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_第1页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_第2页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_第3页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_第4页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沥青路面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1 设计资料2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21.2 公路2007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21.3 沿线地理特征32 轴载分析32.1 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32.1.1轴载换算32.1.2计算累铲E量轴次42.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42.2.1 轴载换算42.2.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53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53.1 路面等级53.2 面层类型53.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54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6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64.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64.2.1 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64.

2、2.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75设计指标的确定75.1 设计弯沉值75.2 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力76设计资料总结87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88计算路面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理论弯沉值)109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109.1 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的验算109.1.1 第一层地面拉应力验算119.1.2 第二层地面拉应力验算119.1.3 第三层换算129.1.4 第四层换算129.2 计算中层底面弯拉应力。13水泥路面设计131设计资料13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131.2 公路1998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141.3 沿线地理特征142交通分析142.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142.2 交通分级、设

3、计使用年限、和累计作用次数152.2.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作用次数152.2.2 交通等级的确定及初估板厚163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164确定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164.1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与计算回弹模量164.2 复合式混凝土面层的截面总刚度与相对刚度半径175荷载应力计算175.1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175.2 温度疲劳应力计算186路面接缝处理196.1 纵向接缝196.1.1 根据规范的要求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196.2 横向接缝206.3 端部处理216.4 接缝填封材料217纵向配筋设计227.1 计算参数227.2 横向裂缝间距计算227.3 裂缝宽

4、度的计算227.4 钢筋应力的计算237.5 钢筋间距或根数的计算238补强钢筋的设计238.1 边缘钢筋设计238.2 角隔钢筋设计23沥青路面设计1设计资料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沪杭高速人民广场至枫泾段公路,共有4车道,路面宽度为2X7.50m,设计年限为20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沿途有大量的碎石集料,砂砾并有石灰供应。1.2 公路2007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序号汽车型号总重(KN)载重(KN)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轮组数轴距(cmD交通里(辆/日)1解放CA1591.3550.0020.9770.381双8002东风EQ14092.9050.0023.7069.2

5、01双12003吉尔13085.2540.0025.7559.501双5004尼桑CK20L149.8585.2549.85100.001双6005依士兹TD50132.2076.6542.2080.001双3006玛斯200137.0072.0036.00101.001双1001.3 沿线地理特征该公路位于IV1区,沿线土质为粘性土。冻前地下水位为1.5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约为0.6m。2轴载分析轴载分析:根据我国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2.1 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2.1.1 轴载换算k一计算

6、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NCCzQ(艮)4.35其中、分别采用以下来计算:C111.2(m1),C21(双轮),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为次/日)车型轴名轴载计算轴载(Pi)C1C2解放CA15前轴20.970118000后轴70.3870.3811800173.58东风EQ140前轴23.70;01112000后轴69.2069.20111200241.90吉尔130前轴25.7525.75115001.37后轴59.50;59.501150052.25尼桑CK20L前轴49.8549.851160029.04后轴100.00100.0011600600依士兹TD50前轴42.20,42.20

7、113007.03后轴80.0080.0011300113.65玛斯200前轴36.00136.00111001.17后轴101.00101.0011100104.42kCNjCCni*).1324.42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2.1.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及道路设计的本身要求,本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20年,根据规范规定的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在本设计中车道系数取0.45,计算累计当量轴次的公式:1rt1365N1r本式中:r表示交通量在设计使用年限的平均增长率,本公路取值为6%t表示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本公路取值为20年。表示车道系数,本公路取值为0.

8、45.表示单日换算轴载次数,本公路取值为1324.42。t201r136510.061因此有,NeN13651324.420.45r0.06=8002190(次)2.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2.2.1 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CC2n吟)8其中,表示轴数系数,C112m1;表示轮组系数,C11.0(双轮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为次/日;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车型轴名轴载计算轴载(Pi)C1C2解放CA15前轴20.970118000后轴70.3870.381180048.16东风EQ140前轴23.7001112000后轴69.2

9、069.2011120063.10吉尔130前轴25.7525.75115000.01后轴P59.5059.50115007.85尼桑CK20L前轴49.8549.85116002.29后轴100.00100.0011600600依士兹TD50前轴r42.2042.20113000.30后轴80.0080.001130050.33玛斯200前轴36.0036.00111000.03后轴101.00101.0011100108.29k一Pi8NC1C2Q()iP880.362.2.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计算累计当量轴次的公式为:z1rt1365zNeNi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t为20年,车道系数取

