样舒展着,仍有吐水现象。最严重时,第1叶和第2叶的叶尖失水干枯,对培育壮秧、夺取水稻高产影响很大。2、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稻育苗营养土中磷肥过量造成的生理性病害。3、防治方法在配制水稻早育苗营养土时,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25千克过筛土量加磷酸二铵25克,将所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按量混合,用水溶解后浇到营养土上拌匀,磷肥用量一定不能过大,如果已发生水稻褐色病时,应立即用水浇苗,达到水从床面往步道沟里淌的程度,同时加强秧苗管理,防止和水稻其它病症综合发生,病苗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的。二、水稻赤枯病症状 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

3、。有下面三种在型:(1)缺外型赤枯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

4、死,严重时整株死亡。病因 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 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 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

5、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三、水稻叶心纵卷病1、发病症状水稻分蘖盛期,稻苗心叶发生了纵卷,远看象

6、“出挺了”,即水稻长出了筒状叶,影响以后叶片的抽出生长。水稻根系发育比较好,有白根,但须根少。发病轻者推迟水稻生育,抽穗晚,结实率低,重者导致水稻减产,幅度在15%左右。2、发病原因化肥和农药残留、盐碱过重等造成水稻分蘖盛期心叶纵卷成葱管状的生理性病害。病因不是非常确定,可能是二氯喹啉酸施用过早产生的病害。二氯喹啉酸在水稻2叶期前使用易产生药害,表现为水稻分蘖期叶片披散,不分蘖,并产生筒状叶。特别是在水稻1叶1心期前,秧苗接触到少量的二氯喹啉酸就会受到药害。并且,二氯喹啉酸很少被土壤吸附,在土中的移动性较强,并具有较长的持效期。还可能在水稻本田两次使用药剂除草(第一次水肥地后封闭除草和水稻返青

7、后结合施返青肥第二次用药除草)用的是一种除草剂,容易发生累积性药害。3、防治方法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撤浅水层,增加土壤溶氧量,减轻残留物质对水稻的毒害,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具有增加喷叶面肥吸收面积的作用。(2)叶面肥喷雾。各种含有高浓度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叶面肥,一般喷药间隔15天左右。(3)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减少投入,降低残留,提高效益。(4)除草剂对作物药害多表现为抑制生长和缺乏营养。对于抑制生长的可通过促进型或抑制型调节剂来解救药害,除草剂造成的缺营养药害,最好补充叶面肥,叶面肥选择原则:大量元素含量高,微量元素适中,浓度大小不产生药害,且耐雨冲刷的叶面肥料,如美国的绿花

8、威系列叶面肥。另外,米醋也是速效营养,每公顷用1500毫升与叶面肥混用,与增产菌混用效果更佳。四、其它生理性病害1、白化苗和白条斑苗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水稻苗期和本田均可零星发生,危害极轻。防治方法是在起苗前或留种田内拔除病株。2、风害大风直接引起水稻机械损伤。水稻育苗通风炼苗时,不设棚裙,大风直接吹稻苗造成急性失水青枯。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和稻株的恢复。3、雷电害水稻直接遭受雷击引起急性失水青枯、凋萎或枯死。防治方法同防风害。4、倒伏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尤其是灌浆成熟期易发生倒伏。倒伏发生越早,减产越严重。防治方法是选择抗倒伏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后期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5、药害因农药的品种不同,产生药害的症状也不同,敌敌畏药害在大田表现叶尖灰白色,在减数分裂期发生药害不能抽穗,或即使抽穗,多数也不能结实,可以喷叶面肥补救;二氯喹啉酸药害,水稻3叶前或气温低于15时易产生葱管状叶片,每公顷用赤霉素7.5克喷雾能缓解药害程度,可混用1%-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3%。6、肥害育苗时,底肥中化肥与营养土混拌不均匀会造成烧苗,只出芽不生根或只长出几条根,不久芽尖及根均变褐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