10、0.45,设计使用年限的平均增长率r取6%单日换算轴载次数取880.36。则,对于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累计当量轴次:Z 1 r t 1365 zNe N12010.061365880.360.450.06=5319164(次)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累计当量轴次应当取不利值,所以,应该取值为8002190累计当量轴次。3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3.1 路面等级由以上计算可以得出,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载次数约为800万次左右。根据由累计当量轴次划分的交通等级可以定出该路的设计路面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3.2 面层类型由于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层或三层组成。对于本公路的设计,初

11、步拟定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底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3.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由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出,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轴载次数约为800万次左右,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规定的结构要求,查表4.1.3-1,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且有石灰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的材料及厚度初步拟定如下:沥青混凝土(厚度取17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度取25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由于本公路,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加上其等级为中等交通,拟定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中

12、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j),底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7cmj)。材料的具体厚度列表如下:路面结构材料选用材料厚度(单位cmj)面层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基层水泥碎石25底基层石灰土彳田4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根据相关表格及设计规范,可以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规范规定抗压模量取20C的模量,且在设计中各值均取规范给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C的抗压模量如下: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00

13、MPa水泥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为550MPa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如下: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MPa,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水泥碎石为0.5MPa,石灰土为0.225MPa列表表示如下:材料选用20C的抗压模量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400MPa1.4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200MPa1.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000MPa0.8MPa水泥碎石1500MPa0.5MPa石灰土550MPa0.225MPa4.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4.2.1 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由于没有确定的实测稠度,根据相应的知识,可根据路基的

14、临界高度判断土的干湿类型。由于冻前地下水位为1.5m,位于(1.71.9)及(1.21.3)之间,然后查路基路面工程一书中表(149)有,土基的平均稠度的范围是:Wc1WeWc2。因此,判定土的干湿类型为中湿,故有粘性土1.10We0.95,因此,选用We1.0。4.2.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本路段处于IV1区,为粘性土,稠度为1.00,在路基路面工程一书中查表14-11有土基回弹模量为30MPa。5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高速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底层拉应力验算。5.1 设计弯沉值路面设计弯沉值公式为:Ld600Ne0.2AcAsAb。由于该公路为一级公路,故公路等级系数

15、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所以基层系数取1.0。则,设计弯沉值为Ld600Ne0.2AcAsAb60080021900.21.01.01.0。24.98(0.01mm)5.2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力计算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力的公式为:Rs/Kssps本式中:指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指结构层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指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K0.09Aa?N0.22/A、sec对于水泥碎石:Ks0.35Ne0.11/Ac,对于石灰土:Ks0.45Ne0.11/Ac。所以有: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AS?Ne0.

16、22/Ac0.091.080021900.22/1.02.97Rs/Ks1.4/2.970.471MPasps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AS?N0.22/Ac0.091.080021900.22/1.02.97Rsp/Ks1.0/2.970.337MPap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As?N0.22/Ac0.091.180021900.22/1.03.27Rsd/Ks0.8/3.270.245MPaRsps水泥碎石:Ks0.35N0.11/Ac0.3553191640.11/1.01.92Rsp/Ks0.5/1.920.260MPap石灰土:Ks0.45N0.11/Ac0.4

17、553191640.11/1.02.47Rsd/Ks0.225/2.470.0911MPaRsps6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沉值为24.98(0.01mm,相关设计资料汇总如卜表:材料名称h(cm)20CWB(MPa谷许拉应力(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14000.471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612000.337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10000.245水泥碎石2515000.260石灰土彳田5500.0911土基-30-7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将各层结构简化为下图,即多层体系转化为三层体系: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1=4cmE1=14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2=6cmE2=1200MP

18、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3=7cm1E3=1000MPa水泥碎石h4=25cmE4=1500MPa石灰土h5=?E5=550MPaE0=30Mpa转化为: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1=4cmE1=14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2=?E2=1200MPaE0=30MPa换算时,将多层体系的第一层作为上层,其厚度与模量保持不变,将2至5层作为中层,并将其转化为第二层的模量,厚底转化为等效厚度。即,变成一个弯沉等效的三层体系。转化时,采用BZZ-100为标准。因为,E2I2000.857,h0.376Ei140010.65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有6.2o又有E_J°L0.02

19、5,h-J0.376E2120010.65同样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有K11.60其中,IE12PAf(E°lp0.38Pd对于BZZ-100为标准来说,Af1.47,则有Af(E°lpPd0.381.4730 24.98 0.01 0.10.7 21.30.472Is24.980.47252.92 (mgIE152.9214000.010.1497L2P20.710.65.所以可以得出K2l'49乙0.501K16.21.60由K20.501E030hE212000.025 ,一410.650.376 ,则可以在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中查出H5.0。所以

20、有:H5.010.6553.25(cm)然后,由Hh2hk2.4且有,i3E2E53.25 5hk2底,计算得出h518.45 (cm)即,石灰土的厚度为18.45cm,设计时为了方便施工,设计石灰土厚度为40cm)8计算路面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理论弯沉值)根据上个步骤设计出的石灰土的厚度将多层体系按弯沉等效的原则换算成为三层体系即由Hh2hk2.j-有,i3E22510001200H 6 7用图表示为如下:2.41500.120055040 2:4-120068.83 (cMh1=4cmE1=1400MPah2=6cmE2=1200MPah3=7cmE3=1000MPah4=25cmE4=

21、1500MPah5=40cmE5=550MPaE0=30MPa因为E2暨°0.857,h二0.376E1140010.65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有6.20又由旦-0-0.025,-0.376E2120010.65同样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有K11.60。又由E0通-0.025,四空6.46E2120010.65同样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普图有K20.430则有,轮隙弯沉值(理论弯沉值)为:2P2071065l工K1K26.20.431.6045.43(mrmE114000.010.19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9.1 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的验算这里说的上层是换算为三层体系之后的上层

22、,当计算第i层面的弯拉压力时,需将i层以上的各层换算成为模量、厚度为h的一层即为上层,换算公式为:Ei 1、厚度为H的一层即为中iE.hk,将第i+1层至n-1层换算为模量kiEi1n1层,换算公式为:hhk"I-。换算后,查出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拉应力,kii:Eii再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验算是否符合要求。9.1.1 第一层地面拉应力验算有,上层:h=h14cm,>门-、fETa1”1000”J1500/cnd550中层:Hhk0.91670925噂40空ki11.Ei11200,1200120060.56cm所以有,h0.376,巨12000.857,查二层连续体系上层底向1

23、0.65E11400拉应力系数诺普图有0,则满足0R的要求。图示如下:h1=4cmE1=1400MPah1=4cmE1=1400MPah2=6cmE2=1200MPa1h3=7cmE3=1000MPah2=60.56cmE2=1200MPah4=25cmE4=1500MPah5=40cmE5=550MPaE0=30MpaE0=30Mpa9.1.2第二层地面拉应力验算有,上层:hhkEk4.1400610.32cmk1:Ei11200n1Ek1500550中层:Hhk0.9725094009ki1;Ei11000100062.84cm所以有,h10320.969,&10000.8333,

24、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10.65E21200面拉应力系数诺普图有0,则满足0R的要求。图示如下:h1=4cmE1=1400MPa=h1=10.32cmh2=6cmE2=1200MPah3=7cmE3=1000MPah4=25cmE4=1500MPah5=40cmE5=550MPaE0=30Mpa9.1.3第三层换算有,上层:中层:h4H251400.100018301.718,10.6541.81cm所以有,应力系数诺普图有图示如下:E1=1200MPah2=62.84cmE2=1000MPaE0=30Mpa6儡71&30cm40E4E3h1=4cmE1=1400MPah2=6cmE2=

25、1200MPa1h3=7cmE3=1000MPah4=25cmE4=1500MPah5=40cmE5=550MPah1=18.03cmE1=1000MPah2=41.81cmE2=1500MPaE0=30MpaE0=30Mpa9.1.4第四层换算有,上层:,14004.1500中层:hk0.9Ekk.Ei140所以有,39.9510.653.75,E5E4应力系数诺普图有E0旭0.0545,查出m1E55500.9550,15001.5,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拉10000r的要求。55015000.13MPa120015001000715002539.95cm0.3667,1.35m20.7查

26、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拉以由旦-0-3.756,10.65所以有,Pmm20.70.131.350.70.0859<0.2480=R4,满足要求。图示如下:h1=4cmE1=1400MPah1=39.95cmE1=1500MPah2=6cmE2=1200MPah3=7cmE3=1000MPah2=40cmE2=550MPah4=25cmE4=1500MPah5=40cmE5=550MPaE0=30Mpa1E0=30Mpa9.2计算中层底面弯拉应力。此时即为计算路基之上的n-1层的弯拉应力,就是中层为Hhni,而上层则为n-2层以上各层换算模量En2的换算厚度,换算公式为:h、E有,上层:,

27、Ek4|一 E4 14006, 15004 1200 1 4 1 1500000 25 40.93 cm500中层:40所以有,又可以由10.65E4150040八小E0303.76 ,10.65E5550550H0.38 ,所以有:E54093 3.8430.3667 ,0.0545 ,查出 0.20MPan11.05n2Pn1n20.70.21.050.380.055860.0869,满足要求。图示如下:h1=4cmE1=1400MPah1=40.93cmE1=1500MPah2=6cmE2=1200MPah3=7cmE3=1000MPah2=40cmE2=550MPah4=25cmE4=

28、1500MPah5=40cmE5=550MPa;E0=30MpaE0=30Mpa水泥路面设计1设计资料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本公路设计为高速公路,共有4车道,路面宽度为2X7.50m,设计年限为30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沿途有大量的碎石集料,砂砾并有石灰供应。1.2 公路1998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序号汽车型号总重(KN)载重(KN)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轮组数轴距(cmD交通里(辆/日)1解放CA1591.3550.0020.9770.381双8002东风EQ14092.9050.0023.7069.201双12003吉尔13085.2540.0025.7559.5

29、01双5004尼桑CK20L149.8585.2549.85100.001双6005依士兹TD50132.2076.6542.2080.001双3006玛斯200137.0072.0036.00101.001双1001.3 沿线地理特征该公路位于IV1区,沿线土质为粘性土。冻前地下水位为1.5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约为0.6m。2交通分析2.1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以汽车车轴重为100KN的双轮组单轴荷载作为设计标准轴载。对于各种不同的汽车轴载作用次数,可按照等效疲劳损伤原则换算成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并根据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判断道路的交通繁重程度。对于前、后轴载大于

30、40KN的轴数均应换算成为标准轴载数。对于轴载小于或等于40KN的轴载,应为它在混凝土板内产生的应力很小,引起的疲Pi 16100劳损伤也很轻微,因此可以忽略不计。n轴载的换算公式为:NsaiNii1式中:N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级轴载的总重(K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各类轴型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时,=1;双轴-双轮时,ai1.07105Pi022o小于40KN的单轴和80KN的双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求出的换算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见下表:车型轴名轴载(KN)计算轴载Pi(KN)解放CA15前轴2

31、0.97018000后轴70.3870.3818002.90东风EQ140前轴P23.700P1P12000后轴69.2069.20112003.32吉尔130前轴25.75015000后轴59.5059.50P1r5000.12尼桑CK20L前轴49.8549.8516000.01后轴100.00100.001600600依士兹TD50前轴r42.2042.201P3000后轴80.0080.0013008.44玛斯200前轴36.000r1r1000后轴101.00101.001100117.26n16nPNsaiNii1100732.05注:小于40KN的单轴和80KN的双轴可以忽略不计

32、2.2交通分级,设计使用年限,和累计作用次数2.2.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作用次数可以按照下式计算确定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公式为:一Ns1t1365Ne-。本式中:表示交通量在设计使用年限的平均增长率,为6%,为 732.05。0.221 365 , 0.22t表示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表示使用初期设计车道的日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表示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在本公路中取t30Ns11365732.051.06月斤以有:Ne0.064647326次。2.2.2 交通等级的确定及初估板厚水泥混凝土路面承受的交通,按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每日通过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可以分为4个等级。

33、查取路基路面工程一书中的表16-4有,定出交通等级为重等级,然后根据经验及施工的要求,参照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现设计本道路的使用年限为30年。选用材料为普通混凝土,初步估板厚为>25cm3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由以上计算可以知道,本公路交通属于重交通,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的要求规定,现将该道路的路面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垫层,基层,面层。根据规范的相关要的规定,由表3.O.1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一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变异水平等级,查路基路面工程表16-17,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6m,碾压混凝土基层0.16m1底基层选用水泥稳

34、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0.2m,垫层为0.15m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水泥混凝土上面层板的平面尺寸为水泥板的尺寸选择为4m4m和3.5m4m宽从中央分隔带至路肩依次为4m3.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向缩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碾压混凝土不设纵缝,横缝设假缝。另外,修筑好符合设计规范的路肩和路面排水设施。4确定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查取相应的表格数据有,在特重交通,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碾压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为4.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27GPa4.1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与计算回弹模量由于基层的E

35、6;30MPa,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Exh;E1h;E213000.226000.152h2h;_220.20.151048(MPAEh3Ezh;Dx12h1h22413000.23600123.083(MN?m)0.153EhE2h2_20.20.15113000.216000.15hx12Dx3Ex'123.08310480.328(m)6.2211.510.45E06.220.4510481.514.32300.55Exb11.44xE。1.441048"Q-0.550.7

36、96Et'ahbE。4.320.328079611048一33030174.44(MPa)4.2 复合式混凝土面层的截面总刚度与相对刚度半径又由于普通混凝土面层与碾压混凝土基层组成分离式复合式面层。此时ku=Qhx=Q则复合式混凝土面层的截面总刚度,按下式计算为:nEdhtD g12Ec2h02Ec1 h01 Ec2h02 (h01h02).ku124 Ec1h01Ec2h0231000 0.26327000 0.16331000 0.26 27000 0.16 (0.26 0.16)2 01254.62(MN ?m)124 Ec1 h01Ec2h02复合式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

37、按下式计算为:rgDg1.23V Et1.2354.62 174.440.835(m)。5荷载应力计算5.1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标准轴载在普通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0.6Ec1h010.6310000.26ps10.077rg0.0770.8350.849(MPa)pg12Dg1254.62gps2 0.077 r;"%95也 L" 0.077 0.83.50.6 27000 0.16 056Dg6 54.620.455(MPa)普通混凝土面层,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O.87;碾压混凝土基层不设纵缝,不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

38、数。水泥混凝土面层,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n70057kfNe(2.03107)2.609碾压混凝土基层,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kfNen(2.03107)°°652.985根据公路等级,相关规范规定,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后有=1.30。则普通混凝土面层的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pr1krkfkcps0.872.6091.300.8492.505(MPa)碾压混凝土基层的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pr2kfkcps2.9851.300.4551.766(MPa)5.2 温度疲劳应力计算由路基路面工程表

39、面层板长4m则:l /rq g16-28IV1区最大温度梯度取90(C/m)。普通混凝土4/0.8354.79,在设计规范的附录中,可由普通混凝土面层h01=O.26m查得Bx=0.48Cx0.9则,最大温度梯度时普通混凝土上面层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0.32 0.81ln(h01Ec1 2.5包)h02Ec2h021 Cx0.32 0.81ln(曜迺 2.5 咯0 90.16 270000.161.125Bx1iBx1.1250.480.54tmcEc1h01Tg1;Bx1 一2_5_105310000.26900.541.96(MPa)普通混凝土面层的温度疲劳应力系数的计算式为:cfrtm

40、ktbt-ftmr式中,a、b、c、查回归系数表,有IV1地区,系数a,b,c分别为a=0.841,b=0.058,c=1.323。则温度疲劳应力系数为:ktfrtmc1.323tm5.01.96Mb0.8410.0580.474fr1.965.0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trkttm0.4741.960.929MPa分离式复合式路面中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温度翘曲应力可忽略不计。在规范中查表3.0.1,高速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目标可靠度为95%,相应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再据此查表3.0.3,确定可靠度系数1.33。则,普通混凝土面层rprtr1.332.5050.9294.5675.0MPa碾压混凝土

41、基层rprtr1.331.76602.3494.0MPa因而,拟定的由厚度0.2m的普通混凝土上面层和厚度O.16m的碾压混凝土基层组成的分离式复合式路面,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6路面接缝处理6.1 纵向接缝6.1.1 根据规范的要求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根据规范的要求,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由于一次铺筑宽度不大于4.5m,因此,本公路的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上部锯切槽口,深度为35mm宽度为5mm槽内灌塞填缝料,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

42、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i6.1.3 由于本道路面层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所以其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故不用单独设计。6.2 横向接缝6.2.1 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处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具构造如下图所示;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横向施工缝.6.2.2 横向缩缝等间距布置,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具构造如下图所示填缝料1.1.3 横向缩缝顶部锯切槽口,深度为60mm宽度为5mm槽内填塞填缝料。根均规范的规定,在槽口处增设深20mm宽8mm勺浅槽口,其构造如下图所示,1.1.4 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查表,根据面层厚度,应该选用为传力杆直径32mm传力长度500mm传力杆间距250mm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250mm6.3 端部处理由于本公路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所以与其他类型路面或构造物相连接的端部,应设置成锚固结构。端部锚固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形式。6.4 接缝填封材料胀缝接缝板选用泡沫橡胶板、沥青纤维板,接缝填料选用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类、聚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